引領我進入「台南學」的第一本書,是王浩一的《在廟口說書》,這本書依年代,一一介紹台南廟宇。我曾拿著書中地圖,從明鄭時期就存在的北極殿開始、地毯式探索一個又一個古蹟。那時王浩一製作了兩副撲克牌,一是古蹟、二是鹹甜小吃,當我攤開撲克牌,發現古蹟那副牌的每一張圖案全都探索過,我想自己應該已經從台南學的初級班畢業了!後來他的另外三本關於台南之書,也都成為我認識台南的「教科書」,尤其是《黑瓦與老樹》,又重啟我另一段探索旅程,尋找台南美麗日式建築與一棵棵百年老樹。其樂無窮。
當我看到《行走的台南史:府城的過往與記憶》以一篇篇散文談台南各種常人不會切入的面向,如小巷子、甜、圓環、城牆、海、梅花……雖然書名有「史」字,我以為就是一本熱愛台南之人所寫的抒情文,關於台南歷史,還有什麼我不知道的呢?其實,我不知道的可多了。
這本書一直放在書櫃中的台南專區,直到上個月台南之旅想找本與台南有關的書相伴才被取出。從行前開始、一篇篇讀,驚為天人。就在沙崙往台南火車上,突然想到我不是認識玉山社編輯秋千嗎?翻到版權頁,她正是此書編輯啊!趕緊傳了訊息告知,此書在我心中地位,如同《水城台北》之於台北,成為我心頭最讚賞的一本台南書。
這不是本純粹個人情感抒發的散文集,也不是死板板或沒有考據的歷史書。是一本將各種歷史材料充分吸收後,結合日常深入觀察與生命記憶,所得出的結晶。或許只有對歷史、對生活認真對待的在地人,又有許多機緣接觸各種史料的博物館研究員蘇峯楠才寫得出。
台南從荷蘭人時期到現在,地形變化極大。我喜歡拿古地圖、日治時期地圖與現在的地圖做對照,但很難具體化,欠缺細節。在蘇峯楠的文章中,我經常能進入這樣的時間之旅。以赤崁樓為例,我們如果發揮想像力,可以從海邊一塊土壤肥沃、有淡水河川流過、梅花鹿穿梭、荷蘭人稱「Saccam」的土地開始描繪起;然後是荷蘭人以花布與新港社原住民交換土地後,所建築的一個海水能拍打到城樓下、黃昏時可從城上欣賞台江內海日落美景的普羅民遮城;日後,內海不斷淤積,這一帶又成了聚集洽公、打官司人潮的清朝衙門。即便來到不到百年前的1942年,考古與民俗學者國分直一登上赤崁樓,還留下這樣的描述:
發展於台南西邊斜面的古街巷,仍多彩地殘留了昔日的面影。月夜,若站在赤崁樓上,能讓人想起『長安一片月』的詩句。沐浴在月光下的那些屋瓦,真美。
若無這些紀錄,我們登上今日赤崁樓,難以想像曾有的風景。
某日早晨,我漫步至葉石濤故居所在的蝸牛巷,巷內繞呀繞走到祭拜太子爺的小廟沙淘宮,在廟埕榕樹下的菜粽味增湯小攤吃早餐,多麼幸福的時刻。不過,巷內宮廟為何以沙淘為名,我不曾想過。後來剛好在蘇楠峯書裡看到1774年重新整建時石碑上的文字:
也就是,現在位於西門路小巷內的沙淘宮,在1774年時可與荷蘭城(熱蘭遮城、安平古堡)相望,而且還被沙洲所環繞!
原來,「沙淘」的意思,大概就是當人們在廟前榕樹下大快朵頤吃著菜粽的時候,數百年前,腳底下曾經有海浪往覆、淘著細沙吧。
推薦序中,謝仕淵教授寫的極好,也正是我如此喜歡台南的原因。:
台南的黏性與它地不同,這是時間造就的條件,讓人在生活中,感覺被歷史、文化緊緊包覆。於是,《行走的台南史:府城的過往與記憶》一書中,一條巷、一片牆、一座樓、一朵花、一碗麵,關於一切在台南生活可尋獲的種種,都是你我在台南日常行走也會看見的所有,不須借助像是文化遺產、無形文化等學術框架,所架構出來的知識系統。
如果你已初步認識台南、對台灣歷史也有興趣,這是一本能深入紋理的進階「台南學」書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