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Bauhaus (2):因時地制宜的包浩斯白院聚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若說我們覺得近幾年活得特別艱難,也有可能是我們以前太過幸運,剛好生於平穩安逸的時空。回望不過是百年前的1920至1950年代,便曾發生了從經濟大蕭條以至二次大戰的巨大動盪。
這段時期,許多建築師和設計師打破固有傳統,嘗試新材料和新技術,思索設計該如何改善生活,影響了你我現在的日常。上回寫過發酵於此憂患世代的包浩斯(Bauhaus)風格以及位於德國Ulm的烏爾姆設計學院,今次來介紹一下其他相關建築。

我們應該如何生活?

1927年,德意志工藝聯盟(Deutsche Werkbund)在德國斯圖加特(Stuttgart)舉行了一場展覽,發表由一眾著名建築師操刀設計的白院聚落(Weissenhof Estate)
展覽的宣傳海報以「Die Wohnung(住宅)」為題,舊式客廳的照片上面,有一個紅色大交叉,下方有手寫字:「wie wohnen?(我們應該如何生活?)」這個問題來到2021年仍然值得我們深思。
Image from www.moma.org
位於斯圖加特的白院聚落於1927年落成,是當地市政府與德意志工藝聯盟為了解決一戰後房屋短缺問題,而共同策劃的住宅項目,由包浩斯設計學院第三任校長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帶領十多位歐洲建築師參與設計,被認為是現代主義建築的宣言,現代設計發展的轉捩點。
這個聚落花了21周便建好,21棟建築物共有63間住屋,雖由不同建築師設計,卻展示了和而不同的特色。這些平房的建築物料和時間成本相對低廉,展現包浩斯簡約實用、形隨功能的優點,也是後來被定義為「國際風格」(International Style)的代表建築群,採用幾何空間,強調適用而非大小。這個項目當年被宣傳為工人階級的未來住屋雛型,但亦有指,它們實際上仍非一般工人所能負擔得來的住宅。
Image from thecharnelhouse.org
Image from commons.wikimedia.org – Weissenhofsiedlung, Stuttgart, Germany, Aerial Photography 2004 (Photograph taken 2004 by Veit Mueller and Martin Losberger)

為時代而設計

白院聚落約有半數房屋已於二戰時被摧毀,部分如今依然有人居住,遊人不能進屋內參觀,不過仍可在四周自由散步。當中由功能主義之父Le Corbusier與Pierre Jeanneret設計的一座連棟住宅(下圖),於2006年被改裝成對外開放的博物館,並於2016年被列為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Weissenhof Estate博物館內可以拍攝,不過館方指引是未經許可的話,照片只能作私人用途,不能隨意發佈,所以我就不放館內照片了。
這座連棟住宅的其中一邊是資訊中心,講述聚落的歷史和背景。館內其中一面牆寫道:「aus dem geist unserer zeit für unsere zeit gestaltet – denkschrift deutscher werkbund 1925」(為我們的時代而設計 — 德國聯邦儲備銀行備忘錄 1925年),點出這個建築群的設計前提。
另一邊則保留著1920年代的室內裝潢,讓遊人可以置身其中遙想當年的居住狀況。其中我最為印象深刻的,是房間雖小,但佈局靈活,例如牆壁可以移動,方便改變間隔,床也可以隨時收納起來,不佔空間。這種因時地制宜、靈巧多變的生活和思考方式,正好適合活在亂世的我們。
原文連結SesameBeans.
參觀完博物館,不妨在白院聚落閒逛,看看近百年前由Ludwig Mies van der Rohe、Josef Frank、Hans Scharoun等建築師設計的小屋和平房。
1975年,BBC曾帶領觀眾參觀白院聚落其中幾間房屋:

avatar-img
20會員
29內容數
記憶,是遺忘的開始。 許多看似芝蔴綠豆的小事, 可能都是值得記下來的人、物、地、情。 www.sesamebeans.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梁懿leungy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說到Bauhaus,我以前只能連繫到簡約實用、形隨功能一類關鍵詞。直到大前年,趁著包浩斯設計學院建校100周年在即,我半公半私地到訪了烏爾姆和斯圖加特等幾個與包浩斯甚有淵源的德國城市,對此風格的當代築跡和設計多了幾分認識,而且理解到Bauhaus不止是一所學校、一種風格,其發展史也值得我們細味深思。
最近發現幾個Clubhouse的網上小工具,介紹給大家參考。功能包括更換房間連結縮圖、管理房間、搜尋房間、分析帳號、加上頭像外框。
如今科技發展迅速,許多全新產業和職位出現,加上零工經濟興起,疫情陰霾又未退,未來的職場和世界變數甚多。《斜槓的50道難題》便提到:「就算公司願意給你承諾,但未來,世界會給你的公司承諾嗎?」與其依賴著一份工作,死守著一間公司,不如努力發掘和培養自己的多元能力,讓自己變得更有市場價值才是真正的王道。
未必所有人都喜歡Clubhouse的用戶體驗,可是從事營銷/媒體一類工作的朋友,少不免還是要了解一下。現時未見APP內有任何廣告,未知將來會否像Youtube一樣加插,或推出付費房間之類。此外Clubhouse聲稱並不保留資料,用戶可以暢所欲言,但一來有指它使用中國開發的技術,大家或要留意資安問題⋯
〈耿耿於懷〉、〈念念不忘〉、〈羅生門〉三部曲可能令麥浚龍萌起了製作《The Album》的念頭。此企劃歷時三年(2018-2020),通過三張專輯的連串歌曲、MV、文案,娓娓細說一個長篇愛情故事——男主角董折(麥浚龍飾)與女主角浦銘心(謝安琪飾)從初戀,結婚,離婚,戀上他人,重遇,到真正的別離。
麥浚龍(Juno),2002年出道的香港歌手,從來沒有大紅大紫,更稱不上甚麼天王巨星。記得他初出道時形象頗差,因為他外型不夠討好,因為他是富二代,因為傳聞他買粉絲造勢⋯⋯弔詭的是,大家對他那個年代的歌曲可能還比較耳熟能詳。
說到Bauhaus,我以前只能連繫到簡約實用、形隨功能一類關鍵詞。直到大前年,趁著包浩斯設計學院建校100周年在即,我半公半私地到訪了烏爾姆和斯圖加特等幾個與包浩斯甚有淵源的德國城市,對此風格的當代築跡和設計多了幾分認識,而且理解到Bauhaus不止是一所學校、一種風格,其發展史也值得我們細味深思。
最近發現幾個Clubhouse的網上小工具,介紹給大家參考。功能包括更換房間連結縮圖、管理房間、搜尋房間、分析帳號、加上頭像外框。
如今科技發展迅速,許多全新產業和職位出現,加上零工經濟興起,疫情陰霾又未退,未來的職場和世界變數甚多。《斜槓的50道難題》便提到:「就算公司願意給你承諾,但未來,世界會給你的公司承諾嗎?」與其依賴著一份工作,死守著一間公司,不如努力發掘和培養自己的多元能力,讓自己變得更有市場價值才是真正的王道。
未必所有人都喜歡Clubhouse的用戶體驗,可是從事營銷/媒體一類工作的朋友,少不免還是要了解一下。現時未見APP內有任何廣告,未知將來會否像Youtube一樣加插,或推出付費房間之類。此外Clubhouse聲稱並不保留資料,用戶可以暢所欲言,但一來有指它使用中國開發的技術,大家或要留意資安問題⋯
〈耿耿於懷〉、〈念念不忘〉、〈羅生門〉三部曲可能令麥浚龍萌起了製作《The Album》的念頭。此企劃歷時三年(2018-2020),通過三張專輯的連串歌曲、MV、文案,娓娓細說一個長篇愛情故事——男主角董折(麥浚龍飾)與女主角浦銘心(謝安琪飾)從初戀,結婚,離婚,戀上他人,重遇,到真正的別離。
麥浚龍(Juno),2002年出道的香港歌手,從來沒有大紅大紫,更稱不上甚麼天王巨星。記得他初出道時形象頗差,因為他外型不夠討好,因為他是富二代,因為傳聞他買粉絲造勢⋯⋯弔詭的是,大家對他那個年代的歌曲可能還比較耳熟能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古老的城市紅瓦屋的變遷,以及其中包含的一則感人故事。它帶領讀者思考過去和現在的對比,以及歷史對不同人的意義。文章充滿了懷舊和沉思,讓人不禁思索故事的結局。文中也提到了白先勇的作品《思舊賦》,穿插其中,將讀者帶入作者的筆觸和感受當中。
Thumbnail
格物致知,止於至善。當世界喧囂太久,我們往往會被外界的節奏迷惑,追求的東西太多,便容易迷失在所謂的絢麗之中;然而,真正的生活所需其實很少,我們需要在繁冗中做出取捨,以真為美,並安住於內心的璞素空間中,這樣反而能撫慰人心。本案例是一個中古宅改造的專案,歲月所帶來的時間痕跡,讓我們更懂得生活的本真味道
Thumbnail
城市裡有很多破舊的紅瓦屋成了焦點,新房子又高又現代化光鮮亮麗。介紹了白先勇筆下的《思舊賦》,講述了一個官宦之家的前世今生,寫得很有意境。閱讀這篇短篇文章時,像著一幢殘缺破舊的紅瓦屋引起好奇心,讓人想繼續讀下去,期待故事發展。
Thumbnail
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 作品融合了簡約主義與現代主義的理念, 注重線條、空間和材料的純粹性。以下是一些密斯·凡德羅的代表作品: 巴塞隆納德國銀行總部(德國巴塞隆納銀行): 這座建築是密斯·凡德羅在巴塞隆納的代表
Thumbnail
  住屋或稱住宅,是一種建築形式、一種被公認最複雜、最難設計的好的形式。就連維特魯威(Vitruvius)在《建築十書》提出的建築三原則:堅固、實用、美觀,都能夠被打破,或說不被遵守。以堅固為例,在建築還未專門化、分工化之前,結構並不是透過應用力學、材料力學所精確地計算出來的,而是透過經驗的
Thumbnail
包浩斯名字一出,想到的必然是著名的設計學派,這所由德國建築師Walter Gropius創立於1919年的藝術學校,百年前的宣言擲地有聲:學校理念是將藝術與工業融合,藝術家與工匠之間不再設有界線,換句話說設計不再是高不可攀的藝術形式,而是融入人們生活。
Thumbnail
有錢人住的房子,要求自然跟一般人不一樣。他們口袋麥克麥克,不被貧窮限制想像力,地段要好、景觀一流、依山傍水、房子外型要夠豪華⋯⋯不一而足。來到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奎爾公園(Park Güell),就能一探20世紀初葉,建築鬼才高第如何為當時的好野人,規劃出遠離塵囂的豪宅社區。
Thumbnail
一位八零年代的創業青年,成功打造了白手起家的第一間新房子,透過與設計師的有效溝通,實現了開放、簡約、大方的設計理念。本篇文章分享了從客變階段到室內設計的勾畫,還有設計圖面想法剖析以及完工心得與分享。
Thumbnail
復古風格於1930年至1970年間的現代主義風格,注重簡潔、實用性和功能。為低預算的硬裝空間提供品味與質感,著重於活動傢俱的擺設和軟裝的配搭,配色需以低飽和色為主,搭配溫潤舒適的木紋地板。軟裝應注意搭配比例和色調的應用百分比,可用綠色植物或燈飾作點綴。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古老的城市紅瓦屋的變遷,以及其中包含的一則感人故事。它帶領讀者思考過去和現在的對比,以及歷史對不同人的意義。文章充滿了懷舊和沉思,讓人不禁思索故事的結局。文中也提到了白先勇的作品《思舊賦》,穿插其中,將讀者帶入作者的筆觸和感受當中。
Thumbnail
格物致知,止於至善。當世界喧囂太久,我們往往會被外界的節奏迷惑,追求的東西太多,便容易迷失在所謂的絢麗之中;然而,真正的生活所需其實很少,我們需要在繁冗中做出取捨,以真為美,並安住於內心的璞素空間中,這樣反而能撫慰人心。本案例是一個中古宅改造的專案,歲月所帶來的時間痕跡,讓我們更懂得生活的本真味道
Thumbnail
城市裡有很多破舊的紅瓦屋成了焦點,新房子又高又現代化光鮮亮麗。介紹了白先勇筆下的《思舊賦》,講述了一個官宦之家的前世今生,寫得很有意境。閱讀這篇短篇文章時,像著一幢殘缺破舊的紅瓦屋引起好奇心,讓人想繼續讀下去,期待故事發展。
Thumbnail
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 作品融合了簡約主義與現代主義的理念, 注重線條、空間和材料的純粹性。以下是一些密斯·凡德羅的代表作品: 巴塞隆納德國銀行總部(德國巴塞隆納銀行): 這座建築是密斯·凡德羅在巴塞隆納的代表
Thumbnail
  住屋或稱住宅,是一種建築形式、一種被公認最複雜、最難設計的好的形式。就連維特魯威(Vitruvius)在《建築十書》提出的建築三原則:堅固、實用、美觀,都能夠被打破,或說不被遵守。以堅固為例,在建築還未專門化、分工化之前,結構並不是透過應用力學、材料力學所精確地計算出來的,而是透過經驗的
Thumbnail
包浩斯名字一出,想到的必然是著名的設計學派,這所由德國建築師Walter Gropius創立於1919年的藝術學校,百年前的宣言擲地有聲:學校理念是將藝術與工業融合,藝術家與工匠之間不再設有界線,換句話說設計不再是高不可攀的藝術形式,而是融入人們生活。
Thumbnail
有錢人住的房子,要求自然跟一般人不一樣。他們口袋麥克麥克,不被貧窮限制想像力,地段要好、景觀一流、依山傍水、房子外型要夠豪華⋯⋯不一而足。來到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奎爾公園(Park Güell),就能一探20世紀初葉,建築鬼才高第如何為當時的好野人,規劃出遠離塵囂的豪宅社區。
Thumbnail
一位八零年代的創業青年,成功打造了白手起家的第一間新房子,透過與設計師的有效溝通,實現了開放、簡約、大方的設計理念。本篇文章分享了從客變階段到室內設計的勾畫,還有設計圖面想法剖析以及完工心得與分享。
Thumbnail
復古風格於1930年至1970年間的現代主義風格,注重簡潔、實用性和功能。為低預算的硬裝空間提供品味與質感,著重於活動傢俱的擺設和軟裝的配搭,配色需以低飽和色為主,搭配溫潤舒適的木紋地板。軟裝應注意搭配比例和色調的應用百分比,可用綠色植物或燈飾作點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