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永遠的工作,但有永遠的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直以來,實在太多人認為長久地做同一份工作才是王道,一來是他們未能了解現今急速改變的世界,二來是他們不明白這世上就是有些人適合穩定地工作,有些人卻需要靈活地工作。此文並非想要證明哪類人更好,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特質個性,不同產業/公司/工種也有不同需要。

長期做同一份工作不代表優秀

傳統產業/公司/HR比較重視應徵者過往的轉工頻率,我也理解他們站在營運方的立場,不想員工學會了工作流程和技能,適應了公司文化後離職,然後他們又要浪費資源去再招聘、面試、培訓,因此他們自不然會偏好聘請那些往績「良好」的人。

然而,長期做同一份工作的人,必然是優秀員工嗎?答案卻並不一定。(以下這番話並不是指「所有」長期員工,而是針對「個別」人士而已,請千萬不要胡亂對號入座。)

有些人一直只能在同一間公司做同一份工作,不是因為忠心,而是因為懶,不想找新工作,不想面對新挑戰;因為目光狹窄短淺,沒有看到事業和人生的其他可能性;因為競爭能力欠奉,根本離不開原有崗位;也有些人本來工作能力不錯,卻由於長期待在不變的環境當中,結果讓腦袋生鏽,最終淪為冗員,即港人口中的「老屎忽」(aka old seafood)。

有些公司/工作雖則變化很多,不易磨蝕一個人的心智,但因循卻是天性、是習慣,在大部分情況下,換個全新環境所能帶來的衝擊,必然比待在舒適圈大得多。用個較極端的例子,若我要聘請員工,兩位應徵者學歷、能力、要求待遇相同,我會選每兩、三年換一次工作的人,也不想請三十年都待在同一家公司、差不多職位的人(若果他三十年間由文員打拼到CEO位置的話又另作別論)。

再三重申,我不是要歧視長期員工們,始終各有前因,有些人可能是被生活所迫,不得不選擇安穩的事業,也有些人實在不喜歡變化,又或者把生活重心放在其他地方,工作只佔人生一小部分。只要他們享受自己的生活,旁人也沒資格說三道四(同樣道理,請大家也別要歧視頻繁換工作的人,例如我⋯⋯)

經常換工作也未必很糟糕

記得我畢業後最初兩年,便待過五間公司,最短兩份分別是七天和一個月,最長一份也只有一年,而且每份工作的產業和性質都不盡相同。那段日子,舊同學每次見到我都總是笑問我又換了甚麼新工作。初出茅蘆的我就是一股幹勁地不斷嘗試,合則來不合則去。換工作的原因,每次都略有不同,有的是因為不適應或不喜歡公司文化,有的則是因為覺得工作沉悶,我看到上司,想到自己捱幾年後可能成為下一個他,便覺得生無可戀。

直到後來我終於找到自己喜歡的行業,轉工才沒那麼頻繁。我很慶幸自己當初沒有在錯誤的環境裡浪費太多光陰,也在每次轉工時更了解自己想過怎樣的生活,所以我很贊成年輕人在包袱沒那麼重時多作嘗試。

記得某次面試時,我被問到為何那麼jumpy,我如實地回答心中所想:我每次轉換的新工作,都比之前一份好,指的無論是待遇還是發展機會,人望高處是正常不過的事。更重要的是,我在每個崗位上都克盡己職,分分鐘比一個死守同一崗位的老員工做得更出色。最後這家公司有給我offer,可惜我因為個人原因而與它失諸交臂了。

最近幾年,我轉型成為自由工作者,我想我在傳統產業/公司/HR眼中更非「良配」了。但如今科技發展迅速,許多全新產業和職位出現,加上零工經濟興起,疫情陰霾又未退,未來的職場和世界變數甚多。我正在讀的《斜槓的50道難題》便提到:「就算公司願意給你承諾,但未來,世界會給你的公司承諾嗎?記住,沒有永遠的工作,但有永遠的能力。」當環境發生結構性改變時,有些看似穩定的行業,在失去工作時反而風險更高(航空業正是一例)。與其依賴著一份工作,死守著一間公司,不如努力發掘和培養自己的多元能力,讓自己變得更有市場價值才是真正的王道。

原文連結SesameBeans.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梁懿leungyi的沙龍
20會員
29內容數
記憶,是遺忘的開始。 許多看似芝蔴綠豆的小事, 可能都是值得記下來的人、物、地、情。 www.sesamebeans.com
梁懿leungy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30
輸六合彩的機率夠大吧,為甚麼大家不說它「風險很高」?因為正常人都不會買很大金額。同理,加密貨幣的波幅的確大得很,自問保守的話,銀碼細點就是了。香港財經專家黃國英曾建議,散戶在投資組合裡可部署約1%或以下於加密貨幣。我的建議則是買一個輸清歸零了也不影響睡眠的金額。
Thumbnail
2021/11/30
輸六合彩的機率夠大吧,為甚麼大家不說它「風險很高」?因為正常人都不會買很大金額。同理,加密貨幣的波幅的確大得很,自問保守的話,銀碼細點就是了。香港財經專家黃國英曾建議,散戶在投資組合裡可部署約1%或以下於加密貨幣。我的建議則是買一個輸清歸零了也不影響睡眠的金額。
Thumbnail
2021/11/29
90後香港插畫家Vivian Ho於《香港失物認領處:100個城市印記 to be found》(2018)和「Wish you were here.」展覽(2021)中,以獨特的繪畫風格,紀錄某個時空的香港日常。「無論變成點,都很想你在這裡,一齊看ridiculous的風景。」
Thumbnail
2021/11/29
90後香港插畫家Vivian Ho於《香港失物認領處:100個城市印記 to be found》(2018)和「Wish you were here.」展覽(2021)中,以獨特的繪畫風格,紀錄某個時空的香港日常。「無論變成點,都很想你在這裡,一齊看ridiculous的風景。」
Thumbnail
2021/04/30
在我眼中,愛情和婚姻並不浪漫,如毛姆所說:「愛情,只是上天為了要人類傳宗接代所耍的賤招。」此文亦分享 《婚姻的幸福科學》一書的內容:原來一夫一妻制在動物界中甚不尋常;曾幾何時,婚姻在本質上更只是一種財務關係。
Thumbnail
2021/04/30
在我眼中,愛情和婚姻並不浪漫,如毛姆所說:「愛情,只是上天為了要人類傳宗接代所耍的賤招。」此文亦分享 《婚姻的幸福科學》一書的內容:原來一夫一妻制在動物界中甚不尋常;曾幾何時,婚姻在本質上更只是一種財務關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一直到底」的工作、「一職到底」的職場,如今已成為了一種夢想、一種難以遭遇的現實。隨著高齡化、產業轉型、傳統工作的式微與消失、新興產業與經營模式的改變,這已然成為現代職場的一種「日常」。工作好像不再有「一輩子」的規劃可能,有的只剩「一陣子」與「一下子」的存在模式。
Thumbnail
「一直到底」的工作、「一職到底」的職場,如今已成為了一種夢想、一種難以遭遇的現實。隨著高齡化、產業轉型、傳統工作的式微與消失、新興產業與經營模式的改變,這已然成為現代職場的一種「日常」。工作好像不再有「一輩子」的規劃可能,有的只剩「一陣子」與「一下子」的存在模式。
Thumbnail
你以為,這份工作在職一年的薪水能抵過別家公司兩年的薪資,再做一年後再來選擇其他工作也不遲。 但你現職是用爆肝的方式在做,你多出來的薪水事實上是用你的健康換來,你以為換下一份工作後再把健康換回來就好,理性上很完美,但實際上會遇到什麼問題呢? 我們都太過高估大腦的切換能力。
Thumbnail
你以為,這份工作在職一年的薪水能抵過別家公司兩年的薪資,再做一年後再來選擇其他工作也不遲。 但你現職是用爆肝的方式在做,你多出來的薪水事實上是用你的健康換來,你以為換下一份工作後再把健康換回來就好,理性上很完美,但實際上會遇到什麼問題呢? 我們都太過高估大腦的切換能力。
Thumbnail
這陣子因為工作量爆增,除了平常固定運動讓自己發洩一下壓力外,閱讀也是我另一種抒發的管道。最近看了黃大米的新書「可以強悍,也可以示弱」,內容大部份是關於職場,在這思緒混亂,真的很適合去看這本書讓自己更清楚要些什麼。 目前我也一直在思考「離職」這件事,其實我很清楚在職場上要有「敢要、敢說、敢離開」的勇氣
Thumbnail
這陣子因為工作量爆增,除了平常固定運動讓自己發洩一下壓力外,閱讀也是我另一種抒發的管道。最近看了黃大米的新書「可以強悍,也可以示弱」,內容大部份是關於職場,在這思緒混亂,真的很適合去看這本書讓自己更清楚要些什麼。 目前我也一直在思考「離職」這件事,其實我很清楚在職場上要有「敢要、敢說、敢離開」的勇氣
Thumbnail
之前租屋處樓下有家小麵攤,幾年下來吃過無數次。從斑駁的店招與定價表就看得出頗有歷史,和老闆、老闆娘攀談確認後,果然已經開店超過30年。 我固定看診20年的牙醫師已經60多歲,工作將近40年,而且都在同一個地點開業。 其實在身心科診間中,也常見到面對「工作」這個重要的人生議題時,兩大類型的極端反應:
Thumbnail
之前租屋處樓下有家小麵攤,幾年下來吃過無數次。從斑駁的店招與定價表就看得出頗有歷史,和老闆、老闆娘攀談確認後,果然已經開店超過30年。 我固定看診20年的牙醫師已經60多歲,工作將近40年,而且都在同一個地點開業。 其實在身心科診間中,也常見到面對「工作」這個重要的人生議題時,兩大類型的極端反應:
Thumbnail
未來,如何在職業發展中,能夠擁有自己的選擇權並且一直活的比較好? 今天的職業環境 都怪這個世界變化太快
Thumbnail
未來,如何在職業發展中,能夠擁有自己的選擇權並且一直活的比較好? 今天的職業環境 都怪這個世界變化太快
Thumbnail
你害怕換工作嗎?換工作就等於歸零嗎?我不這麼認為。說穿了,我們只是害怕下一個工作,比現在更糟。除了自己的卻步,還有旁人的耳語,都讓你開始懷疑想要變得更好的自己是不是做錯了。在這篇我想談的是,我的轉職過程與適應,從醫療產業-創業領域-公務體系,看似毫無關聯,但我從每個工作經驗中,帶走一些看不見的能力。
Thumbnail
你害怕換工作嗎?換工作就等於歸零嗎?我不這麼認為。說穿了,我們只是害怕下一個工作,比現在更糟。除了自己的卻步,還有旁人的耳語,都讓你開始懷疑想要變得更好的自己是不是做錯了。在這篇我想談的是,我的轉職過程與適應,從醫療產業-創業領域-公務體系,看似毫無關聯,但我從每個工作經驗中,帶走一些看不見的能力。
Thumbnail
也許從我這個世代開始,已經不存在待一輩子的公司,除非你自己是創業老闆。二十多年的職涯,累積了幾次的離職經驗,有好散的,也有不愉快,也有被離職的,但事後回想起那些不愉快離職,反而是翻轉職涯的關鍵點。
Thumbnail
也許從我這個世代開始,已經不存在待一輩子的公司,除非你自己是創業老闆。二十多年的職涯,累積了幾次的離職經驗,有好散的,也有不愉快,也有被離職的,但事後回想起那些不愉快離職,反而是翻轉職涯的關鍵點。
Thumbnail
如今科技發展迅速,許多全新產業和職位出現,加上零工經濟興起,疫情陰霾又未退,未來的職場和世界變數甚多。《斜槓的50道難題》便提到:「就算公司願意給你承諾,但未來,世界會給你的公司承諾嗎?」與其依賴著一份工作,死守著一間公司,不如努力發掘和培養自己的多元能力,讓自己變得更有市場價值才是真正的王道。
Thumbnail
如今科技發展迅速,許多全新產業和職位出現,加上零工經濟興起,疫情陰霾又未退,未來的職場和世界變數甚多。《斜槓的50道難題》便提到:「就算公司願意給你承諾,但未來,世界會給你的公司承諾嗎?」與其依賴著一份工作,死守著一間公司,不如努力發掘和培養自己的多元能力,讓自己變得更有市場價值才是真正的王道。
Thumbnail
要怎麼面對自己在「一直換工作」「什麼都做不好」的恐懼裡跳脫出來?我想有一件事情是必要的:(從小)要一直練習去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擅長什麼,不要太容易被旁邊的人「定義」「你是什麼樣子的」要很清楚知道自己能做到跟做不到的事,然後在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上多花點心力去努力。
Thumbnail
要怎麼面對自己在「一直換工作」「什麼都做不好」的恐懼裡跳脫出來?我想有一件事情是必要的:(從小)要一直練習去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擅長什麼,不要太容易被旁邊的人「定義」「你是什麼樣子的」要很清楚知道自己能做到跟做不到的事,然後在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上多花點心力去努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