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Bauhaus,我以前只能連繫到簡約實用、形隨功能一類關鍵詞。直到大前年,趁著包浩斯設計學院建校100周年在即,我半公半私地到訪了烏爾姆(Ulm)和斯圖加特(Stuttgart)等幾個與包浩斯甚有淵源的德國西南部城市,對此風格的當代築跡和設計多了幾分認識,而且理解到Bauhaus不止是一所學校、一種風格,其發展史也值得我們細味深思。 回港後我寫過幾篇文章來賺點水腳,今次再修訂和整理相關資料如下。
生於憂患的包浩斯設計學院
一戰過後,裝飾美學在內憂外患的德國變得不合時宜。傾向社會主義的建築師Walter Gropius認為,藝術設計應該重視簡約實用,以改善大眾生活。他於1919年合併兩所舊校,成立包浩斯設計學院(Staatliches Bauhaus),校名是德文“Hausbau”的倒裝,意指「房屋建築」。
學院主張藝術與工藝的結合,採用獨特的師徒架構,讓學生跟隨藝術家和工匠雙軌學習。學生修讀為期半年的跨科目基礎課程後,方可自選領域進行深造。課程包括藝術理論、繪畫、木工等,提倡形隨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和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理念。
Gropius對包浩斯的期望,並不止是成立一所學校,而是通過設計和教育推行社會運動。學院重視自由開放,容納女性、猶太裔和不同政見的師生。在此立場下,學院的未來注定不會是一片坦途。
Walter Gropius設計的Dessau教學大樓(By Aufbacksalami - Own work, CC BY-SA 4.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73392906)
1925年,學院在政治壓力下由威瑪(Weimar)遷至德紹(Dessau)。1928年成為新校長的Hannes Meyers,重實用多於美學,加上極左派的立場,惹來部分師生和德紹政府不滿。1930年,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接下火棒成為第三任校長。
平息了一時的紛爭,學院仍捱不過動盪的亂世。1931年,納粹黨在德紹的選舉中獲勝,被認為「非德國」、「對國家不夠忠誠」 的包浩斯被迫在翌年遷往柏林一間廢棄工廠。1933年,納粹成為國會最大黨,包浩斯被查封殺校。
儘管只辦學短短14年,總體收生不過千餘人,但學院對現代設計影響深遠,其中一個原因,是許多師生流亡四散,把包浩斯理念發揚光大 ,例如1937年在美國芝加哥誕生的新包浩斯學院(即現時伊利諾理工學院前身),以及下文介紹的德國烏爾姆設計學院。
學院於1932年遷往柏林一家廢棄工廠(Harvard Art Museums/Busch-Reisinger Museum)
繼承理念的烏爾姆設計學院
烏爾姆設計學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 Ulm;簡稱HfG)由包浩斯校友Max Bill跟Inge Aicher-Scholl和Otl Aicher聯合創辦,是二戰後最重要的德國設計學校。1953年,HfG開始在臨時課室授課。1955年,校舍完工,師生們一起在校園生活是其一大特色。
建校初期,作為首任校長的Max Bill視學院為包浩斯的延伸,教員亦包括前包浩斯師生。學院重視理論和實踐,學生們必須先修一年基本課程,再專攻產品設計、視覺傳達、建築、信息資訊或電影三年。
Max Bill重視藝術性多於商業價值,期望通過改善設計,改變人們對社會的看法。不過,他跟提倡以科學和分析為設計基礎的年輕講師們逐漸產生分歧,更於1956年被Tomás Maldonado取代校長一職。至1960年代,部分講師提出嚴格基於數學運算和分析研究的設計方式,引發校內另一場衝突,間接導致HfG只營運了15年,便於1968年被地區議會撤回資助而閉校。
By Daryl Wallace - Own work,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22618855
首批鋼筋混凝土建築
HfG如今已變成HfG-Archiv Ulm資料館,開放予公眾參觀(現時因疫情而閉館,詳情請留意
官網 )。走進園區,可見由Max Bill親自設計的灰色校舍,外型簡潔,線條方正,還有大量讓陽光穿透的玻璃窗,盡現包浩斯招牌建築風格。
這更是德國首批以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建築物之一,外牆和內牆均鋪上混凝土,窗框和門框則以層壓木材製成。室內以白、灰和木色為主調,充滿空間感。課室和食堂都已不再使用,但仍能讓大家遙想一下師生們當年如何在這愜意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Max Bill曾表示,他在建造HfG校舍時,希望房間布局夠簡單,同時能應付多樣化的用途。
展示經典工業設計
HfG-Archiv Ulm資料館設有長期展覽「The Ulm School of Design – From the Zero Hour to 1968」,講述HfG這家傳奇學院的歷史。展覽提到,隨著西德於1950年代末期經濟復興,出口產品增加,工業設計需求變得殷切,在Maldonado的方針下,HfG致力研究各式產品設計,與商界建立緊密合作,把許多師生作品投產,例如Braun音響設備、漢堡高架鐵路列車、Lufthansa航空的企業形象等。這些商業委託既加強學生的實戰經驗,也大大提升了校譽。
此外,學院開創了融合科學與藝術的先河,提倡系統設計(System Design),重視產品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並建立獨特的「烏爾姆模式」(Ulm Model),反思人們使用產品時的實際需要,注重人體工學的考量、材料和生產過程、分析及綜合的方法,以及與商界的合作關係,這些都成為現代設計教育和管理的基礎。
「The Ulm School of Design – From the Zero Hour to 1968」展覽
由Max Bill設計的Ulm木凳,面世於1954年,製作簡單,成本也低,據指當年每位學生都手執一張。配合不同擺法,它可變出兩種高度,既是木凳也是小桌,倒轉提著木棍部分,則可把書本和雜物暫放其中。
可堆疊擺放的TC 100餐具如今看來平凡不過,但於1958/59年面世時可謂開創先河。
不是結局 而是開始
兩所學院同樣逃不過命途多舛的命運,但對後世的影響力毋庸置疑,包浩斯奠定了現代工業設計的哲學,HfG則將之付諸實行和加以演化。最後,以設計師兼作者Gui Bonsiepe於《ulm 21》(1968)的一句話作結:
It was not the end of the HfG that was heroic, but the hopes at the beginning. The HfG should not be measured by what it achieved, but by what it was no longer able to achieve.
HfG不是壯烈的結局,而是開始的希望。人們不應以HfG已實現的事情來衡量它,應以它不能再實現的事情來衡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