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IP推薦] 當《 天橋上的魔術師 》揭開台灣文學改編影視的新序幕,下一個標的在哪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公視旗艦劇集《天橋上的魔術師》改編自台灣六年級生作家吳明益同名小說原著,吳明益在書中用魔幻寫實的筆法,透過中華商場此一空間來書寫其成長過程中的氣味與記憶,以及同時代裡不同族群的眾生相,書中以各短篇連綴成長篇小說,雖然故事線不見得有緊密連結,卻以強烈一致的風格情懷建構出完整的世界觀。
過去如此文學性高、故事線相對隱微的小說並不被視為影視改編的頭號熱門,甚至被認為是不適合改編的文本,但楊雅喆卻透過消化與重塑,以影像語言重鑄了親炙原著魔幻寫實及憂傷感懷的劇集版《天橋上的魔術師》,前所未見的改編型態與高度,或將揭開台灣文學改編的新序幕。
雖然過去台灣文學改編早在台灣新電影時期即沸騰一時、蔚為佳話,但更多被改編的作品來自有著明確故事性與鮮明角色的鄉土文學,如〈兒子的大玩偶〉、《嫁妝一牛車》都是經典案例;少數被大量改編的現代文學作家當屬白先勇,但白先勇的小說中亦是在現代文學流派中少數同樣具有明確故事與鮮明角色的特例,舉凡《玉卿嫂》或《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皆是明顯案例,也因此其實白先勇的影視改編作品雖多,卻不見得都能達成原著同時具有的文學性,因為若影視改編時只著重在故事與角色上,就未必能在內涵上呼應到白先勇文筆下潛藏的人性底蘊。
然而隨著台灣進一步現代化,台灣文學新秀透過文學獎鵲起,在在形塑出與鄉土文學漸行漸遠的文學主流,這群秀異的六年級文學作家更擅長的是挖掘心理層面的感受,著重在情感記憶與生活氣味的描繪,以魔幻寫實的手法自由穿梭在現代都會生活與台灣歷史浪潮之中,探問著前輩作家未竟之功,包括國族、自由、政治、生死、性別。甚且,愈來愈多作品以鬼魂的角色形式,企圖超越時空和生死的限制,回返過去那些關鍵卻不被允許紀錄述說的歷史現場,並作出屬於自己的新世代詮釋。這些種種特質,都讓他們的作品即使有相當的文學價值並在文壇備受肯定,但在影視改編上卻尚未能如他們的前輩作家般獲得青睞--因為這些作品不僅需要改編的主創擁有極高的風格及內涵敏感度,要能讀出字裡行間的幽微情感,同時在視覺特效上的需求也遠大於過去的鄉土文學。
就是在這個意義上,楊雅喆的《天橋上的魔術師》成功突破了這個瓶頸,揭開台灣文學改編的全新篇章--編導透過細讀與風格的提煉,揉碎文本但保留下原著精神,重鑄成神似的「魔術師」,同時創造出視覺奇觀與非一般的敘事風格,將台劇格局與題材再往外拓展,而且透過魔幻寫實真切地觀照到在一般劇中難以同時處理的歷史、性別、政治、家庭、愛情等方方面面。
既然《天橋上的魔術師》已站上頂峰為我們指出一條未來的道路,那麼六年級作家還有哪些是兼具人文關懷底蘊,又能創造視覺底蘊,擾動共同記憶的好作品,值得下一波的台灣文學改編青睞的呢?本文以吳明益為界,且拋出1970-1979年世代作家的文學作品,並附上每本書籍的改編理由,希望能拋磚引玉,讓這些實際寫出台灣社會歷史面貌及人情底蘊且有潛力成為超越時代成為經典作品的文本,有機會透過改編讓更多人接觸到。(當然,先溫馨提醒,它們的改編難度自然也都不下於《天橋上的魔術師》。)
■胡淑雯(1970)《哀艷是童年》
《哀艷是童年》/印刻出版
胡淑雯的《哀艷是童年》雖看似短篇小說集,但談的都是身為六年級女性的身體性別政治,每位女性經歷的性挫折、性創傷或性冒險,在迷宮式的書寫裡導向同樣的哀悼方向。尤其〈浮血貓〉以魔幻寫實的蜿蜒筆法與強烈的畫面感,去描繪性創傷後的複雜心靈泥淖,和《天橋上的魔術師》後半某集簡直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哀艷是童年》和《天橋》一樣,其實應該透過主題式的各集,去描繪出精神一致、面貌不同的各個女性角色,突顯出她們身處的同樣壓力與困境,用魔幻寫實的虛實交錯與夢幻的視覺風格,去反映其間的心情幽微轉折。
■陳雪(1970)《橋上的孩子》
《橋上的孩子》/印刻出版
如果說中華商場是城市的門面,而《天橋》處理的是台北城市化過程中的轉型陣痛過渡期。那麼陳雪的《橋上的孩子》同樣用大量的第一人稱難分真假的視角,去看一個鄉下孩子走進城市過程中的內心掙扎,如何在自卑與自我否定中逐漸成長和解,而每一件要面對的事、要邁出去的步伐,都追溯到夢魘似的童年。《橋上的孩子》同樣用幾篇短篇主題式地述說「女孩」的人生片段,卻又構築出同一個令人心疼的自卑女孩,強烈的視角亦讓人想起《天橋》在以特定角色為集時所展現出來的獨特濾鏡與魅力。
■甘耀明(1972)《殺鬼》
《殺鬼》/ 寶瓶文化出版
甘耀明的《殺鬼》則甚至是野心比《天橋上的魔術師》更大的作品,以魔幻寫實的筆法一路從日治時代開始爬梳家族史,也側寫了台灣歷史轉折。若有似無的鬼,穿梭跳躍的敘事,強烈的敘事聲音,個性鮮明的各個角色,若能適切進行改編,它無疑可以成為視覺華麗、敘事豐富、節奏明快、喚醒各種島內共同記憶,又處理台灣國族歷史認同的鉅作。
■高翊峰(1973)《奔馳在美麗的光裡》
《奔馳在美麗的光裡》/ 寶瓶文化
曾任時尚雜誌編輯的高翊峰,將他(也是一個世代)熟悉的東區夜生活以華麗的魔幻寫實筆法都紀錄在《奔馳在美麗的光裡》,書中不同篇章的角色雖然看似不見得有關連,卻有強烈活在同一個世界的既視感,住在同一座城市的他們在都會時尚與媒體的節奏裡,透過酒精、藥物和情慾探索企圖在城市裡追索著自己也不理解盡頭在哪裡的感官刺激,而不斷出現在書裡那一道道黬默卻刺眼的疤痕,是藏在華麗表面底下說不出口的傷。本書紀錄的是六年級生在繁華泡沫經濟時代台北裡的飛翔與暗傷,有著強烈的世代記憶與城市特色。
■陳思宏(1976)《鬼地方》
《鬼地方》/ 鏡文學
同樣身為六年級生,陳思宏從永靖鄉下的共同記憶寫到遠離家園旅居海外身為台灣遊子的心情與記憶,在《鬼地方》裡他從童年、少年回顧與六年級成長與共的台灣經濟起飛期,從他及識的長輩經歷的人事與鬼事,從楊桃園、沙鹿加工廠、蘭花潮,他寫的事件看似意識流,實則隱然勾勒出台灣社會經濟社會面貌,
■童偉格(1977)《西北雨》
《西北雨》/ 印刻出版
童偉格的文學濃度可能是本篇文章列出者之最,過去相信改編童偉格會被視為不可能的任務,因為他的作品相對晦澀,卻有著濃烈的情感與氣味,藏在一幀幀美麗圖像內裡的是各種親密關係(尤其家庭)帶來的眷戀與傷害,層層織就的愛與壓力,讓人幾乎喘不過氣來。在影視作品上其情感風格若能同等濃烈地被傳達出來,將創造出外冷內熱的內斂療癒之作,訴說的又是台灣家庭共有的內在創傷。
■黃麗群(1979)《海邊的房間》
《海邊的房間》/ 聯合文學出版
黃麗群的《海邊的房間》亦是看似各篇並不相連的短篇小說集,除了同名名篇〈海邊的房間〉本身就很適合改編成心理驚悚電影,層層剝開家庭中女兒不為人知的秘密外,其實《海邊的房間》由於黃麗群一貫冷冽犀利的文筆直指各角色內心的破敗與蒼涼,若改編為主題式的影集,同樣可以有著非常清楚的冷冽影像風格,觀照到社會裡不同的幽微角落與畸零人生,將是十分精彩又在風格上獨樹一格的作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pless Vision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Mapless 是沒有界限,是更廣更寬容的信念, Vision 則是視野跟願景,有如一個天橋上的魔術師看盡中華商場的風華,而你的視野便是我們的視野。 我們要推出的是給產業的數據報告、國內外商業趨勢、串流平台選片指南,以及台灣潛力IP推薦。
Mapless 是沒有界限,是更廣更寬容的信念, Vision 則是視野跟願景,有如一個天橋上的魔術師看盡中華商場的風華,而你的視野便是我們的視野。 我們要推出的是給產業的數據報告、國內外商業趨勢、串流平台選片指南,以及台灣潛力IP推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著名的水滸英雄花和尚,誰知他一生想望,竟不是奮戰沙場? 」 來賓介紹👏👏👏 -- 導演:蔡格爾 -- 京劇演員:劉育志 🏹從舊有文本中找尋自我定位,曲藝與京劇的跨界碰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吳明益的小說《複眼人》的故事情節以及作者的寫作風格。文章中不但闡述了故事架構,也對小說中的角色和情節進行了分析和評論,最後歸納出了一些個人的觀點。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玫小路,書中人,獨角戲,力拔山河,氣蓋勢。 寫小說,演仙境,求生存,心路歷程,尋未來。 內在聲,傳四方,來自心,花言巧語,文字中。 局中人,得到愛,幕後人,魔鬼述語,化金粉。 年輕時寫了一本小說,書名叫花言巧語,此書可以抗衡我的處女作我的構思。 花言巧語一書中人物,其實只是他一個人的獨角戲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不但描述「中華商場」這一空間,更是聚焦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回憶」編織成故事,把自身的經驗和自身成長的孕育地融合在文中,將「個體」回憶轉變為「共同」回憶,依靠書寫對「生命」的反思以及重建讀者的「回憶」和抵禦「消失」。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謝曉虹是位本地文學家,以魔幻現實風格為名。《無遮鬼》內的六篇短篇小說都是以近代時事為題材,用魔幻現實風格向我們娓娓道來城市的哀傷。而到底什麼是魔幻現實主義呢?在魔幻寫實小說中,常以許多象徵和隱喻的手法,奇異和荒誕的元素,將現實延展和變形。《無遮鬼》也是亦然。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為2021年的影集,改編自作家吳明益同名小說,欲重現1980年代台北中華商場的榮景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看完一章就休息,是適合看這本書的節奏 有關於中華商場,這個某一世代的臺灣人都知道、甚至去過的地方 作者寫了他對中華商場的回憶,有人,有物,有景,有情 說是虛幻嘛,有真實的地和人啊 若說是真實,好多情節也太不可思議了 魔術師是要角,串連起每一章節,如果沒有魔術師,就沒有這本書 所以,因為魔
Thumbnail
這是我第二次體驗吳曉樂的魅力了,也是第一次讀他的小說,讀來還有一點驚悚之感,有些部分還想到韓劇《天空之城》,是同樣具有欲罷不能魅力的故事! 我喜歡這本書的程度大概可以用兩件事證明: 1. 這幾天寒流來襲,我在醫院大廳看到忘我,絲毫沒有感受到寒風刺骨。 2. 深夜閱讀時,一度被蚊子攻擊我還先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著名的水滸英雄花和尚,誰知他一生想望,竟不是奮戰沙場? 」 來賓介紹👏👏👏 -- 導演:蔡格爾 -- 京劇演員:劉育志 🏹從舊有文本中找尋自我定位,曲藝與京劇的跨界碰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吳明益的小說《複眼人》的故事情節以及作者的寫作風格。文章中不但闡述了故事架構,也對小說中的角色和情節進行了分析和評論,最後歸納出了一些個人的觀點。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玫小路,書中人,獨角戲,力拔山河,氣蓋勢。 寫小說,演仙境,求生存,心路歷程,尋未來。 內在聲,傳四方,來自心,花言巧語,文字中。 局中人,得到愛,幕後人,魔鬼述語,化金粉。 年輕時寫了一本小說,書名叫花言巧語,此書可以抗衡我的處女作我的構思。 花言巧語一書中人物,其實只是他一個人的獨角戲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不但描述「中華商場」這一空間,更是聚焦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回憶」編織成故事,把自身的經驗和自身成長的孕育地融合在文中,將「個體」回憶轉變為「共同」回憶,依靠書寫對「生命」的反思以及重建讀者的「回憶」和抵禦「消失」。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謝曉虹是位本地文學家,以魔幻現實風格為名。《無遮鬼》內的六篇短篇小說都是以近代時事為題材,用魔幻現實風格向我們娓娓道來城市的哀傷。而到底什麼是魔幻現實主義呢?在魔幻寫實小說中,常以許多象徵和隱喻的手法,奇異和荒誕的元素,將現實延展和變形。《無遮鬼》也是亦然。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為2021年的影集,改編自作家吳明益同名小說,欲重現1980年代台北中華商場的榮景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看完一章就休息,是適合看這本書的節奏 有關於中華商場,這個某一世代的臺灣人都知道、甚至去過的地方 作者寫了他對中華商場的回憶,有人,有物,有景,有情 說是虛幻嘛,有真實的地和人啊 若說是真實,好多情節也太不可思議了 魔術師是要角,串連起每一章節,如果沒有魔術師,就沒有這本書 所以,因為魔
Thumbnail
這是我第二次體驗吳曉樂的魅力了,也是第一次讀他的小說,讀來還有一點驚悚之感,有些部分還想到韓劇《天空之城》,是同樣具有欲罷不能魅力的故事! 我喜歡這本書的程度大概可以用兩件事證明: 1. 這幾天寒流來襲,我在醫院大廳看到忘我,絲毫沒有感受到寒風刺骨。 2. 深夜閱讀時,一度被蚊子攻擊我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