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就沒有要拍懷舊劇或文學劇啊

更新於 2021/03/2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猜)楊雅喆有意想讓自己成為《天橋上的魔術師》的首要創作者,所以特意用他擅長的方式與風格呈現。我感覺吳明益原著中「現實(指敘事所採之角度,而非真實歷史)> 魔幻」,但劇卻是「魔幻 > 現實」;兩者比重明顯不同。
如果楊導確有意讓魔幻 > 現實,那若用歷史或貼近原著的角度去評判此劇,就顯得有點無謂。
其實是看到近日「懷舊達人」張哲生的貼文及下面留言而有感。有人問怎麼劇沒找他當顧問呢?他回道不同不相為謀、劇組不會找他的。又說劇「污衊了中華商場和他的母校西門國小」,因此似是對此劇持負評。我乍看心想怎會這樣,懷舊達人竟對台灣近年最標榜懷舊的戲不予肯定!所以花了點時間爬文,方略領他的想法,他政治上可能比較「泛藍」(同樣是我猜)。
不可諱言,看過原著便知,威權和同性橋段,是編導所創,因此若夾帶楊導的政治與社會立場也不意外。稍微了解楊導作品者便知,他思想比較自由派(白話就是「非藍」),也許這就是導致張哲生說「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原因。然後,兩邊支持者就又開始互酸,甚至蔓延到 ptt。
所以大家覺得我支持哪一邊?
但為何一定要選邊站?凡事都要選邊站,很煩誒。
我單純覺得,就一開始所說,若楊導有意想讓自己成為此劇的首要創作者,那用他擅長的方式與風格呈現,有何不可?況且此劇也請到原著作者吳明益來站台和背書,多次訪談中吳說過自己很認可楊導採用的方式,那不就好了嗎?
不過這又可論及那吳明益的政治與社會立場(書中並不明顯),張哲生認同與否的問題;或張哲生有沒有看過原著(我猜有),那他想法如何?抑或只是單純不認同劇組與楊導的立場?
人有自己立場,無可厚非,就算劇方與張哲生立場迥異,彼此從不同角度看事情,有歧見實在正常不過,他人又何必煽風點火。這是第一點。
第二,我覺得既然楊導擅長魔幻敘事風格,那把此劇拍的比原著更加看不懂魔幻,不才是日常?去追究符不符合歷史或原著,何必呢?魔幻寫實類的作品,從來不求觀者戴考古眼鏡去賞析。如果原著就已經夠魔幻,那楊導再把魔幻配方多加一倍,也真的只是剛好。假設劇組立意要跳脫原著框架而走自己的魔幻路線,那批評劇「亂拍一通」,不就搞笑。
第三,懷舊行為本身是唯心的,但懷念的舊事是唯物的。我感覺《天橋上的魔術師》不論原著或戲劇都偏唯心,而懷舊達人重視的是唯物(他也以此而成名),彼此本質就不同,說「污衊」有點太過。不過這也是他的懷舊觀點,雖說你的舊不是我的舊,但我猜「懷舊」可能根本不是楊導重點,他只想表達「時間」概念的可塑性,甚至藉由這個魔幻故事來陳述思想也說不定(此乃他一貫風格),所以「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沒說錯。
從政治立場、魔幻、懷舊等角度去看《天橋上的魔術師》改編劇,我講完了。總之,我怎麼看不重要,其實我更想說的是,就是看劇嘛,別忘了還有原著,甚至還有衍生漫畫。漫畫我也還沒看,也許等我看完了,想法又變了~
PS. 我想看阿澤家啦,樂器行耶!尤其是澤爸可是陳如山 / 阿山、四分衛主唱,竟然只有一幕,太少太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8會員
232內容數
2015 年夏末,台灣最知名的披頭四達人馬世芳連續第三年帶團去英國,走訪披頭四相關景點,可謂道道地地難得的搖滾樂進香團。我看了兩年,也盼了兩年,終於在這年初下定決心去報名,圓我身為披頭四粉絲的一個大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白的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她心裡在納悶,他們是不是一生下來就帶著毀滅的種籽,他們可以靠哄靠騙逃過一時,卻絕對無法迴避毀滅的下場。酒精、毒品和監獄。爵士樂手並非英年早逝,而只是衰老得比較快。在她唱過的歌裡,她已經活了一千年,歌中唱的是飽經滄桑的女人和她們愛的男人。
曾有評者論此書:「極富詩意,可媲美《尤利西斯》。」 我原本就計劃今年來挑戰《尤利西斯》,但沒打算要讓這本《火山下》暖身欸。事實上,我之前根本不識此書,緣起於年初看了另一本書《文豪們的私房酒單》,其中就用了數頁篇幅介紹 Malcolm Lowry 的《火山下》,是本鎮日泡在梅斯卡爾酒 ...
剛看完 Netflix 上的《The Social Dilemma》(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大家可以看一下。 不是說你想也知道片中會談哪些議題就不需要看,而是就算你都知道,但真實狀況其實比你想的更嚴重。更何況,其實你可能不如你自以為的那麼知道。
做為電影,《飛越杜鵑窩》經典程度固然不在話下,「杜鵑窩」甚至從此成為家喻戶曉的精神病院代名詞。我把握住 2018 年金馬影展重映機會,至今依然回味無窮。 不過其原著 - 肯・凱西 (Ken Kesey) 的同名小說 - 可能就不是那麼多人知道了。書是 1962 年出版,而電影是 1975 年才上映
年輕時溫馴 (膽小) 又良善 (無知),甚麼荒唐沒碰過 (真的都沒碰過),頂多書唸太爛被當掉。於是只好臨老來假掰,多找些荒唐歪冊來讀,沒吃過豬肉也要看過豬走路,然後腦補自己也走歪。
今年讀了 85 本書,跟去年差不多。其中我最愛的小說類有 30 本,音樂相關 20 本,兩者加起來就超過一半。最後選出今年最愛 Top 10 如下,不分排名,以閱讀完成日為序。
她心裡在納悶,他們是不是一生下來就帶著毀滅的種籽,他們可以靠哄靠騙逃過一時,卻絕對無法迴避毀滅的下場。酒精、毒品和監獄。爵士樂手並非英年早逝,而只是衰老得比較快。在她唱過的歌裡,她已經活了一千年,歌中唱的是飽經滄桑的女人和她們愛的男人。
曾有評者論此書:「極富詩意,可媲美《尤利西斯》。」 我原本就計劃今年來挑戰《尤利西斯》,但沒打算要讓這本《火山下》暖身欸。事實上,我之前根本不識此書,緣起於年初看了另一本書《文豪們的私房酒單》,其中就用了數頁篇幅介紹 Malcolm Lowry 的《火山下》,是本鎮日泡在梅斯卡爾酒 ...
剛看完 Netflix 上的《The Social Dilemma》(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大家可以看一下。 不是說你想也知道片中會談哪些議題就不需要看,而是就算你都知道,但真實狀況其實比你想的更嚴重。更何況,其實你可能不如你自以為的那麼知道。
做為電影,《飛越杜鵑窩》經典程度固然不在話下,「杜鵑窩」甚至從此成為家喻戶曉的精神病院代名詞。我把握住 2018 年金馬影展重映機會,至今依然回味無窮。 不過其原著 - 肯・凱西 (Ken Kesey) 的同名小說 - 可能就不是那麼多人知道了。書是 1962 年出版,而電影是 1975 年才上映
年輕時溫馴 (膽小) 又良善 (無知),甚麼荒唐沒碰過 (真的都沒碰過),頂多書唸太爛被當掉。於是只好臨老來假掰,多找些荒唐歪冊來讀,沒吃過豬肉也要看過豬走路,然後腦補自己也走歪。
今年讀了 85 本書,跟去年差不多。其中我最愛的小說類有 30 本,音樂相關 20 本,兩者加起來就超過一半。最後選出今年最愛 Top 10 如下,不分排名,以閱讀完成日為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致敬那些沒有自信卻依舊戰鬥的人〉 另外有一群人 當魔鬼收回自信心的魔法後 用弱小的身軀 顫抖著 攙扶著 害怕著 這樣醜態百出 畏首畏尾 依舊面對 依舊向前的模樣 我們稱之為「勇者」
Thumbnail
以前覺得校園是相對單純的環境,大學在校內打工後才隱約發現,這環境沒想像中的那麼溫馨敞亮,仔細觀察不難察覺勾心鬥角的痕跡。 校園,也是職場。
Thumbnail
本劇主角 Otis 在學校是一位沒沒無聞的高中生,而他母親是一位性治療師。同校同學 Maeve 偶然發現 Otis 也擁有其母親的才華,便向他提議設立性愛諮詢門診來服務同學。在過程中除了發生許多意想不到的事,Otis 也被迫面對自己長久以來羞於啟齒的問題:對性接觸的恐懼。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致敬那些沒有自信卻依舊戰鬥的人〉 另外有一群人 當魔鬼收回自信心的魔法後 用弱小的身軀 顫抖著 攙扶著 害怕著 這樣醜態百出 畏首畏尾 依舊面對 依舊向前的模樣 我們稱之為「勇者」
Thumbnail
以前覺得校園是相對單純的環境,大學在校內打工後才隱約發現,這環境沒想像中的那麼溫馨敞亮,仔細觀察不難察覺勾心鬥角的痕跡。 校園,也是職場。
Thumbnail
本劇主角 Otis 在學校是一位沒沒無聞的高中生,而他母親是一位性治療師。同校同學 Maeve 偶然發現 Otis 也擁有其母親的才華,便向他提議設立性愛諮詢門診來服務同學。在過程中除了發生許多意想不到的事,Otis 也被迫面對自己長久以來羞於啟齒的問題:對性接觸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