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其實人類這個生物,做很多事情都是不合常態也不合理的。
對面園區的老總每次來看診時,每次量血壓都過高,肝脈沉細而無力,我都告訴他你這狀況不好好休養一陣子,去西醫那邊吃再多降血壓藥也沒太大效果。
他告訴我:「每個月都要背上億的營收,不然沒法對股東交代。」
他也知道要好好的休息身體才會健康,才能夠真正長久的經營自己的事業;但諷刺的是,每次回去後就開始熬夜工作與應酬。
現在很流行將精神與心理問題給物質化,把問題通丟給大腦,覺得用這個方式特別有說服力。
我們用現代科技去將大腦內各種物質的運作與化學作用標示出來,然後嘗試為無解的精神與心理疾病做出解釋。
但我其實常常在反思一件事情,一個人的腦子到底有沒有病這件事情,這到底是生命必經的真相,還是一種虛妄的幻覺?
因為臨床上,也不是把病人的腦子剖開來做檢驗他的各項數值,依照所有的實驗室數據才有確診這件事,其實診間更多的是在解決家屬的痛苦。
我們將人體視為有形與無形相結合的生命運行狀態。
以心臟為例子,就是外表可見的大小,肌肉、神經系統、血管與筋膜、瓣膜等,這是有形的部分。我們視為物質。(陰)
無形的部分就是,每次跳動的次數,節奏、力道,可以運送的血液容量與傳遞的力量。這種功能上的展現,我們視為能量。(陽)
無疑的是兩者必須相互結合並達到平衡且功能可順利運作的狀態,才能夠展現一個生命運行的狀態。
當人體可見的或不可見的部分,不論在外在的型態或是功能的表現上如果超出或是低於一般社會或是生物的常值,或是忍受值的時候,我們通常會認為這個人生病,或是這個部位壞掉。
例如一個外觀看起來沒有明顯受傷或是缺損,做了X光也查不出任何異狀的的手掌。如果它無法正常的開合握物,那麼我們就會認為它有問題。
抑或一個看起來身體四肢五官完整的孩子,如果他一直無法控制自己無故的發出怪聲、抽蓄或是尖叫,那麼我們會先判斷這個孩子有問題,或是有病。(例如妥瑞症患者)
除此之外,心理層面上的健全,也是認定健康與否的標準之一。
不過人類社會對於心理層面上健全的要求明顯的比較複雜,如社會化的程度,行為展現的可預測性,應有的心智認知年齡,自我的認同與認知等等...
一個身體強健的思覺失調患者來說,如果這個人看到你就一直瘋狂地舔你的腳趾甲,你也不會說這個人是正常的。
然而這大多數都是以社會上大多數人表現的常態認知為主,而在這個範圍內大多數人的身心表現會被人認為是正常與合理的。
例如能夠像常人一樣吃飯走路,男人跟女人的結合,在所謂的適婚年齡結婚,白天工作晚上睡覺,有一份固定的收入,或是依照社會的教育制度完成各階段的學業...等等。
除了這個大眾認定的標準與狀態外,基本上我們都會認為對方是不正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個人有病。
當自己覺得對方跟你不一樣的時候,就覺得對方有病。
因為你無法理解對方的認知與行為,如果對方有病是一種最快歸類對方,而且最快速說服自己跟他人的方式。
例如我的小孩如果長得很矮或是很慢,然後醫生幫忙來貼個發育遲緩的標籤,本來身高就不高的父母跟小孩也就安心了。
那到底是遺傳,父母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影響的,還是孩子真的發育遲緩?
如果我的小孩在校功課常常不及格,上課一直跟同學講話不能專心聽講,還一直跟老師頂嘴,如果貼上發育遲緩再加上個過動的標籤,小孩、父母跟老師就都一起安心了。
但是我那個年代,考試成績很好的同學,大多覺得老師的教法很笨,整天都在睡覺不然就是玩。而且越到越前面的學府,學生基本上自己就把書唸完了,老師也不太需要教。
那到底是孩子不夠聰明?還是父母太笨?還是只是父母親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跟他們的智商一樣?
最扯的是,現在連殺人犯都要丟去醫院做精神鑑定,然後變相地讓醫師去取代法官的職責。
其實搞病人本來就忙死了,平常揹著濟世救人的包袱已經很累,還要扣一頂符合社會公義與期待的帽子在身上,真是何苦來哉。
我需要再重申一下,的確這個社會上很多人真的有疾病,也需要專業的幫助。
但是當我們忽略了每個人的成長環境、成長經驗、經濟狀況、與原生家庭的影響,冷血的直接全部切割,很快速地用表單與檢驗數字去斷定這個人有病。
那麼我們到底是滿足了內心的需求?這個人是真有病?還是說這只是一種社會現象?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14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onji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靈氣Reiki由於其方便與效果見速的特性,世界各地學習靈氣的人數不斷增加。 靈氣是在1922年由日本人臼井甕男在鞍馬山上感悟而創立,,自追求安心立命至手当療法的發展過程,後幾經輾轉流傳到西方國家並流傳至今。目前全世界學習靈氣療法的人已有上百萬人。 靈氣由於其方便與效果見速的特性,世界各地學習靈氣的人
哈洛(Harry F. Harlow)在實驗室進行了知名的恆河猴實驗。 最近處理一些童年時期嚴重受創的病患,在這個過程中讓我的內心有一個很深的感觸。 如果讓一個人吃得好,睡得飽,滿足了物質上所有的需求後,就能夠讓我們健康快樂直至天年嗎? 大約在八百多年前,十三世紀時,神聖羅馬帝國有一個很知名的皇帝-
【美國CNN專題報導靈氣治療的相關紀錄】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醫學教授-奧茲博士,將靈氣應用在心臟外科手術中.可以降低手術後的副作用。加州洛杉磯分校的兒童疼痛科主任-隆尼博士,發現將靈氣應用於原因不明的慢性疼痛上,可以降低兩倍的止痛藥使用量。 翻譯:李語綺/王宇謙 【棄緣得止身心靈研習中心】 ---
庸醫從古至今都來都沒斷過。 差別只在除了教科書之外,自己是不是有持續進修。 反省能力是不是高過自己的面子。 兩岸中西醫的屁股我都擦過。 我也常常在懷疑,他們是不是貸款欠太多,不願意趕快治好病人。 當然也有遇過就是治不好的病。 病人最後不願意配合或是太願意配合治療~ 最後被自己或這個體系搞死的也不在少
其實我覺得我的記憶力還不錯。 除了醫案、研究報告、小說故事情節跟課堂上考的東西之外。 我很會記有一些五四三的。 像是幼稚園、國小國中同學的臉孔,直到長大了都還認的出來。 特別是跟人之間的互動,曾經說過的話。 每次參加聚會時,我常會問說: 「你記不記得你以前在什麼時候說過這句話?」 「你記得以前你跟我
硃砂與鉛丹很類似-一般人分辨不出來 硃砂在台灣是被禁止的中藥,先前某名醫開藥中含有硃砂,致使某議員全家中毒,結果檢驗出來之後藥粉中鉛含量超標五百多倍。 其實硃砂有毒這件事情,已經是舊聞了,許多中醫藥界的老前輩也曾經發表過相關的意見與看法。 硃砂就是硫化汞,化學式是HgS;鉛丹是四氧化三鉛,化學式是P
靈氣Reiki由於其方便與效果見速的特性,世界各地學習靈氣的人數不斷增加。 靈氣是在1922年由日本人臼井甕男在鞍馬山上感悟而創立,,自追求安心立命至手当療法的發展過程,後幾經輾轉流傳到西方國家並流傳至今。目前全世界學習靈氣療法的人已有上百萬人。 靈氣由於其方便與效果見速的特性,世界各地學習靈氣的人
哈洛(Harry F. Harlow)在實驗室進行了知名的恆河猴實驗。 最近處理一些童年時期嚴重受創的病患,在這個過程中讓我的內心有一個很深的感觸。 如果讓一個人吃得好,睡得飽,滿足了物質上所有的需求後,就能夠讓我們健康快樂直至天年嗎? 大約在八百多年前,十三世紀時,神聖羅馬帝國有一個很知名的皇帝-
【美國CNN專題報導靈氣治療的相關紀錄】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醫學教授-奧茲博士,將靈氣應用在心臟外科手術中.可以降低手術後的副作用。加州洛杉磯分校的兒童疼痛科主任-隆尼博士,發現將靈氣應用於原因不明的慢性疼痛上,可以降低兩倍的止痛藥使用量。 翻譯:李語綺/王宇謙 【棄緣得止身心靈研習中心】 ---
庸醫從古至今都來都沒斷過。 差別只在除了教科書之外,自己是不是有持續進修。 反省能力是不是高過自己的面子。 兩岸中西醫的屁股我都擦過。 我也常常在懷疑,他們是不是貸款欠太多,不願意趕快治好病人。 當然也有遇過就是治不好的病。 病人最後不願意配合或是太願意配合治療~ 最後被自己或這個體系搞死的也不在少
其實我覺得我的記憶力還不錯。 除了醫案、研究報告、小說故事情節跟課堂上考的東西之外。 我很會記有一些五四三的。 像是幼稚園、國小國中同學的臉孔,直到長大了都還認的出來。 特別是跟人之間的互動,曾經說過的話。 每次參加聚會時,我常會問說: 「你記不記得你以前在什麼時候說過這句話?」 「你記得以前你跟我
硃砂與鉛丹很類似-一般人分辨不出來 硃砂在台灣是被禁止的中藥,先前某名醫開藥中含有硃砂,致使某議員全家中毒,結果檢驗出來之後藥粉中鉛含量超標五百多倍。 其實硃砂有毒這件事情,已經是舊聞了,許多中醫藥界的老前輩也曾經發表過相關的意見與看法。 硃砂就是硫化汞,化學式是HgS;鉛丹是四氧化三鉛,化學式是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專注於自己快樂的本源,當違背社會意識時,可以通過內心和自我覺察去指引方向… 在這兩天的颱風假中,和一位遠方的好友聊天,他在身心診所擔任藥劑師。我問他最近病患還是很多嗎?他說病患數量還好,但是因為這類醫療院所越來越多,生意被瓜分了。他說身心問題已成為一種文明病。我感到困惑,為什麼看似自由的現代人,心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精神病並不等同於無能或不值得尊重。 他生病了,但他也是別人的孩子,或者也可能是誰的父母親,或者是誰的家人,或者也是正在為社會貢獻的小螺絲釘。 我認識的他們,雖然生病了,他們還是期待自己能夠靠自己養活自己,能夠抬起頭,他們是一個跟我們一樣都活在這世界上,並想要有小確幸的人,他是社會的一份子。
生病跟症狀是不一樣的!生病是身體真的出了狀況,需要治療;症狀像是頭痛、發燒,都是身體在跟你求救。只治標不治本,問題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喔!所以,平常一定要注意健康,像是吃得均衡、運動規律,還有定期檢查,真的不舒服就趕快找醫生,不要拖。身體顧好了,生活才會輕鬆!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精神疾病絕對不是只有天生基因,還有,後在環境誘發! 從反省中可以做到的事,多多關心周遭需要幫助的人們,哪怕是透過社福單位、民間力量?!
【人生不如意,大腦內分泌】   自從幾年前稍微研究飲食與腦科學後,發覺很多事情的原因都歸結於大腦中的神經處理。   比如無意義感,來自長期沒有好的回饋、長期重複同樣一件事情、沒有生活掌控感等原因,導致自己大腦某些區域的處理上產生抗拒,進而導致自己做什麼事情都無力感。   又或者睡眠不好、
聒噪的大腦 寧靜的感受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專注於自己快樂的本源,當違背社會意識時,可以通過內心和自我覺察去指引方向… 在這兩天的颱風假中,和一位遠方的好友聊天,他在身心診所擔任藥劑師。我問他最近病患還是很多嗎?他說病患數量還好,但是因為這類醫療院所越來越多,生意被瓜分了。他說身心問題已成為一種文明病。我感到困惑,為什麼看似自由的現代人,心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精神病並不等同於無能或不值得尊重。 他生病了,但他也是別人的孩子,或者也可能是誰的父母親,或者是誰的家人,或者也是正在為社會貢獻的小螺絲釘。 我認識的他們,雖然生病了,他們還是期待自己能夠靠自己養活自己,能夠抬起頭,他們是一個跟我們一樣都活在這世界上,並想要有小確幸的人,他是社會的一份子。
生病跟症狀是不一樣的!生病是身體真的出了狀況,需要治療;症狀像是頭痛、發燒,都是身體在跟你求救。只治標不治本,問題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喔!所以,平常一定要注意健康,像是吃得均衡、運動規律,還有定期檢查,真的不舒服就趕快找醫生,不要拖。身體顧好了,生活才會輕鬆!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精神疾病絕對不是只有天生基因,還有,後在環境誘發! 從反省中可以做到的事,多多關心周遭需要幫助的人們,哪怕是透過社福單位、民間力量?!
【人生不如意,大腦內分泌】   自從幾年前稍微研究飲食與腦科學後,發覺很多事情的原因都歸結於大腦中的神經處理。   比如無意義感,來自長期沒有好的回饋、長期重複同樣一件事情、沒有生活掌控感等原因,導致自己大腦某些區域的處理上產生抗拒,進而導致自己做什麼事情都無力感。   又或者睡眠不好、
聒噪的大腦 寧靜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