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山下」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從今年六月份開始,我突然寫了一系列以童年生活為主題的文章,七月份更因方格子的徵文主題「致青春」又寫了一篇大學時期山地服務隊的憶往文章,腦中似乎有個聲音督促著我,要我為故鄉的風土人情及二十歲以前的歲月留下些文字記錄。

大約半年前,我追踪了龍應台女士的粉絲專頁,從她的「大武山99種看見」系列貼文中認識了她所在的屏東潮州小鎮,認識了她養的只為了吃蛋而養的寵物雞,知道她要出書已經有段時間了,期待著可能是類似像「湖濱散記」一樣的隱居散文吧?盼呀盼,結果竟然盼出意料之外的一本長篇小說,第一次在金石堂看見時,就想下手買書了,是大女兒攔下了我,她的誠品卡還要有一次消費記錄,明年才可以續卡,只好忍下來再把書放回陳列架上。

果然隔天女兒就幫忙帶回這本書了,而且幸運地買到了限量簽名版,還加贈了書中植物插畫的透明書籤,真是太幸運了,花了二整天,從早到晚終於看完這本書,我出生在彰化,鄉村生活的悠閒恬適是如此相像,龍女士寫到的原住民朋友的鮮明形象,和我在嘉義茶山、來吉的山地鄉服務時所接觸的原住民朋友也非常相似,感覺這本書與我的生活經驗如同是曲風類似的二首歌一般,迫不及待要趕快看完,並寫下心中的感動,心得中不會詳述書中內容以免劇透,而是藉由書中相關內容回顧自己的成長過程。



封面

封面



龍應台女士的親筆簽名

龍應台女士的親筆簽名



含羞草插畫透明書籤

含羞草插畫透明書籤

故事從香港的大嶼山出發,第一人稱的主角心情從身心脫臼開始,旅途從尋求問題的解答當作起點,作為一個讀者,我們是幸福的,好像看一部二小時的偵探影集,知道最終犯人會被繩之以法,真相會大白,只需讓文字牽引著思緒,不必過度擔心,龍女士的文字洗練、考據精確,尤其擅長描繪人物,透過扉頁我彷彿可看到人物穿書而出,而眼前卻好像3D電影,也跟著龍女士跪坐蒲團聽經,輕撫名叫「流氓」的蘇格蘭折耳貓。

「城市,是不值得回去的;鄉村,是回不去的。」這句話寫進了我的心坎了,我不怎麼喜歡我現在居住的城市,卻因工作離不開城市,家鄉呢?因離家太久了,結婚後年節又都是在婆家過,於是家鄉僅成了身份上的出生地,有次開車南下,特地下交流道去繞了一圈,老家沒變,但周遭都不一樣了,真的是回不去了,就算回去也無法融入了當地的生活步調,老鄰居看到我時總是說著:「轉來七逃?」台語是回來玩的意思,他們也認定我是不會久留的。

國中時期的我留著跟龍女士一樣的髮型:耳上一公分,不可以有瀏海,「是的,每個人的頭上,都倒蓋著一個柚子皮,我們長得一模一樣。」那個時代不鼓勵愛漂亮,愛漂亮是壞女孩才有的權利,成績好的女孩都遵守校規,心思都花在升學考試科目上,什麼家政課和工藝課,都只是裝裝樣子,挪去上考試科目,還好農村長大的我,煮飯、洗衣和協助家中農務,什麼工作都得學著做,家政和工藝課的內容沒有任何一項是我們不會的,多年前參加國中同學會,有同學問當年成績很好的我,是什麼動機驅使我那麼用功,我很誠實的回答,我一定要考上第一志願,才有機會離開這個小村莊,才有機會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不想只在這兒終老,不想像隔壁的阿姨一樣,國中畢業就去附近的工廠當女工,然後和另一個男工人結婚,一路工作到退休,我不要困在這個窮鄉僻壤,於是我如願一路考上高中、大學、最後到台北教書、在職進修讀完碩士班,跟龍女士不一樣的是我高中才離開這個孕育我早期生命的土地,高中及大學到彰化市區就讀,真正遠離家園是師範公費生分發,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台北。但我在台北永遠是個異鄉人,即使在台北生活的時間已經遠遠地超過了故鄉了。

全書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被作者戲稱為「員外」的包租公,他提供了作家一個舒服的居住空間,雖然是俗稱的田僑仔(因土地地目變更而致富的人),卻是小鎮裡有錢的大善人,會定期冬令救濟,關心孤苦老人,還化名為蕉妹給監獄裡的死囚寫情意綿綿的書信,沒想到書的結尾出現了某個死囚透過非常上訴,改判無罪釋放,天啊!眼看著蓄意編造的身份就要被拆穿了,還好員外早就有準備了,一個月前先發制人,先在信中透露蕉妹生重病,來日無多了,但自己有個哥哥(其實就是他本人)會代替自己照顧他,幫忙找工作並提供住宿,好一個機智的安排。

其實全書最重要的主角是一個年紀輕輕卻差點被強暴、含冤而死的14歲小女生,作家管叫她「小鬼」,返校日當天被剛退伍因一時起色心而犯了大錯的男子勒斃,兇手在父親的協助下毁跡滅屍,為了逃避刑責,立即遠走他鄉,地方員警和迂腐的辦案人員急於破案,僅以一些牽強的推論和不足罪證,嚴刑逼供將一個不相關的人鋃鐺入罪,連帶的小女生的小男友和爸爸都因悲慟而先後自殺,媽媽將自己的名字改成女兒的名字,想連女兒的部份一起活下去,即便孤苦終老,也因失智被安置在安養院中。

是上天的安排,這個被誣陷的兇手從死刑變無期徒刑,再改判二十年,但他也白坐了十一年的漫長牢獄,即使受害人家屬(小鬼的爸爸)都不認為是他做的,即使主任檢察官都覺得很對不起他,但無可奈何,那麼久之前的事件,也無任何科學跡證可佐證,作家問起這一段冤獄過往,他也只能幽幽地回:「人家放下,是為了活得好一點,不過我,早就死了。」

小鬼除了和作家有好多精譬入理的哲學思想探討,隔空討論看事情的觀點,她外表是個慧黠的少女,卻能參透人世間的苦,常常一句話或一個事例,就能給作者一個茅塞頓開的見解,年青的外表下住著個老靈魂。她在人間顯然還有未竟之事,才會一直魂囚人間,於是作家替小鬼去探監(受冤獄的無辜者又因酒駕而入獄)、走訪養老院探視失智又失明的母親,替她一一還願,但再怎麼彌補也換不回一個原本和樂的家庭,一個平靜安居的小鎮和一段才剛開始萌芽的愛情,這一切都在案發的那一天嘎然而止,好令人揪心的結局,當作家對著小鬼說:「你們—愛那麼深,緣那麼淺.....」小鬼卻回:「當你進入最後的、絶對的、永遠的黑暗,從黑暗往回看那有光的地方,你就會知道,其實,我們所有的、所有的人都是—緣那麼淺,愛那麼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起分享電影戲劇、小說創作與生活大小事的絮語
52會員
989內容數
這是我為接下來的連載小說計劃所新創的專題,小手上路,不熟練之處請多包涵,題材均來自周遭人事物,再加上想像與自由發揮而成,寫作的時候我是作者,完成之後,讀者才是作者,可以邊看邊恣意想像,化文字為想像畫面,讓人物靈動有生命,讓我們共同完成這部作品。
2025/01/20
平常我的小白車都只有跑市區,只有過年期間才會跑長途,所以超過10萬公里後,我就只有在過年前一個月左右,才會進廠保養一次。 搬家之後我改到住家附近的保養廠,但這陣子都被預約滿了,於是我又撥了舊家附近保養廠的電話,如願預約了這星期的保養。 今天(20250116)因前一個行程和朋友聊天、聊忘了時間,
Thumbnail
2025/01/20
平常我的小白車都只有跑市區,只有過年期間才會跑長途,所以超過10萬公里後,我就只有在過年前一個月左右,才會進廠保養一次。 搬家之後我改到住家附近的保養廠,但這陣子都被預約滿了,於是我又撥了舊家附近保養廠的電話,如願預約了這星期的保養。 今天(20250116)因前一個行程和朋友聊天、聊忘了時間,
Thumbnail
2024/05/23
孫立人將軍官邸推出藝文週活動,雅鴿書苑原價99元的展示書籍,一律只要50元,利用導覽志工值勤之便,今天是第三次購買了,我迫不及待打開透明封套,開卷閱讀陳文茜女士的「只剩一個角落的繁華」,初版日期為2011年12月23日。 目次前的文字預告了本書的調性,目次果然一篇比一篇更沈重,「地球上青春的眼淚」
Thumbnail
2024/05/23
孫立人將軍官邸推出藝文週活動,雅鴿書苑原價99元的展示書籍,一律只要50元,利用導覽志工值勤之便,今天是第三次購買了,我迫不及待打開透明封套,開卷閱讀陳文茜女士的「只剩一個角落的繁華」,初版日期為2011年12月23日。 目次前的文字預告了本書的調性,目次果然一篇比一篇更沈重,「地球上青春的眼淚」
Thumbnail
2024/01/27
先生的學校是高中籃球聯賽的常勝軍,今年男女籃又再度攜手進八強,今天(1月27日)又是一日兩戰,12:00女籃打完,要等到17:00男籃才上場,空檔約3小時,兩個女兒抽空去看展,幫我找了一家在新莊體育館附近的書店咖啡廳,可以有個安靜的地方休息、看書喝咖啡。 信手挑了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秘密」,才看了
Thumbnail
2024/01/27
先生的學校是高中籃球聯賽的常勝軍,今年男女籃又再度攜手進八強,今天(1月27日)又是一日兩戰,12:00女籃打完,要等到17:00男籃才上場,空檔約3小時,兩個女兒抽空去看展,幫我找了一家在新莊體育館附近的書店咖啡廳,可以有個安靜的地方休息、看書喝咖啡。 信手挑了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秘密」,才看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帶著對人生的疑問繼續抱恙生活,結果是週期性的懷疑自己,解藥是閱讀,因為我知道世界上不明白自己人生的人絕不僅僅我一人。可惜藥大多不是萬能,有些人偏愛幸福傷風素,我卻只有必理痛能醫。 我很喜歡龍應台,她像是生命的前輩,總在想她這些關於人類的思考,關於人文精神的理解,到底是從何以來。週期性懷疑自己的時候,
Thumbnail
帶著對人生的疑問繼續抱恙生活,結果是週期性的懷疑自己,解藥是閱讀,因為我知道世界上不明白自己人生的人絕不僅僅我一人。可惜藥大多不是萬能,有些人偏愛幸福傷風素,我卻只有必理痛能醫。 我很喜歡龍應台,她像是生命的前輩,總在想她這些關於人類的思考,關於人文精神的理解,到底是從何以來。週期性懷疑自己的時候,
Thumbnail
龍應台出了一本走路的書,這是她2017年移居屏東潮州鎮,行走在鄉間的自然思索。 我喜歡書名――走路,獨處的實踐。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獨處,其實並沒。那些宅在家中深居簡出的人,也許他永遠在「連線中」或「正在鍵入……」,不管是深山獨處或孤島離索,若是網路隨身,那就是與滾滾紅塵一同上路了。 走路的隨想
Thumbnail
龍應台出了一本走路的書,這是她2017年移居屏東潮州鎮,行走在鄉間的自然思索。 我喜歡書名――走路,獨處的實踐。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獨處,其實並沒。那些宅在家中深居簡出的人,也許他永遠在「連線中」或「正在鍵入……」,不管是深山獨處或孤島離索,若是網路隨身,那就是與滾滾紅塵一同上路了。 走路的隨想
Thumbnail
在方格子寫作以來,點閱次數最多的文章就是「大武山下」的讀後感,截至目前閱讀次數是3053次,愛心數有4個。前一陣子在臉書粉絲專頁,偶然發現龍女士新作「走路」讀者見面會的訊息,火速點了參加活動的頁面,然後就沒下文,我還以爲是沒錄取。 簽書會筆記 獨處不見得是孤獨,荒效郊野外 vs 都市叢林
Thumbnail
在方格子寫作以來,點閱次數最多的文章就是「大武山下」的讀後感,截至目前閱讀次數是3053次,愛心數有4個。前一陣子在臉書粉絲專頁,偶然發現龍女士新作「走路」讀者見面會的訊息,火速點了參加活動的頁面,然後就沒下文,我還以爲是沒錄取。 簽書會筆記 獨處不見得是孤獨,荒效郊野外 vs 都市叢林
Thumbnail
水可以從峰頂奔流下山,切過山谷,走過原野,撫過花草,衝過日光,陪過蜻蜓,遊過大街,最後飛跳入海,化為波浪。水可以這麼有活力過一輩子,為什麼要安守一個庭院小坑?!
Thumbnail
水可以從峰頂奔流下山,切過山谷,走過原野,撫過花草,衝過日光,陪過蜻蜓,遊過大街,最後飛跳入海,化為波浪。水可以這麼有活力過一輩子,為什麼要安守一個庭院小坑?!
Thumbnail
這是一本無法一口氣讀完的書,必需放下、調整好心情、再重拾閱讀的書籍,也是一本情感洶湧翻動的書,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Thumbnail
這是一本無法一口氣讀完的書,必需放下、調整好心情、再重拾閱讀的書籍,也是一本情感洶湧翻動的書,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Thumbnail
一個聾子,無論看了再多有關於聲音的知識,也不能懂得,書上所載的初春樹上畫眉鳥叫是何等悅耳。 一個盲人,無論聽別人描述多少次彩虹的樣貌,他也不會曉得雨過天晴之時,那懸掛在山巒旁的美麗。 同樣的,與其爭論一千次樹是什麼,不如走進森林,好好看看,摸一摸樹。
Thumbnail
一個聾子,無論看了再多有關於聲音的知識,也不能懂得,書上所載的初春樹上畫眉鳥叫是何等悅耳。 一個盲人,無論聽別人描述多少次彩虹的樣貌,他也不會曉得雨過天晴之時,那懸掛在山巒旁的美麗。 同樣的,與其爭論一千次樹是什麼,不如走進森林,好好看看,摸一摸樹。
Thumbnail
故事從香港的大嶼山出發,第一人稱的主角心情從身心脫臼開始,旅途從尋求問題的解答當作起點,作為一個讀者,我們是幸福的,好像看一部二小時的偵探影集,知道最終犯人會被繩之以法,真相會大白,只需讓文字牽引著思緒,不必過度擔心,龍女士的文字洗練、考據精確,尤其擅長描繪人物,透過扉頁我彷彿可看到人物穿書而出。
Thumbnail
故事從香港的大嶼山出發,第一人稱的主角心情從身心脫臼開始,旅途從尋求問題的解答當作起點,作為一個讀者,我們是幸福的,好像看一部二小時的偵探影集,知道最終犯人會被繩之以法,真相會大白,只需讓文字牽引著思緒,不必過度擔心,龍女士的文字洗練、考據精確,尤其擅長描繪人物,透過扉頁我彷彿可看到人物穿書而出。
Thumbnail
36 Plan – 16 (閱讀 / 電影 07) 『大內』是朋友山山的家鄉,經常聽她說著南瀛天文館、走馬瀨農場一代鄉民親友的故事,在環島時經過此地的風土氣味也格外讓我感到親切。
Thumbnail
36 Plan – 16 (閱讀 / 電影 07) 『大內』是朋友山山的家鄉,經常聽她說著南瀛天文館、走馬瀨農場一代鄉民親友的故事,在環島時經過此地的風土氣味也格外讓我感到親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