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課程連結:如性法師 攝類學進階版 2018 南印度
- 末學由網路自學,故有誤解與錯誤的可能,望同行善友不吝指點
- 何謂攝類學
「攝」──統攝──將《量學》裡時常出現的名相統攝起來;
「類」──分門別類;這樣的學科稱為《攝類學》。
- 比較兩法會有四種狀況:同義、相違、三句、四句
- 同義
指的是兩法彼此之間需要具備「八種周遍」:是、非、有、無的各兩種周遍。
是的兩種周遍:是A一定是B;是B一定是A。
非的兩種周遍:不是A一定不是B;不是B一定不是A。
有的兩種周遍:有A一定有B;有B一定有A。
無的兩種周遍:沒有A一定沒有B;沒有B一定沒有A。
簡化之後,只要判斷「是」跟「有」這兩者就可以 - 相違
指的是兩法相異,而且沒有交集。
沒有交集指的是沒有既是A又是B的例子。 - 三句
指的是大的包含小的,小的完全被大的包含。
第一句:既是A也是B
第二句:是A一定是B,是B不一定是A
第三句:既不是A也不是B - 四句
第一句:既是A也是B
第二句:是A但不是B
第三句:是B但不是A
第四句:既不是A也不是B

- 「虛空」的性相:僅遮礙觸的無遮法
- 「補特伽羅」的性相:在五蘊或四蘊之上所假立的士夫。
「士夫」一詞在梵文中是指具有能力者。 - 「法處」的性相:只能被意知直接證得的法
- 「物質」的性相:微塵所成
- 「反體」:從與自己同類和不同類的其他法返回而安住於自己的體性。
- 「與瓶為一」與「瓶的反體」這兩者同義。(解釋角度不同)
- 攝類學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