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類學初探-兩法的關係(6) | 萬法表

攝類學初探-兩法的關係(6) | 萬法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這裡,我想每天分享一些攝類學的筆記或心得。每篇文章都短小精悍,三分鐘內搞定,保證不會讓你頭大。這樣,大家可以每天輕鬆學習,進步一丟丟,逐步提升,學習過程輕鬆愉快~

而如果有任何錯誤,請各位先進不吝在討論區指出。


什麼是萬法表?

萬法表是攝類學中一個核心,它為理解佛法提供了系統化的框架。

這個框架有助於學習者掌握佛法中各種名相(名詞)的分類和涵義,為深入的佛法辯論打下基礎。

一、學習資源

1.《辨析量論意義之攝類建立 - 理路幻鑰》

  • 此書深入淺出,一步步地解釋了佛法名相(名詞)及其分類,這些分類一點一滴的累積起來就成為萬法表了。
  • 同時提供了每個概念的性相(定義)。
  • 通過這種系統化的學習,學習者可以在辯論過程中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些概念。

2.攝類學圖表

二、簡化版萬法表

為了讓初學者更容易接受,我們可以先關注攝類學初期學習中最常涉及的部分。

這裡呈現的是經過簡化的萬法表,完整版可以通過上面提供的連結查看。

萬法表

萬法表

三、萬法表結構範例

如上圖,簡化後的萬法表仍然展示了佛法概念的基本結構。

  • 以我們之前討論的"顏色"為例:屬於萬法表中"色處"這一類別下的分支。
  • 展示了萬法表如何系統地歸類各種佛法名相。

四、萬法表,對於攝類學的重要性

通過萬法表,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攝類學在佛法學習中的基礎地位。它就像是一塊墊腳石,幫助我們:

  • 站得更高
  • 看得更遠
  • 為深入理解佛法奠定基礎
  • 為進行有效辯論做好準備

這種結構化的方法使佛法學習更加系統和有效,為進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堅實基礎。

avatar-img
怪樂小童的遊樂天地
15會員
65內容數
熱愛分享佛教內容,正專注於學習攝類學,透過辯論逐步進入五大論的學習。 作為佛教辯論的入門新手,我一邊學習一邊整理筆記和心得,目標是讓思維像鋼鐵般清晰,不再輕易被唬弄! 如果你也對用邏輯思維來理解佛教教義和觀點感興趣,歡迎一起探索。 我喜歡邊學邊記錄,期待和大家共同成長,將佛法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以為佛法只是念經拜佛?想錯了!學佛不只靠信仰,還需要深思熟慮! 攝類學是進入五大論的入門票,幫助你培養思辨能力,讓佛法在生活中真正發揮作用。因此,我們必須學習一切佛法經論典籍的基礎–攝類學,並且要用攝類學論式辯論。 這篇文章將教你如何正確運用攝類學辯論論式的三大關鍵: 1.攝類學辯論的基本論式
首先,要判斷 A & B 兩個法(佛法名詞)的關係前: 1.要先之找出有沒有同分(交集),也就是找出有沒有既是A又是B的例子;接著如果沒有那就是相違,有的話就接著下一步 2.判斷兩個法的周遍關係:看是a周遍是b,或者,是b周遍是a,如果上述兩者都符合,那就是同義,不是的話就下一步
本文介紹攝類學中兩法的關係,特別討論了同義的兩個法如何滿足八周遍的條件。透過顏色與表現為顏色的例子,說明了名相與性相之間的關係,並最終歸納出兩者展開的特性為「是」與「有」。
以為佛法只是念經拜佛?想錯了!學佛不只靠信仰,還需要深思熟慮! 攝類學是進入五大論的入門票,幫助你培養思辨能力,讓佛法在生活中真正發揮作用。因此,我們必須學習一切佛法經論典籍的基礎–攝類學,並且要用攝類學論式辯論。 這篇文章將教你如何正確運用攝類學辯論論式的三大關鍵: 1.攝類學辯論的基本論式
首先,要判斷 A & B 兩個法(佛法名詞)的關係前: 1.要先之找出有沒有同分(交集),也就是找出有沒有既是A又是B的例子;接著如果沒有那就是相違,有的話就接著下一步 2.判斷兩個法的周遍關係:看是a周遍是b,或者,是b周遍是a,如果上述兩者都符合,那就是同義,不是的話就下一步
本文介紹攝類學中兩法的關係,特別討論了同義的兩個法如何滿足八周遍的條件。透過顏色與表現為顏色的例子,說明了名相與性相之間的關係,並最終歸納出兩者展開的特性為「是」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