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終將成為你》角色分析看「自我 」哲學-以榮格心理學詮釋之

閱讀時間約 24 分鐘
(左:七海燈子/右:小糸侑)

寫作動機
《終將成為你》是日本漫畫家仲谷鳰所創作的漫畫,於2015年10月27日在《月刊Comic電擊大王》上開始連載,於2019年11月27完結。是一部描寫女性戀愛的百合作品。筆者平日便以評論分析日本動漫中之人物塑造為樂,在近幾個月研讀女性主義時又讀到有關女同志情愛的部分。從定義上來看,日本文化中所謂的「百合 」確實可被歸類為女同志文化中的一環。這與筆者目前正在研讀的女性主義領域相切合,所以研究起來能較其他主題順手。而雖然此次是以心理學理論作分析,但筆者認為在完整的解構這部作品的角色心理之後能使筆者對於女同性戀的情愛關係有更多的了解,並能延伸探討女同志在不同文化場域內的能動性,故而興起了深入研究此次主題的動機。在多如天上繁星的百合動漫創作中,以《終將成為你》最為出色,雖然本作是以漫畫形式呈現,但其在人物心理與情感上的描寫之細膩較文學作品實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閱讀這部作品的過程中,筆者除了感嘆於作者對於人物心思描繪之細膩外,還從中發現了作者意欲傳達之與「自我 」建構相關之哲思,因其恰巧能解答筆者在人生中所面對的與「自我 」有關之困惑,故而選擇此作品為分析對象。
劇情介紹-共45話
小糸侑是一個憧憬少女漫畫中的愛情的女孩,但某天被同班三年的男生朋友的告白後卻因感受不到「特別」以及與自己的幻想有落差而躊躇不決。在侑高中入學後的某天,於前往學生會室的途中意外見到校內紅人七海燈子婉拒別人告白的場景,侑發現燈子也是因沒有心動的感覺而拒絕告白,這讓侑決定向燈子傾訴自己的煩惱。傾訴之後,侑理解自己了躊躇與煩惱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為了融入周遭而產生了「自己應該要喜歡上對方」的想法,但侑的心始終無法回應她的期待。最後在燈子的鼓勵下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了那位男生,在得到對方理解後平安的結束。然而燈子卻發現自己對侑心動,突如其來向侑告白。因為燈子認為「喜歡上這樣的你」是指「不這樣就不喜歡了」。所以對誰都不感興趣的侑是自己心靈的依靠。在侑面前,燈子不需要為了讓她喜歡上自己而戴上人格面具,她可以盡情展現自己軟弱的一面。
在燈子的請求下侑成為了燈子的選舉負責人,並在助選演說上表示自己想加入學生會成為燈子的助力。燈子當選後,侑成為學生會幹部。在學生會室時,燈子提議要讓學生會在文化祭時表演的舞台劇傳統復活,之前會中止舞台劇的原因是燈子的姐姐(曾是學生會長)在七年前發生車禍導致其死亡而中止。雖然一開始並沒有受到侑的支持,但經過了多次商討終於被侑給接受。
侑則請託其想當作家的友人叶曆為劇本執筆。暑假時全體學生會成員外宿集訓來練習戲劇。在集訓中指導的老師-市之谷(曾是學生會幹部,認識燈子的姐姐)指出燈子與其姐姐並不相像。這使得自姐姐死亡以來就一直努力模仿姐姐的燈子因此大為動搖,因為一直以來支撐著燈子人格的形象範本遭到撕毀。侑為了讓燈子成為真正的自己,與小曆一同將劇本的內容從「失憶主角最終選擇以戀人口中的自己做為今後活下去的形象」之結局改為「主角最後選擇做為當下的自己來活下去」的結局。遭到沙彌香詢問理由的時候侑僅回答到這是她的願望,然而這時侑還沒意識到在她心中燈子早已被放在了第一位。不過也因此讓兩人之間的關係降溫,因為燈子無法相信自己的價值,所以她想要做為「某人」而活著。所幸在後來兩人將話給講開,燈子也稍微打開了心結並且更加願意去相信侑為她所做的一切。最終話劇成功演出,一直以來都將自己代入劇中主角的燈子也因為侑改動的結局而對人生與自我有了新的看法。在話劇結束後燈子隨即得到了來自劇團的邀請並加入。燈子也對侑做出感謝並再次表白。侑在這個階段其實已經喜歡上了燈子,但礙於之前與燈子要求的「不要喜歡上我」的承諾而猶豫不決,深怕告白會破壞現有的關係。侑雖然在與姊姊談心後得到了告白的勇氣,卻因為燈子說了自己喜歡保持現狀而將到口的話吞了回去。這時,侑因為站不穩而跌入燈子懷中,兩人隨即又意外接吻。侑終於將內心的話語對燈子說出,卻因誤解了對方「抱歉」的意思而逃離現場。燈子「抱歉」的意思實際上是理解到自己一直以來都沒有顧慮到侑的情感。雖然內心有千言萬語,燈子卻因恐懼而沒有挽回離去的侑。
在修學旅行篇中,沙彌香藉著前日與咖啡店老闆談心時所得到的勇氣在與燈子獨處時向其表白,雖然沒有得到立即答覆但至少放下了心中的大石。而後,在兩人第二次獨處時,燈子給出了答覆。雖然燈子對於沙彌香的愛感到無比開心,但在看到池旁雙宿雙飛的雁鴨時想起了侑而拒絕了她。最終兩人和平落幕。
而另一頭,感到苦惱的侑決定找對戀愛話題有興趣的槙傾訴。侑本想著就這麼算了且不再去了解何謂「喜歡」。槙卻指出她這樣不過是在逃避被拒絕的現實,因為她早已了解何謂「喜歡」。侑在回家路上也逐漸明瞭自己不想去理解「喜歡」的想法確實是在逃避遭到拒絕的痛苦。突然,她收到了來自燈子的簡訊,於是她飛速前往學生會室。燈子也在加速前往。
終於,兩人在學生會室碰頭。面對燈子的再次告白,侑問她為何能喜歡上打破約定的自己。燈子表示一開始喜歡上侑的原因確實是因為侑不會喜歡上任何人,所以能做為自己的依靠。但現在燈子明白了「喜歡」並非是用來束縛人的字眼,就算改變了也很好。與前面的話劇篇相互呼應,即使侑不再是從前的侑,燈子仍會喜歡她。因為這是侑當下的「自己」。侑也確定了自己的心意。對侑來說,「喜歡」並非是她幻想中從天而降的特別感情,而是她自己一做出的一連串選擇並為之伸手之物。她迄今以來為燈子做的一切都是因為她想要讓燈子改變。最終她確定了燈子就是自己的「特別」並再次告白。燈子欣然接受。
事件過後兩人關係逐漸升溫,侑卻因為不清楚女朋友該做甚麼而感到困擾。一段日子之後,兩人的關係已經進展到侑會在晚上去迎接下火車的燈子的階段。兩人的日常不斷持續。一日,侑前去欣賞燈子在劇團的表演。戲結束後被燈子叫到後台的侑利用了日前在保齡球館贏得的賭注向燈子提出了留宿的要求。燈子同意了並邀請侑利用父母出差之時來住自己家。在燈子家的過程相當甜蜜,燈子也向侑說明了自己不想用「戀人」來稱呼兩人關係的原因是自己認為這個詞無法涵蓋目前的她與侑,而且她們的關係會不斷進展。兩人在洗好澡之後進入燈子的房間準備就寢,在甜蜜的氣氛下順勢發生了肉體關係。
最終話時,侑這屆的學生會成員們都已經畢業,燈子也在演藝事業上不斷前進。兩人再度回到遠見東高中觀賞那輩傳承下來的學生會話劇,過往種種歷歷在目。最後兩人回到高中時的祕密基地談論未來,共同攜手踏向前方。
榮格心理學之理論介紹
1.為何選用榮格心理學?:
在這篇文章中選用榮格心理學的原因是本作劇情中有相當多的地方可以用榮格心理學的理論來解析。例如主角之一的七海燈子便相當適合用人格面具理論來解構其在本作中的表現,同時阿尼瑪以及阿尼姆斯跟陰影理論也能用來解構劇情。或許還有其他更深奧的理論是筆者未曾發覺的,但就目前看來榮格心理學應是最能精準詮釋本作劇情的理論,故而將其用於分析本文。
2. 阿尼瑪與阿尼姆斯:
榮格所提出的「原型」理論指的是人類對事物的共通感受方式,因此不論是誰,照理來說都應該有相同的原型。不過其中仍有例外,那就是唯有男性才擁有的原型,以及唯有女性才有的原型。人類分為男性與女性兩種,就生物學上來說,男性並非女性、女性也不是男性,雖然這是再自然不過的道理,但在探討人的內心世界時,卻無法如此清楚的劃分男、女兩性,因為要構成一個完整的人類內心世界,必須讓男性的內心世界加上女性的內心世界才行。然而男性擁有的畢竟是「男性的意識」,為了補足這種單一性別意識的不足,男性的潛意識之中還隱藏著「女性的內心世界」。同樣地,女性擁有的也只有「女性的意識」,為了補足這單一性別意識的不足,在女性的潛意識中也隱藏著「男性的內心世界」。這種男性所擁有的女性內心世界就稱為「阿尼瑪」,而女性所擁有的男性內心世界就稱為「阿尼姆斯」。
阿尼瑪與阿尼姆斯各自有四階段的變化。基於必要性,此處僅對阿尼瑪做分析。阿尼瑪的第一階段是「生物學上的阿尼瑪」。這個階段的男性開始追求生物分類上的另一個性別-女性。此時阿尼瑪是以女性的肉體來呈現。第二階段是「羅曼蒂克的阿尼瑪」,此時女性是以做為男性的另一個夥伴而呈現的。就是男性所追求的女性。換句話說,此時的阿尼瑪開始認同女性本質,並從中產生戀愛的情感。第三階段是「靈性的阿尼瑪」。一言以蔽之,就是神聖女性形象的阿尼瑪。提供給男性的是一種不求回報的愛、無限的慈愛、能夠救贖萬事萬物的女性形象。最後階段是「知性的阿尼瑪」。雖然仍是代表女性形象,但早已超越一般人的水準。是一個能包容所有男女老幼、並將他們帶領至正途的睿智女性形象。 雖然阿尼瑪一般所指稱的是男性潛意識中的女性化部分,但在本作中並無男性主角,對此筆者以兩種角度切入。其一,以文學的角度而言,作家一般都會在劇中安排一個男性化跟一個女性化的角色來作為主角。雖然《終將成為你》的兩名主角皆為女性,但深入探討之後筆者發現兩名主角在作品的前半與後半各自擔當了「男主角」的職位,筆者因此決定以阿尼瑪而非阿尼姆斯來分析。從第二個角度來看的話,也有可能是兩名主角的性傾向本就是同性,自然是對男性沒有興趣,由此可推測對男性沒有興趣的兩人在潛意識裡並無阿尼姆斯的存在,是阿尼瑪在驅動她們找尋伴侶。因應兩性自我認同的來源越來越開放的結果,愛情與婚姻的條件不應該拘泥在異性戀的框架中。因為榮格精神分析中,愛戀的療癒彌補功能,關鍵在於個體社會化過程中被割捨的陰影,因此重點並不在於性別的限定上。基於以上兩點,筆者認為將阿尼瑪用於分析主角是可行的。
3. 人格面具:
人是群體中的動物,每個人在其中都有各自的使命,並與他人一起支撐著這個群體。每個人都有必須完成自己的任務、以及期待他人應該完成任務的想法,之所以每個人都這樣想是因為這也是原型的一種。榮格將此種原型稱為「人格面具」。每個人的人格面具都與自己的個人潛意識或意識直接相關,所以會明顯的呈現在外在的現實世界裡,而不是單單沉在內心深處。榮格將「人格面具」比喻為「面對群體時所戴的假面具」。在現實生活中人格面具的體現形式即為「某人該有的樣子」。我們常用這句話來要求他人盡到他們立場所應有的責任和要求自己盡到符合個人立場的責任。一言以蔽之,就是符合社會對特定立場與身分所形塑的共同印象。人格面具其實是連持有者都會認同的,因為這樣的假面具不會被意識所拒絕,也就不會發生「自己根本不喜歡這個角色」的情形。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理所當然的接受著自己的人格面具。然而若是人接受了不適合自己的人格面具,將會因心理承受過大責任而產生隔閡與失調,最後內心崩潰。能夠察覺到「這對我來說很困難」時,至少還有補救的機會。當然也有人能扮演好自己不適任的角色,不過事情畢竟勉強不來,情緒遲早會因累積過多壓力而潰堤。同時,「太過適合自己的人格面具」也會帶來相當大的危險。人格面具是角色扮演,不同於扮演者的本性,但有時會發生扮演的角色與本性相互混淆的情況。例如下班後的警察仍然保持著工作時的一板一眼與嚴肅,平常與真實本性的他相處的家人便會感到不適應。這是因為人格面具與他本人的內心世界已融為一體,造成他將自己扮演的角色與真實內心混淆。若是一昧的將單一人格面具外顯,將會使自己的行為模式遭到固化,無法適應各式不同的社會場域。重複使用單一人格面具將會難以生存在這廣大的人群社會。
4. 陰影:
榮格將存在於人的潛意識,令人厭惡且不願承認的陰暗面稱為「陰影」。每個人都想努力做到對自己而言是正確、好的生存方式,才能在此過程中愈來愈喜歡自己。遺憾的是,在人的潛意識裡存在著與想法及思考模式相反的東西。雖然陰影是一個對於持有者而言為邪惡的存在,它也有引出另一種生命道路的可能性。不過一般來說,人們都不希望擁有這種屬於陰影面的人生,在人的意識裡,陰影是一個無法讓人原諒跟喜歡的存在。但是人必須去肯認陰影的存在並積極操控它,因為持續在心中潛藏的陰影失控時會造成當事者內心世界崩潰。正視陰影的危險性才能意識到不能將其外顯,最後將其危險性分化為零。
人物分析
1.小系侑-「靈性的阿尼瑪」
基於阿尼瑪理論,筆者認為在漫畫第一話中被燈子表白的侑是燈子眼中「靈性的阿尼瑪」。從漫畫三十四話中可以得知燈子對於「喜歡」二字的看法: 「『喜歡 』好可怕,『喜歡這樣的你 』這句話其實就是『要是不這樣就不喜歡 』的意思吧?」。由此可知燈子認為「喜歡」這兩個字是用來束縛自己的枷鎖。當被別人講了「喜歡」之後要是表現的不是別人「喜歡」的樣子的話就會受到責難、質疑。而在第一話中,侑前來向燈子傾訴心聲,表示自己無法對任何人感到「喜歡」,這無疑是燈子的救命稻草。因為侑無法感受「喜歡」,她便也不會去要求燈子成為她想像中「喜歡」的樣子。燈子也因此可以放鬆的展現出自己脆弱的本性,因為不論她的本性為何,無法感受特別的侑都不會因為自己違背侑對她「喜歡」的形象而討厭她。可以包容所有面向自己的侑就是燈子的救贖。是一個可以給予燈子無限溫柔與包容的女性形象: 「所以不曾擁有『喜歡 』的妳才是世界上最溫柔的人」。綜上所述可知燈子在第一話向侑表白是因為侑可以給她無限的包容與溫柔,是她可以依賴的救贖,並不能單用「喜歡」來概括燈子那時的情感。那時在燈子的潛意識世界裡所潛藏的阿尼瑪就是「靈性的阿尼瑪」,所以她才會喜歡上符合這個形象的侑。
2.小系侑-「人格面具」
相較於另一主角-燈子,侑在本作中戴上的人格面具少了許多,但仍有值得探討之處。在作品中她所戴上的第一個人格面具是「自己必須喜歡上他人」的人格面具。根據燈子的說法,這個面具是由環境形塑而成: 「畢竟大家都最喜歡戀愛的話題了嘛,確實會以為是自己很怪呢!」。由此可知,在侑過去所屬的群體中「喜歡上他人」或是「對戀愛話題感興趣」就是那個團體該有的樣子。為了融入群體,侑不得不戴上這個面具。然而最終她卻產生了隔閡與失調。在漫畫第一話的第十六頁中,作者以侑與朋友間的距離來表現這樣的情感。而在遇見燈子之後,侑認知到了這個人格面具是不適合自己的,所以最後她卸下了這個面具,直面無法喜歡她人的自己。然而她很快就戴上了第二個人格面具。在第一話燈子向她表白之後,兩人便維持著一種獨特的關係。燈子想要維持這樣的關係: 「侑,請妳一定不要喜歡上我」。一開始侑也的確能接受燈子單方面的愛意,然而她的心卻不斷的在改變。從漫畫第二十二話中的對白可看出侑內心的變動。燈子: 「我討厭自己,會對我討厭的東西說喜歡的人,我又怎麼能去喜歡呢?」侑: 「既然如此,前輩也別對我喜歡的東西說甚麼討厭阿!」。從這段對白可以看出侑實際上已經喜歡上了燈子。不同於他人之處在於侑所喜歡的是燈子的全部,而不是他人眼中片段的燈子。到這時,前面「不會喜歡上燈子」的承諾便成了侑需要戴上的人格面具。她知道自己的表白會破壞自己與燈子的關係,為了將之維持住,她戴上了「不會喜歡上燈子」的人格面具。但強迫自己壓抑感情的結果就是產生隔閡與失調,最後內心崩潰。於三十四話中的台詞便是她情感潰堤的展現: 「對不起,就算是我也會改變的,七海前輩,我喜歡妳」。在這時,侑已經認知到這個人格面具是不適合自己的,在脫下它的同時也代表了侑願意去正視自己的本心,不再以面具遮掩自己的心意。
3.七海燈子-「羅曼蒂克的阿尼瑪」
燈子在本作中的角色大部分都是主動尋求伴侶的那個,但是從漫畫第二十二話開始,她被賦予了一個額外的身分,就是侑眼中的「羅曼蒂克的阿尼瑪」。從上一段對侑的分析可得知侑是從二十二話開始對燈子萌生愛意的,這代表著燈子對侑來說已經從一個令人困擾的前輩轉變成一名想追求的伴侶。以阿尼瑪理論分析,此時侑的潛意識世界裡所潛藏的是「羅曼蒂克的阿尼瑪」,她才會不自覺的吐露對燈子的心意。雖然燈子並沒有聽見,但我們已經可以得知她有侑理想伴侶的特徵且她的女性特質遭到侑的肯認,故而將「羅曼蒂克的阿尼瑪」這一身分安插於她身上。
4.七海燈子-「人格面具」
在本作中戴上最多人格面具的就是七海燈子。她人生裡的第一個人格面具是「像姐姐一樣」的面具。從漫畫第十話回憶篇的內容可以得知,這個面具是在燈子的姊姊去世之後由親族形塑而成: 「要連姐姐的份一起」; 「要像小澪一樣出色」; 「像姐姐那樣」。雖然這些親族並無惡意,但他們的話語卻對燈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導致燈子在後來的人生都為了成為姊姊而活。這個面具的形塑過程中也有燈子本人的因素。從漫畫二十一話燈子與市之谷知雪的對話中可得知燈子眼中的姊姊只是片段的。燈子: 「我所知道的姐姐,怎麼說呢…無論甚麼事都能靠自己做到完美,是我的憧憬。」知雪: 「那傢伙意外的在妹妹面前很裝樣子呢!」從這段對話可以得知燈子的姐姐七海澪也戴上了「完美姐姐」的人格面具,因為她在知雪跟燈子的記憶中所留下的印象有極大的差異。從這裡更可推知七海澪在親族的面前也戴上了「模範兒童」的面具,所以燈子才會被期待著成為像澪一樣的模範。總結來說,這個面具的形塑是來自於燈子與他人藉由人格面具對澪產生的片段認知。往後的人生中燈子戴上的人格面具都是源自於這最初的面具。她所戴上的第二個人格是「能幹、勤勉、自信的學生會長形像」。從第十話可得知她戴上這個面具的理由是想成為眾人眼中的「特別」: 「雖然在妳面前做回自己很舒服,但是我無法放棄做眾人面前那個特別的自己」。然而實際上燈子所感受到的「特別」並非是對她本身投射的情感,而是大家對她所戴上的「能幹、勤勉、自信的學生會長」面具之欽佩與欣羨。藉由漫畫的後續發展可得知這個面具是不適合燈子的,因為燈子從第一話之後就不斷的向侑展現自己軟弱的一面。在漫畫第九回中被侑帶到家裡後不斷的向侑撒嬌。綜合「雖然在妳面前做回自己很舒服」這句台詞可知燈子的心中也認為展現自己的本性較為舒適。第十話中沙彌香對燈子的描述更是直接點出了她其實不適合這個面具: 「燈子的自信和舉止都是在逞強,私底下她一定是在拚命忍受壓力吧」。即使面具不適合自己,燈子仍能將這個角色扮演好,因為這是她所選擇的。燈子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之認知到話劇篇時開始改變。燈子所迎來的第一個衝擊是上面提到的與市之谷的對話。她藉由市之谷的描述認知到了姊姊的另一個形象,這使她對自我的認知產生了混亂: 「可是如果是這樣,我又該以誰為目標呢?」在這次衝擊之後,燈子也開始認知到了自己對人生的迷惘。第二十三話中燈子的內心獨白可證: 「我會好好做的! 代替姊姊,完成姐姐沒有做到的事。然後…然後,我就?」燈子迎來的第二個衝擊是話劇劇本與她人生極高的相似度,極高的相似度造成的結果就是燈子將自己與劇中主角重疊。劇本的劇情大致上是在講一名失去記憶的少女許下了想要了解過去自己的願望,於是她打算從探病者的口中打聽自己的種種,每個人都描述著對少女的片段印象,通過扮演那些形像,少女決心找回過去的自己。這個劇本事實上就是人格面具的應用。少女因為對自我的迷茫而意圖戴上他人所提供的人格面具而活下去,而這正是燈子對自己的看法。因為燈子從小就被灌輸著「要像姐姐一樣」的想法,導致她用人格面具將自己的內心遮蔽起來。一直以來她對自己的認知都是「姐姐的替代品」,自然是不會有時間發展對「自我」的了解。正是因為對自己的不了解,燈子才會認為自己沒有價值。第二十二話中燈子的台詞可證: 「我還是我的話又有甚麼意義?」。她逃避的方法就是戴上更多的人格面具,做為「他人眼中的自己」而過活。第二十二話中燈子飾演角色的台詞正可視為她內心的獨白: 「其他的呢?也許除了這三個之外,還有其他人知道不同的我。對著大家戴上不同的假面,而假面下的我已經無人知曉,就連我自己都永遠不會知道! 若是這樣,我不就只能去相信這些假面中存在著真實,只能選擇其中一人活下去了嗎?」這樣的劇本讓燈子對自己更加了解,卻也更加困惑。燈子會因為這個劇本而感到對自我認知的困惑是因為它完美詮釋了她的內心狀態-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為何物,這是因為她將「像姐姐一樣」的人格面具與自己的本性混合在一起了,所以她才會在市之谷指出七海澪的另一面向時如此震驚。自己一直以來是以成為姊姊而努力的,但自己所知的姊姊只是一個人格面具,那麼努力成為這張面具的自己究竟是誰?基於這樣的焦慮,燈子才會被劇中主角拼命尋找自我的劇情影響如此之深。這一部分的劇情向我們透露了人格面具的另一個潛藏危機,就是將人格面具內化為自己本性的結果。人格面具是為了特定場域而創造出來的,並不能適用於所有場域,使用且堅信同一人格面具的結果遲早會從周遭人們的反應中感受到落差。依據使用者性格分為兩種結果。我行我素堅持自己不合宜人格的使用者會因為自己不適合的人格而傷害到他人;而像七海這樣容易被周遭評價影響的使用者則是會對自我的認知產生崩塌。總結來說,燈子在後續劇情中對自我認知的困惑是來自於她本身人格構成的脆弱性。她的一切都是依照一個她以為完整實則片面的形象構築的,所以當別人指出這個形象的片段性時,她構築的一切便失去了意義,而她也不再能確認自己的存在價值。
結論
1. 《終將成為你》劇情總結:
本作主題的揭示是在話劇篇的結尾。在漫畫第二十二話的結尾中,侑終於確定了自己對燈子的心意,並決定幫助她走出姐姐的陰影。於是她更改了劇本。原本話劇的結局是少女選擇了他人口中描述的一個人格活下去,侑卻將結局改為少女在護士的鼓勵下選擇了現在的自己並展開新的生命。侑想告訴燈子的是,不用特地去成為某人,妳就是妳自己。在漫畫第三十一回中的話劇內容成功改變了燈子。少女因為他人不一致的描述而不能確定自己應該成為哪個「自己」,但護士告訴她希望成為誰應該由自己來決定。少女於是在下次與三位探病者會面時不再戴上他們眼中的「自己」,而是以自己當下真實的狀況與三人分別應對,最後話劇在女主角決定成為當下的自己後完美落幕。在第三十二話中燈子終於擺脫了姊姊的影子,認知到話劇的成功都是來自自己的努力,是「自己」的東西。她從此展開了為「自己」而活的人生。作品標題至此已不言而明。一開始我以為終將成為妳的「妳」是指燈子的姐姐,這個「妳」事實上是指兩位主角們最終都成為了她們自己決定而非他人眼中的「妳」。而藉由上述的人物分析可得知女同志情愛的形成除了天生的性傾向之外還有可能是雙方恰好互相能填補對方心靈的空缺,藉由與對方成為伴侶來使自己的靈魂完整。
2. 「自我」的哲學:
這部作品中與自我有關的哲思主要是來自七海燈子。她在劇中尋找自我的過程相當值得我們借鏡。由上述人格面具的分析可以得知燈子的認知混亂是來自於她人格構成的脆弱性,因為太過依賴他人口中描述的片段形象而導致被指出差異時產生的混亂。這個部分傳達出的哲學竟與存在主義有驚人的相似度,那就是藉由他人評價形塑的人格與價值是相當脆弱的,因為其中缺乏了「自我」這一根基。因此他人的評價有所改變時,自己的人格與價值也會更動,抑或是迷失於對自我價值的探求。所以,一個人的人格發展與價值應該要由自己來構築,由本人的行動與選擇構成的人格才能堅實的撐起往後的人生。由自己所掌握的自我才是真正的自我。也只有將自我人格的發展交給自己決定,一個人才能終將成為那個最真實的「你」。
參考書目:
1.《終將成為你》漫畫1-45話
2.圖解榮格心理學
3.榮格心靈地圖
4.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5334
5.https://acg.gamer.com.tw/acgDetail.php?s=97159

作者:李佾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6會員
6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帕運奧運訓練、得牌差別待遇 為身障選手發聲 郭昱晴:沒有基層培養,何來頂尖選手立法委員郭昱晴今(3)於體育署專題報告後,聚焦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帕運)一題,從「帕運國光獎金」、「基層培訓能力」、「新秀培育計畫」與「訓練據點不均」四面項,督促體育署重視我國身障選手權益與培植。對此,體育署承諾,國光獎金相關法條修訂,初步可於今年六月公布。
Thumbnail
avatar
郭昱晴
2024-05-22
Netflix愛情喜劇《低谷醫生》曝光預告片,朴炯植、朴信惠從競爭對手成為互相救贖的戀人JTBC新劇《低谷醫生》由朴炯植、朴信惠主演,這是兩人10年前合作《繼承者們》之後,時隔多年再度合作出演的電視劇。《低谷醫生》的編劇白善宇過去作品包括《我的室友是九尾狐》《金秘書為何那樣》等代表作,導演是執導過《舉重妖精金福珠》《那個男人的記憶法》的吳賢鍾導演。朴炯植、朴信惠在戲中飾演高中時期的死對
Thumbnail
avatar
圈新聞chachacha-news
2023-12-26
🧑‍🎓🧑‍🎓靈氣療癒學習【學生療癒報告紀錄30】讓過去的繁瑣與他人的期望從心靈中褪去,蛻變成一位堅定自信的自我🍀🍀🍀fumi老師:❤️❤️❤️ 🌿🌿🌿靈氣療癒為個案帶來的,是深度的療癒,而不是簡單的表面問題療癒而已。 🎋🎋🎋靈氣是近代蓬勃發展的一種能量療法,認為身體周圍存在一種可以用來療癒和平衡身心靈的生命能量。 🌾🌾🌾在個案的療癒報告與研究中發現,Fumi老師對於靈氣療法的
Thumbnail
avatar
富美子國際靈氣學院
2023-11-07
昇華了「不作惡」以及「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前提」的層次,就可以自然減少「屠龍者終將成龍」的循環。出生即有新陳代謝,作為小周天陪著自己,從看見到享受生命的層次,甚至發揮影響力,都是一種上天的賜予。
Thumbnail
avatar
始力拼達人
2023-09-29
[台北旅遊]台北市歷史建築文房閱讀空間 ,從日式老房改建公益圖書館、都市中寧靜之城東區域空間 一方知識、多方創意、文化美學匯聚之所。這是文房閱讀空間給自己的註解。從日式老房改建公益圖書館!日式老宅、有歷史、靜謐、書香,非常舒服的空間。遊客來此都是免費開放參觀並有專人導覽與參觀。 文房閱讀空間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臨沂街27巷1號 開放時間: AM10:00-PM21
Thumbnail
avatar
bravejim
2023-07-23
從小故事說不停,長大後即興成癮!?留德鋼琴精靈江佳蓁情人節獻新作去年推出即興鋼琴四部曲後,留德鋼琴精靈江佳蓁今年一月又發行與小提琴家翁卿翥合作的雙CD專輯《源 Origin》,二月和三月則各會發行一首即興單曲,並包含演奏的影像。每每收到他的作品訊息,總讓企劃團隊感到敬佩......
Thumbnail
avatar
風潮音樂 Wind Music
2023-02-14
[台北美食]南港區同德路豆漿哥,一天中從早餐吃到宵夜場,不休店、人氣旺盛,但是風評兩極之中式餐點店台灣各地都有許多早餐店,一般都是從凌晨營業到下午結束。但是這家豆漿哥卻是開設二十四小時不店休、人氣旺盛店家,不過這家店卻是風評兩極店家。風評好壞就在顧客一念之間,這就是這家店有種又愛愛嫌店家、給人如此鮮明店面。 豆漿哥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南港區同德路21號 營業時間: AM4:00-AM2:
Thumbnail
avatar
bravejim
2022-11-17
從價差交易轉到長期存股的心路歷程 兼論依總經指標抓長波段轉折 (六)價差交易一個盲點-未建立被動收入第六集,今日2022年10月11日,大盤單日下跌600點,此值台美股崩跌時刻,聊聊價差的一個交易盲點:未建立被動收入。 這也是在投資理財系統化課程(五)「價差交易與現金流的均衡」已提到,天天在股市殺進殺出的人,是很好,無論是全職或兼職,總也是有個事做,生活費就來自於價差交易的獲利。若價差交易賠錢,就
avatar
輕紫琉璃
2022-10-11
從價差交易轉到長期存股的心路歷程 兼論依總經指標抓長波段轉折 (四)老生常談價值存股-崇越、中租、指數ETF長投第四集,先來聊聊老生常談的價值投資、長期存股流派、指數ETF長投。 由於已經太多存股達人,名師,談再多也無法跟已經成名出書的達人相比, 因此也不用班門弄斧,野人獻曝了。 直接聊聊。 我曾經買過100元的崇越(5434),不是崇越電(3388),打算長期價值存股,打開月線圖一看,曾經買在100元的崇越
Thumbnail
avatar
輕紫琉璃
202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