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戰略學進階──戰略與地理:總結空中戰略,補充太空戰略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空軍始終需要基地,地理限制就會出現。談論空權卻不談論地理形勢的影響,更不談技術面的限制,一切都是空想,沒有對話的意義。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空軍看似技術兵種有力與美的觀感,又如古老騎士般英氣十足,實際上仍要遵守攻擊方總是需要更多準備的原則。
台灣人很多對於空軍的認知很奇怪,前一篇的假想案例是假設雙方的技術對比差不多的情況,若飛機的技術力差距更大,像是美軍自己模擬跟演習的結果,差距一代的交換比就超過3倍,幾乎都是視距外被飛彈擊落。

地理位置、時間距離、技術層次始終是重要因素

但飛彈不是電影演的可以追到上天下海,空對空飛彈受到地形極大的限制,在有山區地形的掩護下,要甩開幾十公里外鎖定而來的飛彈並不難,反倒是處在沒有掩護的進攻方,狀況就會大不相同。
這不是說我們要錯估空中力量,而是在想像與討論空中戰略的時候,永遠要記得幾個因素:地理位置、時間距離、技術層次。再優秀的新式戰機總要有飛行時間,匿蹤不是徹底消失,只是讓雷達近視,距離一拉近空優戰機就會失去匿蹤優勢,很容易被地對空飛彈鎖定。
而怎樣「看見」敵人則是永恆的命題,只要敵人看不到我方,敵人就會有戒心,行動就不會大膽。不仰賴地面部隊探測與回傳資料的情況下,想純粹依靠空軍,取得制空權、偵查地面目標、壓制地面防空火力,所需要的戰機數量就會等比成長,而在這過程中都會有戰損,尤其進攻方將會面臨和二戰德軍同樣的困境,被擊落的飛行員形同死亡,無法回歸部隊繼續任務,防守方則是只要沒死沒傷,一天內就能回到作戰岡位上。
攻擊與防守所要承受的損失跟心理壓力是完全不同的,近代的空中武力大多是美國與盟邦單方面虐殺對手,挨打的一方幾乎都跟躺平沒兩樣,實在沒有參考的價值。往回推數十年,大概只有中東戰爭的各方,有比較像樣的空中戰鬥,但要說使用現代匿蹤戰機與新型飛彈的大規模空戰,可是一次都沒有過。
我們把空中戰略的部分整理一下,可以得到幾個結論:
  1. 納入空中武力作為軍隊的一部分,是20世紀所有國家面臨的問題,影響層面不僅僅只有軍隊,連帶造成社會與制度面的變化。
  2. 理論上空軍能做到的事情,往往被證明現實面沒那麼有效,越貼近純軍事目的的效力越差,使用在政治外交威嚇上的效力較好。
  3. 20世紀空中戰略最大的轉變,在於對敵方全面性的破壞,殺傷非戰鬥人員來促使勝利,變成使用造成民生設施最小的影響,軍事與政治相關設施的破壞,達到讓敵方政府投降的作用。
  4. 精準武器的配備,讓上述的政治效果逐漸放大,成為一種兩面刃,一旦精準武器效力沒那麼高,民眾支持與對戰爭的期望度就迅速下降。而歷來的戰役均證明,單獨的空中武力無法促成對手投降,只能作為脅迫的手段。

聯合兵種協同作戰越加重要

這不是說空中戰略一無是處,而是進入21世紀後,聯合兵種、陸海空3D作戰的概念越來越吃重。二次大戰要呼叫空中支援,除了天氣要好,還得等老半天,越戰的時候縮短到幾個小時,支援飛機可以抵達。進入到波灣戰爭,時間更是少到幾乎30分鐘內,不僅有空中支援,海軍發射的導彈、陸軍後方的直升機部隊都會抵達。
而到了第二次波灣戰爭,這個時間縮小到幾乎數分鐘內,透過優秀的電腦軟體輔助與預測,還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地面作戰部隊的戰鬥正面與攻擊方向上,隨時都有協防的空軍。雖說這算是大欺小,面對伊拉克軍隊看不出這種戰法的消耗狀況,但就技術面看已經可以做到即時了。
而我們要追求的方向,應當是三軍種協同能力,並非是單一種戰略的極致發揮。索馬利亞摩加迪休之戰(《黑鷹計畫》電影背景)的例子,讓我們了解到被拖入巷戰,無法使用空中武力才能消耗先進國家的軍隊。但伊拉克綏靖任務中,又開始看到無人機與遙控裝備逐漸發揮效果,想要拖入巷戰泥沼,變成需要有前置政治條件才可以,而且難度越來越高。
這在敘利亞內戰以及後來的伊斯蘭國殲滅戰都可以發現,在開闊空間,沒有平民聚集的城鎮之外,想要進行有效的運動戰,在有科技優勢的先進國前面幾乎是徒勞無功。但後進國寧可失去生活水準也要打下去的意志,讓經濟作戰的效力大打折扣,這是否代表,戰爭又回到最基本的原理,總是需要陸軍踏進去?
一切都要看我們怎樣設定戰爭條件,而條件必須隨著地理狀況去調整,攻防雙方面臨的情況也不相同,怎樣討論與理解,是不變的課題。

太空戰略──理想很美滿,現實很骨感的場域

說到太空戰略,很多人腦中就響起星際大戰的音樂,交錯的雷射光束,令人激盪不已的宏大史詩故事。但現實問題首先會碰到「沒有聲音」,寂靜的太空提供不了壯闊劇情的背景音樂。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34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第二戰研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15.6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