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對戰略的重要性(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們看到的太多軍事討論,都會跳過各種劇本的時序,變成時空大亂鬥。總是會有人要你料敵從寬,把每一種可能都放大考慮,最後你只會得到,台灣軍事預算不提高100倍,那就死定了的結論。這有意義?

接著上篇,從時序就可以了解到,軍事作戰根據各種武器,會有其使用前提與效果,這用在產業管理也是一樣,筆者在付費專欄的戰略學基礎就有提到過。

今天,你要蓋一間工廠,向國外購買機台,在國內買廠房興建改裝,都是有個時間的。例如,買機台從下單到進口,需要3個月,廠房買完後進行興建與內部改裝,到可以安裝機台,需要6個月,你就沒有道理要在計畫開始時,就下單購買機台。合理的做法,都是設定改裝完前3個月才開始運作,當然為了避免機台太慢買,事前會先跟國外廠商表達自己會購買的意向。

計畫必須考量變數

變數當然很多,廠房蓋到一半颱風來了,必須延期1個月,你機台怎麼買?已經下單在船上,要不要找個倉庫擺放,若是精密機台,還不能隨便找個鐵皮屋。換句話講,這些評估都要預想到,並做出適合的處理。又或者說,國外廠商說很清楚,你的購買順序就是要過幾個月才能買,那你的廠房興建計畫,有沒有一些其他的可以先做?

但無論如何,機台安裝後的測試跟試運轉,怎樣都得延後了。這就是時序的安排,也就是常見的甘特圖概念,這用在軍事作戰上也是通的。

例如,解放軍彈道飛彈洗地,預估消滅台灣8成防空飛彈跟雷達基地,然後發起空軍襲台。結果洗地結果,只有2成被癱瘓,若事實擺在眼前就是只有2成摧毀成功,台灣有8成的陣地都活得好好的……

那,解放軍確定要在這個現實前,發動空軍在台灣有防空飛彈優勢的前提上,打一場台灣本島上空的制空權爭奪戰?合理的做法,應該是利用龐大的艦隊,開始在南北向施壓壓迫台灣的防空圈,逐步削弱台灣的防禦能量才對。

但若這樣做,整個作戰成功的條件,很可能就會修改了。就跟工廠完工延期一樣,比如說主要機台卡在蘇伊士運河那艘長榮貨運沒到,大家只好晾在那邊等,這段期間都要燒錢的,能等下去嗎?軍事作戰可以無限制燒到底,多等半年直到確定台灣的防禦設施終於被破壞的差不多,能夠開始發動下一階段嗎?

如果這段時間,台灣把後備部隊擴充到1百萬了,每一個登陸點附近都有10萬大軍,那解放軍要在哪裡登陸,有成功機會嗎?

時程的改變,在戰爭中會造成悲劇

拜託,這都要去算的,為何我們常常說,你不能假定劇本中的每一個階段都完美無缺。就連 PXhome 24hrs,都會因為疫情塞爆,變成PXhome 24days了,難道你要告訴我們,這不過是卡在運輸能量不夠,其他還是很完美的,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別鬧了,在軍事作戰上,出現 PXhome 24days的悲劇,就真的是悲劇,整場戰爭都會失敗,損失的軍備可能20年以上補不回來。這連帶影響到的是中國整體的對外防禦計畫,好比說先進戰機在台海戰場消耗殆盡,下個月就會換印度在邊境秀肌肉給你看。對中國這種大國來說,這樣好嗎?

美國有足夠資源,可以在海外部署前進基地,並駐紮快速反應部隊,其設想的都跟在地戰略情勢有關,假想遇到戰爭,需要投入先遣部隊多少,是否可以擋住假想敵對盟友的侵略。後面就是本土的正規軍整補跟運送,確保戰爭的勝利。這每一條時間都要算,設想一個營可以擋1周,本土主力要2周才能支援,那麼就是放2個營去擋。

而每一個戰略決策,就跟管理學的專案管理雷同,都有一條條如甘特圖的時間序列,有些可以並行,有些則會前後相關。怎樣安排最恰當的時間,就是專案經理的經驗與智慧了。

而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做留白。也就是凡事都要預留時間,作為不備之需。這概念在戰略上更加重要,因為我們很清楚,在戰略這種更加龐大,變因更多的計畫上,往往會有超乎你想像的因素,讓整體作戰產生重大改變,而這些你很難在事前預估到。

時序不可能完美,能因應意外更重要

像是李德哈特《第二次大戰戰史》,就提到過德軍裝甲師箭頭勢如破竹,結果某營長在某個小鎮上看到一位漂亮的護士,決定當晚不要連夜趕進度了,就在此休息一下吧。歷史是否因此改變?誰曉得。

呃,你覺得德軍的作戰計畫,上面會寫著不准跟當地人調情嗎?就算寫了,多少人會真的遵守?

所以當筆者看到各種侵台計畫,時序銜接的無比完美,會很想翻白眼,理由就在此。有時候你看國軍制定一些看來很不嚴謹的計畫,搞不好成效還比較好,因為制定者知道國軍素質做不到那麼完美,不如只有大方向正確,預留一個較長的準備時間,成功率還比較高。

若我們談戰略,不管是軍事還是各種經濟、產業,都設想在一種完美無缺的時序上,那麼失敗的可能性絕對很高。

久了,就會曉得先求有再求好,為何是人類歷史上的常態。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0.6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4/03/19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2024/03/19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2024/03/12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2024/03/12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2024/02/28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2024/02/28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每一個戰略決策,就跟管理學的專案管理雷同,都有一條條如甘特圖的時間序列,有些可以並行,有些則會前後相關。怎樣安排最恰當的時間,就是專案經理的經驗與智慧了。而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做留白。也就是凡事都要預留時間,作為不備之需。
Thumbnail
每一個戰略決策,就跟管理學的專案管理雷同,都有一條條如甘特圖的時間序列,有些可以並行,有些則會前後相關。怎樣安排最恰當的時間,就是專案經理的經驗與智慧了。而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做留白。也就是凡事都要預留時間,作為不備之需。
Thumbnail
為何各種攻台劇本幾乎都是用彈道飛彈洗地開始?因為這是唯一一個台灣沒有反制手段的武器。而又為何這些謠言劇本,往往設定彈道飛彈威力奇大無比,效果超乎想像?因為不這樣設定,後面的劇情演不下去。
Thumbnail
為何各種攻台劇本幾乎都是用彈道飛彈洗地開始?因為這是唯一一個台灣沒有反制手段的武器。而又為何這些謠言劇本,往往設定彈道飛彈威力奇大無比,效果超乎想像?因為不這樣設定,後面的劇情演不下去。
Thumbnail
學歷越高的往往越不清楚現狀怎樣構成,很容易以為,蓋棟房子要多久、生產個食物要多久,似乎都是既定的。這只有做那行的人才會曉得實情並非如此,故筆者為何常講,我們得要常常問那行的專家,修正自己的認知。
Thumbnail
學歷越高的往往越不清楚現狀怎樣構成,很容易以為,蓋棟房子要多久、生產個食物要多久,似乎都是既定的。這只有做那行的人才會曉得實情並非如此,故筆者為何常講,我們得要常常問那行的專家,修正自己的認知。
Thumbnail
昨天想到,雖然筆者講過很多作戰的時序問題,但好像沒認真講過什麼,所以開一個短篇系列,談一下在戰略上,時序的重要性在哪。這其實也沒什麼,就邏輯上來說,就是要你用子彈打死敵人前,你總要先有槍吧?
Thumbnail
昨天想到,雖然筆者講過很多作戰的時序問題,但好像沒認真講過什麼,所以開一個短篇系列,談一下在戰略上,時序的重要性在哪。這其實也沒什麼,就邏輯上來說,就是要你用子彈打死敵人前,你總要先有槍吧?
Thumbnail
上週講了一堆前言,這周開始講實際點的,第一個要講的,就是「怎樣看懂一篇計畫」。您自己可能要試著寫一份計畫書,會比較容易了解筆者的意思,不過這篇就先當各位都沒有做過來解釋。
Thumbnail
上週講了一堆前言,這周開始講實際點的,第一個要講的,就是「怎樣看懂一篇計畫」。您自己可能要試著寫一份計畫書,會比較容易了解筆者的意思,不過這篇就先當各位都沒有做過來解釋。
Thumbnail
會反對我們的,不見得是反對我們本身,可能只是反對計畫的方向,或是執行的手段,甚至是細節的不完美,而反對者本人可能就是這方面的專家,若我們將反對意見全數打成對人不對事,覺得批判我們團隊中任何一人,就是反對我們全部,那就是被綁架,這就是在造神。
Thumbnail
會反對我們的,不見得是反對我們本身,可能只是反對計畫的方向,或是執行的手段,甚至是細節的不完美,而反對者本人可能就是這方面的專家,若我們將反對意見全數打成對人不對事,覺得批判我們團隊中任何一人,就是反對我們全部,那就是被綁架,這就是在造神。
Thumbnail
做計劃跟推動是兩件事,並不是計劃完美,別人就得要買單;即便計畫還是得做,先求有再求好,能推動再修正到完美,絕對比等完美計畫再施行正確。
Thumbnail
做計劃跟推動是兩件事,並不是計劃完美,別人就得要買單;即便計畫還是得做,先求有再求好,能推動再修正到完美,絕對比等完美計畫再施行正確。
Thumbnail
戰略學入門已經提到一些發展史,還有怎樣做計劃的概念,接著要進入基礎的階段,大致上分成預測與計畫的階段。筆者會試圖把「時間」的概念帶入。
Thumbnail
戰略學入門已經提到一些發展史,還有怎樣做計劃的概念,接著要進入基礎的階段,大致上分成預測與計畫的階段。筆者會試圖把「時間」的概念帶入。
Thumbnail
照例,想到什麼下什麼標,這篇比較短,主要談一下所謂的計畫跟預測。簡單說,學習之前看到的都是單向的世界觀,「因為發生了,所以原因就這樣」。越學越多後,看到的則會不一樣。
Thumbnail
照例,想到什麼下什麼標,這篇比較短,主要談一下所謂的計畫跟預測。簡單說,學習之前看到的都是單向的世界觀,「因為發生了,所以原因就這樣」。越學越多後,看到的則會不一樣。
Thumbnail
不怕你亂想,反倒怕你不想。開公司,沒想到可能就虧損,真的倒掉,在現代社會要餓死還很難。但戰略計劃處理的是國家與社會,長遠的規劃或是緊急危難的處理,你不肯去想像極端劇本,就得提出期望值夠低的理由,而不是一句「不可能」就算了。
Thumbnail
不怕你亂想,反倒怕你不想。開公司,沒想到可能就虧損,真的倒掉,在現代社會要餓死還很難。但戰略計劃處理的是國家與社會,長遠的規劃或是緊急危難的處理,你不肯去想像極端劇本,就得提出期望值夠低的理由,而不是一句「不可能」就算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