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戰略學進階──戰略與地理:被過度期待的理論,空中戰略(1)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海上戰略的目的,自古以來都是圍繞在經濟上,而作為技術兵種的海軍,越接近現代化後,技術差異的落差也越大。

有史以來,人類總對飛行充滿憧憬,從伊卡洛斯的故事到達文西的筆記,我們都能看到裝上翅膀,獲得與鳥類相同能力的想像。但這也造成了現代空中戰略的一大問題,太過依賴理想與理論,而忽略技術上跟地理上的現實。

一個世紀前的杜黑空權論

空中戰略的狂熱者總是想像一種單純的空中力量,就能取代其他兵種,跨越所有政治障礙,達到用最小代價換取最大戰略成果的目標。可以透過控制空中的方法,造成敵人心理上的恐慌、用轟炸造成敵人實質的傷害,從而完美化這個獨立的空中力量。但事實總是告訴我們並非如此,以下筆者將簡述歷史上提倡空權最知名的祖師爺,義大利軍官杜黑的「空權論」內容:

  1. 控制天空意即得到勝利,這代表要保持我方自由在空中飛航的能力,同時阻止敵人飛翔在空中。擁有制空權的國家,可以保護自己的領土免於敵人的空襲,並消滅敵人輔助其陸地與海上武力的行動,使他無以為繼。
  2. 控制空中,代表我們可以隨時向敵方投擲數以百噸的計的炸彈,比其他已知的所有手段都來得有效率。不僅可以切斷敵軍任何的運動,更能打擊敵人大後方,用轟炸民眾使其支持戰爭的士氣崩潰。
  3. 意即獲得制空權就代表勝利,失去制空權則代表失敗,勝利者可以強加任何條約在失敗者身上。所以,我們必須建立一支可以獲得完整制空權為目標的空中武力,用於國家防衛之上;並已獲得制空權為目標,在戰爭中將此放到第一目的,任何轉移資源用做他途都是錯誤的。
  4. 打擊敵人後方的作戰基地、生產中心、交通樞紐,唯有透過空軍才做得到,其他陸海手段皆無。這將會是以最少犧牲與代價,獲得勝利的最短途徑。

杜黑沒有活到二次大戰,他是以一戰為基礎寫下這些概念,各位看完後應該會發現,其中不少概念已經過時,或是需要修正,但仍有部分到今天仍然適用。

哪一些適用?獲取制空權的重要性,打擊後方的後勤中心,轟炸民眾降低敵方民心士氣。

哪一些又不適用?空權很重要,不代表其他武力都該削減。靠空中武力完整切斷敵軍運動是不可能的,攻擊民眾也可能獲得反效果。

百年來對空中力量仍過度想像

說白了就是,要看戰爭型態跟目的而定。用在總體戰上,很多方面或許說得通,但區域戰爭、衝突,有限度的狀況下,採取攻擊敵方民眾就不見得是好意見。實際情況,透過幾十年來的技術發展,反倒在另一方面貼近杜黑的預言,但與他所設想的場景跟過程,應該完全不一樣。

為何會有這種落差?讓我們從歷史中得到一點借鏡,從萊特兄弟製造出簡易滑翔機,到後來第一架真正意義的飛行器出現,再到一戰先是用作偵察機,一戰後期裝上機槍變成戰鬥機,短短十多年間就有跳躍式的變化。但究其根本,比較像是舊有的概念延伸,像使用氣球跟飛行船,向下方投擲爆裂物,並不是很新穎的概念。而人類可以從這些既有的發展,空想出超時代的故事,也並非是好萊塢的專利,早在一戰之前,就有小說家撰寫德軍使用飛機將美國化為火海的情節,其他更離奇的內容,與《1995閏八月》相比毫不遜色,

這意思很簡單,代表人類對空中力量的想像太過延伸,而對於理論的理解太過膚淺,尤其作為技術兵種,飛行器極度依賴科技與工藝水準,越到近代越是如此,這注定了成本、品質與數量,必定會維持在一條遞減曲線上,難以做到低成本、高品質與大數量。戰略需要透過武力實行,大量的低價飛行器與少數的高性能戰機,其用途與戰略意義各不相同,也不大可能等價交換。

現代的空中武力,無疑的還包含了飛彈這個難以界定的武器。無論是使用轟炸機高空投彈,還是遠處發射的飛彈,對於一般老百姓來說,總是有極大的恐懼感在。試想總統開記者會,宣稱飛彈擊中你家的機率比被車撞還要低,所以就可以放心一樣,真的會放心的恐怕沒多少人。

講到這邊,許多人或許會想到,台灣人似乎對中國的飛彈機海攻勢有著類似的想像,數以千計的飛彈鋪天蓋地的無差別轟炸,遮蓋天空的轟炸機群沿途丟下毀滅一切的炸彈。這種二戰大轟炸的概念,被娛樂媒體渲染的太過頭,但這絕不是台灣人的專利,二次大戰交戰國的平民也一直都有這種思維,然而即便如此,被轟炸到斷垣殘壁的德國也沒有因此屈服,日本直到爆了兩顆原子彈後才投降。

只在很有限的情況,才能憑空權決勝負

要建立起正確的空中戰略概念,第一個要知道的就是,對現代戰爭來說,空權的確是再重要不過的事情。第二個要曉得的,是就算再怎樣重要,歷史上也沒有一場「征服戰爭」僅靠空中武力達成。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41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第二戰研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6.4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4/03/19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2024/03/19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2024/03/12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2024/03/12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2024/02/28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2024/02/28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可以說戰爭初期是各顯神通,只是俄軍先一步敗退。不過說敗退也不對,俄空軍一直都沒處在敗的階段,只能說取得不了勝利,也控制不了烏克蘭天空,到今天僅僅能說,在俄軍地面控制區,其空軍可以取得部分制空權,而在烏克蘭控制區,可以把防空系統往前推的地方,俄軍連部分制空權都沒有。
Thumbnail
可以說戰爭初期是各顯神通,只是俄軍先一步敗退。不過說敗退也不對,俄空軍一直都沒處在敗的階段,只能說取得不了勝利,也控制不了烏克蘭天空,到今天僅僅能說,在俄軍地面控制區,其空軍可以取得部分制空權,而在烏克蘭控制區,可以把防空系統往前推的地方,俄軍連部分制空權都沒有。
Thumbnail
「如果你是個有道德觀念的人,是個希望晚上睡得著,希望自己的所作所為跟處世原則不會感覺相互矛盾的人,你就需要能用語言跟概念去說服自己沒有做錯什麼。。⋯⋯」——陸軍戰爭學院歷史學者塔蜜・比德爾
Thumbnail
「如果你是個有道德觀念的人,是個希望晚上睡得著,希望自己的所作所為跟處世原則不會感覺相互矛盾的人,你就需要能用語言跟概念去說服自己沒有做錯什麼。。⋯⋯」——陸軍戰爭學院歷史學者塔蜜・比德爾
Thumbnail
想像有台失控的列車正在狂飆,前方有五人被綁在鐵軌上無法動彈。此時你手上有個搖桿可以將火車轉向另一個軌道,但這邊的鐵軌上也有一個人被綁著…… 你會選擇拉下搖桿嗎?
Thumbnail
想像有台失控的列車正在狂飆,前方有五人被綁在鐵軌上無法動彈。此時你手上有個搖桿可以將火車轉向另一個軌道,但這邊的鐵軌上也有一個人被綁著…… 你會選擇拉下搖桿嗎?
Thumbnail
2022年2月底,烏俄戰爭傳出俄軍砲擊車諾比核廢料措施,引發外界譴責與擔憂。然而,暫且不論生態浩劫,基於「獲勝」目的而進行非必要性的轟炸,在歷史上早有前例,甚至左右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局。
Thumbnail
2022年2月底,烏俄戰爭傳出俄軍砲擊車諾比核廢料措施,引發外界譴責與擔憂。然而,暫且不論生態浩劫,基於「獲勝」目的而進行非必要性的轟炸,在歷史上早有前例,甚至左右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局。
Thumbnail
以往不是沒有武器效果太好,造成戰術演變,從而影響戰略的例子。從機槍、鐵絲網的發明,到坦克與飛機的出現,可以說每一種現代兵器出現的當下,都會衝擊既有的戰術構想,從而改變戰略思維。但核子武器可以說,是至今唯一一個單一武器造成戰略思維全套修正的例子。
Thumbnail
以往不是沒有武器效果太好,造成戰術演變,從而影響戰略的例子。從機槍、鐵絲網的發明,到坦克與飛機的出現,可以說每一種現代兵器出現的當下,都會衝擊既有的戰術構想,從而改變戰略思維。但核子武器可以說,是至今唯一一個單一武器造成戰略思維全套修正的例子。
Thumbnail
如果說到一架飛機影響戰爭結局,大家會想到什麼?或許是投下原子彈的B-29吧。但是對芬蘭人來說,可能是另一款沒什麼名氣的轟炸機,有可能因為它的存在,使史達林放棄進一步侵略芬蘭的行動,讓1939年至1940年的蘇芬冬季戰爭提早結束。它就是來自英國的布里斯托.布倫海姆轟炸機,一款在芬蘭比在英國有名的飛機。
Thumbnail
如果說到一架飛機影響戰爭結局,大家會想到什麼?或許是投下原子彈的B-29吧。但是對芬蘭人來說,可能是另一款沒什麼名氣的轟炸機,有可能因為它的存在,使史達林放棄進一步侵略芬蘭的行動,讓1939年至1940年的蘇芬冬季戰爭提早結束。它就是來自英國的布里斯托.布倫海姆轟炸機,一款在芬蘭比在英國有名的飛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