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工作】編劇寫作像球賽,團隊打球容易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攝:eric
老婆生了小孩之後,才發現「坐在那邊想寫東西寫不出來」是一種奢華的享受,育嬰的甘苦大概想都不用想可以寫一本書吧,就像聊當兵可以聊七天七夜不停歇那樣。而最劇烈的變化,莫過於編劇寫作的時間被壓縮,沒時間是一回事,但被嬰兒搞到毫無專注力和體力才是重點。
但這也讓我更認識編劇工作的本質——寫作者需要團隊合作。
我們負責的是公視的某部劇集開發,礙於合約就不會多揭露具體內容,但我希望能多分享我們的工作方式,讓對這個產業有興趣的作者,也擁有更多角度看待戲劇創作。

一部戲並非拍攝時才是團隊合作,從劇本創作就開始了。和一般寫作最大的差別,我認為是要很早就拆除「寫得好或不好」的自我評判,因為沒有標準答案的作品,最終成敗是決定在可容納的觀點、深化的潛文本是否足夠,這部分如果有三個腦袋一起運作,高機率可能比一個腦袋來得好(前提是要有默契和溝通的充分磨合)。

劇本開發階段,通常會有一位開發製片(製作人)加上一至三位編劇,而最主要的編劇頭就是編劇統籌。開發製片負責對外的田調聯繫、資方意見搜集與溝通,對內會引導會議紀錄、進度審核,是劇本是否能和拍攝接軌的靈魂人物。而編劇統籌和編劇,就很單純負責故事文本,只是統籌更需要有溝通和整理的能力,因為「改稿」才是編劇工作的重點,好的統籌可以從一大堆的內外意見中,判斷出什麼該改,什麼該堅持,什麼又該改一種方法堅持。
攝:eric
從故事大綱初稿、萬字總綱、分集綱一直到分場大綱、最後劇本,各個階段產出前後,都會經歷團隊討論,而鐵律就是「初稿絕對是不能交的」。因為每次丟出新的想法在新的階段,套句製作人說的,就是剛出泥土的蘿蔔,必須要刷洗、拔雜草,讓這些點子能清楚得被擺在架上,你去買菜根本不會想買泥土都沒洗掉的那包對吧?若沒經過整理,你的東西會看起來都是毛病,但如果洗乾淨,你哪邊撞缺一角很明顯,至少資方、客戶才能輕易挑出你需改進的地方,其實對開發過程是好的。

對於編劇團隊內部來說,這過程就是修錯字、試換段落、改細節動作、對白,用以強化角色設定,角色就像我們人類是立體的,除非是非常有經驗的大師,否則在初稿就把人捏完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整個開發過程,前期會有較多獨自閉門造車的工作,你必須深化自己的觀點,必須仔細思考田調對象給你的衝擊,然後轉化自己的生命經驗,最後變成一兩個情節點子,再放進劇本,交由團隊審視這些點子是否行得通。如果越有經驗,那麼命中率越高,但像我入行沒超過十年的年輕編劇,有十個點子在團隊審核時有兩三個能用的,就算還可以了,所以整個被推翻重寫,是非常常見的事,畢竟一部戲服務的TA是廣大的觀眾,一個人的視野真的會有很多的限制。
到了一個階段後,會開始密集的進入圖像式團隊討論。上面照片是我開過最有趣的編劇會議,我們把所有場次用logline簡述的方式寫出來,各主線、人物分色處理,一目瞭然,該如何補強人設、重組敘事線、以及往後寫要有什麼大變動,靠著兵推演示,沒有解答也會理出點頭緒。
有些團隊是用整面牆的白板,我去過國際橋牌社的公司,那面牆可說是相當壯觀,總之各種方式都是為了把一條條複雜的劇情線攤開來檢視,人性是相當複雜的,如果你的角色設計前後不一致,往往可在這些過程看出問題(但是不一定能被解決就是了),而團隊合作最大的好處,就是其他人會抓出你覺得不是問題的東西,編劇也是人,只要是人都有自己的盲區,有時觀眾會覺得奇怪違和的細節或對白,小則干擾、大則出戲,就是這些盲區在編劇階段沒有被抓出來。
畢竟這篇不是教學文,只是分享對我職涯有幫助的經驗,我知道也有那種完全獨立作業靠自己狂寫和溝通就能搞定客戶的鬼才編劇。但自從我變成一個奶爸後,完全理解自己有多不足,所以像這樣團隊合作與分擔的工作形式相當適合我,趕稿這件事,從地獄已經變成我的天堂,我也相當感謝我的製作人和編劇夥伴,讓一向習慣悶著頭寫的我,開始相信團隊寫作的價值,之後再分享更多有趣的創作經驗。
#編劇日常
#戲劇孵育
#團隊合作
avatar-img
21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樂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愈深入了解發現愈困難,這個時代太多讓人看起來自然寫意的東西,背後是一整個嚴謹的體系和規模。
我選擇閱聽什麼,我的時間、精力、財富,甚至我的家人家族的時間金錢,都可能隨著我的選擇而發散引流,所以務必看重自己作為平民讀者的價值
《太多幸福》是我讀完後最想四處搜尋感想的短篇小說集,因為太難了,「看不太懂又有點好看」的感覺真的很令人困擾
一個胖女孩減肥的故事、一段心靈受傷與偏見的故事、一部想改變一點世界的電影。國片《大餓》已於MOD正式上線播映,推薦疫情期間作為親子家庭電影院的好選擇。《大餓》於去年2019年上映,走過一輪北影與金馬獎後,今年入圍台北電影節「台灣電影行銷獎」的新創獎項。
這個影響我價值觀至深的人,是否也會影響我的性向?但我對於L,當時的虧欠感還是沈沈地放在那,與青春一同被落下。我一直在亂想,而且有點不滿把我帶到這種處境的書。
愈深入了解發現愈困難,這個時代太多讓人看起來自然寫意的東西,背後是一整個嚴謹的體系和規模。
我選擇閱聽什麼,我的時間、精力、財富,甚至我的家人家族的時間金錢,都可能隨著我的選擇而發散引流,所以務必看重自己作為平民讀者的價值
《太多幸福》是我讀完後最想四處搜尋感想的短篇小說集,因為太難了,「看不太懂又有點好看」的感覺真的很令人困擾
一個胖女孩減肥的故事、一段心靈受傷與偏見的故事、一部想改變一點世界的電影。國片《大餓》已於MOD正式上線播映,推薦疫情期間作為親子家庭電影院的好選擇。《大餓》於去年2019年上映,走過一輪北影與金馬獎後,今年入圍台北電影節「台灣電影行銷獎」的新創獎項。
這個影響我價值觀至深的人,是否也會影響我的性向?但我對於L,當時的虧欠感還是沈沈地放在那,與青春一同被落下。我一直在亂想,而且有點不滿把我帶到這種處境的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關於遠距工作的辯論,涉及支持者與反對者對其不同的觀點。支持派認為遠距工作提升了員工的自由度與工作效率,促進了全球化合作及心理健康,而反對派則指出了其對企業文化、員工生產力及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通過分析這些觀點,本文揭示了遠距工作的多面性以及在未來職場中的潛在發展趨勢。
Thumbnail
本週的工作內容包括推廣線上課程的重新定位思考,內部行銷團隊的廣告數據分析週報、月報規劃,多種儀錶板的整合需求,以及Amazon DSP 的數據分析。
Thumbnail
演員是一個創作團隊的小螺絲,不僅是執行者、也是創作者一員⋯而最大的報酬,是作品呈現之後最直接的回饋收割者。於是,演員該不該拿出比團隊更多的心力,我該不該把作品的期盼當成任務,當然,該!如同吳導說的,大幕一開,所有的重擔,就交托在演員們及Run show的團隊手中了。 排練場是演員之間打磨的過程,在
Thumbnail
「每天寫作,是在訓練想像力肌肉」 編劇作家必須養成每天寫作的習慣,給自己一個時間範圍、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坐下來寫作,養成紀律。而這項紀律,需要遵照專業的方法進行,才不會形成沒有目的性的「湊字數」寫作。
Thumbnail
獨立遊戲開發,很多時是一個想法和熱情冒出來後,就叫人衝到電腦前想快點把成品弄完……就算做不了完整版,至少也想有個Demo。 既然想「快點」,那還要不要「花額外時間」去寫企劃書呢? 在處理這個問題之前,要先理解的是,這句話裡面至少有兩種情況。   其一:團隊裡只有一個企劃,所有事情都由一人主導
只寫給自己看的企畫書 關於小說的企畫書,一開始先是腦中有想法後,在開始寫企劃書與小說,接著設定故事的大綱與事件的內容,有感覺的話就先寫出來,還有小事件的思考,再來是人物角色設定的關係圖以及角色的設定,事件的時間等等,每個時間線都很清楚的話,更能知道怎麼做,怎麼去寫。
Thumbnail
作為一名編劇,我認為應該嘗試「自編、自導、自剪」一部自己的作品。無論是3分鐘、或5分鐘的短片,編劇們可以嘗試用手機拍攝自己的劇本、並剪輯,如此一來,你將學會如何精簡、精準的使用文字,進而去展現「畫面」。 我曾經自編自導自己剪片過兩部短片,其中最大的收穫是:
在UCLA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這兩年,我探索並實踐了一套高效的工作節奏,這不僅提升了我的工作產出,也使我在繁忙的科研生活中保持了良好的身心健康。 ▋制定高效時間表 我的工作節奏是週日到週四工作,週五週六休息。每天的工作時間從早上8:30到下午3:30,共7個小時。一週累積35小時的高強度專
Thumbnail
🌿「要聽媽媽的話,我在 B612等你,慢慢來。」 🌿「同樣的末班⾞,同樣的起迄站,同樣幾乎都空蕩蕩的⾞」 來賓介紹👏👏👏 -- 團長:呂俊翰 -- 副團長:蔡宜眞 狂粉編顯示想唱歌🎤🤣
Thumbnail
編劇這樣的工作一般人很少有機會接觸到,當然,在電視上我們天天看到的電視電影戲劇節目,很多都是編劇辛苦的創作,但創作這件事在媒體圈是常態,編劇這個職業角色在媒體產業又是什麼樣的存在?這次我邀請到實際在媒體業做編劇的編劇媽媽-嘉均與我們一起分享她的工作經歷,請她直接剖析在媒體圈編劇的工作環境和方式。如果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關於遠距工作的辯論,涉及支持者與反對者對其不同的觀點。支持派認為遠距工作提升了員工的自由度與工作效率,促進了全球化合作及心理健康,而反對派則指出了其對企業文化、員工生產力及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通過分析這些觀點,本文揭示了遠距工作的多面性以及在未來職場中的潛在發展趨勢。
Thumbnail
本週的工作內容包括推廣線上課程的重新定位思考,內部行銷團隊的廣告數據分析週報、月報規劃,多種儀錶板的整合需求,以及Amazon DSP 的數據分析。
Thumbnail
演員是一個創作團隊的小螺絲,不僅是執行者、也是創作者一員⋯而最大的報酬,是作品呈現之後最直接的回饋收割者。於是,演員該不該拿出比團隊更多的心力,我該不該把作品的期盼當成任務,當然,該!如同吳導說的,大幕一開,所有的重擔,就交托在演員們及Run show的團隊手中了。 排練場是演員之間打磨的過程,在
Thumbnail
「每天寫作,是在訓練想像力肌肉」 編劇作家必須養成每天寫作的習慣,給自己一個時間範圍、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坐下來寫作,養成紀律。而這項紀律,需要遵照專業的方法進行,才不會形成沒有目的性的「湊字數」寫作。
Thumbnail
獨立遊戲開發,很多時是一個想法和熱情冒出來後,就叫人衝到電腦前想快點把成品弄完……就算做不了完整版,至少也想有個Demo。 既然想「快點」,那還要不要「花額外時間」去寫企劃書呢? 在處理這個問題之前,要先理解的是,這句話裡面至少有兩種情況。   其一:團隊裡只有一個企劃,所有事情都由一人主導
只寫給自己看的企畫書 關於小說的企畫書,一開始先是腦中有想法後,在開始寫企劃書與小說,接著設定故事的大綱與事件的內容,有感覺的話就先寫出來,還有小事件的思考,再來是人物角色設定的關係圖以及角色的設定,事件的時間等等,每個時間線都很清楚的話,更能知道怎麼做,怎麼去寫。
Thumbnail
作為一名編劇,我認為應該嘗試「自編、自導、自剪」一部自己的作品。無論是3分鐘、或5分鐘的短片,編劇們可以嘗試用手機拍攝自己的劇本、並剪輯,如此一來,你將學會如何精簡、精準的使用文字,進而去展現「畫面」。 我曾經自編自導自己剪片過兩部短片,其中最大的收穫是:
在UCLA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這兩年,我探索並實踐了一套高效的工作節奏,這不僅提升了我的工作產出,也使我在繁忙的科研生活中保持了良好的身心健康。 ▋制定高效時間表 我的工作節奏是週日到週四工作,週五週六休息。每天的工作時間從早上8:30到下午3:30,共7個小時。一週累積35小時的高強度專
Thumbnail
🌿「要聽媽媽的話,我在 B612等你,慢慢來。」 🌿「同樣的末班⾞,同樣的起迄站,同樣幾乎都空蕩蕩的⾞」 來賓介紹👏👏👏 -- 團長:呂俊翰 -- 副團長:蔡宜眞 狂粉編顯示想唱歌🎤🤣
Thumbnail
編劇這樣的工作一般人很少有機會接觸到,當然,在電視上我們天天看到的電視電影戲劇節目,很多都是編劇辛苦的創作,但創作這件事在媒體圈是常態,編劇這個職業角色在媒體產業又是什麼樣的存在?這次我邀請到實際在媒體業做編劇的編劇媽媽-嘉均與我們一起分享她的工作經歷,請她直接剖析在媒體圈編劇的工作環境和方式。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