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持戒即明因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民國:八十四年六月十二日(農曆五月十五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鹿谷淨律寺大殿

鹿谷淨律寺大殿

學員問:

弟子業障重,體力不好,晚上要泡非時漿,可是這樣持戒就不能清淨。心力無法提昇,常住工作又做得比別人少。

院長開示:

修行,在身心上有這種障礙,在誦戒時要大懺悔。這主要的原因是自己定力不夠。從今天起我開一方「話療」給你吃,以後講話要一句一句講,這樣可以攝住你的定力。話講得太快,你的心安不住,故無定力。要有定力,就不要去執相。

像我昨日早晨五點多就去出坡工作,一個人能抵三個人的工作量,也沒泡非時漿。你們這種年紀,應學用心,心若清淨,根本就沒有什麼事,也不會誤事。

俗語說「誠意呷水甜」(台語),心若清淨了,不用吃飯,禪悅可為食。當知,禪宗到明心見性,就沒有再吃了。氣脈若通,空氣中有水份,身體就不會乾枯。不要處處著相說無體力,說到最後真的無力了,要自我提昇、振作。

出家人所追求的是究竟,不是像世俗人,日夜籌謀生計,所追求的皆是「有相」。我們修行就是要去除相,所追求的是究竟圓滿的不生滅法。世俗人追求的,譬如所謂的「傳」宗接代,追求的皆是男女之相,有相即是虛妄,有相即有滅。用心即無滅,用相即有滅,要了解啊!我們在修的過程中,如誦經、看經、念咒,就是圓修、圓融。如處世、接物、待人,與修行皆有連帶關係,若無連帶關係,即偏於一邊。所以,修行主要是要斷自己的習氣,習氣若不斷,是非常可怕的。

像昨天星期日,有許多居士來請教問題,有的都已受菩薩戒、五戒了,結果都是請教病苦之事如何迴向。其實修行是為了要成就佛道,求往生極樂世界,沒有在迴向如何減少病苦的。若成就佛道,就都圓滿了,何需迴向呢?若迴向世間一切,那又何必修呢?

世間一切,從無始劫來,貪、瞋、癡,殺、盜、婬、妄等,什麼都會,都不用學,我們不需要學這些。一般人每次都求闔家平安、賺錢,這些都是業,所追求的都是業。我們回憶看看,是不是都是這樣呢?

而滅諦,是在求涅槃,將一切業滅掉即入涅槃;入涅槃,道業即成就,即道諦。修行人不要每次求的、想的都是世間法,想世間法即要輪迴。應祈求早登極樂成就佛道,再來娑婆度眾生,度生生世世的父母。

鹿谷淨律寺大殿

鹿谷淨律寺大殿

學員問:

弟子剛來學院時,對佛法上是比較好樂的心理,若沒時間看經典,心裏就很難過,覺得壓力很大。這段時間,把心放下後,在工作上,就覺得比較踏實,不再執著一定要看書了,好好念佛反而比較實在。

院長開示:

我們修行一定要「福慧雙修」,尤其我們能護持常住,便是一個大福報。我們在用齋與結齋時念的「布施者」與「樂故施」,我們要了解,世俗人若按照持戒來做生意,即樂故施;若沒持戒,價錢不定,銷售劣質品,花言巧語欺騙人,即犯十惡業,貪、瞋、癡等。如此,像他們所賺來的、所用的,若不是用在善法上,就是在造惡業,結果我們與社會人皆成共業。

我們護持常住,皆是助人家來修行的。例如整理環境、掃地、擦桌子,可讓人家用功,讓人家起歡喜心,這一切皆如法。所以我們必須明白,不要年紀輕輕卻無法將心發出來,這樣就是阻礙自己。年紀輕就是要鍛鍊自己,身心要精進,默默做,我們要用這樣的因緣來磨練自己,磨出工夫來。

例如下雨天,我們可拿把雨傘,利用雨水來洗地板,善用時間。例如下午要淋浴之前,利用十幾分鐘的時間,用雨水把地板洗一洗。天氣晴朗時,地板即很乾淨。如彌陀院,我於下雨時、淋浴前,用雨水把地這邊拖、那邊拖,地板拖得都很乾淨,信徒來時,就覺得彌陀院好像西方勝境一樣。

道場應該整理得一塵不染,這樣我相信人家去那裏,皆會生起恭敬心才對。例如蓮因寺的規矩,寮房只有出家人或住在那裏的居士才能通行,其餘信眾是不可以進到寮房的。道場的規矩一定要建立嚴肅,若嚴肅便可利益眾生。

又如淨土宗之初祖,廬山東林寺 慧遠大師,當時皇帝很讚歎他。但皇帝御前之大將軍,卻認為慧遠大師只是個修行人而已,皇帝是一國之君,為何要對他那麼恭敬?因此很不服氣。有一天,他到東林寺欲與大師辯論。他是御前大將軍,皇帝最寵信的人,他可以先斬後奏的。

他將至東林寺時,才入虎溪橋,看到慧遠大師威儀具足,從佛殿走出來,馬上跪下,求大師幫他皈依。所以過去的祖師,其威嚴就如佛菩薩的慈相,自有其安詳的功德力,不管是天魔還是什麼魔,看到皆會非常的恭敬。所以道場的道規,一定要非常的嚴肅,不能隨便。

raw-image

學員問:

未學佛前,弟子俗家老菩薩去給人家算命,對方說她會很長壽,結果她前幾年五十七歲時,卻開始生病,一直生病到往生。

院長開示:

話不能這樣講。我們佛法是講這個「心」,算命是不準的。這個「心」起起落落,想東想西的,所以命運會變。佛法就是要調我們的心,心若調清淨,命運就會好,又何必去算命?這個「總根」沒去處理,卻去處理這個相,那又有什麼效果呢?所以佛才叫我們不要算命、抽籤、卜卦,不但這些都沒用,就是神通也不能用。

例如眾生來問命運,你為了隨順眾生也幫他看一看,就算看對了,但是他出去後,心一轉變,結果也變了,當他業報現前,結果他就不信佛法,這樣就誤導眾生了。讓他越方便,他則越懈怠。就像肚子餓了,什麼都吃;若吃飽了,這也不好吃,那也不好吃。

像現在出家那麼方便,這個落髮、那個圓頂,你看!動不動就還俗,要不就跑來跑去的。以前出家是要「求」的,沙彌是不能外出參學、掛單的,照客師他會要你出去。他問你法語,你若不會答,你就要出去,午餐也沒得吃了。現在則不是,現在都講人情,好像怕沒有人,於是就留人,因趕經懺需要人手,留一個就多一個。貪利養,人家要供養,就說今年我這邊有幾個人,這樣很好。

現在都是名利,受名和利牽纏,故現在就沒辦法成就。因為要成就,名利等地獄五條根都要捨,才有辦法清淨。現在想的都是世間法,世間法會動,因為用「情」。例如某位信徒很發心,聽到訊息說,這位信徒之色身有業障,於是就電話問候他。此種舉動是讓他消福報。你若如如不動,保持清淨心對那位居士,他的病就會痊癒,因為清淨之心能消他的業。

佛陀時代,有位外道,他說身、口、意三業什麼最厲害?他說身業最厲害,因為身會拿刀殺人!佛陀說意業最厲害,無意,身哪會動?外道不信,於是佛就用譬喻。佛陀說以前有位婆羅門教徒,是修善法的,在山洞裏面修,他有位太太都會煮飯給他吃。有天國王打獵時,看到山洞洞口的路很滑,裏面一定有人住,於是就跑進去,看到這位修善法的修行人,以及一位女人,她長相很莊嚴。於是國王就動心了,他說修行人怎麼可以和女人在一起?修行人說她是我太太啊!我修行她煮飯給我吃。

國王說不行不行,於是就把他太太捉回皇宮去。修行人就到皇宮和他理論,可是國王不聽。那位修行人已有某種定力,便跟他太太說,晚上你要念我的名字。他入定用意念,一把心火就把皇宮給燒毀了,裏面的人也燒死了,只剩他的太太,因念他的名字而存在。你看那意念有多大?大乘修法,起心動念皆是業,故我們不能隨便起心動念,這要明白。

raw-image

學員問:

院長,阿彌陀佛!我俗家的兄長現在為了生活......

院長開示:

不要說為了生活,譬如地球那麼大,大家都是為了生活,不能說做這件事情,是為了生活。你看那山上的樹都砍掉了,改種檳榔樹,他也是說為了生活。在檳榔裏加安非他命,他也是說為了生活。你說農夫種五穀,他純粹的在做,他也是為了生活。

我們用花供佛,花農用農藥噴花殺死眾生,那你又買來供佛,那你就是共業,所以不能買花。蓮因寺是沒有在買花的,淨律寺也不買花;信徒買來那就沒辦法,那就要跟他講,以後不要再買,那是共業;或你在他那兒吃一頓飯也是共業,像世間那樣處處講人情,那你就沒智慧。

世間人會說吃一頓飯有什麼關係?不然肚子會餓!有的還說這是讓他種福田。出家人要明白,不能這樣,種下此因,即成永久之果,你修的是你修的,你要發心,那是另一回事。你來這裏拿一張紙,就是拿一張紙。

像有時候信徒方便來此用齋,我想想這也不對啊!趕快拿十萬元來賠常住,不要說人家供養的,那也都是歸常住的,請他們吃頓飯是應該的。你們用世間法想,這都是不對的,真正清淨是無一物的,你種的是你的福田,你修的是你的功德。例如信徒供養你,你將之歸常住,這是你的福田,你主動請信徒吃飯即侵佔常住。

但若他在這裏工作則另外,他在道場工作,我們更應讓他歡喜,他若歡喜才能做得好,這才不會背負因果。又例如你拿施主的錢,指定是混凝土的,工人若不高興,隨便給你做,此因是由我們而起,此業不只是他要擔負,我們也要擔負。

我們應明白此理,不能說不曉得。若說不知,為何手不伸進火裏讓它燒?反正也不知道啊,讓它去燒吧!要明白,不能貪。或許你會說那燒了,手就壞了,那就是貪。有利的你就知道,不利的你就不知道,因果擔就是要擔,(造業)懺就是要懺。喔!那麼簡單?這樣就能夠持戒嘛!持戒,不但要明白道理,還要能做到。

例如在道場裏,師父拿東西給我們,我們就要補貼常住,這樣就沒事。所以,不論在家、出家多少都要了解戒法。尤其出家一定要持戒,不持戒不知道因果,學佛修行因果最重要,故說「戒是菩提本」。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31
時間:民國九十一年七月九日(農曆五月二十九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理光法師,各位法師!今天我們來研究佛法三綱: 一、是信願。信願是目標。 二、是慈悲。慈悲是動機。 三、是智慧。智慧是方法。 這是佛法的三綱,那要看我們自己來到道場求剃度,是基於那一種目標? 學員問: 院長開示: 院長開示: 學員問:
Thumbnail
2022/05/31
時間:民國九十一年七月九日(農曆五月二十九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理光法師,各位法師!今天我們來研究佛法三綱: 一、是信願。信願是目標。 二、是慈悲。慈悲是動機。 三、是智慧。智慧是方法。 這是佛法的三綱,那要看我們自己來到道場求剃度,是基於那一種目標? 學員問: 院長開示: 院長開示: 學員問:
Thumbnail
2022/05/18
時間:民國八十七年元月十四日(農曆十二月十六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各位法師!阿彌陀佛! 今天與大家共同研究「七不退法」: 第一項是大家應當經常集會,討論教法之正義。 第二項是上下和睦相處,互尊互敬。 第三項是尊崇佛之教誡,不可妄加更改,妄是妄語的妄。 第五項守護自心,以孝敬為首。 學員答:
Thumbnail
2022/05/18
時間:民國八十七年元月十四日(農曆十二月十六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各位法師!阿彌陀佛! 今天與大家共同研究「七不退法」: 第一項是大家應當經常集會,討論教法之正義。 第二項是上下和睦相處,互尊互敬。 第三項是尊崇佛之教誡,不可妄加更改,妄是妄語的妄。 第五項守護自心,以孝敬為首。 學員答:
Thumbnail
2022/05/16
時間: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一日(農曆十一月初一) 地點:淨律寺客堂 普賢十大願: 一者、 第二是、「稱讚如來」 第三是、「廣修供養」 教務主任: 院長!魚放入台灣海峽,會再被人抓走! 院長開示: 第四、「懺悔業障」 教務主任: 院長!心若不轉,怎麼會有力?大部份都被業報纏身。 院長開示:
Thumbnail
2022/05/16
時間: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一日(農曆十一月初一) 地點:淨律寺客堂 普賢十大願: 一者、 第二是、「稱讚如來」 第三是、「廣修供養」 教務主任: 院長!魚放入台灣海峽,會再被人抓走! 院長開示: 第四、「懺悔業障」 教務主任: 院長!心若不轉,怎麼會有力?大部份都被業報纏身。 院長開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X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X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X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X
Thumbnail
世俗人追求的,譬如所謂的「傳」宗接代,追求的皆是男女之相,有相即是虛妄,有相即有滅。用心即無滅,用相即有滅,要了解啊!我們在修的過程中,如誦經、看經、念咒,就是圓修、圓融。如處世、接物、待人,與修行皆有連帶關係,若無連帶關係,即偏於一邊。所以,修行主要是要斷自己的習氣,習氣若不斷,是非常可怕的。
Thumbnail
世俗人追求的,譬如所謂的「傳」宗接代,追求的皆是男女之相,有相即是虛妄,有相即有滅。用心即無滅,用相即有滅,要了解啊!我們在修的過程中,如誦經、看經、念咒,就是圓修、圓融。如處世、接物、待人,與修行皆有連帶關係,若無連帶關係,即偏於一邊。所以,修行主要是要斷自己的習氣,習氣若不斷,是非常可怕的。
Thumbnail
在一個如法的清淨道場,要默默的工作,默默來經營,這就是在磨練我們的心。你看,我在淨律寺這裡開山十幾年,每天就是這樣默默的工作,默默的經營,借事來磨自己的心,磨!磨!磨!磨到現在自在了,我一點都不會動。我若說會動,是為了要提拔下一代的人起來,而並不是想要跑開、逃避。只希望我走後,他們能起來擔當。
Thumbnail
在一個如法的清淨道場,要默默的工作,默默來經營,這就是在磨練我們的心。你看,我在淨律寺這裡開山十幾年,每天就是這樣默默的工作,默默的經營,借事來磨自己的心,磨!磨!磨!磨到現在自在了,我一點都不會動。我若說會動,是為了要提拔下一代的人起來,而並不是想要跑開、逃避。只希望我走後,他們能起來擔當。
Thumbnail
這個造罪的妄念,要如何對治呢?就是要發心勤修福慧,才有辦法。當你發心磨練自已時,雖然妄念還是會起,但是我們比較有辦法壓制;若不是自已發心,而是被動的話,妄念一起來便沒有辦法調伏、壓制。所以,我們要主動發心,才有辦法對治妄念。
Thumbnail
這個造罪的妄念,要如何對治呢?就是要發心勤修福慧,才有辦法。當你發心磨練自已時,雖然妄念還是會起,但是我們比較有辦法壓制;若不是自已發心,而是被動的話,妄念一起來便沒有辦法調伏、壓制。所以,我們要主動發心,才有辦法對治妄念。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