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李潼文學走讀」導覽系列 痴迷寫作的《頭城狂人》李榮春

2021/03/0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蘇麗春
原書名《頭城狂人》
往事如煙,轉眼間,李潼離開我們已經17年,就連李鏡明醫師也上天堂了。
前不久,路過羅東街上李醫師的診所,看到鐵門上掛著招租,憶起多年前撰寫論文《李潼小說中的鄉土情懷》時,曾走訪李鏡明醫師,探索他的伯公李榮春的寫作人生。
李潼的少年小說《頭城狂人》,現改名為《老作家消失之謎》,書中的狂人、老作家的人物原型就是李榮春。
在《頭城狂人》中,李潼以李鏡明醫師的人物原型,創造了「弘寬」這個充滿好奇心的少年,像小偵探似的,在老作家失蹤後,透過作家留下來的文字,四處尋找他曾經駐足過的痕跡,探觸作家豐富的心靈世界。
在小說中,李潼以「公雞」來象徵李榮春的人物形象,李潼說:「他養了很多公雞,隱射他給人的感覺:畏瑣、沒有得到社會很大的認同、被譏為『狂人』,但是他心中自有驕傲,一個文人心中肯定有他的驕傲,就像那個『雞』一樣。雞在鴨群裡就顯得特別驕傲,鴨子吃東西是往前推的,而雞則是優雅的『啄』,姿勢的感覺就不一樣,而且公雞一般都很漂亮,李榮春自己也長得很不錯,看他年輕的照片,不論身材、架勢、長相都好看得不得了,而且他額頭光亮。」
李榮春生平最令人感動的是他一生堅持寫作的熱忱,頭城街上的「李榮春文學館」,典藏了李榮春的作品全集。
李榮春的作品,《祖國與同胞》、《洋樓春夢》、《八十大壽》、《海角歸人》、《懷母》等,大都是他生命歷程的反映,他的姪子李鏡明醫師可以說是李榮春的「伯樂」,李榮春的作品獲得廣大迴響,李鏡明出力甚多。對於李潼將李榮春的生命故事用小說《頭城狂人》書寫出來十分肯定,他說:「我覺得李潼將李榮春的故事寫入《臺灣的兒女》系列小說中,是對李榮春的一種肯定。」
對於李榮春作品的文學價值,李鏡明深信不疑,他說:「李榮春在這麼困難的環境裡,認識文學,熱愛寫作,甚至沒吃飯也沒關係,把文學超越金錢、超越任何物質的享受,這種精神,我相信等臺灣文化沉澱以後,大家就比較能夠了解。我覺得李榮春對文學的認識非常深刻,他可以享受裡面的快樂。」
可能由於作家間的相知相惜,李潼初識李榮春時,對他堅持寫作的毅力十分感動,甚至與朋友聚會時,談起李榮春,竟為之哽咽拭淚,李潼說:「李榮春願意一輩子為寫作付出心力,我覺得很了不起,因為他要承受精神上很大的壓力。
另外一個讓我很感動的是他幫人家擦腳踏車,擦一臺腳踏車沒幾塊錢,但是他還是願意去做。那一天晚上,我很激動的原因是因為我想到那個『手』。那時候剛好我的手也受傷,包了紗布,我要去搭車前還在車站前買了一盒老婆餅,到那邊還熱著呢!我特別用報紙把它焐起來。我就想到那個『手』的動作,他在擦腳踏車,他一定沒有戴手套,一定就是用手直接去擦,但是擦腳踏車,手很容易受傷跟弄髒,這樣的手沒什麼了不起;而作為一個作家的手的時候,它是一個控制人類心靈觸動的手,但是為賺取一點微薄的錢買稿紙,而去幫有錢人擦腳踏車,我覺得那種對比太強烈了,我想到我自己何其幸運,日子過得挺好的,不用像他那麼辛苦,還可以拎著老婆餅來跟大家分享,我手痛,大家還安慰我不要太辛苦、要小心……等等,我就想到李榮春寫了六十年,也是用手寫的,但是他的手都沒人理,還要去幫有錢人擦腳踏車,我一想起來心裡就覺得很不甘。」
透過李潼現身說法,讓我們對《頭城狂人》李榮春有更深刻的認識,也對他的作品多了一些熟悉感。
走讀台灣—李潼的宜蘭書寫 ※路徑三│蘭陽的歷史與風土
‧日期:110年3/13(六)、3/21(日)、4/10(六) 09:00-17:00
‧走讀路徑:宜蘭後火車站-頭城李榮春文學館-礁溪淇武蘭+洲仔尾(淇武蘭遺址、二龍競渡龍船厝)(宜蘭縣定民俗「二龍競渡」)-礁溪玉田慈天宮(玉田弄獅)-員山結頭份大樹公(歌仔戲原鄉、宜蘭縣文化景觀)-五結季新加禮宛(噶瑪蘭舊社地)-大眾廟(噶瑪蘭大眾廟)-加禮宛開山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1會員
78內容數
宜蘭文化俱樂部,讓你用耳朵採集地方文化知識! 本節目由旅人書店企劃製作,特別邀請蔡明志老師雲端開講!從蘭陽大橋建築史到地方宗教信仰圈等不同面向,為聽眾解答宜蘭日常中熟悉卻又陌生的文史空間秘辛與故事! 指導|文化部.協力|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