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李潼文學走讀」導覽系列 加禮遠河的呼喚

2021/03/0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蘇麗春
那一年,李潼應邀到羅東國小演講,小朋友問他最喜歡自己的哪一本書?
李潼面有難色,在台上愣了一下,說:「我寫的每一本書都很喜歡,如果一定要選一本的話,那就是《少年噶瑪蘭》。」
《少年噶瑪蘭》是李潼「噶瑪蘭三部曲」的首部曲,出版以來廣受好評,曾譯成日文版,並拍成動畫影片。去年出了「三十週年紀念版」,是李潼少年小說的「經典」之作。
小說中最主要的場景是加禮遠河、加禮遠社。加禮遠河就是現在的冬山河,加禮遠社的原址據說在五結鄉季新村活動中心附近,而噶瑪蘭語的「加禮遠」則是沙崙的意思。
打開書,加禮遠河和加禮遠社首先登場:
「一八○○年夏天,在臺灣東北角,一塊濱臨太平洋的扇形平原上,偏靠平原南方,有一條叫加禮遠的河,河道曲折,一路從雪山山脈流竄向海岸。月明的夜晚,加禮遠河恰如一條閃著鱗光的蛇,扭曲身子,伸頭在海岸,輕輕舔嘗太平洋的鹹水;一嘗再嘗,嘗出了滋味,身子灌飽了,所以行動更加緩慢,彷彿睏睡一般。就在這曲折河畔,接近河口的沙丘下,住了一群噶瑪蘭人,他們叫自己的聚落是──加禮遠社。」
書中有許多段落描寫加禮遠河、河口和沙丘不同時段、不同季節的景色,讓我們感受加禮遠河多變的風貌,並捕捉小說的輪廓。
「太平洋的海水和加禮遠河堆疊成的沙丘,每在黃昏的電雨過後,蓄積了一整天的熱氣,便給沖刷殆盡。這些聲勢嚇人的雷雨,便宜了匍匐沙丘的馬鞍藤和菅芒草,不只馬鞍藤長得翠綠肥美,菅芒草的梗莖,竟比拇指還粗大。」
比拇指還粗大的芒草梗,是噶瑪蘭人建造木架屋的主要材料。
「靜靜河面,閃爍著細碎的光點,也許河風淡淡,也許河岸碧綠,也許日頭還不夠炙熱,所以在奔跑過後,看來清涼無比。」
「清澈平靜的加禮遠河,映照藍天和雲彩,自河面仰望,彷如河與天相連,河與天都在飄浮移動,河水輕托著身體,如在雲上;潘新格索性攤平身子,仰看藍天,隨波流動。」
上面這兩段文字是描述潘新格在河畔奔跑、在河裡游泳時,所看到的加禮遠河風景。下一段則是描述河口沙丘在洪水季節時的景象。
「加禮遠河口的沙丘,綿延像一隻胳臂,沙丘上,濃密生長了不畏風沙的林投和相思樹。滿漲的海潮和自深山奔來的洪水,在這沙丘下匯集成一座亂流迴旋的水灣,林投和相思樹,每逢大水季,總要在洪水裏,浸泡個三、五天。」
書中的主角潘新格,對於自己有噶瑪蘭血統,而被叫成「番」非常生氣。他在草嶺古道「雄鎮蠻煙」石碑下,一場雷電交加中走入時光隧道,穿越到一百九十年前的蘭陽平原,回到加禮遠社,和噶瑪蘭人一起生活,在了解族人的文化、歷史後,認同自己是「噶瑪蘭.潘」。
曾經,蘭陽平原有三十六社的噶瑪蘭人在此生養,而今連一個社也無。
五結鄉季新村,原流流社所在的「噶瑪蘭的古厝」民宿,是宜蘭縣唯一能嗅到噶瑪蘭人氣息的地方。民宿旁的大葉山欖標示著:「噶瑪蘭族精神象徵」,一口百年古井、一間噶瑪蘭的樹屋,一段加禮遠河的舊河道,供人遙想當年。
幸好,李潼在三十年前為我們寫下《少年噶瑪蘭》,讓我們還能從文字中聽到加禮遠河的呼喚,知道噶瑪蘭人的生命禮俗、食衣住行等細節,想像噶瑪蘭人生活在蘭陽平原的快樂時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1會員
78內容數
宜蘭文化俱樂部,讓你用耳朵採集地方文化知識! 本節目由旅人書店企劃製作,特別邀請蔡明志老師雲端開講!從蘭陽大橋建築史到地方宗教信仰圈等不同面向,為聽眾解答宜蘭日常中熟悉卻又陌生的文史空間秘辛與故事! 指導|文化部.協力|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