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從台鐵眷村到台北特有的灰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那年因為北門站新開,為了生產文章,同桌的主管放我一個下午去北門站周邊晃悠,拍東西照片回來寫文章。於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在台北車站附近,有這麼一個半荒廢的台鐵眷村,安靜地座落在車水馬龍的喧囂中。或許也是第一次獨自到這樣的地方,即便有些地方一度安靜地令人有點緊張,但新鮮感完全壓過心底的一點點恐懼。

有些傾頹的磚牆,深鎖的鏽鐵門,灰色的水泥牆,與廢棄的庭院中瘋長的草與樹——彷彿成了那一帶城市荒漠的綠洲。是綠洲,雖然荒涼衰敗,但炎炎夏日中的那一片翠綠,相比周邊大馬路上見不到什麼綠蔭的「荒蕪」,它真的是名副其實的綠洲。當然,蚊子也很多啦。而其中,還有一條傳說是老台北人的記憶之一的「鄭州路牛肉麵街」,那時儘管還能看到一些牛肉麵店的招牌,但也搞不清楚到底有沒有營業。

第一次去那樣的空間,實在覺得太新奇,那天晃完後還不夠,後來還拖了麵麵醬又去晃了一遍,結果忘記要準備防蚊液,便成了「送親妹祭蚊蟲」。前一陣子,聽別人講中華商場,說到關於老台北風景,腦袋裡能搜索到的場景之一,就是這片台鐵眷村。

raw-image

但它現在應該,已經不見了吧?

其實每次回想起所謂的「老台北」時,總是會出現一片灰色,它不一定是純粹的灰色,彷彿是某些帶上灰色的其他色彩,是陰雨天灰色的天空,是雨幕下灰色的山與海。有的網友說那是「髒」,說台灣的建築就是髒髒的,所以城市風景也就髒髒的,相比日本那「清新透徹」的日光與街景,那就是髒。

曾經,我也納悶為什麼台北的街景,就不能像東京那樣拍起來小清新呢?但說不出為什麼,現在卻越來越覺得,那種「灰」,卻是好像是台北乃至台灣特有的某種沈香——它囊括了這個座城市的氣息,和它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陳年往事,甚或是幾代人的記憶。那或許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都調和不來的獨特色彩,不是單憑片面視覺便可以品味出來的。

台北就是台北,又何求它變得日系?

這座城市也許曾經「日系」,而後又被「漢化」,卻也因此自成一格,有了今天獨特的樣貌。

即將消失的老風景,即將創造的新風景,無論這座城市風景將如何變化,都望它之後永遠是它自己,發散它獨特的魅力。

P.S. 個人還是很希望能保留很多老風景,和多種一些樹啦哈哈哈,不然夏天很熱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露西婆婆/路邊的露編的沙龍
1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台東舊站在2001年走入歷史,十多年後首次的拜訪巧遇改建,見證轉型轉運站前的樣貌。不解莫名的廢線理由之餘,也感嘆這座小而美、美而精的車站仍使用時,沒機會親自體驗鐵道與台東市區的成長互動。
Thumbnail
台東舊站在2001年走入歷史,十多年後首次的拜訪巧遇改建,見證轉型轉運站前的樣貌。不解莫名的廢線理由之餘,也感嘆這座小而美、美而精的車站仍使用時,沒機會親自體驗鐵道與台東市區的成長互動。
Thumbnail
手繪圖有時候比起照片本身還要看得更加清楚,有的還會附上平面圖或透視圖——作為一個平面圖控的我來說簡直是大滿足!大開本讀起來的效果更是絕讚!
Thumbnail
手繪圖有時候比起照片本身還要看得更加清楚,有的還會附上平面圖或透視圖——作為一個平面圖控的我來說簡直是大滿足!大開本讀起來的效果更是絕讚!
Thumbnail
整趟行程約3公里,各站之間移動只要5至10分鐘。一個下午的時光隧道之旅,一覽過去300年的台灣史。對比一旁熱鬧現代的西門商圈,在寸土寸金的都市裡能保有這些史蹟綠地,真的要感謝所有文史工作者的努力...
Thumbnail
整趟行程約3公里,各站之間移動只要5至10分鐘。一個下午的時光隧道之旅,一覽過去300年的台灣史。對比一旁熱鬧現代的西門商圈,在寸土寸金的都市裡能保有這些史蹟綠地,真的要感謝所有文史工作者的努力...
Thumbnail
台北的人文之美 朋友曾經告訴我:「台北真是一個很棒的城市,如果財力夠,住在這,大概可以增加幸福感吧!它的繁華,不是重點,是各種丰姿,迷人眼目,內在的人文之美,也彷彿蘊含了澎湃細膩情感,難怪,很多台北長大的人離不開它,生活在這裡一段時間的人也愛上它」。  我有許多親戚朋友住在台北,我很少去找他們,台北
Thumbnail
台北的人文之美 朋友曾經告訴我:「台北真是一個很棒的城市,如果財力夠,住在這,大概可以增加幸福感吧!它的繁華,不是重點,是各種丰姿,迷人眼目,內在的人文之美,也彷彿蘊含了澎湃細膩情感,難怪,很多台北長大的人離不開它,生活在這裡一段時間的人也愛上它」。  我有許多親戚朋友住在台北,我很少去找他們,台北
Thumbnail
那位在班上不太受歡迎、檯面上不宜與他有往來的同學,隨著出現確診個案、疫情升溫,又更趨於劣勢了。, 願大量的清潔消毒、獵巫的出征,不要抹滅台北人長成的根基、無家者和阿公店的生活模式,還有寫在歷史等身的居民身上,質樸且關懷的笑容。
Thumbnail
那位在班上不太受歡迎、檯面上不宜與他有往來的同學,隨著出現確診個案、疫情升溫,又更趨於劣勢了。, 願大量的清潔消毒、獵巫的出征,不要抹滅台北人長成的根基、無家者和阿公店的生活模式,還有寫在歷史等身的居民身上,質樸且關懷的笑容。
Thumbnail
說起老台北,腦袋裡總會出現一片灰色。有的網友說那是「髒」,說台灣的建築就是髒髒的,所以城市風景也就髒髒的,相比日本那「清新透徹」的日光與街景,那就是髒。曾經,我也納悶為什麼台北的街景,就不能像東京那樣拍起來小清新呢?但如今越發覺得,台北就是台北,又何求它變得日系?
Thumbnail
說起老台北,腦袋裡總會出現一片灰色。有的網友說那是「髒」,說台灣的建築就是髒髒的,所以城市風景也就髒髒的,相比日本那「清新透徹」的日光與街景,那就是髒。曾經,我也納悶為什麼台北的街景,就不能像東京那樣拍起來小清新呢?但如今越發覺得,台北就是台北,又何求它變得日系?
Thumbnail
​ 台北市北門區域自清朝以來,就是大同區大稻埕與萬華區艋舺的要衝之地。遺留至今北門區域有不少古蹟,撫臺街洋樓便是其中之一,見證時代變遷。時至今日,撫臺街洋樓被建築界稱為石頭厝。改建遺留至今的博物館。成為北門區域的博物館之 一。 撫臺街洋樓相關資訊:: ​ 台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26號 ​ 02    
Thumbnail
​ 台北市北門區域自清朝以來,就是大同區大稻埕與萬華區艋舺的要衝之地。遺留至今北門區域有不少古蹟,撫臺街洋樓便是其中之一,見證時代變遷。時至今日,撫臺街洋樓被建築界稱為石頭厝。改建遺留至今的博物館。成為北門區域的博物館之 一。 撫臺街洋樓相關資訊:: ​ 台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26號 ​ 02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