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以母愛之名 Ch.1】「母愛」的愛到底有多少是「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第三個系列【友情愛不清】的9個Chapters裡,我們一步一腳印地指出愛情與友情的共同性,又區分出一些質與量的差別,正是這些差別造成了兩種情誼之所以類似卻又不同的原因(Ch.1-4)。從精神分析的觀察與理論之下,朋友之間最微細的喜好與嫉妒,都是有跡可尋的(Ch.5)。

一如許多八點黨劇情,最好看的總是女人之間的友情攻防——善良人埋藏著最壞的心眼——這些絕大部份男士不懂的事,其實亦源於潛意識的性別差異(Ch.6-7)。但說到底,男人與女人的友情本質或其消長,仍然是有著一套情感的潛意識法則的,好比「敵意消減友誼,亦可增強友誼」(Ch.8)。

只是我們最常也最想問的,是男女之間到底有沒有真/純友情。但與其問這個問題,不如先了解為何兩性總是在戰爭吧(Ch.9)!(如果覺得這些內容有點吸引,就來起手訂閱,讓我帶著你一起以精神分析的目光察看世~間~情吧!)

今天,在第四個系列裡,我想回到〈那些年,我們一起濫用的「愛」〉的初心,就是我們對「愛」這個詞的濫用,明明用得不清不楚卻自以為清清楚楚的問題。這不只造成臨床工作的阻礙,還會讓在都市或鄉村生活著的每一位你我,無法好好梳理與釐清原生家庭與人際關係中的情感糾葛。

你的父母說愛你,但他在嫌棄、在控制你。你的男/女朋友說愛你,但他天天監視你,或她日日希望你能多點監視。然後你一定聽過,真正的愛,是「尊重、獨立、有界線」這類的話——精神分析也會認同這些說法,但我們想把它解說得更仔細、更有意涵、畫面、滋味。

raw-image

我們要從哪裡開始?當然是從母子之間的「愛」開始吧!

我從一開始就說過,愛,需要距離。因此,母愛在某種意義上,不是愛。什麼?!

我們想像一個小嬰兒快被汽車撞上,而他的母親馬上衝上前用肉身阻擋,如果這母親的行為不叫愛,那叫什麼?稍等一下,這絕對是出自一種深厚的情感,它甚至超出愛,我只是試著把愛分析得更仔細。

還記得我們曾細膩的考究,發現在「愛」的背後,是自我的不滿、對他人的嫉妒與敵意、對他人的理想化等,即愛是對各種負面感受克服以後的情感結果。可見,母愛雖然也有個「愛」字掛尾,但它的性質與心理學的「愛」定義不同,它是另一種東西。

為了不讓文字欺騙我們的感情,我們便要透析文字背後代表的情感。在母親與小孩的早期關係裡,二人之間沒有距離,因為母親不認為孩子是一個分離與獨立的個體,在客觀上也的確如此,孩子無法獨自存活,他要活下去,就要有一個活好好的母親幫忙他好好的活。

這種為了嬰兒所作的一切照料,其實在大自然中我們有數不盡的「動物星球」實例。這是一種本能的產物,有許多如催產素之類的荷爾蒙所造就的心理,一種十分生物性質的關係。孩子是生出來了,但更好是說他還是放在媽媽的肚子裡(就像袋鼠媽媽一樣),二人的關係是母親完全掌權的牢固與緊密。

所以某種意義上,母愛不是「愛」,它卻在生物意義上超出了「愛」。

早陣子我在ptt上看到有一位女士分享,她們有一個Line群,裡面都是女性好友們。只是最近其中一位朋友生小孩了,群組便成為了她紀錄嬰兒成長的版面。更可怕的是,那位媽媽會把小孩大哭、飯後吐奶、大小異便的照片都分享上來。

這是個怎樣的情況?Winnicott會說這是一種母親正常的發瘋(她的心神被嬰兒占據了),也就是很多女士在產後都會經歷的眼中只有小孩,連他的大便都聞作香香的狀態。傳統上我們也會說這叫「母愛」:「第一次當媽媽的妳,愛小孩愛到不能自拔!」

但如果我們能保持分析的態度,就會知道這關係受到更多生物性的影響(當然,心理上的緊密可以一直延綿下去);而愛小孩的大便愛到要把它分享出去,本身也有著一種變態(perversion)的意味。

所以說,這種母親跟孩子合一而不分離的情感,最好不要稱為「母愛」,因為後續許多造成原生家庭創傷的事,正是打著「母愛」的名號而來的控制、綁架、迫降……

下一篇,我們繼續懸置慣常的「文字」,釐清背後的情感「真相」。

-To Be Continued-


※ 季度/年度方案的讀者,我正等你們到「情感提問表單連結」分享你的故事喔~

※ 如果想看我每月一篇的Premium文章,歡迎訂閱方格子的Premium方案,您能同時閱讀上百位不同作者的Premium區域專文。


更多方格子創作者以不同角度詮釋心中的母親,請前往【《書寫母親》主題策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真的不過癮😂訂閱是一定要的啦!
Jiayun Zhou-avatar-img
2021/03/25
這篇太短了,還不過癮 XD
「不過癮」我當做是鼓勵! 下一篇加長版~
avatar-img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的沙龍
1.3K會員
180內容數
相對於大眾常吃的速食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作為一位苦口良藥的諮商心理師,我希望以臨床經驗和精神分析的獨到見解,帶你們前往自身潛意識的幽微,看見感情世界的慾望、愛恨、孤獨與戰爭......一起看見情感的潛意識法則。彷彿用一束黑暗,讓過於明亮時無法現身的微光,化作夜空的星光。
2021/06/17
過去從母愛→父愛→子愛→自愛,我們耙梳了一個家庭裡頭,每一種被命為「愛」的情感本質,又指出了每一種愛都需要過渡與成長,才會是我們真心期待的、成熟定義上的「愛」。
Thumbnail
2021/06/17
過去從母愛→父愛→子愛→自愛,我們耙梳了一個家庭裡頭,每一種被命為「愛」的情感本質,又指出了每一種愛都需要過渡與成長,才會是我們真心期待的、成熟定義上的「愛」。
Thumbnail
2021/06/03
今天是【以母愛之名】系列的結束。在Ch.5我們把「母愛」及「父愛」反過來,談孩子對父母的愛是如何發展的。我們了解到「子孝」其實是一種對母(父)愛的原初認同,它是一步一腳印,經過教育與引導,才可能發展成為「子愛」,一種成熟的愛。
Thumbnail
2021/06/03
今天是【以母愛之名】系列的結束。在Ch.5我們把「母愛」及「父愛」反過來,談孩子對父母的愛是如何發展的。我們了解到「子孝」其實是一種對母(父)愛的原初認同,它是一步一腳印,經過教育與引導,才可能發展成為「子愛」,一種成熟的愛。
Thumbnail
2021/05/20
「愛」,是爸爸媽媽塞到孩子嘴巴的 人類是很會「詮釋」的動物,我們看到小寵物願意吃我們準備的飯,看到牠吃飯時開心的臉,而且彷彿享受我們的撫摸時,便會說小寵物很愛自己。——許多母親認為孩子愛自己,也是同樣的道理,但她們不過是看到孩子在她懷中睡覺,會緊握放到手掌的手指,在吃奶後定睛看著自己,就說這是愛。
Thumbnail
2021/05/20
「愛」,是爸爸媽媽塞到孩子嘴巴的 人類是很會「詮釋」的動物,我們看到小寵物願意吃我們準備的飯,看到牠吃飯時開心的臉,而且彷彿享受我們的撫摸時,便會說小寵物很愛自己。——許多母親認為孩子愛自己,也是同樣的道理,但她們不過是看到孩子在她懷中睡覺,會緊握放到手掌的手指,在吃奶後定睛看著自己,就說這是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每當我感到又忙又累而忍不住抱怨碎念的時候,女兒偶爾會從口中吐出一句話:「誰叫妳要生小孩!」 這讓我回想起從小到大,當我的母親也抱怨相同事情的時候,我們身為子女的也會跟她說:「沒有人叫妳做這些,是妳自己要做的,妳也可以選擇不做啊!」 上面的這些話語,直白地令人難以反駁,也幸好我們這三代的女性都
Thumbnail
每當我感到又忙又累而忍不住抱怨碎念的時候,女兒偶爾會從口中吐出一句話:「誰叫妳要生小孩!」 這讓我回想起從小到大,當我的母親也抱怨相同事情的時候,我們身為子女的也會跟她說:「沒有人叫妳做這些,是妳自己要做的,妳也可以選擇不做啊!」 上面的這些話語,直白地令人難以反駁,也幸好我們這三代的女性都
Thumbnail
如果有一位女性的結婚的對象是挑媽媽喜歡的,需要呵護的時候仍渴望媽媽輕撫自己的頭,甚至希望媽媽是第一個看見自己孩子出生的人,這種凡事以媽媽為主的女兒,是美麗家庭的其中一個幸福角色,抑或是無法脫離母親羽翼之下的悲慘人物? 為何母女關係良好很可能招致不幸?我想原因就在於彼此之間的愛必須是要沒有條件的
Thumbnail
如果有一位女性的結婚的對象是挑媽媽喜歡的,需要呵護的時候仍渴望媽媽輕撫自己的頭,甚至希望媽媽是第一個看見自己孩子出生的人,這種凡事以媽媽為主的女兒,是美麗家庭的其中一個幸福角色,抑或是無法脫離母親羽翼之下的悲慘人物? 為何母女關係良好很可能招致不幸?我想原因就在於彼此之間的愛必須是要沒有條件的
Thumbnail
母愛,是與生俱來的嗎? “所有的母親,都會用生命愛著自己的孩子,不是嗎?”
Thumbnail
母愛,是與生俱來的嗎? “所有的母親,都會用生命愛著自己的孩子,不是嗎?”
Thumbnail
最後,如果你也曾對母親或女兒有一種,沒來由無法言語的感覺、很像尷尬,又像不會癒合且一直化膿的傷,請勇敢的翻閱這本書,可以解開許多「母女」之間很微妙的拉扯與情感混雜。 因為你更明白這樣「真實」的情緒了,所以即便關係或感受仍是彆扭的,起碼都可以更加接受並擁抱它與她。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最後,如果你也曾對母親或女兒有一種,沒來由無法言語的感覺、很像尷尬,又像不會癒合且一直化膿的傷,請勇敢的翻閱這本書,可以解開許多「母女」之間很微妙的拉扯與情感混雜。 因為你更明白這樣「真實」的情緒了,所以即便關係或感受仍是彆扭的,起碼都可以更加接受並擁抱它與她。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即便她是我的母親。我都期待她不只是我的母親,還能完整保有她自己。後來她都說,全世界就只有她的孩子倆會給她臉色看!我都吐吐舌頭尷尬的笑著。我想那也是她對孩子最大的包容和退讓,這應該就是愛了!
Thumbnail
即便她是我的母親。我都期待她不只是我的母親,還能完整保有她自己。後來她都說,全世界就只有她的孩子倆會給她臉色看!我都吐吐舌頭尷尬的笑著。我想那也是她對孩子最大的包容和退讓,這應該就是愛了!
Thumbnail
與母愛相似又不同的父愛 今天的研究指出,男性在成為父親,尤其是看著孩子誕生以後,他的體內也會產生催產素,換言之,即使不是他去分娩,但荷爾蒙所引致的心理工作,仍多少會讓他有著如同「母愛」的對孩子的著迷、保護、犧牲。
Thumbnail
與母愛相似又不同的父愛 今天的研究指出,男性在成為父親,尤其是看著孩子誕生以後,他的體內也會產生催產素,換言之,即使不是他去分娩,但荷爾蒙所引致的心理工作,仍多少會讓他有著如同「母愛」的對孩子的著迷、保護、犧牲。
Thumbnail
今天,在第四個系列裡,我想回到〈那些年,我們一起濫用的「愛」〉的初心,就是我們對「愛」這個詞的濫用,明明用得不清不楚卻自以為清清楚楚的問題。這不只造成臨床工作的阻礙,還會讓在都市或鄉村生活著的每一位你我,無法好好梳理與釐清原生家庭與人際關係中的情感糾葛。
Thumbnail
今天,在第四個系列裡,我想回到〈那些年,我們一起濫用的「愛」〉的初心,就是我們對「愛」這個詞的濫用,明明用得不清不楚卻自以為清清楚楚的問題。這不只造成臨床工作的阻礙,還會讓在都市或鄉村生活著的每一位你我,無法好好梳理與釐清原生家庭與人際關係中的情感糾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