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寫實主義的旗手:庫爾貝《畫室裡的畫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次要介紹的藝術家是庫爾貝(Gustave Courbet),他是個很有意思的藝術家,對風花雪月沒太大興趣,作品題材多半都是工人,關懷中下階級,例如採石工、鋪地板等勞動階級都是他曾關注過的議題。庫爾貝身為一位走向現實、師法自然的現實主義畫家,只描繪他親眼所見的事物,並藉此倡導藝術的真實。
庫爾貝,《採石工人》,1849年。油畫,170 x 240公分。

巴黎・1855年

在《畫室裡的畫家》這幅畫完成的同一年,萬國博覽會在巴黎舉行,這個國際性活動是拿破崙三世為了宣揚國力、發展工業和藝術而舉辦的政策,成功吸引了一萬名以上的外國人前來參展,展示內容科學儀器、樂器、織品等共涵蓋27類,可說是包羅萬象。庫爾貝好不容易完成了作品《畫室裡的畫家》,也躬逢其盛送去展覽會,卻未入選,於是庫爾貝便在萬國博覽會的會場旁,另租了一間房子專門展示這幅畫作,並發表了現實主義宣言,成爲藝術史中現實主義一詞的正式由來。
庫爾貝,《畫室裡的畫家》,1855年。油畫,359 x 598公分,奧賽美術館,巴黎。

大尺幅作品的含義

庫爾貝大膽的嘗試一種挑戰:用過去的載體描繪他所見的真實,也就是他有意地選擇了富有含義的大尺幅作品擘畫,在傳統學院系統中,歷史繪畫如神話、經典往往選用巨大的尺幅呈現以彰顯內容的雄偉,庫爾貝在知道這公式的基礎之上,用高359公分寬598公分大的篇幅描繪一則非典型的寓言:他說道,小孩代表著無邪的眼睛、裸體女模特兒代表赤裸裸的真實、石膏人像則代表僵死的學院藝術。在攝影技術成熟之前,畫家的畫室在藝術史中不算是常見的題材,或者常常被加以美化。庫爾貝的畫室彷彿是充滿想像的珠寶盒,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畫室中聚集著群眾,右方是藝文界眾名人,左方則是一般大眾,他自己身居在畫中間,看起來不可一世,宛若著名歷史事件的主角,不允許也不會被遺忘。

被觀看的模特兒

我自己認為裸體女模特兒亦象徵著被觀看的女體肉身,他描繪的女子重現模特兒是「被觀看」的對象,是被動的主體,而透過描繪女模特兒,畫家也在形塑他自己的地位跟專業技巧,在主動作畫—不動被畫的關係中,畫家操控著較大的話語權。畫中央的他自己,是典型的藝術家自畫像,視線直接地注視著觀者,確實地表現他是有能力去觀看的,而非只是被動被欣賞的對象。他將自己擺放在畫作的中央、他自己世界的正中心,象徵著畫家在權力關係中佔領著一個重要且不被忽略的位置。
庫爾貝,《塞納河畔的貴族少女》,1819年。油畫,174 x 206公分,小皇宮美術館,巴黎。

在看與被看之間

《塞納河畔的貴族少女》是庫爾貝另一幅呈現觀看與被觀看的畫作。畫中沈睡且衣衫不整的主角,閉著眼睛,看起來彷彿毫無防備,賦予了觀者盡情觀看的自由。「既然身為模特兒,那麼被看也是一件自然的事情」,這樣的氛圍在畫作中是受到歡迎的,因為觀者喜愛易於觀看的主體勝過於被挑戰,我們都不希望在觀看著過程中,得到不受歡迎的反應或挑釁,那不僅崩壞了權力之間的平衡,也會讓觀眾感到不安及不知所措。

筆者的小感想

庫爾貝對女性的詮釋,非常明顯地與他對工人的詮釋很不一樣,《塞納河畔的貴族少女》這幅畫不小,因此畫中人物更貼近真人大小,欣賞時有種自己在旁觀閨女酣睡的感覺。凌亂的衣服、隨性的午覺,沒交代清楚的故事,讓畫作增添了一絲神秘的氛圍,也讓我注意到庫爾貝眼中對不同主題的態度差異。
常常會好奇,當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被損壞的《採石工人》,若還保存著會是什麼光景?庫爾貝對勞力的高度興趣及側寫,反映出他與別人的不同之處,因為在當時的巴黎,有太多的事情可以畫、太多事情能讓人分心,就這點來說,庫爾貝還蠻執著的,他也是那些離世後名氣漸增的畫家之一,他的堅持終究讓他在藝術史中博得一席之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忠於自我且風格強烈的藝術家杜米埃(Honoré Daumier),他用藝術關注當下時事,用詼諧嘲諷的方式再現事件。杜米埃創作了有關社會階級、貧富差距以及生活百態相關的大量作品,速寫他看見的19世紀巴黎風景:車廂內雜沓的人潮、廣場上佇立一隅的街頭藝人、醜化王公貴族的嘲諷作品...
康斯特伯(John Constable)是一位喜愛風景的英國畫家,他出生於英國西南方薩福克郡,自小喜愛繪畫,尤其愛好臨摹家鄉周遭的風景,工作地點也在左近,一生從未離開英格蘭,以畫筆謳歌自然,他的畫作忠實呈現出英國鄉村的田野風光。
今天要說的是德國畫家弗萊德里克(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1840),他的畫作呈現出對自然的敬愛與崇畏,他筆下的風景,往往氣象萬千,氣派非凡,頗有風雨欲來山滿樓的氣勢...
英文,其實並不是邏輯系統化的產物。 有幾個字真的是唸起來超苦痛,反覆錯了好幾次還是一錯再錯,記憶錯亂,也發生過只記得要發自己不熟的那種發音,結果還是記錯...
試著想像一下:一片客廳牆壁大小的油畫,大概是寬7公尺高4公尺的尺寸,要花多久時間才能畫完?200年前的法國畫家傑利柯(Théodore Géricault)給出的答案是:18個月。
哥雅(Francisco Goya)是位多產的畫家,也是西班牙王室的御用畫家,這職銜在那時代可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可別以為哥雅就是菁英教育出身,中年時他甚至因惡疾失聰,畫風轉為黑暗,仍不忘批判針砭時事,甚至開始「夢境文」,以做夢之名創作......
忠於自我且風格強烈的藝術家杜米埃(Honoré Daumier),他用藝術關注當下時事,用詼諧嘲諷的方式再現事件。杜米埃創作了有關社會階級、貧富差距以及生活百態相關的大量作品,速寫他看見的19世紀巴黎風景:車廂內雜沓的人潮、廣場上佇立一隅的街頭藝人、醜化王公貴族的嘲諷作品...
康斯特伯(John Constable)是一位喜愛風景的英國畫家,他出生於英國西南方薩福克郡,自小喜愛繪畫,尤其愛好臨摹家鄉周遭的風景,工作地點也在左近,一生從未離開英格蘭,以畫筆謳歌自然,他的畫作忠實呈現出英國鄉村的田野風光。
今天要說的是德國畫家弗萊德里克(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1840),他的畫作呈現出對自然的敬愛與崇畏,他筆下的風景,往往氣象萬千,氣派非凡,頗有風雨欲來山滿樓的氣勢...
英文,其實並不是邏輯系統化的產物。 有幾個字真的是唸起來超苦痛,反覆錯了好幾次還是一錯再錯,記憶錯亂,也發生過只記得要發自己不熟的那種發音,結果還是記錯...
試著想像一下:一片客廳牆壁大小的油畫,大概是寬7公尺高4公尺的尺寸,要花多久時間才能畫完?200年前的法國畫家傑利柯(Théodore Géricault)給出的答案是:18個月。
哥雅(Francisco Goya)是位多產的畫家,也是西班牙王室的御用畫家,這職銜在那時代可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可別以為哥雅就是菁英教育出身,中年時他甚至因惡疾失聰,畫風轉為黑暗,仍不忘批判針砭時事,甚至開始「夢境文」,以做夢之名創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涉入攝影這個領域,我曾經一直想為自己的作品找出一個定義,或者是說我想用我的攝影提出一個主張,我想,也許我的攝影提出的看法是「紀實不存在!」。當然,並不是說紀實真的不存在,而是說我的攝影是如此。攝影對我而言是創作,我的身分不是記者,用影像傳遞真相並不是我的責任。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繼續深入地探討設計中的訊息、邏輯性及功能性,了解這些跟美有什麼關係,然後這些概念又該如何延伸到寫作上。
Thumbnail
作家林楷倫每次出散文總喜歡說希望這本書有娛樂到你,與其說是娛樂,我認為他的文字總能照見內心的某一個空洞,並且理解到原來每個人都一樣,曾經有過理想,卻也因為現實過於骨感而違背了初衷,或是階段性地調整自己的夢想以符合自己當下的需求。 第一部散文作品《偽魚販指南》帶我們深入魚市場,而第二部散
Thumbnail
你對超現實主義有什麼想法呢?對於這種藝術表現是感到有趣還是奇怪?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是一個極富影響力的藝術和文學運動,蓬勃發展於混亂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由詩人安德烈·布勒東(André Breton)創立,其主要目標在於解放思想、語言和人類經歷,擺脫理性主義所
▋CD法的基本原則 CD法,即Create by Doing,是一種即興創作的方法。這種方法鼓勵創作者隨意記錄當下的想法,而不必過多關注文章的結構或主題。這種自由寫作的方式能幫助創作者打破寫作的束縛,更加自然地展現思維過程。透過這種方式,不僅能更好地捕捉瞬間的靈感,也能讓作者的想法在書寫中
Thumbnail
裝置藝術是一種獨特創作形式,追溯到法國藝術家杜尚。 「失聲畫眉之歌」探討數位時代的記憶議題,文本、水墨長卷、遮陽網、展牆,模擬社群軟體窺看私人情感的多重視角,觀者透過不同的觀賞狀態,感受作品的多維時空。 裝置藝術的魅力在於觀眾可以走進作品,當他們走出作品時,已經不一樣,這正是藝術的魔力所在。
Thumbnail
💐1844年的今天,亨利・盧梭出生於法國, 與許多自小就展露天分的畫家相比, 亨利・盧梭大概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他到了四十歲才想當藝術家, 沒錯,是四十歲! 四十歲追逐夢想,晚嗎? 事實證明,一點都不晚。 🎨今天來聊聊《亨利・盧梭的奇幻叢林》這本書, 在沒讀過這本書之前,
Thumbnail
現代科技已經撃破了「存在主義」那種荒謬的無奈,就是切勿弄丟了手機。
Thumbnail
這禮拜一法國龐畢度中心梅斯分館特展裡的作品,包含庫爾貝知名的畫作《世界的起源》在內,和部分展品遭到抗議人士闖入塗鴉....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涉入攝影這個領域,我曾經一直想為自己的作品找出一個定義,或者是說我想用我的攝影提出一個主張,我想,也許我的攝影提出的看法是「紀實不存在!」。當然,並不是說紀實真的不存在,而是說我的攝影是如此。攝影對我而言是創作,我的身分不是記者,用影像傳遞真相並不是我的責任。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繼續深入地探討設計中的訊息、邏輯性及功能性,了解這些跟美有什麼關係,然後這些概念又該如何延伸到寫作上。
Thumbnail
作家林楷倫每次出散文總喜歡說希望這本書有娛樂到你,與其說是娛樂,我認為他的文字總能照見內心的某一個空洞,並且理解到原來每個人都一樣,曾經有過理想,卻也因為現實過於骨感而違背了初衷,或是階段性地調整自己的夢想以符合自己當下的需求。 第一部散文作品《偽魚販指南》帶我們深入魚市場,而第二部散
Thumbnail
你對超現實主義有什麼想法呢?對於這種藝術表現是感到有趣還是奇怪?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是一個極富影響力的藝術和文學運動,蓬勃發展於混亂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由詩人安德烈·布勒東(André Breton)創立,其主要目標在於解放思想、語言和人類經歷,擺脫理性主義所
▋CD法的基本原則 CD法,即Create by Doing,是一種即興創作的方法。這種方法鼓勵創作者隨意記錄當下的想法,而不必過多關注文章的結構或主題。這種自由寫作的方式能幫助創作者打破寫作的束縛,更加自然地展現思維過程。透過這種方式,不僅能更好地捕捉瞬間的靈感,也能讓作者的想法在書寫中
Thumbnail
裝置藝術是一種獨特創作形式,追溯到法國藝術家杜尚。 「失聲畫眉之歌」探討數位時代的記憶議題,文本、水墨長卷、遮陽網、展牆,模擬社群軟體窺看私人情感的多重視角,觀者透過不同的觀賞狀態,感受作品的多維時空。 裝置藝術的魅力在於觀眾可以走進作品,當他們走出作品時,已經不一樣,這正是藝術的魔力所在。
Thumbnail
💐1844年的今天,亨利・盧梭出生於法國, 與許多自小就展露天分的畫家相比, 亨利・盧梭大概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他到了四十歲才想當藝術家, 沒錯,是四十歲! 四十歲追逐夢想,晚嗎? 事實證明,一點都不晚。 🎨今天來聊聊《亨利・盧梭的奇幻叢林》這本書, 在沒讀過這本書之前,
Thumbnail
現代科技已經撃破了「存在主義」那種荒謬的無奈,就是切勿弄丟了手機。
Thumbnail
這禮拜一法國龐畢度中心梅斯分館特展裡的作品,包含庫爾貝知名的畫作《世界的起源》在內,和部分展品遭到抗議人士闖入塗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