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其實並不是邏輯系統化的產物。
對我來說,有幾個單字真的是唸起來超苦痛,反覆錯了好幾次還是一錯再錯,到最後自己記憶錯亂,也發生過只記得「上次唸錯了」,卻不記得上次唸錯的音是哪個?盲猜下,結果還是說錯了。
Image by Наталия Когут from Pixabay
因為這些英文字一開始學習時,我便開始唸錯,時間長了,那些字母彷彿生了根,跟錯誤的唸法緊緊連在一起,光看字面練習還是會忘記到底哪個音是正確的?所以,光看英文字練習發音已經救不了我,洗不掉過去錯誤的記憶。後來我發現,對我來說,自創一套新拼音來創造新的「字母+發音」連結才有解,也就是所謂的打掉重練!這些不得不打掉重練的大魔王包括:
- tomb:正確念法「too-m」,我的記法是「給M的墳墓」,我超愛錯唸成湯姆伯(就是字面的樣子)。英文也真的是莫名其妙,b在那邊又不發音真的很討厭,像是Comb也是這樣(但是Bob的b就有發音,嘿嘿!英文,你奈他何?)。我曾在課堂上報告時,念錯這個字被老師糾正,從此忘不了(忘不了這個字,但還是忘了發音,之後還是經常性錯亂,直到給M的墳墓蓋出來了才解脫)。
- peel/pill:差異非常微妙,要抬舌頭,我有時候都覺得自己根本念不出這個音。
- train/tram:我很不會發in的音,例如pain、rain,最後學到的心得是要唸的很清楚很長,對方才好懂,我的記法是「pay-n、ray-n」,那個「ㄟ—嗯」的聲音要字字到位。為了確保對方不會聽錯,我開始唸的很浮誇。
- code/cold:這兩組真的難分軒輊,莫非是上輩子失散的兄弟...我最後就放棄了,需要用到這兩組其中之一的字時,我會特別注意加一些輔助說明,提供完整的上下文語意,讓對方清楚知道我現在講的是哪個字。
- nuts:也是一樣嘴巴要張大一點,「那」的音最好發的又脆又響,我第一次被糾正就是因為都含在嘴裡說話。
這支由日本人拍攝的影片,用趣味的方式說明了「X」諸多發音帶來的困惑。
這次不挑食藝術史跟大家分享了英文筆記,希望大家喜歡,也可以留言告訴我想瞭解的藝術史知識或英文小問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