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之後 | 王盛弘《花都開好了》

2021/03/1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花都開好了》收錄王盛弘於2010-2017年間刊登於各報副刊的散文集,作者在自序〈小風吹〉裡提到自己以走路作為自我修復的手段,除了用以精神療癒之外,還能走出清新的創作念頭,是靈感萌發的來源。現任聯合報副刊副主任的王盛弘,愛好觀察社會萬象,作品則多與旅行、大自然、電影相關連結。
慢走萌生了靈感,思考沉澱了想法,不知是否因為如此,在這樣的文字引領下,閱讀的心境轉速彷彿也隨之調整。從〈奈良有鹿〉跟著作者出發旅行,用慢速感受慢速,聽他的單車輪壓過鏽色櫻葉傳來了脆響,拂面而來的微風帶上了新土的氣息。因為陽光只在這一頭,便跟著他一起不願過馬路到另一邊,只願隨日光移動,像大樹下那一株爭取光合作用的小草。
唉,可以開個帳戶,把陽光存進去,等需要時再提領出來嗎?〈Jump Into Fall〉
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的慢,心,有了餘裕,也就感受了更多。
喜歡作者在散文文本中借用小說超寫實的手法,閱讀時因此充滿驚奇感受。印象之深的片段於〈幻之華〉一篇中,作者寫黑澤明的電影《夢》。因為剛好旅行到《夢》的拍攝場景大王山葵農場,作者邊敘述《夢》的電影情節,「老人放下手邊工作,起身要去參加初戀情人的葬禮」時,卻倏忽有歡慶的音樂將從林蔭路盡頭遠遠傳來,電影裡的橋段頓時現身於現實畫面,讓人虛虛實實的難以分明,原來是作者刻意如臨其境的俏皮安排。
監視器前導演椅上坐一名老人十分威嚴。穿汗衫、頸上圍白毛巾的工作人員小跑步朝我們跑來。我和S對望一眼,我說:大概入鏡了,要我們走開點。
作者在後記也有提到,「藉著看似寫實界不可能發生的場面加以映襯、呼應內裡情緒變化、思慮轉折,以期具體轉譯出不能目睹、不能聽聞、不能撫觸的抽象心理狀態」,說明其企圖以虛構來靠近真實,遊走於散文與小說的邊界。
同名篇章〈花都開好了〉,作者說自己最喜愛的一首詩,「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寂寂無人的山中,樹梢一朵芙蓉花,它發花苞了,它盛開了,它凋零了,一切依照時令的節奏,怡然自得其樂,它並不在乎有沒有人欣賞,說到底,它並不為了人而美麗。
芙蓉花開出了作者心之所向,作者談起寫作,雖說寫作初衷是餵養內心對創作的飢餓,然生活於市井的我們,在得失心的擺盪之下,多半還須考量市場胃口及評論者觀感,「不為誰而美麗」,將是他永遠的嚮往。或許這在創作者之中都有著各自的解答,然如果我們對生命的追求是以內在的圓滿為滿足,不假外來的肯定,是不是才能持續地在絕望的周邊,鑲上厚厚的熱情呢?
在我們抵達自己夢想的那一天,讓我們一起走路、走路,不斷地走路。如作者所說的,人生是一場大旅,我在旅行中旅行,而往往,路過的比目的地更美。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給我小愛心讓我知道哦。
▋你好,我是小毛小姐,寫日常,寫閱讀心得。歡迎追蹤。
延伸閱讀更多小毛小姐|不只是一張照片
289會員
93內容數
發牢騷而已,都是些小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