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天橋上的魔術師》EP09~10|平行時空的你,現在好嗎?

更新於 2021/03/2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吳明益的原著裡〈金魚〉和〈九十九樓〉是兩篇我很喜歡的章節,特別是〈九十九樓〉中馬克最後的結局。消失的人會去哪裡呢?都去了九十九樓吧?那裡留著我們遺失和失去的東西,即使馬克選擇結束生命,他依然還是抵達了那個他口中的九十九樓,在另一個平行世界裡和這個宇宙的人一起生活。
從第一集就在等這段平行時空的出現,不知道會不會被搬進電視劇裡?
關於「遺忘」,在動畫片《可可夜總會》裡,我們得到一段對死亡後的靈魂會怎麼存在於那個世界的描述,於是我們會記得不要遺忘離開這個世界的人;在電影《MIB》裡,我們把那些離開逝去的人都當作他們只是來地球居住的外星人,時間到了他們只是回到自己的星球去,只要這麼想著,我們便也不會感到痛苦,也不用學著遺忘。
那些我們在路邊會看到總是大吼大叫對空氣說話的人,是不是有可能在這個時空與另一個時空的人對話?而那些電影裡常常用剪接及特效營造出來的懸疑和驚悚的戲劇效果,是不是只是在呈現還有一個平行時空裡隱形又連在一起的世界,就像妮可基嫚演的《神鬼第六感The Others 》要在同一個空間裡去分辨什麼是真正存在或是不存在的。(不過,看懸疑和驚悚的片子這樣想的話,就一點也沒有戲劇裡想要帶出讓人受怕的感覺了。)
這部電視劇有一個讓人無法進入的部分,應該是來自於不多作解釋或舖陳的部分,常常需要腦補一下「它到底要講什麼」,如果你看了原著,你會知道它在講什麼,但在戲劇呈現時,你又會感到困惑:它跟原著不一樣,卻需要原著的註解,但又實在無法連結起與原著之間,於是姑且就把這些交給「魔幻」「魔術」「平行時空」「夢」,或所有能盡可能讓自己進入故事的方式來加以轉換想像。我想這部分大概就是文字影像化最挑戰的部分了。
像「九十九樓」「透明的金魚」,這些幻化在腦中的畫面,要具體實現在影像上,必須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用電影《戀戀風塵》的片段來呈現九十九樓的樣貌是還滿有趣的,但沒有小說中馬克與商場平行共處三個月的魔力:逃離人群、處在人群裡卻不被看見的孤單感,小說裡沒有多寫,但可以讀出馬克的孤單感。這點在劇裡的張力就小得非常多!
「不被看見」「沒人愛」應該是從小到老會發生在很多人身上的內在呼喊,有些人習慣被慣性的遺忘,有些人從來沒有表達過自己是怎麼樣將誰牢記在記憶裡。而童年是最容易從現實中脫逃到另一個平行世界裡,幻想世界沒有了自己會是什麼樣子?既然不被愛也不被看見,活著又是什麼意義?
如果從吳明益的原著看向這部電視劇,它確實有著很大的時代錯亂感,以及文字走進改編後的一種彆扭感:好像得說某一個細節,但又說得不精準;好像故事非得帶進小說的重要元素,卻又少了舖陳故事需要的細節。如果要說原著和改編各自處在於不同的平行時空裡,好像也可以成立。
很喜歡小說裡後來馬克用電梯弄死了自己,也喜歡阿猴真的扣下了板機。但也喜歡電視改編的劇情裡,收住了許多悲傷的情節(當然,也另外添增了不少悲傷)若要說讓人比較厭倦的部分大概是台灣電視劇和電影常常有的slogen情結,非得在宣傳上或戲裡不斷強調那行文字,以及〈金魚〉這個故事實在可惜了原著非常有畫面的情節啊!
不過,依然還是推薦它。台灣的電視劇非常大量的失去與生活的連結,也缺乏擁有時代和歷史的痕跡!至少這部電視劇還是多有串連起台灣的過去,以及那個時代人與人之間往來互動的樣貌,給後來的人們做為回頭尋找的痕跡之一!
最後一定要提:小不點的眼裡裡多了長大的神情。不知道該心疼他沒有人愛,還是不捨他慢慢也會遺失對平行時空的想像及相信?
《天橋上的魔術師》The Magician On The Skywalk 2021
原作: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買個電子書吧!值得收藏啊!)
前期劇本:蔡宗翰、劉梓潔
編劇:楊雅喆、蔣友竹、陳虹任、吳季恩
導演:楊雅喆
主演:莊凱勛、孫淑媚、楊大正、朱軒洋、李奕樵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2K會員
859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換日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都曾經在某些生命中難以跨越的苦痛裡掙扎著想要從惡夢裡醒來,但多有的都是經過時間的淡化而選擇慢慢的、輕輕的放下;我們都曾經想要掙脫時代替我們設下的限制,除了努力的對抗外,還得好好的活下去,等待從惡夢醒來的那一天,就可以笑著跟魔術師說:「我不用去九十九樓了!」
看過原著的差不多在這前四集就可以把「改編原著」這件事從腦子抽出了,沒看過原著的,可以看完電視再追一下原著,感受一下1980年尚未數位化的時代,時間的緊迫和緩慢、人與人之間的靠近又疏離,以及情感的交流表達不太直接卻真摯動人的部分!
楊雅喆是個會說故事的人,特別是加進一點魔幻及童話的寓言,電視劇將吳明益的故事加進視覺的魔法,讓人一腳踩進時空機,我突然明白「魔術」是怎麼一回事,那是一種鑽入意識裡的集體催眠,魔術師就像《囧男孩》裡提到的吹笛人,更是不同時代中相同的集體召喚。
「窮」是什麼味道?也許在這世代只要沒有被債追著跑的、張開眼不用想著醒來第一餐要怎麼節省度日都不算窮吧!不管你信或不信這是最好或最壞的時代,日子都得往前走去!《大債時代》想說的就是這件事了吧!
今年看了67部電影,沒看完和重複的都沒算在內,比起他國,在台灣還能上電影院已算是非常幸運的事。樂於見到台灣電影的熱絡,也期望這股熱潮可以持續下去。台灣的影人還是要非常努力一點,劇本要再加強些,但更希望投資方可以投入更多資金,觀眾們能一直支持下去。
到底是人生如戲還是戲如人生呢?多數人的人生真的都很無聊啦!但就是因為無聊所以得要自己找樂子,那麼,看戲就是一種樂子,但真切不需要套用在自己的生活上!
我們都曾經在某些生命中難以跨越的苦痛裡掙扎著想要從惡夢裡醒來,但多有的都是經過時間的淡化而選擇慢慢的、輕輕的放下;我們都曾經想要掙脫時代替我們設下的限制,除了努力的對抗外,還得好好的活下去,等待從惡夢醒來的那一天,就可以笑著跟魔術師說:「我不用去九十九樓了!」
看過原著的差不多在這前四集就可以把「改編原著」這件事從腦子抽出了,沒看過原著的,可以看完電視再追一下原著,感受一下1980年尚未數位化的時代,時間的緊迫和緩慢、人與人之間的靠近又疏離,以及情感的交流表達不太直接卻真摯動人的部分!
楊雅喆是個會說故事的人,特別是加進一點魔幻及童話的寓言,電視劇將吳明益的故事加進視覺的魔法,讓人一腳踩進時空機,我突然明白「魔術」是怎麼一回事,那是一種鑽入意識裡的集體催眠,魔術師就像《囧男孩》裡提到的吹笛人,更是不同時代中相同的集體召喚。
「窮」是什麼味道?也許在這世代只要沒有被債追著跑的、張開眼不用想著醒來第一餐要怎麼節省度日都不算窮吧!不管你信或不信這是最好或最壞的時代,日子都得往前走去!《大債時代》想說的就是這件事了吧!
今年看了67部電影,沒看完和重複的都沒算在內,比起他國,在台灣還能上電影院已算是非常幸運的事。樂於見到台灣電影的熱絡,也期望這股熱潮可以持續下去。台灣的影人還是要非常努力一點,劇本要再加強些,但更希望投資方可以投入更多資金,觀眾們能一直支持下去。
到底是人生如戲還是戲如人生呢?多數人的人生真的都很無聊啦!但就是因為無聊所以得要自己找樂子,那麼,看戲就是一種樂子,但真切不需要套用在自己的生活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從2025秀場LV牛仔帽或西班牙鬥牛士扁帽的造型,或一些紅毯造型,敏感地人都會發現帽子肯是今年最夯的配件。 即使不談裝飾性,具遮陽功能的帽子也絕對是夏季應景道具。何不「蹭」這波流行,創造個人造型的新高度;Why Not?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不但描述「中華商場」這一空間,更是聚焦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回憶」編織成故事,把自身的經驗和自身成長的孕育地融合在文中,將「個體」回憶轉變為「共同」回憶,依靠書寫對「生命」的反思以及重建讀者的「回憶」和抵禦「消失」。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為2021年的影集,改編自作家吳明益同名小說,欲重現1980年代台北中華商場的榮景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看完一章就休息,是適合看這本書的節奏 有關於中華商場,這個某一世代的臺灣人都知道、甚至去過的地方 作者寫了他對中華商場的回憶,有人,有物,有景,有情 說是虛幻嘛,有真實的地和人啊 若說是真實,好多情節也太不可思議了 魔術師是要角,串連起每一章節,如果沒有魔術師,就沒有這本書 所以,因為魔
Thumbnail
貞葉林 黎明可可酥2.0:蛻變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在追求夢想或是通往追尋的目標道路上,因為太多未知的恐懼,而讓人擔憂害怕,也因此塔羅牌中的:惡魔、錢幣五、聖杯八以及寶劍十,都是讓人抽到時害怕、不喜歡的牌卡。
Thumbnail
「生意囝仔的唬爛,塑造文字魔術師」 對場所的回應,與爸媽兄弟姊妹擠在狹小閣樓的生活,下午過後一側有光、另一側有蔭的捉迷藏走廊,就連走廊下的老李都好像出現在陰影之外,於是那浮光掠影的影像與文字記錄組成了我對中華商場的印象,童年紀事與家屋日夢也構築了搖籃式的懷念。
Thumbnail
「什麼是九十九樓?我的第三地」關於99樓,其實一開始我很不滿意劇組丟出這個關鍵字,然後每一集都用不同意義去定義他,搞得九十九樓既像天堂、又像地獄,說是哈利波特裡的萬有應室嗎?也不必然...
Thumbnail
「忠於原著的形式與精神,什麼叫做改編?」在菲林與稿紙的場合上,作家與導演暢談起了改編這回事,談論不同媒體表現手法的特性,他們都同意文學轉譯之不易,尤其是那些被作者藏在字裡行間,若有似無、不說透的隱諱與留白。      
Thumbnail
契機始於在光華商場新大樓聊到中華商場,開始看文本後便不斷地挖掘,不斷地在故事角落拾獲自己的記憶。 影集與小說、漫畫,大不同的是成年人的悲哀,揭開來傷痕累累、無奈卻帶有懷念的曾經;小時侯的模糊,成年後的了然於心,九十九樓與一樓其實沒什麼兩樣,世界是如此的悲傷也美麗。
Thumbnail
政治隱喻,是楊雅喆導演在《天橋上的魔術師》原作以外,特意加入的。將戒嚴時期的肅穆和警戒,透過影像再次重現。在第四集〈石獅子〉的後半,大珮小珮的父親柴先生與學校老師,在書店裡的一段對話,著實耐人尋味。​ ​ ​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從2025秀場LV牛仔帽或西班牙鬥牛士扁帽的造型,或一些紅毯造型,敏感地人都會發現帽子肯是今年最夯的配件。 即使不談裝飾性,具遮陽功能的帽子也絕對是夏季應景道具。何不「蹭」這波流行,創造個人造型的新高度;Why Not?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不但描述「中華商場」這一空間,更是聚焦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回憶」編織成故事,把自身的經驗和自身成長的孕育地融合在文中,將「個體」回憶轉變為「共同」回憶,依靠書寫對「生命」的反思以及重建讀者的「回憶」和抵禦「消失」。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為2021年的影集,改編自作家吳明益同名小說,欲重現1980年代台北中華商場的榮景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看完一章就休息,是適合看這本書的節奏 有關於中華商場,這個某一世代的臺灣人都知道、甚至去過的地方 作者寫了他對中華商場的回憶,有人,有物,有景,有情 說是虛幻嘛,有真實的地和人啊 若說是真實,好多情節也太不可思議了 魔術師是要角,串連起每一章節,如果沒有魔術師,就沒有這本書 所以,因為魔
Thumbnail
貞葉林 黎明可可酥2.0:蛻變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在追求夢想或是通往追尋的目標道路上,因為太多未知的恐懼,而讓人擔憂害怕,也因此塔羅牌中的:惡魔、錢幣五、聖杯八以及寶劍十,都是讓人抽到時害怕、不喜歡的牌卡。
Thumbnail
「生意囝仔的唬爛,塑造文字魔術師」 對場所的回應,與爸媽兄弟姊妹擠在狹小閣樓的生活,下午過後一側有光、另一側有蔭的捉迷藏走廊,就連走廊下的老李都好像出現在陰影之外,於是那浮光掠影的影像與文字記錄組成了我對中華商場的印象,童年紀事與家屋日夢也構築了搖籃式的懷念。
Thumbnail
「什麼是九十九樓?我的第三地」關於99樓,其實一開始我很不滿意劇組丟出這個關鍵字,然後每一集都用不同意義去定義他,搞得九十九樓既像天堂、又像地獄,說是哈利波特裡的萬有應室嗎?也不必然...
Thumbnail
「忠於原著的形式與精神,什麼叫做改編?」在菲林與稿紙的場合上,作家與導演暢談起了改編這回事,談論不同媒體表現手法的特性,他們都同意文學轉譯之不易,尤其是那些被作者藏在字裡行間,若有似無、不說透的隱諱與留白。      
Thumbnail
契機始於在光華商場新大樓聊到中華商場,開始看文本後便不斷地挖掘,不斷地在故事角落拾獲自己的記憶。 影集與小說、漫畫,大不同的是成年人的悲哀,揭開來傷痕累累、無奈卻帶有懷念的曾經;小時侯的模糊,成年後的了然於心,九十九樓與一樓其實沒什麼兩樣,世界是如此的悲傷也美麗。
Thumbnail
政治隱喻,是楊雅喆導演在《天橋上的魔術師》原作以外,特意加入的。將戒嚴時期的肅穆和警戒,透過影像再次重現。在第四集〈石獅子〉的後半,大珮小珮的父親柴先生與學校老師,在書店裡的一段對話,著實耐人尋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