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天橋上的魔術師》EP09~10|平行時空的你,現在好嗎?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在吳明益的原著裡〈金魚〉和〈九十九樓〉是兩篇我很喜歡的章節,特別是〈九十九樓〉中馬克最後的結局。消失的人會去哪裡呢?都去了九十九樓吧?那裡留著我們遺失和失去的東西,即使馬克選擇結束生命,他依然還是抵達了那個他口中的九十九樓,在另一個平行世界裡和這個宇宙的人一起生活。

從第一集就在等這段平行時空的出現,不知道會不會被搬進電視劇裡?

關於「遺忘」,在動畫片《可可夜總會》裡,我們得到一段對死亡後的靈魂會怎麼存在於那個世界的描述,於是我們會記得不要遺忘離開這個世界的人;在電影《MIB》裡,我們把那些離開逝去的人都當作他們只是來地球居住的外星人,時間到了他們只是回到自己的星球去,只要這麼想著,我們便也不會感到痛苦,也不用學著遺忘。

那些我們在路邊會看到總是大吼大叫對空氣說話的人,是不是有可能在這個時空與另一個時空的人對話?而那些電影裡常常用剪接及特效營造出來的懸疑和驚悚的戲劇效果,是不是只是在呈現還有一個平行時空裡隱形又連在一起的世界,就像妮可基嫚演的《神鬼第六感The Others 》要在同一個空間裡去分辨什麼是真正存在或是不存在的。(不過,看懸疑和驚悚的片子這樣想的話,就一點也沒有戲劇裡想要帶出讓人受怕的感覺了。)

這部電視劇有一個讓人無法進入的部分,應該是來自於不多作解釋或舖陳的部分,常常需要腦補一下「它到底要講什麼」,如果你看了原著,你會知道它在講什麼,但在戲劇呈現時,你又會感到困惑:它跟原著不一樣,卻需要原著的註解,但又實在無法連結起與原著之間,於是姑且就把這些交給「魔幻」「魔術」「平行時空」「夢」,或所有能盡可能讓自己進入故事的方式來加以轉換想像。我想這部分大概就是文字影像化最挑戰的部分了。

像「九十九樓」「透明的金魚」,這些幻化在腦中的畫面,要具體實現在影像上,必須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用電影《戀戀風塵》的片段來呈現九十九樓的樣貌是還滿有趣的,但沒有小說中馬克與商場平行共處三個月的魔力:逃離人群、處在人群裡卻不被看見的孤單感,小說裡沒有多寫,但可以讀出馬克的孤單感。這點在劇裡的張力就小得非常多!

「不被看見」「沒人愛」應該是從小到老會發生在很多人身上的內在呼喊,有些人習慣被慣性的遺忘,有些人從來沒有表達過自己是怎麼樣將誰牢記在記憶裡。而童年是最容易從現實中脫逃到另一個平行世界裡,幻想世界沒有了自己會是什麼樣子?既然不被愛也不被看見,活著又是什麼意義?

如果從吳明益的原著看向這部電視劇,它確實有著很大的時代錯亂感,以及文字走進改編後的一種彆扭感:好像得說某一個細節,但又說得不精準;好像故事非得帶進小說的重要元素,卻又少了舖陳故事需要的細節。如果要說原著和改編各自處在於不同的平行時空裡,好像也可以成立。

很喜歡小說裡後來馬克用電梯弄死了自己,也喜歡阿猴真的扣下了板機。但也喜歡電視改編的劇情裡,收住了許多悲傷的情節(當然,也另外添增了不少悲傷)若要說讓人比較厭倦的部分大概是台灣電視劇和電影常常有的slogen情結,非得在宣傳上或戲裡不斷強調那行文字,以及〈金魚〉這個故事實在可惜了原著非常有畫面的情節啊!

不過,依然還是推薦它。台灣的電視劇非常大量的失去與生活的連結,也缺乏擁有時代和歷史的痕跡!至少這部電視劇還是多有串連起台灣的過去,以及那個時代人與人之間往來互動的樣貌,給後來的人們做為回頭尋找的痕跡之一!

最後一定要提:小不點的眼裡裡多了長大的神情。不知道該心疼他沒有人愛,還是不捨他慢慢也會遺失對平行時空的想像及相信?

《天橋上的魔術師》The Magician On The Skywalk 2021
原作: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買個電子書吧!值得收藏啊!)
前期劇本:蔡宗翰、劉梓潔
編劇:楊雅喆、蔣友竹、陳虹任、吳季恩
導演:楊雅喆
主演:莊凱勛、孫淑媚、楊大正、朱軒洋、李奕樵

圖片來源:天橋上的魔術師 公視影集Facebook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換日線的沙龍
21.2K會員
926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換日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1
童話故事下集,依然還是個童話故事!倘若沒有那個會在睡覺進到房間裡收垃圾的媽媽,也沒有那些會聚在家裡的三姑六婆親戚!像曾學友那樣的男人根本是人間極品!呵呵~
Thumbnail
2025/03/11
童話故事下集,依然還是個童話故事!倘若沒有那個會在睡覺進到房間裡收垃圾的媽媽,也沒有那些會聚在家裡的三姑六婆親戚!像曾學友那樣的男人根本是人間極品!呵呵~
Thumbnail
2025/02/15
我甚至覺得連劇本都拋棄他們了!
Thumbnail
2025/02/15
我甚至覺得連劇本都拋棄他們了!
Thumbnail
2025/02/08
《聽海湧》究竟值不值得花那麼多錢?是不是扭曲歷史?該不該說成故事?坦白說,台灣關於「歷史」的劇實在太少,不論是不是杜撰、改編或是擦邊球的被提及,都少之又少,能多一部是一部,拿「不符史實」來大砍預算,或許我們得先問「有多少人了解當時的歷史」來提問吧!
Thumbnail
2025/02/08
《聽海湧》究竟值不值得花那麼多錢?是不是扭曲歷史?該不該說成故事?坦白說,台灣關於「歷史」的劇實在太少,不論是不是杜撰、改編或是擦邊球的被提及,都少之又少,能多一部是一部,拿「不符史實」來大砍預算,或許我們得先問「有多少人了解當時的歷史」來提問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口氣追完由楊雅喆導演執導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後,筆者便找來吳明益撰寫的原著閱讀,細品一篇篇構築在其中華商場童年的魔幻故事,從小說句子中粗略在腦中描繪出作者記憶中的中華商場,可能是從未經歷過商場存在時的歲月,筆者對於中華商場的想像也較為片面、模糊,也唯恐自己曲解作者原意。 引用及參考自:
Thumbnail
一口氣追完由楊雅喆導演執導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後,筆者便找來吳明益撰寫的原著閱讀,細品一篇篇構築在其中華商場童年的魔幻故事,從小說句子中粗略在腦中描繪出作者記憶中的中華商場,可能是從未經歷過商場存在時的歲月,筆者對於中華商場的想像也較為片面、模糊,也唯恐自己曲解作者原意。 引用及參考自:
Thumbnail
非常特別的題材 看預告完全看不出來要演什麼😂 非常用心的場景 媽媽看一眼就說這不是中華商場嗎 可見塑造的很成功👏 沒看小說 看大家討論說將很多不同單元的故事元素串在一起覺得編劇很厲害! 動畫和畫面的呈現也都很棒 很多幕都令人印象深刻 不過個人沒那麼喜歡單元劇的形式 對天橋大概就是覺得好看但沒那麼
Thumbnail
非常特別的題材 看預告完全看不出來要演什麼😂 非常用心的場景 媽媽看一眼就說這不是中華商場嗎 可見塑造的很成功👏 沒看小說 看大家討論說將很多不同單元的故事元素串在一起覺得編劇很厲害! 動畫和畫面的呈現也都很棒 很多幕都令人印象深刻 不過個人沒那麼喜歡單元劇的形式 對天橋大概就是覺得好看但沒那麼
Thumbnail
距離上回認真追本土原創連續劇,已經是郭書瑤主演的《通靈少女》第一季。沒料到,在沒看過楊雅喆任何一部執導作品下,加上本身是 1990 年代生的,以為無法投入以 1980 年代為背景的《天橋上的魔術師》。看到最後,得說就連無法經歷那年代、只能單憑各方資料理解脈絡的小弟我,整體下來是輕鬆無礙地投入其中。
Thumbnail
距離上回認真追本土原創連續劇,已經是郭書瑤主演的《通靈少女》第一季。沒料到,在沒看過楊雅喆任何一部執導作品下,加上本身是 1990 年代生的,以為無法投入以 1980 年代為背景的《天橋上的魔術師》。看到最後,得說就連無法經歷那年代、只能單憑各方資料理解脈絡的小弟我,整體下來是輕鬆無礙地投入其中。
Thumbnail
【天橋ep1.2】時間之河的隱喻持續穿插在影集之中,有人說一到九集是第十集的小不點重返過去的回憶,消失的都還存在,帶著觀眾走一趟兼併失去與拾獲的日夢。接下來就是對於每一集的絮絮叨叨,細微如羽序飄飛,但也是細細品嘗的觀後感。
Thumbnail
【天橋ep1.2】時間之河的隱喻持續穿插在影集之中,有人說一到九集是第十集的小不點重返過去的回憶,消失的都還存在,帶著觀眾走一趟兼併失去與拾獲的日夢。接下來就是對於每一集的絮絮叨叨,細微如羽序飄飛,但也是細細品嘗的觀後感。
Thumbnail
「什麼是九十九樓?我的第三地」關於99樓,其實一開始我很不滿意劇組丟出這個關鍵字,然後每一集都用不同意義去定義他,搞得九十九樓既像天堂、又像地獄,說是哈利波特裡的萬有應室嗎?也不必然...
Thumbnail
「什麼是九十九樓?我的第三地」關於99樓,其實一開始我很不滿意劇組丟出這個關鍵字,然後每一集都用不同意義去定義他,搞得九十九樓既像天堂、又像地獄,說是哈利波特裡的萬有應室嗎?也不必然...
Thumbnail
楊雅喆對全劇的核心定調是一句話: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那些不見了的人、事、物,正因為被你察覺它的不見,懷念它,才得以永遠存在。我想這句話不只在說情節,不只是「人物會消失,愛情會結束,連商場都會被拆掉」,它還暗示了整部劇的形式:影集版拿掉「現在」的時間線,只講「過去」,但是它仍然保留了「回憶」的質感。
Thumbnail
楊雅喆對全劇的核心定調是一句話: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那些不見了的人、事、物,正因為被你察覺它的不見,懷念它,才得以永遠存在。我想這句話不只在說情節,不只是「人物會消失,愛情會結束,連商場都會被拆掉」,它還暗示了整部劇的形式:影集版拿掉「現在」的時間線,只講「過去」,但是它仍然保留了「回憶」的質感。
Thumbnail
很喜歡小說裡後來馬克用電梯弄死了自己,也喜歡阿猴真的扣下了板機。但也喜歡電視改編的劇情裡,收住了許多悲傷的情節(當然,也另外添增了不少悲傷)若要說讓人比較厭倦的部分大概是台灣電視劇和電影常常有的slogen情節,非得在宣傳上或戲裡不斷強調那行文字,以及〈金魚〉這個故事實在可惜了原著非常有畫面的情節啊
Thumbnail
很喜歡小說裡後來馬克用電梯弄死了自己,也喜歡阿猴真的扣下了板機。但也喜歡電視改編的劇情裡,收住了許多悲傷的情節(當然,也另外添增了不少悲傷)若要說讓人比較厭倦的部分大概是台灣電視劇和電影常常有的slogen情節,非得在宣傳上或戲裡不斷強調那行文字,以及〈金魚〉這個故事實在可惜了原著非常有畫面的情節啊
Thumbnail
終點屬於此趟旅程的一部分,以手腕上那支超時空手錶開啟,也以超時空手錶作結。面對家庭、教養、政治、愛情、友情、夢想、性別、自我、創傷等無數凌駕時空的命題,十字路口的人們迷惘而徬徨,時間的魔法一分不差於此時的黑暗中點亮火柴,絕望中彰顯希望,並於有限中創造出更多超越文字和影像的無限。
Thumbnail
終點屬於此趟旅程的一部分,以手腕上那支超時空手錶開啟,也以超時空手錶作結。面對家庭、教養、政治、愛情、友情、夢想、性別、自我、創傷等無數凌駕時空的命題,十字路口的人們迷惘而徬徨,時間的魔法一分不差於此時的黑暗中點亮火柴,絕望中彰顯希望,並於有限中創造出更多超越文字和影像的無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