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天橋上的魔術師》EP01~02|在那個娛樂缺乏的年代,我們在集體意識服從、反叛、彼此陪伴

更新於 2021/02/2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回頭去看2012年讀《天橋上的魔術師》後寫下的文章,我幾乎沒有提到任何書的內容,反而提到了楊雅喆的《囧男孩》,如今再翻起吳明益的書和看了改編後的電視劇,感到某種意外的巧合。楊雅喆是個會說故事的人,特別是加進一點魔幻及童話的寓言,電視劇將吳明益的故事加進視覺的魔法,讓人一腳踩進時空機,我突然明白「魔術」是怎麼一回事,那是一種鑽入意識裡的集體催眠,魔術師就像《囧男孩》裡提到的吹笛人,更是不同時代中相同的集體召喚。
只是在那個娛樂缺乏的年代所擁有的陪伴,已經幾乎是消失在後來為戲重新打造中華商場的此刻、現在!我們再回不去那種認真聆聽旁人、想方設法在生活裡找尋有趣的年代;我們更缺乏一點空白的時光,廁所畫上一層層樓的按鈕,幻想抵達九十九樓後的世界是什麼模樣,只剩一方小小的螢幕閃爍著燈光,映出每一個人發白的臉龐。
改編後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少了一點點悲傷的感覺,加強了那個年代人跟人之間往來、互動的緊密,那些我們現在在網路、在爆料公社看到的以訛傳訛、互相八卦,在那個沒有網路的年代,人們關心的那些傳言,不過就是樓上、樓下,隔壁鄰居的日常,誰會知道幾十公里外根本與自己不相關的那些狗屁倒灶?誰沒事無聊根本不認識誰誰誰,還常說得像是自己是那個誰誰誰的親友一樣,不只肉搜,還常自以為是地總是要多碎嘴幾句。
在那個娛樂缺乏的年代,魔術師、任天堂、電動機台、賭博電玩、珠仔台……就是孩子們小小的大世界,再高階一點的青少年娛樂:讀書、聽音樂、彈吉他、寫情書、把妹,或是大人口中每天出門都不回家動不動在街上浪流連。生活無聊得狠,你就是得自己找樂子,自己找不著就去看別人在玩啥,要嘛跟別人一起,要嘛幹些什麼讓別人跟著自己一起,只要有一個人應和了,就有機會用自己手中的把戲,將同伴籠絡在一起,好讓自己得到那麼一點點注視!
也是同樣是那個年代,那些被要求對威權統治的臣服,在魔術師的魔法下,成為一場集體共舞的同樂,於是人們舉起了右手,對領袖做出了致敬,這應該是台灣在那個年代一直到八○前出生的孩子,另一個深刻的記憶。
我們聽著父母師長國家的指令,一邊順應著眼前的局勢服從,一邊在心裡時常翻著白眼,就像挨了籐條擦著辣手的白花油還不斷講著垃圾話和幹著蠢事的孩子:服從歸服從,屬於我們的反叛怎麼可以說沒了就沒了?大概也只有那些還擁有著「不懂事」的權利的孩子,才能賴在地上耍賴,施展著自己對於權威的抵抗。
在電視劇開播前,我正在重讀《天橋上的魔術師》前幾篇,在Facebook寫下這段字:
重讀《天橋上的魔術師》心都痛了起來。第一次讀時,我還沉在父親過世的難過裡吧?那時的人生只剩童年的自己和爸爸的記憶!我會喜歡電視劇版本嗎?我不確定!但我重新看了我當時寫的讀後心得,提到了楊雅喆的《囧男孩》,如今卻成為一種奇妙連結在一起的巧合。我想他們倆各自說著故事的時候,對那個正處於悲傷的我,有不同程度的療癒吧!
我滿喜歡這兩集的改編,不單是因為那某一部分是我的童年,更是現在回頭去看那個科技不怎麼發達的年代,即使是真的非常邊緣的孩子,至少還能走在天橋上跟那些無聊的、有趣的人們擦身而過。假如你無聊地蹲在路邊,都還會有跟你一樣無聊的人好奇著你在看什麼而蹲在你身邊,以為你真的在看些什麼?(其實你只是無聊想蹲下來而已。哈哈哈!)
樓下鄰居的孩子常群聚在一台台摩托車上,就著一盞路燈和夜裡從鄰居的屋裡透出的光線,頭也不抬地玩著手遊。他們會不會在後來的人生,根本不記得對方的臉,只記得手遊裡對方的頭像和ID?他們會不會連起身一同冒險的機會都沒有,只剩下手遊裡的成群結集?
題外話1:現在孩子知道「竹筍炒肉絲」這個詞嗎?從前被師長拿籐條打手心的時候,都是這麼代稱的
題外話2:不知道楊雅喆小時候是不是很愛賴在地上耍賴?因為《囧男孩》也有這個橋段。
《天橋上的魔術師》The Magician On The Skywalk 2021
原作: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買個電子書吧!值得收藏啊!)
前期劇本:蔡宗翰、劉梓潔
編劇:楊雅喆、蔣友竹、陳虹任、吳季恩
導演:楊雅喆
主演:莊凱勛、孫淑媚、楊大正、朱軒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2K會員
859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換日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窮」是什麼味道?也許在這世代只要沒有被債追著跑的、張開眼不用想著醒來第一餐要怎麼節省度日都不算窮吧!不管你信或不信這是最好或最壞的時代,日子都得往前走去!《大債時代》想說的就是這件事了吧!
今年看了67部電影,沒看完和重複的都沒算在內,比起他國,在台灣還能上電影院已算是非常幸運的事。樂於見到台灣電影的熱絡,也期望這股熱潮可以持續下去。台灣的影人還是要非常努力一點,劇本要再加強些,但更希望投資方可以投入更多資金,觀眾們能一直支持下去。
到底是人生如戲還是戲如人生呢?多數人的人生真的都很無聊啦!但就是因為無聊所以得要自己找樂子,那麼,看戲就是一種樂子,但真切不需要套用在自己的生活上!
台灣有非常非常多的本土作品都是值得一看的。我們要有更好的創作環境、好的作品,一定要靠大家多多支持分享!
《俗女養成記》大概就是女版的《花甲男孩轉大人》吧!一樣是從南部去台北,一樣從台北回到南部,一樣被問著婚姻、未來,一樣有著許許多多其實就是日常的家族親友間往來的故事,但《俗女養成記》多了從女性的角度,從小比男性社會化的社交往來、察顏觀色,依循卻不完全遵守著應有的規矩,在其中掙扎、反抗、辨證中有了陳嘉玲
殺人、自殺,一定都有它內在必然會「成形」的理由。簡化了這個部分,故事就容易扁平,如果連著五六個都一樣,就必然只會剩下「完成一個作品」,而少去那個稱之為靈魂的東西。
「窮」是什麼味道?也許在這世代只要沒有被債追著跑的、張開眼不用想著醒來第一餐要怎麼節省度日都不算窮吧!不管你信或不信這是最好或最壞的時代,日子都得往前走去!《大債時代》想說的就是這件事了吧!
今年看了67部電影,沒看完和重複的都沒算在內,比起他國,在台灣還能上電影院已算是非常幸運的事。樂於見到台灣電影的熱絡,也期望這股熱潮可以持續下去。台灣的影人還是要非常努力一點,劇本要再加強些,但更希望投資方可以投入更多資金,觀眾們能一直支持下去。
到底是人生如戲還是戲如人生呢?多數人的人生真的都很無聊啦!但就是因為無聊所以得要自己找樂子,那麼,看戲就是一種樂子,但真切不需要套用在自己的生活上!
台灣有非常非常多的本土作品都是值得一看的。我們要有更好的創作環境、好的作品,一定要靠大家多多支持分享!
《俗女養成記》大概就是女版的《花甲男孩轉大人》吧!一樣是從南部去台北,一樣從台北回到南部,一樣被問著婚姻、未來,一樣有著許許多多其實就是日常的家族親友間往來的故事,但《俗女養成記》多了從女性的角度,從小比男性社會化的社交往來、察顏觀色,依循卻不完全遵守著應有的規矩,在其中掙扎、反抗、辨證中有了陳嘉玲
殺人、自殺,一定都有它內在必然會「成形」的理由。簡化了這個部分,故事就容易扁平,如果連著五六個都一樣,就必然只會剩下「完成一個作品」,而少去那個稱之為靈魂的東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從2025秀場LV牛仔帽或西班牙鬥牛士扁帽的造型,或一些紅毯造型,敏感地人都會發現帽子肯是今年最夯的配件。 即使不談裝飾性,具遮陽功能的帽子也絕對是夏季應景道具。何不「蹭」這波流行,創造個人造型的新高度;Why Not?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不但描述「中華商場」這一空間,更是聚焦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回憶」編織成故事,把自身的經驗和自身成長的孕育地融合在文中,將「個體」回憶轉變為「共同」回憶,依靠書寫對「生命」的反思以及重建讀者的「回憶」和抵禦「消失」。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為2021年的影集,改編自作家吳明益同名小說,欲重現1980年代台北中華商場的榮景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看完一章就休息,是適合看這本書的節奏 有關於中華商場,這個某一世代的臺灣人都知道、甚至去過的地方 作者寫了他對中華商場的回憶,有人,有物,有景,有情 說是虛幻嘛,有真實的地和人啊 若說是真實,好多情節也太不可思議了 魔術師是要角,串連起每一章節,如果沒有魔術師,就沒有這本書 所以,因為魔
Thumbnail
貞葉林 黎明可可酥2.0:蛻變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在追求夢想或是通往追尋的目標道路上,因為太多未知的恐懼,而讓人擔憂害怕,也因此塔羅牌中的:惡魔、錢幣五、聖杯八以及寶劍十,都是讓人抽到時害怕、不喜歡的牌卡。
Thumbnail
「生意囝仔的唬爛,塑造文字魔術師」 對場所的回應,與爸媽兄弟姊妹擠在狹小閣樓的生活,下午過後一側有光、另一側有蔭的捉迷藏走廊,就連走廊下的老李都好像出現在陰影之外,於是那浮光掠影的影像與文字記錄組成了我對中華商場的印象,童年紀事與家屋日夢也構築了搖籃式的懷念。
Thumbnail
「什麼是九十九樓?我的第三地」關於99樓,其實一開始我很不滿意劇組丟出這個關鍵字,然後每一集都用不同意義去定義他,搞得九十九樓既像天堂、又像地獄,說是哈利波特裡的萬有應室嗎?也不必然...
Thumbnail
「忠於原著的形式與精神,什麼叫做改編?」在菲林與稿紙的場合上,作家與導演暢談起了改編這回事,談論不同媒體表現手法的特性,他們都同意文學轉譯之不易,尤其是那些被作者藏在字裡行間,若有似無、不說透的隱諱與留白。      
Thumbnail
契機始於在光華商場新大樓聊到中華商場,開始看文本後便不斷地挖掘,不斷地在故事角落拾獲自己的記憶。 影集與小說、漫畫,大不同的是成年人的悲哀,揭開來傷痕累累、無奈卻帶有懷念的曾經;小時侯的模糊,成年後的了然於心,九十九樓與一樓其實沒什麼兩樣,世界是如此的悲傷也美麗。
Thumbnail
政治隱喻,是楊雅喆導演在《天橋上的魔術師》原作以外,特意加入的。將戒嚴時期的肅穆和警戒,透過影像再次重現。在第四集〈石獅子〉的後半,大珮小珮的父親柴先生與學校老師,在書店裡的一段對話,著實耐人尋味。​ ​ ​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從2025秀場LV牛仔帽或西班牙鬥牛士扁帽的造型,或一些紅毯造型,敏感地人都會發現帽子肯是今年最夯的配件。 即使不談裝飾性,具遮陽功能的帽子也絕對是夏季應景道具。何不「蹭」這波流行,創造個人造型的新高度;Why Not?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不但描述「中華商場」這一空間,更是聚焦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回憶」編織成故事,把自身的經驗和自身成長的孕育地融合在文中,將「個體」回憶轉變為「共同」回憶,依靠書寫對「生命」的反思以及重建讀者的「回憶」和抵禦「消失」。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為2021年的影集,改編自作家吳明益同名小說,欲重現1980年代台北中華商場的榮景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看完一章就休息,是適合看這本書的節奏 有關於中華商場,這個某一世代的臺灣人都知道、甚至去過的地方 作者寫了他對中華商場的回憶,有人,有物,有景,有情 說是虛幻嘛,有真實的地和人啊 若說是真實,好多情節也太不可思議了 魔術師是要角,串連起每一章節,如果沒有魔術師,就沒有這本書 所以,因為魔
Thumbnail
貞葉林 黎明可可酥2.0:蛻變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在追求夢想或是通往追尋的目標道路上,因為太多未知的恐懼,而讓人擔憂害怕,也因此塔羅牌中的:惡魔、錢幣五、聖杯八以及寶劍十,都是讓人抽到時害怕、不喜歡的牌卡。
Thumbnail
「生意囝仔的唬爛,塑造文字魔術師」 對場所的回應,與爸媽兄弟姊妹擠在狹小閣樓的生活,下午過後一側有光、另一側有蔭的捉迷藏走廊,就連走廊下的老李都好像出現在陰影之外,於是那浮光掠影的影像與文字記錄組成了我對中華商場的印象,童年紀事與家屋日夢也構築了搖籃式的懷念。
Thumbnail
「什麼是九十九樓?我的第三地」關於99樓,其實一開始我很不滿意劇組丟出這個關鍵字,然後每一集都用不同意義去定義他,搞得九十九樓既像天堂、又像地獄,說是哈利波特裡的萬有應室嗎?也不必然...
Thumbnail
「忠於原著的形式與精神,什麼叫做改編?」在菲林與稿紙的場合上,作家與導演暢談起了改編這回事,談論不同媒體表現手法的特性,他們都同意文學轉譯之不易,尤其是那些被作者藏在字裡行間,若有似無、不說透的隱諱與留白。      
Thumbnail
契機始於在光華商場新大樓聊到中華商場,開始看文本後便不斷地挖掘,不斷地在故事角落拾獲自己的記憶。 影集與小說、漫畫,大不同的是成年人的悲哀,揭開來傷痕累累、無奈卻帶有懷念的曾經;小時侯的模糊,成年後的了然於心,九十九樓與一樓其實沒什麼兩樣,世界是如此的悲傷也美麗。
Thumbnail
政治隱喻,是楊雅喆導演在《天橋上的魔術師》原作以外,特意加入的。將戒嚴時期的肅穆和警戒,透過影像再次重現。在第四集〈石獅子〉的後半,大珮小珮的父親柴先生與學校老師,在書店裡的一段對話,著實耐人尋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