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美麗新世界》| 我們所面臨的兩種網路極權社會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來源:Study Breaks Magzines
在《1984》以及《美麗新世界》兩本小說當中,都提到了一個重要的想法

廢棄語言即廢棄思想


在《1984》中,喬治歐威爾創造了一種新的語言「新語」(New Language來作為國家語言,像是「好的」(good)反義則為「壞的」(bad),新語則把所有負面詞彙刪除,因此你只能看到「非好的」(ungood),因此你無法說老大哥「壞的」,你只能說他是「非好的」;新語同樣也把正面的詞彙刪減,不再需要「優秀的」、「了不起的」這樣拗口的形容詞。只需要用「加倍好的」(plus good)取代就好了,再強烈一點的語氣也能用「雙倍加好的」(double plus good)也能描述。

試想,如果我們需要語言來描述、解釋、討論,把語言限縮到零星詞彙,這只會讓人們能夠討論的事物減少、世界觀也變得愈來愈窄。中國的字詞審查便是《1984》的再現。在微信上曾有用戶在領養小動物的社團內發文:

一箱小狗,共五隻.....

網站內部限制用戶的發文,因為涉及使用敏感詞彙(狗共)。其他網友舉出曾被屏蔽的文句還有「我有一台獨立伺服器」、「實習狗的日子真辛苦」。如果我們真的要與中國網友談論稍微敏感的事,他們別無選擇只能拒絕、盡量避而不談,而這樣只會加深歧視、加強兩方的隔閡。某種程度上來說,大部分也無法語我們討論,因為他們的腦中對應的相關概念,可能在小時候就已經被抹除了。
來源:Water Clock
《美麗新世界》則與《1984》走了相反的途徑。在《美麗新世界》中沒有人刻意隱藏、審查、竄改文本,因為只要給予人們滿溢的低廉娛樂,就不會再有文本的需求。這些娛樂以感官刺激為重,血脈噴張的電影、索麻(書中所提供人們的興奮劑)、每天都能換性伴侶;書中所呈現的樣態就如同尼爾波茲曼的著作《娛樂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給我娛樂,其餘免談!
《美麗新世界》美麗新世界的文本不只是發生在美國,而是發生在全世界。商業界的一個陰謀論「奶嘴樂計畫tittytainment用來描述一個設想:
未來,由於生產力的不斷上升,世界上的一大部分人口將會不需要參與生產工作。為了安慰這些人,他們的生活應該被大量的娛樂活動(網路、電視和遊戲)填滿。
你可以發現我們的電視、電腦、手機連接上網路後,我們有無限的選擇去瀏覽節目、新聞、影劇、短片、文章;娛樂產業用一種低俗、廉價的內容取代了書本能提供的公共論述,重點是我們接受而且喜歡。我們現在處於書市爆炸的年代,紙本書、電子書、周刊、評論隨處可見,可是我們購買的人數也跌到了爆炸性的低
手機作為「科技索麻」成功讓我們對於書本感到厭惡,然而唾棄書本會加速讓思想單一化;沒有大量的閱讀,只會讓人言語無味。《美麗新世界》在阿道斯赫壻黎的想像中,會發生在西元2540年的倫敦;但我認為這一切已經發生了,不僅提早了500年,也不只發生在倫敦,而是全世界皆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9會員
208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的其他內容
每次跟親戚談到照顧這件事的時候,每次都會讓我感覺跟他們活在一個沒有交集的世界,而最終都會淪為「該做而沒有做」的是非辨證。似乎我們對於照顧這件事,是可以轉讓跟交易的
2020年Netflix釋出了一部引起全球討論的劇情式紀錄片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 The Social Dilemma 導演傑夫·奧爾洛夫斯基(Jeff Orlowski)用非常視覺化的手法呈現一種新形態的社會現況 —— 監控資本主義
麥克魯漢在《認識媒體》說道 「新媒體(媒介)永遠不會只是舊媒體的擴充,也不會放著舊媒體不管。它會不停的壓迫著舊媒體,直到他為舊媒體找到新的形態和定位。」
我常聽到很多人對於失智症的想法非常直觀, 反正人老了、年紀大了本來就會這樣。這樣的想法也同時透露著「身體機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流失」的隱喻;如果我們接受了這樣的隱喻不就等於接受宿命論的劇本嗎?
在距今200年前的美國社會,路上常常可聽到人們在談論時事,甚至專題演講在路旁的公園就能看到,那時候人手一書是很正常的;200年後的美國甚或是全世界,已經沒什麼人在做深度討論了,專題演講變成致使注意力渙散的催眠曲,路上皆可看到人手一機甚至不只一機。 我們的閱讀能力發生了甚麼
每次跟親戚談到照顧這件事的時候,每次都會讓我感覺跟他們活在一個沒有交集的世界,而最終都會淪為「該做而沒有做」的是非辨證。似乎我們對於照顧這件事,是可以轉讓跟交易的
2020年Netflix釋出了一部引起全球討論的劇情式紀錄片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 The Social Dilemma 導演傑夫·奧爾洛夫斯基(Jeff Orlowski)用非常視覺化的手法呈現一種新形態的社會現況 —— 監控資本主義
麥克魯漢在《認識媒體》說道 「新媒體(媒介)永遠不會只是舊媒體的擴充,也不會放著舊媒體不管。它會不停的壓迫著舊媒體,直到他為舊媒體找到新的形態和定位。」
我常聽到很多人對於失智症的想法非常直觀, 反正人老了、年紀大了本來就會這樣。這樣的想法也同時透露著「身體機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流失」的隱喻;如果我們接受了這樣的隱喻不就等於接受宿命論的劇本嗎?
在距今200年前的美國社會,路上常常可聽到人們在談論時事,甚至專題演講在路旁的公園就能看到,那時候人手一書是很正常的;200年後的美國甚或是全世界,已經沒什麼人在做深度討論了,專題演講變成致使注意力渙散的催眠曲,路上皆可看到人手一機甚至不只一機。 我們的閱讀能力發生了甚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是瑞典最暢銷的心靈書。26歲的經濟學家比約恩,是人們眼中的人生勝利組,在即將接任跨國企業的財務長之際,毅然決然地順從自己的內心,放下一切,前往泰國當森林僧侶。在世界各地度過17年的僧人生涯,結識許多懷抱人生智慧的前輩們。
Thumbnail
瞭解情緒建構的概念,轉變對情緒的感知與解讀方式,自主地思考內在感受和情緒建構,共同探索情緒培伴Playback技巧。
Thumbnail
溝通表達培訓師張忘形花費3年時間寫作,結合自身經驗、觀察與學習,透過分析個人信念、人際界線、各類情緒、人格特質等面向,學會什麼是溝通?怎麼說比較好?
Thumbnail
心理類知名暢銷書。透過哲學家與年輕人兩方的對談,由淺入深地探討心理學三巨頭之一阿德勒的思想。顛覆一般普遍的認知,提出「人生目的論、否定心理創傷、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等想法,透過課題分離來創造幸福人生。
Thumbnail
作為一個身處資訊爆炸時代的現代人,除了現實面對面的交際應酬,還要在社群軟體內的時不時地作社交互動,喜怒哀樂等過量的情緒反應都消耗著人們的時間跟精神。究竟怎樣才是「做自己」?怎樣才能過得開心?都成了現今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智慧型手機知識碎片化時代的「閱讀力」最新技術大全 》 序章:知識生產 5 大前提」 👉 前提1 媒體4種型態:水平、垂直、中立、偏頗 👉 前提 2 解讀新聞的流程: 👉 前提 3 閱讀主要目標:獲得多樣觀點和知識 👉 前提 4 閱讀最終目標:形成自己世界觀知肉 👉 前提 5 利用散漫力
Thumbnail
📍 小摘要 #大腦一次只能思考一件事 除了極少數人1~2%,大多數人的大腦,一次只能思考一件事,我們看到的一心多用,可能只是在不同任務間非常快速地切換。 人的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兩件需要用到前額葉皮質的事(計畫. 决策. 判斷),而每次進行任務切換,大腦需要花費25分鐘才能專注。 📍 感想與行動:
Thumbnail
小摘要 意志力最高的三個時段 (1) 剛起床沒多久 (2) 肚子有點餓時 (3) 剛運動完,可安排重要任務,產能會大爆發。 飲食與運動可強化腦力 (1) 增加喝水量:大腦約80%都是水分,保持大腦的濕度十分重要,即使不口渴都要刻意攝取水份。 印象深刻的部分 #圖卡筆記 #24小時全為己用
Thumbnail
 圖卡筆記【發現你的天職】8 關於為什麼我想找到真正想做的事:  我想是因為,自己內心有傷口,我是一個沒有那麼符合社會規範的人,但也很想被人認同。 有些人會認為,那些不遵守規則的人,是因為覺得自己很特別,所以可以不遵守規則。 我想現況會不會是:那人沒覺得自己特別,反而覺得無法融入世界感到困擾。 那
Thumbnail
作者指出專長(擅長的事)是看待特點的角度,就像「謹慎」用優點來看是零失誤,若用缺點來看是低工作效率。 〔閱讀心得〕 八木仁平在書中有舉一個研究報告,A與B兩組要進行速讀訓練,原先A組一分鐘能閱讀90字,B組一分鐘能閱讀350字。 訓練後A組提升成150字,B組提升至2900字,是原先的8倍,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是瑞典最暢銷的心靈書。26歲的經濟學家比約恩,是人們眼中的人生勝利組,在即將接任跨國企業的財務長之際,毅然決然地順從自己的內心,放下一切,前往泰國當森林僧侶。在世界各地度過17年的僧人生涯,結識許多懷抱人生智慧的前輩們。
Thumbnail
瞭解情緒建構的概念,轉變對情緒的感知與解讀方式,自主地思考內在感受和情緒建構,共同探索情緒培伴Playback技巧。
Thumbnail
溝通表達培訓師張忘形花費3年時間寫作,結合自身經驗、觀察與學習,透過分析個人信念、人際界線、各類情緒、人格特質等面向,學會什麼是溝通?怎麼說比較好?
Thumbnail
心理類知名暢銷書。透過哲學家與年輕人兩方的對談,由淺入深地探討心理學三巨頭之一阿德勒的思想。顛覆一般普遍的認知,提出「人生目的論、否定心理創傷、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等想法,透過課題分離來創造幸福人生。
Thumbnail
作為一個身處資訊爆炸時代的現代人,除了現實面對面的交際應酬,還要在社群軟體內的時不時地作社交互動,喜怒哀樂等過量的情緒反應都消耗著人們的時間跟精神。究竟怎樣才是「做自己」?怎樣才能過得開心?都成了現今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智慧型手機知識碎片化時代的「閱讀力」最新技術大全 》 序章:知識生產 5 大前提」 👉 前提1 媒體4種型態:水平、垂直、中立、偏頗 👉 前提 2 解讀新聞的流程: 👉 前提 3 閱讀主要目標:獲得多樣觀點和知識 👉 前提 4 閱讀最終目標:形成自己世界觀知肉 👉 前提 5 利用散漫力
Thumbnail
📍 小摘要 #大腦一次只能思考一件事 除了極少數人1~2%,大多數人的大腦,一次只能思考一件事,我們看到的一心多用,可能只是在不同任務間非常快速地切換。 人的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兩件需要用到前額葉皮質的事(計畫. 决策. 判斷),而每次進行任務切換,大腦需要花費25分鐘才能專注。 📍 感想與行動:
Thumbnail
小摘要 意志力最高的三個時段 (1) 剛起床沒多久 (2) 肚子有點餓時 (3) 剛運動完,可安排重要任務,產能會大爆發。 飲食與運動可強化腦力 (1) 增加喝水量:大腦約80%都是水分,保持大腦的濕度十分重要,即使不口渴都要刻意攝取水份。 印象深刻的部分 #圖卡筆記 #24小時全為己用
Thumbnail
 圖卡筆記【發現你的天職】8 關於為什麼我想找到真正想做的事:  我想是因為,自己內心有傷口,我是一個沒有那麼符合社會規範的人,但也很想被人認同。 有些人會認為,那些不遵守規則的人,是因為覺得自己很特別,所以可以不遵守規則。 我想現況會不會是:那人沒覺得自己特別,反而覺得無法融入世界感到困擾。 那
Thumbnail
作者指出專長(擅長的事)是看待特點的角度,就像「謹慎」用優點來看是零失誤,若用缺點來看是低工作效率。 〔閱讀心得〕 八木仁平在書中有舉一個研究報告,A與B兩組要進行速讀訓練,原先A組一分鐘能閱讀90字,B組一分鐘能閱讀350字。 訓練後A組提升成150字,B組提升至2900字,是原先的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