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題目《靈》BY古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讀書時候曾聽說過「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意思是指讀書要靈活,知識是死的,只要能靈活運用,才能把知識好好地使用出來。
一味只顧背書,沒去理解文章詞彙的真正意思,其實沒學到什麼,到最後便只能一直讀到死也充實不了自己,像塊壞掉了的電池。
然後出了社會,漸漸便盲目聽從指令,成為了「忙做事,做忙事,做事忙」的人,只懂得營營役役,只會說著很忙很忙,但也不知道忙什麼,忙著的東西有什麼用。
然後忙活了一輩子,老了只會指責著別人不懂理解,不懂感恩,又不懂他忙活的辛勞。
小孩在運用知識去學習,踏出世界用雙眼雙腳認識世界之時說著小孩不讀書。
他看不見高效率的成果,只看到下屬在工時停下來休息,指罵著別人不做事。
做人不夠靈活,便不能靈動地生活。
這樣靠著指罵成就的一輩子,只是活著,沒有意思地活著。沒有為了自己而活,沒有用生命影響生命,沒有了靈魂。
到生命終結之時,
我只盼著我能夠有為自己活過,有靈動地活過,有意思地活過。

古瑪
想要當一個說書人的咸魚小薯
手作IG: Kumaist
作品 :《異神社》、《熊語錄》、《宅家八卦日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9會員
296內容數
三年來,網上寫故事的一個記錄,為第四年的開始作反思及小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活著為求什麼」 這句裡面我不知道該配上。/?/...等符號,我想我會配上句號,因為我連這句話的背後句意都想不出,之前的我沒有想過有時間和空間去思考。 一直以來,我都不是為了自己。 但近來,我可以漸漸屬於自己。 現在可以買個電影會籍,慢慢找個時間看場戲。 現在可以決定想去上學就上學、要去上班就去。
這是一種自由嗎﹖ 或者對其他人來說,沒有題材主題的規限,只要在短篇的字數中隨意發表些什麼,想和讀者說些什麼都可以,的確是一種自由。 但對我來說,我是害怕這種無界限的自由。要自身尋找題材,就像和新認識的朋友見面,有種尷尬和無語,很想找些話題來嘗試打破,卻因無特定的題材而看到無盡的宇宙... ...
我想要奪走你的面頰, 奪走不屬於你的那抹紅。 草兒跟我控訴, 你偷走梅雨的滋潤。 白葵對我哭泣, 你盜去炎陽的耀眼。 亭子停留在一邊, 彷彿在等著你。 鳥兒遺失了窩巢, 是你還沒有償還嗎?
        不知何時起,我喜歡上自己一人的感覺。扎根在寧靜的土地,遠離於喧鬧的樹群,不參與他們的每一吸一呼中。         因為我是一棵怪樹,令人側目的怪樹。所以被斜眼不屑、或是被討厭很正常的,所以我很明白的,遠離大圈子是我的歸宿。         只要我不說話,那麼就不會被否定... ..
浪,從來都是一波接一波。 回想人生,我一直都避免着「驚濤駭浪」,龜縮在自己的舒適圈,人生嘛,為甚麼要一直找自己麻煩? 就是這種想法,拘束着心內追夢的小孩。 到步入「中年」,才驚覺這樣的自己,好像活得一事無成。 跟「鹹魚」有甚麼分別? 因此,我在海岸線的邊沿遊走,掙扎着。我,要踏出一步嗎?
  「唉,為什麼身邊的渣女渣男,總是找到好的另一半,而我……」   早幾天我有位異性朋友生日,這是她的真實對白。     「明明你都算賢妻良母型的好女孩,為什麼至今還是單身?」   「對呀!我也想問為什麼呢!」  
「活著為求什麼」 這句裡面我不知道該配上。/?/...等符號,我想我會配上句號,因為我連這句話的背後句意都想不出,之前的我沒有想過有時間和空間去思考。 一直以來,我都不是為了自己。 但近來,我可以漸漸屬於自己。 現在可以買個電影會籍,慢慢找個時間看場戲。 現在可以決定想去上學就上學、要去上班就去。
這是一種自由嗎﹖ 或者對其他人來說,沒有題材主題的規限,只要在短篇的字數中隨意發表些什麼,想和讀者說些什麼都可以,的確是一種自由。 但對我來說,我是害怕這種無界限的自由。要自身尋找題材,就像和新認識的朋友見面,有種尷尬和無語,很想找些話題來嘗試打破,卻因無特定的題材而看到無盡的宇宙... ...
我想要奪走你的面頰, 奪走不屬於你的那抹紅。 草兒跟我控訴, 你偷走梅雨的滋潤。 白葵對我哭泣, 你盜去炎陽的耀眼。 亭子停留在一邊, 彷彿在等著你。 鳥兒遺失了窩巢, 是你還沒有償還嗎?
        不知何時起,我喜歡上自己一人的感覺。扎根在寧靜的土地,遠離於喧鬧的樹群,不參與他們的每一吸一呼中。         因為我是一棵怪樹,令人側目的怪樹。所以被斜眼不屑、或是被討厭很正常的,所以我很明白的,遠離大圈子是我的歸宿。         只要我不說話,那麼就不會被否定... ..
浪,從來都是一波接一波。 回想人生,我一直都避免着「驚濤駭浪」,龜縮在自己的舒適圈,人生嘛,為甚麼要一直找自己麻煩? 就是這種想法,拘束着心內追夢的小孩。 到步入「中年」,才驚覺這樣的自己,好像活得一事無成。 跟「鹹魚」有甚麼分別? 因此,我在海岸線的邊沿遊走,掙扎着。我,要踏出一步嗎?
  「唉,為什麼身邊的渣女渣男,總是找到好的另一半,而我……」   早幾天我有位異性朋友生日,這是她的真實對白。     「明明你都算賢妻良母型的好女孩,為什麼至今還是單身?」   「對呀!我也想問為什麼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不一定要經歷寒徹骨,才能聞到梅花撲鼻香。可以讓自己吃飽穿暖,再去到梅花開的地方。
Thumbnail
回顧(覆盤)2024年的十一月。開創的一個月,持續了解自己。
Thumbnail
這週因冷氣團南下,氣溫明顯下降許多。週末的第一天,為了充滿活力迎接上午三小時的共備研習,早起漱洗完畢後,便走至家旁近日新開幕的一間連鎖早餐店,點了玉米鮪魚蛋餅和溫豆漿。 外帶回家後,我滿心期待的打開心目中的元氣早餐,接著一口又一口吃著蛋餅,覺得口乾後,再將早已插好吸管的溫豆漿拿起,吸管自動對準嘴巴
Thumbnail
框架給了我們衡量自己與他人的準則,同時也成為自己身上的枷鎖。既渴望破框而創,又很難真的完全脫框。
Thumbnail
都沒發現,原來這四年,不只世界局勢大變,我自己也變了好多。從前的焦躁、直拗,如今多了份提得起、放得下的從容。從前膽小、怕孤單,如今多了份坦蕩、開始分外享受獨處時光。這些細微的變化,都是跟自己比較出來的。
出社會後,我漸漸偏愛閱讀散文,一方面是被各種雜事以及電子用品瓜分了閱讀的時長,小說老是看到一半就停下來,過了好久後終於想到那本未讀完的書,再看竟已忘了大半情節,只能重投開始,這樣來回幾次之後就會放棄那本書;另一方面是再選擇想閱讀的散文時我會先考慮作者的職業或是我對這個人的好奇心,這樣在邊讀作者的文字
Thumbnail
沒有靈感,這是創作者偷懶的藉口。  作品植根於生活,靈感也來自於生活。沒有靈感,顯然是因為作者不認真生活,感覺遲鈍了;同時,作者也不用功,書讀得不夠,一如未吃桑葉的蠶,怎能期待牠吐絲結繭呢?  盡職的作者除了生活、讀書,就是從事創作,不會有枯等靈感的時候。  不認真生活、不用功讀書的作者逼稿成
Thumbnail
前言:要寫也要活 作家吳鈞堯曾經寫給我的一句話是「多寫也要多讀」,讓年少時候的我不太服氣。隨著年紀漸長,遇見了一些曖曖內含光的人們,發現的確自己搆不上兩腳書櫥。然而,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了一則評論文學獎的評審感言,題目很簡單,只有一個字:「活」。與其使用太多二三手資料和感觸,不如好好的品味生活,然
Thumbnail
書 少年時,我是這麼想得: 閱讀能使得我有書寫的能力。 學習如何闡述得更好,啟發下一個題目的靈感。 然而,書寫太困難了。 所以開始拿著筆記本抄錄喜歡的文句。 抄寫是非常重要的,能一字一句地去汲取著文字, 像是用另外一個方式解讀,挖掘一個又一個沒留意的含義。 但現在看來變成了一種很笨拙地
Thumbnail
年少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 知道後來才發現, 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不一定要經歷寒徹骨,才能聞到梅花撲鼻香。可以讓自己吃飽穿暖,再去到梅花開的地方。
Thumbnail
回顧(覆盤)2024年的十一月。開創的一個月,持續了解自己。
Thumbnail
這週因冷氣團南下,氣溫明顯下降許多。週末的第一天,為了充滿活力迎接上午三小時的共備研習,早起漱洗完畢後,便走至家旁近日新開幕的一間連鎖早餐店,點了玉米鮪魚蛋餅和溫豆漿。 外帶回家後,我滿心期待的打開心目中的元氣早餐,接著一口又一口吃著蛋餅,覺得口乾後,再將早已插好吸管的溫豆漿拿起,吸管自動對準嘴巴
Thumbnail
框架給了我們衡量自己與他人的準則,同時也成為自己身上的枷鎖。既渴望破框而創,又很難真的完全脫框。
Thumbnail
都沒發現,原來這四年,不只世界局勢大變,我自己也變了好多。從前的焦躁、直拗,如今多了份提得起、放得下的從容。從前膽小、怕孤單,如今多了份坦蕩、開始分外享受獨處時光。這些細微的變化,都是跟自己比較出來的。
出社會後,我漸漸偏愛閱讀散文,一方面是被各種雜事以及電子用品瓜分了閱讀的時長,小說老是看到一半就停下來,過了好久後終於想到那本未讀完的書,再看竟已忘了大半情節,只能重投開始,這樣來回幾次之後就會放棄那本書;另一方面是再選擇想閱讀的散文時我會先考慮作者的職業或是我對這個人的好奇心,這樣在邊讀作者的文字
Thumbnail
沒有靈感,這是創作者偷懶的藉口。  作品植根於生活,靈感也來自於生活。沒有靈感,顯然是因為作者不認真生活,感覺遲鈍了;同時,作者也不用功,書讀得不夠,一如未吃桑葉的蠶,怎能期待牠吐絲結繭呢?  盡職的作者除了生活、讀書,就是從事創作,不會有枯等靈感的時候。  不認真生活、不用功讀書的作者逼稿成
Thumbnail
前言:要寫也要活 作家吳鈞堯曾經寫給我的一句話是「多寫也要多讀」,讓年少時候的我不太服氣。隨著年紀漸長,遇見了一些曖曖內含光的人們,發現的確自己搆不上兩腳書櫥。然而,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了一則評論文學獎的評審感言,題目很簡單,只有一個字:「活」。與其使用太多二三手資料和感觸,不如好好的品味生活,然
Thumbnail
書 少年時,我是這麼想得: 閱讀能使得我有書寫的能力。 學習如何闡述得更好,啟發下一個題目的靈感。 然而,書寫太困難了。 所以開始拿著筆記本抄錄喜歡的文句。 抄寫是非常重要的,能一字一句地去汲取著文字, 像是用另外一個方式解讀,挖掘一個又一個沒留意的含義。 但現在看來變成了一種很笨拙地
Thumbnail
年少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 知道後來才發現, 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