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裏》Beneath the Shadow 令我戒斷不掉的不是你,而是尋找你的過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看一個人,要看他影子裏最深處」

這是電影裏最打中人心的一句話,僅一句話就彷彿成為包裹住整部電影的力量,不只是核心概念,更是一句深植在觀眾腦中的線索,讓我們不斷去思考,現在我們看見的這個演員,這個角色,他,是誰?

《影裏》Beneath the Shadow

《影裏》Beneath the Shadow

「純文學電影」、「震災後文學」、「青春文學」、「同志文學」這部電影包含的內在豐富度太深太廣,在看之前,最好什麼都不知道

幸運地得到觀影的機會,在2020上半年去看了這部電影,在看之前只知道是在盛岡拍攝的、看過海報,爾後便一無所知。在看完後只有四個字「非常喜歡」,持續到更久後的現在,它仍是我會向他人提起,值得進去電影院看的電影。《影裏》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好像在輕輕地揭開我們所有人內心最裏層、不敢碰觸、最私密、隱瞞最深的傷疤。它不用太激烈的情感去表達,也不帶解釋,適當保留空間給觀眾去理解、臨摹、揣測甚至感同身受演員們細膩又不可遏制的情感。裏頭那些無法被稀釋感情,像影子一樣緊緊跟隨,深不見底,但他就在那,無法離開。

《影裏》Beneath the Shadow

《影裏》Beneath the Shadow

導演大友啟史形容原著:「平靜的文章中蘊藏着巨大的感情。」

我覺得這段描述同樣也能放在電影上比照,它所表達的詩意、細膩的思緒、壓抑的情感和終究無法自拔迸發出的感情與大自然岌岌可危的災害彼此呼應,觀影後的感觸我想不會比閱讀原著來的少。沼田真佑曾說「東京是個適合遊玩的有趣地方,但住在東京寫小說,對我而言充滿困難。雖然說在哪裡都可以寫小說,但《影裏》是只有在岩手才能寫出來的作品。」可惜我在去過岩手後才看到這部電影,因此錯過了不知道多少,回憶只剩下盛岡冷麵。

《影裏》Beneath the Shadow

《影裏》Beneath the Shadow

那個和你至親的友人,你敢說你了解他的全部嗎

電影中今野秋一和日淺典博彼此羈絆在一段根基並不牢靠的友情中,一個漂泊至此的異鄉人,渾身帶著和這片土地格格不入的情感,和一個看似什麼都沒差、瀟灑過活卻有著古怪神祕感的同齡人,他們倆個,似乎從一開始因為一支香菸的相遇,便燃起了後來無法撲滅的火花。相遇、熟識、不告而別、出現到隨之而來的災難,311東日本大地震,所有親友生死未卜、一顆心懸在那兒的膽顫,才是最可怕的餘震。

《影裏》Beneath the Shadow

《影裏》Beneath the Shadow

消失之後又突然出現,隨之襲來的無奈和無力感,卻又不可否認自己欣喜於每一次他的到來。

《影裏》Beneath the Shadow

《影裏》Beneath the Shadow

你有多少勇氣,認識一個人的「全部」?

被揭開的感情像強迫症一樣,當你意識到的時候,就已經無法抑制的在蒐集關於他的全部。

海嘯發生後,今野拼命尋找著失蹤的日淺。你所珍惜的那個人,你能愛他最真實的模樣嗎?經歷的情節、遇見的人反覆在問著今野這個問題,一幕幕投射在眼中的真相像拼圖一樣將切實的「日淺典博」拼湊出來,僅管只是這些碎片下的真實,也讓今野終於踏進了日淺的「影裏」,找到內心的答案。

《影裏》Beneath the Shadow

《影裏》Beneath the Shadow

青苔長在樹的屍體上,發芽,週而復始。

原著裡很多內容在描寫岩手的大自然景觀,那些文字背後流淌出的情感,導演用風景留白和潺潺水聲帶給我們。覺得導演真的很勇敢,因為這是一部需要非常非常細心精準拍攝每個畫面,包括換場的時間、場景的顏色、構圖、演員的表情…;而且連觀影的觀眾都要小心翼翼,不忽視任何微小線索帶來的巨大信息量,才能了解並碰觸到原著故事抒情抒感的文學電影。就像樹林與河川,私心認為他們是很好的搭配組合。

《影裏》Beneath the Shadow

《影裏》Beneath the Shadow

蘊藏著驚人的能量,讓人無法自拔地去探索關係、發覺日常中的無常和無盡的生命力

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就恰實是一部深具內涵、引人想像的文學作品,每個物件的出現都是精鍊的,家中擺設、盆栽、伴手禮甚至隨手可得的果物…符號同時象徵著故事背後的意義,每一幀畫面、場景的轉換都環環相扣的解釋著每個角色的內心,每一句台詞都有其存在的必要,看似簡單的劇情一幕幕閃過,後頭巨大的文學結構鞏固其沉靜又深刻的內涵。每一次我們得到的線索,都只是導演(或作者)給我們的冰山一角,實際挖掘所有物像背後指摘的意涵,會訝異於自己看完了一部如此厲害的作品,內斂、壓抑下藏著隨時可能會爆炸的感情;同時也會遺憾自己在以為索然無味的畫面閃過時忽略了背後那小心藏著的細節。

《影裏》Beneath the Shadow

《影裏》Beneath the Shadow

那些滿溢出的情緒,五味雜陳、酸甜苦辣、感慨萬千的複雜感覺奔流而出

我覺得最好的電影,是讓你整個人被電影的色調感染,包裹在或沉悶或感激或滿足的情緒中,又同時勾起自己內心深處無盡的反思,那些不全然因情節起承轉合所賦予,而是來自心底的感同身受。起源於日常中的小人物,白描的手法,背後有太多值得我們探討和咀嚼的細節。

地震後又平復的日常,是經歷過難耐的無常後咬牙的堅強,人走後,剩山裏的河在緩緩的流潟,彷彿什麼事都沒有,但事實上是什麼都已經發生盡了。

《影裏》Beneath the Shadow

芥川獎得主 沼田真佑 同名作品改編

發行商:天馬行空

導演:大友啟史

演員:綾野剛、 松田龍平

攝影:蘆澤明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糖葫蘆的沙龍
24會員
16內容數
糖葫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6
電影《Babygirl》的觀影心得:不負責任且機車,充滿劇透。討論劇情、角色設定、性癖題材呈現方式等等。以第一人稱視角,描述觀影感受和與朋友的討論,並針對劇情和角色行為提出疑問,例如:男主角角色塑造、女主角內心掙扎與行為動機、以及其他角色的設定與劇情發展。
Thumbnail
2025/02/06
電影《Babygirl》的觀影心得:不負責任且機車,充滿劇透。討論劇情、角色設定、性癖題材呈現方式等等。以第一人稱視角,描述觀影感受和與朋友的討論,並針對劇情和角色行為提出疑問,例如:男主角角色塑造、女主角內心掙扎與行為動機、以及其他角色的設定與劇情發展。
Thumbnail
2021/06/07
睡美人,1959,Walt Disney Productions永遠的童話故事 原著《The Beauty Sleeping in the Wood》 在這裡王子不再只是公主獲得幸福的附屬品,而是主動去拯救公主,成為整個劇情的推動者。
Thumbnail
2021/06/07
睡美人,1959,Walt Disney Productions永遠的童話故事 原著《The Beauty Sleeping in the Wood》 在這裡王子不再只是公主獲得幸福的附屬品,而是主動去拯救公主,成為整個劇情的推動者。
Thumbnail
2021/03/31
「頭一次見到妳,我就呷意妳了」,當一個蠻橫無理、每天拿著甘蔗耍帥、四處討債的8+9願意為妳做盡各種笨拙、無俚頭、不明所以但情深意重的蠢事,只因為他自以為「為妳好」就不斷付出,這樣一個對愛情一竅不通,卻為了妳義無反顧的可愛男人(傻子),拿一張無腦的「塗鴉合約」,妳願意換得了一輩子的刻骨銘心嗎?
Thumbnail
2021/03/31
「頭一次見到妳,我就呷意妳了」,當一個蠻橫無理、每天拿著甘蔗耍帥、四處討債的8+9願意為妳做盡各種笨拙、無俚頭、不明所以但情深意重的蠢事,只因為他自以為「為妳好」就不斷付出,這樣一個對愛情一竅不通,卻為了妳義無反顧的可愛男人(傻子),拿一張無腦的「塗鴉合約」,妳願意換得了一輩子的刻骨銘心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心情平復很多後終於繼續讀了幾篇日麗的影評,之前多到泛濫的影評這兩天終於陸續點開讀完了,好像有爭議的那篇影評讀完其實我還蠻喜歡的,某種程度來說或許應該是意外發現這麼多暗藏的訊息,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因素大概是音樂,如果不熟悉這些歌單,反而很難讀懂這些暗藏的訊息,事實上就變成很純粹的用感官理解情緒與音樂渲
Thumbnail
心情平復很多後終於繼續讀了幾篇日麗的影評,之前多到泛濫的影評這兩天終於陸續點開讀完了,好像有爭議的那篇影評讀完其實我還蠻喜歡的,某種程度來說或許應該是意外發現這麼多暗藏的訊息,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因素大概是音樂,如果不熟悉這些歌單,反而很難讀懂這些暗藏的訊息,事實上就變成很純粹的用感官理解情緒與音樂渲
Thumbnail
不只是以有陰影的孩子和成人作為視角,某部分也是以旁觀的角度來看待有陰影的孩子。他們是真的值得同情嗎?
Thumbnail
不只是以有陰影的孩子和成人作為視角,某部分也是以旁觀的角度來看待有陰影的孩子。他們是真的值得同情嗎?
Thumbnail
工作以後第一次發摟到金馬奇幻影展,距離上次進場當影展觀眾可能有十年了,還記得當時買場刊排ibon取票,從影展釋出的蛛絲馬跡推斷哪一部買了絕不後悔。畢竟學生總是窮。 今年很幸運有跟到影展看了6部電影,雖然不多但也想記錄一下這份電影之愛。
Thumbnail
工作以後第一次發摟到金馬奇幻影展,距離上次進場當影展觀眾可能有十年了,還記得當時買場刊排ibon取票,從影展釋出的蛛絲馬跡推斷哪一部買了絕不後悔。畢竟學生總是窮。 今年很幸運有跟到影展看了6部電影,雖然不多但也想記錄一下這份電影之愛。
Thumbnail
不知何故,我突然想,當我們走進電影院,個體經驗、斷代史、情感流域只是某種共鳴腔而已。真正不可代指的,只有浮在水上的光。那樣的光是我唯一看見的,也將是最後記得的。
Thumbnail
不知何故,我突然想,當我們走進電影院,個體經驗、斷代史、情感流域只是某種共鳴腔而已。真正不可代指的,只有浮在水上的光。那樣的光是我唯一看見的,也將是最後記得的。
Thumbnail
只有在電影裡我才會感覺我是一個正在創造記憶的人。電影是熟成的光:日光,目光,時光。明明那已是寫定的文本,我卻因無比專注,而不斷陷落。向內,是唯一的路。
Thumbnail
只有在電影裡我才會感覺我是一個正在創造記憶的人。電影是熟成的光:日光,目光,時光。明明那已是寫定的文本,我卻因無比專注,而不斷陷落。向內,是唯一的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