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私語】菲比的人生線頭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些時候,我們看到某些人的行為,會想為什麼他會做出那樣的事呢?菲比認為人的每個行為,背後都有推動他去動作的動力,某些行為可以普世的經驗判其好壞,但更多時候還會有那些擺蕩其間,或因立場不同而產生完全不同的判讀。

那麼,人又是如何長成現在這副模樣的呢?我想除了承接上一代的基因之外,個體曾經的際遇,都是造就他之所以成為他的(主要)原因。

沈菲比「你的不需要正是我的虛要」系列作品創作過程

2021年,菲比自發性地(也就是在無外部現金投入的狀態下)想做一個(自以為)有趣的展覽。某人問:「為何妳(硬)要在這個時間點做這件事?(自己出錢事小,但這次的經費其實是借貸於某人存款)」這個問題乍看之下是一個再尋常不過的事務性問題,但當菲比再多想一點,越發覺得事情好像不那麼簡單。尋索幾天後,想起了十九年前的一段往事。

2002年,菲比入職

2002年六月,菲比大學畢業,兩個月後應徵進畫廊擔任展覽企劃,主要工作內容是聯繫藝術家(簽約、訪談、撰文)、進貨(作品)、開幕籌劃、寫新聞稿、聯繫媒體,並偶爾出貨(送作品)。因為工作內容深得我心,並且進入藝術產業就是我的夢想,所以每天都很期待可以去上班。因為是在畫廊工作,所以固定休假日是星期一,週日輪排。在每個星期一(收假日)晚上,只要想到隔天就可以上班,就覺得超開心,以更白話的話來說就是「想到上班,作夢也會笑」(說這個可能有些人不太相信,但我確實是抱著這樣夢幻的心情來面對工作)。

我的薪水哪裡來?

但是,開心幾個月後,某天晚上突然想到一件讓我驚恐的事──那就是,這幾個月以來,畫廊辦的展覽都沒有賣出作品,畫廊哪來的錢!?接著就開始擔心我們的薪水從哪來?老闆要是發不出薪水,我是不是就沒工作?因為太擔心,所以隔天一上班我就去敲了會計的門。

菲比:請問我們會不會發不出薪水?
會計:妳怎麼會這樣想?(按耐訝異的眼神看著菲比)

菲比:因為我看這幾個月畫廊都沒有賣東西,公司哪來有錢?
會計:妳不用擔心,陳先生那邊有錢進來。

菲比:所以我們整間畫廊就靠陳先生一個人養?
會計:嗯~如果妳要這樣說也是可以。

菲比:這樣太危險了,我也要來想想可以怎麼辦!

老闆讓我在畫廊開了一間店

最後,我和老闆要了畫廊裡一個大約三米見方的畸零空間,用展場隔板做隔間,招牌就用某一檔展覽剩下的材料自行加工,展櫃就是把沒用的展台重新補土上漆(感謝同事大大出力)。就這樣我們在畫廊裡開了一間名為「藝術家商店」的小店。店裡最低價位是30元的展覽明信片,再往上一些有300-500區段、千元區段,但那個年代還不流行信用卡,所以在店裡最貴的物件以一萬元為限。商品來源是當期展覽(或長期和畫廊合作)藝術家的小型作品,這些小作品基本上都比展覽中作品少一個或兩個零。為何可以直接少個零,是因為我請藝術家改變材質、製程,縮小材積(甚至賣作品草圖或小版畫),以店裡限定的金額做出藝術家認為可以的作品,當然品質與獲利率雙方面的考量與顧全,就得請藝術家在愛惜羽毛的狀態下自己抓好那把尺。

在畫廊裡開店除了分散(薪水來源)風險外,也期望能從每位訪客的口袋裡掏出錢來。但畫廊其實本來就是一個商業空間,有時候可能不被認為那麼地藝術(但藝術不藝術的那條線究竟在哪,到現在我還是霧裡看花,無法看透)。這段距今十九年前的往事,埋線埋得好深,深到我都快忘了這件事了,直到某人問了我那個看似事務性的問題,我才認真且好好地想起這件事。

菲比非常感謝當年的老闆(這樣不怕死地)讓我這個不懂事的應屆畢業生(現在想來真的很不懂事,公司的薪水哪輪得到我來操心啊!),硬做了我想做的事(相信他應該已從會計嘴裡知道我的動念是怕他發不出我的薪水,所以就秉持「自己的薪水自己賺」的心做了這件事)以及一起出力的同事們。當然,菲比也很感念當年曾經參與「藝術家商店」的每位藝術家,雖然大家都是在菲比苦口婆心地強力勸說下,以勉強試試的心態開啟的合作,但重點是我們真的一起開了一間「藝術家商店」。

2021年,在美術館開了一間店

回歸到今年菲比想做的事,其實就是在美術館的賣店做一個既是展覽,但又有(明著來的)商業行為的事件,並且,菲比身邊正好有一群志同道合,品學兼優(作品好+人品好)的創作者,於是,2021年,王安琪、呂兆宏、沈菲比、莊惠琳、陳郁君、趙永惠、龔維德要一起做一件有趣的事──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Other Hand 第一題:在美術館,你只在展場看展嗎?

On The Other Hand coming soon.

沈菲比「你的不需要正是我的虛要」系列作品創作過程
avatar-img
27會員
115內容數
藝文工作者,喜劇性格,老派思想,用力過著堅持與理想並進的人生 現以做展覽的、畫圖的、做菜的與教書的等身份切換中 Art Facilitator Phebea Chun-Yi Shen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沈菲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某些被給予的原則,被徹底貫透在日常的實踐裡,以至於人們覺察不到它們的存在,因此也就不會對它們進行審查。 「習以為常,並順勢將慣常視為真理」的這種習慣/狀態,比你我認知還更為頻繁地發生在生活中。但,真實並不總是你習慣的那個現實。習以為常──誤將「常相」習慣性地視為「真相」。
某些被給予的原則,被徹底貫透在日常的實踐裡,以至於人們覺察不到它們的存在,因此也就不會對它們進行審查。 「習以為常,並順勢將慣常視為真理」的這種習慣/狀態,比你我認知還更為頻繁地發生在生活中。但,真實並不總是你習慣的那個現實。習以為常──誤將「常相」習慣性地視為「真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社畜簽了合約的日子 這幾天真的是在倒時差的感覺…以前工作十分鐘就到公司。現在早起兩個小時就是給了交通……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如何將自己的興趣轉變為收入的過程,文章中提到了關於興趣的定義、如何發現興趣、專業打磨需要時間、進入市場試水溫、利他才能自利等關鍵步驟和想法。
Thumbnail
收藏初衷   老闆朋友年紀大了,打算結束工廠營運,過退休的生活。   我問他怎麼不傳給兒子?朋友說兒子是科技新貴,收入比他工廠賺的還多,不可能回來接班。他以前收藏的古玩都放在工廠,要整理出清,因為工廠也要賣掉。   我們是1990年在玉市認識的好朋友,當時我們多次一起逛玉市,買古玉又買紫砂茶,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著作者的求職心路歷程,探討了對金錢的心態轉變和尋找工作的初衷。透過內心的對話和療癒過程,作者獲得了對工作和金錢的新體會,最終找到了為自己而工作的初心。文章中還包含了對生活中各種珍貴的遇見和體驗的感悟。
Thumbnail
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從事的是展覽活動企劃,跟我大學時讀的語文科系八竿子打不著,但憑藉著以前有過藝術實習的經驗,就順利地踏入這個領域。不過,工作後才知道不如想像中容易,而且還有許多辛苦的地方。對這份工作感到好奇或想應徵的話,不妨先閱讀這篇文章吧!
Thumbnail
決定要創立品牌之後,下一步就是最關鍵的一步--變現,出攤啦! 裡面有提到一些關於為什麼要選擇從手作市集開始, 以及初次出攤的準備。 如果你正在準備籌備市集出攤,這篇文章應該會對你有幫助!
Thumbnail
記錄了一位創作者從離職到自行接案和創作的過程,對自己充滿熱情和期待,但卻面臨著種種焦慮,懷疑和憂鬱。 文章提到轉職過程中的挫折、創作遇到的困境,以及對藝術和商業化的思考。充滿個人情感和內心掙扎的故事。
認識一位大哥,應該算是有錢人家的子弟吧!他家是那種老字號的貿易公司,光是國內外的配額,就可以躺著做生意。所以他專科畢業以後,就進了這一行。他沒有薪水,所以也沒有勞保,反正父母給他一張提款卡,要錢就去領吧!裡面從來沒有餘額不足的時候。 最近發生兩件事情,讓他開始思考人生方式,一是他的妻子五十歲生日,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社畜簽了合約的日子 這幾天真的是在倒時差的感覺…以前工作十分鐘就到公司。現在早起兩個小時就是給了交通……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如何將自己的興趣轉變為收入的過程,文章中提到了關於興趣的定義、如何發現興趣、專業打磨需要時間、進入市場試水溫、利他才能自利等關鍵步驟和想法。
Thumbnail
收藏初衷   老闆朋友年紀大了,打算結束工廠營運,過退休的生活。   我問他怎麼不傳給兒子?朋友說兒子是科技新貴,收入比他工廠賺的還多,不可能回來接班。他以前收藏的古玩都放在工廠,要整理出清,因為工廠也要賣掉。   我們是1990年在玉市認識的好朋友,當時我們多次一起逛玉市,買古玉又買紫砂茶,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著作者的求職心路歷程,探討了對金錢的心態轉變和尋找工作的初衷。透過內心的對話和療癒過程,作者獲得了對工作和金錢的新體會,最終找到了為自己而工作的初心。文章中還包含了對生活中各種珍貴的遇見和體驗的感悟。
Thumbnail
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從事的是展覽活動企劃,跟我大學時讀的語文科系八竿子打不著,但憑藉著以前有過藝術實習的經驗,就順利地踏入這個領域。不過,工作後才知道不如想像中容易,而且還有許多辛苦的地方。對這份工作感到好奇或想應徵的話,不妨先閱讀這篇文章吧!
Thumbnail
決定要創立品牌之後,下一步就是最關鍵的一步--變現,出攤啦! 裡面有提到一些關於為什麼要選擇從手作市集開始, 以及初次出攤的準備。 如果你正在準備籌備市集出攤,這篇文章應該會對你有幫助!
Thumbnail
記錄了一位創作者從離職到自行接案和創作的過程,對自己充滿熱情和期待,但卻面臨著種種焦慮,懷疑和憂鬱。 文章提到轉職過程中的挫折、創作遇到的困境,以及對藝術和商業化的思考。充滿個人情感和內心掙扎的故事。
認識一位大哥,應該算是有錢人家的子弟吧!他家是那種老字號的貿易公司,光是國內外的配額,就可以躺著做生意。所以他專科畢業以後,就進了這一行。他沒有薪水,所以也沒有勞保,反正父母給他一張提款卡,要錢就去領吧!裡面從來沒有餘額不足的時候。 最近發生兩件事情,讓他開始思考人生方式,一是他的妻子五十歲生日,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