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私語】暮然回首,一切都在檯面之下淋漓中

沈菲比-avatar-img
發佈於On the other hand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的人生正在過彎嗎?

對菲比而言,人生處處是路口,有時恰巧遇上綠燈,順順直行,但更多時候遇到第一個紅燈後,便如多米諾效應般開始一路長紅,這時的每個路口都得停下來,有人會就此下車,但也有人會因此上車;有時同行者很少,少到覺得路上只剩下自己;但有時候也會滿載同路人,並且,有時等著等著就等到了紅燈右轉,處處總是有相逢。
會有這樣的想法,可能得追溯到菲比國中時非常喜歡的作家侯文詠,他在1994年出版的有聲書《在生命轉彎的地方那幾年陪著我轉了幾次彎,有幾次因迴旋空間不夠害怕過彎,但時間本身有種(無法抵抗的)特性一一無論願意與否,都得持續推進。縱使不安還是得硬頸前行,自此,我算真知道了人生的每次選擇都是一道彎。
人生現場如此,同個模子帶到菲比的工作中亦然。就展覽策劃而言,確定想說的話之後,先來一段讀書期,接著和自己的想法相互驗證,做一些取捨後開始謀劃其中佈局。但是,在展覽中費心佈局並不是要讓人落入陷阱,而是要讓除你之外的其他人,能透過展覽知道你要說什麼(這和人生中會遇到的「被設計」情形完全相反)。所以,團隊會努力將(無形的)想法視覺化、感知化(盡量讓人感同身受)。其中的操作充滿無數次選擇(以及做選擇前所需的大量資訊),以至於最終能完成一檔(策展人期望你看得明白的)展覽。
但那些過程中被捨去,難以被視覺化的隱性因子,例如:創作者的價值觀與感覺尺度,有些熟知創作者的親友們,依然能按圖索驥尋到幾處彩蛋,但更多時候它們就此隱匿在作品之中。
有趣的是,隨著停過越多次的人生路口,讓菲比深切體悟到那些留在生命中最重要的(藏在心底最深沉之處的)可能不是存在(present),而是不在(absent)。邀請生命中正在過彎,或趕巧遇上紅燈的你,也許可以趁機想想這個有趣的問題。

我們不以為的以為是不是可以有另一種以為?

待台北當代藝術館重新開館後,歡迎參觀 On The Other Hand 這個計畫,看看「我們不以為的以為是不是可以有另一種以為?」過去,菲比以為展覽記者會、預展、開幕、大眾開展會(自然而然地)循序發生,但2021年5月14日on the other hand 記者會後直接(滾動式)休館至今,以展覽精神 On The Other Hand 而言,或許焉知非福,但在實際開館前,還請靜心平安。
註(一):此次呂兆宏與莊惠琳都有使用PET環保紗線(感謝新光合成纖維贊助提供),菲比也因此知道1980年,新纖投資設立泛亞聚酯,引進日本PET(瓶用)技術,購入ASB吹瓶機台,生產台灣第一支PET(醬油)瓶。
對應菲比的真實人生,我在同一年被媽媽生出來。
在此之前,我從不知道我和台灣第一支PET瓶同年。
註(二):(承上)1981年,採納公司同仁施火灶建議,取PET瓶中文諧音,將其命名為「寶特瓶」並申請註冊。
同樣地,在此之前,我從沒想過隨口說到的「寶特瓶」居然是被新纖註冊的名詞。
註(三):在可回收塑料系列中唯有PET( 編號1 )以及HDPE( 編號2 )製程中不需加入塑化劑。此次,參展藝術家,陳郁君的創作媒材就是HDPE。
以上舉出的三項備註,你都不會在展覽中看見,因為它們都是被切掉(但又非常重要)的資訊,而就展覽而言,還有更多被切掉的重要部位,可人生必須捨得,若把所有資訊都塞入有限空間,可能會讓觀眾因過量餵食,變成肥肝( foie gras )。捨棄它們,換觀眾一個看得明白,我們也覺得值得了。
對菲比而言,最幸福的時刻無非就是偶爾能夠把頭往下一歪,去看看那些在檯面下依然精彩淋漓的亮點們,On The Other Hand,可能就是因為它們被封存在了檯面下,所以比起那些曾經隆重登台的,它們的亮度始終不減也不滅
暮然回首,一切都在檯面之下淋漓中
On The Other Hand
展期:號稱2021.05.14-07.25實際展期滾動調整中
地點: 台北當代藝術館 藝術商店 MoCART SHOP
創作:王安琪、呂兆宏、沈菲比、莊惠琳、陳郁君、趙永惠
展場全彩緹花布: 仁美商標
視覺:龔維德
影像:陳若軒
音樂:吳亞林
策展:沈菲比
avatar-img
27會員
115內容數
藝文工作者,喜劇性格,老派思想,用力過著堅持與理想並進的人生 現以做展覽的、畫圖的、做菜的與教書的等身份切換中 Art Facilitator Phebea Chun-Yi Shen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沈菲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On The Other Hand 您是否曾經覺察,某些在日常中習以為常的實踐,實際上是被給予的意識?但因為它們過於自然,以至於我們很難發現那個意識的存在,於是,持續做著習以為常的決定,不問所以呢? 計劃藏有幾顆彩蛋,為要獻給願意將心思放在不那麼「檯面上」的您。
ON THE OTHER HAND 記菲比的5月13日,與真實人生莫名切合的創作計畫 十六世紀的歐洲資產階級的圈子裡,開始有一種名為「雙人肖像」(Le double portrait)的流行。2021年台北當代藝術館藝術商店有一場能呼應菲比真實人生的創作計畫。
關於On The Other Hand 我想說的其實在參展藝術家的作品裡就說得很清楚了,但這個計畫畢竟是以「展覽」的形式被呈現,因此,若能提供一個意象,在未訪以先,給予觀眾某種程度的心理準備與期待,可能會更好。但!「視覺化」其實是項艱鉅挑戰,在此,菲比由衷感謝龔維德先生願意擔綱操刀。
On The Other Hand 菲比人生的一些線頭 人的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推動他動作的動力,並且,人也是從曾經歷過的際遇,形塑出如今這款模樣。2021年菲比因為要和一群品學兼優的創作者做一件有趣的事,所以想起了十九年前某件重要的往事。
某些被給予的原則,被徹底貫透在日常的實踐裡,以至於人們覺察不到它們的存在,因此也就不會對它們進行審查。 「習以為常,並順勢將慣常視為真理」的這種習慣/狀態,比你我認知還更為頻繁地發生在生活中。但,真實並不總是你習慣的那個現實。習以為常──誤將「常相」習慣性地視為「真相」。
On The Other Hand 您是否曾經覺察,某些在日常中習以為常的實踐,實際上是被給予的意識?但因為它們過於自然,以至於我們很難發現那個意識的存在,於是,持續做著習以為常的決定,不問所以呢? 計劃藏有幾顆彩蛋,為要獻給願意將心思放在不那麼「檯面上」的您。
ON THE OTHER HAND 記菲比的5月13日,與真實人生莫名切合的創作計畫 十六世紀的歐洲資產階級的圈子裡,開始有一種名為「雙人肖像」(Le double portrait)的流行。2021年台北當代藝術館藝術商店有一場能呼應菲比真實人生的創作計畫。
關於On The Other Hand 我想說的其實在參展藝術家的作品裡就說得很清楚了,但這個計畫畢竟是以「展覽」的形式被呈現,因此,若能提供一個意象,在未訪以先,給予觀眾某種程度的心理準備與期待,可能會更好。但!「視覺化」其實是項艱鉅挑戰,在此,菲比由衷感謝龔維德先生願意擔綱操刀。
On The Other Hand 菲比人生的一些線頭 人的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推動他動作的動力,並且,人也是從曾經歷過的際遇,形塑出如今這款模樣。2021年菲比因為要和一群品學兼優的創作者做一件有趣的事,所以想起了十九年前某件重要的往事。
某些被給予的原則,被徹底貫透在日常的實踐裡,以至於人們覺察不到它們的存在,因此也就不會對它們進行審查。 「習以為常,並順勢將慣常視為真理」的這種習慣/狀態,比你我認知還更為頻繁地發生在生活中。但,真實並不總是你習慣的那個現實。習以為常──誤將「常相」習慣性地視為「真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要是人生可以重來那該多好?」他看著前方倒數讀秒的紅綠燈這樣想著。 重來的人生也許不會更好,也許會更糟到一個無法想像的地步,但起碼還有嘗試的機會。一半一半。 只要一次,一次就好。 無論結果如何,他都會心服口服的。 他轉過頭去看那面大海,海面上的飛鳥依舊上下盤旋飛翔,有些船隻已經走得好遠好遠。
Thumbnail
過了中年,轉職這件事,近似警示寓言,關注的焦點,從年輕時的如何冒險,轉變成最大程度的規避風險。 這期商周專欄講述的惠敏,是我極為親近的朋友,她碰上的兩難抉擇,我曾原封不動地經歷過,而結局甚為悽慘。
Thumbnail
梧高鳳必至 花香蝶自來 人終向前走 花自向陽開 人生沒有固定的公式,也沒有絕對安全、絕對正確或是絕對能獲得幸福的選項。有些時候,我們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或想要的太多,但更重要的是,只要能好好釐清自己不需要什麼就好! 在跨越困難,感到無力的時刻,停下來確認自己的狀態,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擁有怎樣的性
之二 蘇沂 / 感覺像是給打了一劑強心針那般,關於葉緋的提議、對於我被困頓在現實中的人生,我感覺力量重新回到我的手上,我看見機會重新握住我的雙手,我渴望回到過去那個遠遠走在同輩前頭的蘇沂,臭屁的蘇沂。 我的人生重新洗牌。 那天在回台北的統聯車上,好幾次我還要自己別抱太大期望、說不定這
Thumbnail
我是個大多數時候都活在過去的人。對於過去有著太多依戀的代價,就是會在自己希望向未來前進時,被過往的人事物,尤其是傷痛,絆倒在地。《莊子》裡寫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但那些對人生有著重大意義的時刻,恰恰是兩條擱淺的魚之間的相濡以沫。
我想牽你的手,從心動。到古稀。   這大概就是我們熱愛生命的理由,它來去匆匆,它酸甜苦辣,你所擁有的卻是誰也複製不了的美麗人生。 生命來來往往,沒有來日方長。現在的每一天其實都是餘生最美好的一天。   “放過自己”,學會允許一切發生,接納一切!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先來熱熱身
Thumbnail
日本行的最後一天,在所剩無幾的時間裡,猶豫著下一步該去哪。 在地鐵上低頭滑著手機,突然看到一個個有如奶油泡泡擠出的陶器,吸引了我的目光,這是前一天逛過的選物店,當天新開的展覽。 我將手機湊到你面前,問你有沒有興趣,你毫不猶豫地說:「我們就去這裡吧!」 「可是這裡昨天去過了耶⋯⋯去同樣的地方
Thumbnail
曾聽一位老師這麼說... 如果將修行之路稱之為"道",當開啓這條修行路時,則是入道。
Thumbnail
探討了人生中對於選擇的困惑,每個人的人生主題並未因此而改變。強調現實中需要專注於幫現在的自己加分,而人生的成就與天賦其實是累積而來,未來不會一成不變,而是取決於當下的努力。
Thumbnail
2024. TiBE臺北國際書展首日開幕講座,暢談文化特邀 輔仁大學潘小慧教授,分享繪本與真實生活之間的關聯,以「繪本x人生風景」為題,探索自己和同行者在生命旅程中的影響。講座主題繪本包括《大熊先生的旅程》及其他繪本系列作品。座談後將有抽獎活動。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要是人生可以重來那該多好?」他看著前方倒數讀秒的紅綠燈這樣想著。 重來的人生也許不會更好,也許會更糟到一個無法想像的地步,但起碼還有嘗試的機會。一半一半。 只要一次,一次就好。 無論結果如何,他都會心服口服的。 他轉過頭去看那面大海,海面上的飛鳥依舊上下盤旋飛翔,有些船隻已經走得好遠好遠。
Thumbnail
過了中年,轉職這件事,近似警示寓言,關注的焦點,從年輕時的如何冒險,轉變成最大程度的規避風險。 這期商周專欄講述的惠敏,是我極為親近的朋友,她碰上的兩難抉擇,我曾原封不動地經歷過,而結局甚為悽慘。
Thumbnail
梧高鳳必至 花香蝶自來 人終向前走 花自向陽開 人生沒有固定的公式,也沒有絕對安全、絕對正確或是絕對能獲得幸福的選項。有些時候,我們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或想要的太多,但更重要的是,只要能好好釐清自己不需要什麼就好! 在跨越困難,感到無力的時刻,停下來確認自己的狀態,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擁有怎樣的性
之二 蘇沂 / 感覺像是給打了一劑強心針那般,關於葉緋的提議、對於我被困頓在現實中的人生,我感覺力量重新回到我的手上,我看見機會重新握住我的雙手,我渴望回到過去那個遠遠走在同輩前頭的蘇沂,臭屁的蘇沂。 我的人生重新洗牌。 那天在回台北的統聯車上,好幾次我還要自己別抱太大期望、說不定這
Thumbnail
我是個大多數時候都活在過去的人。對於過去有著太多依戀的代價,就是會在自己希望向未來前進時,被過往的人事物,尤其是傷痛,絆倒在地。《莊子》裡寫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但那些對人生有著重大意義的時刻,恰恰是兩條擱淺的魚之間的相濡以沫。
我想牽你的手,從心動。到古稀。   這大概就是我們熱愛生命的理由,它來去匆匆,它酸甜苦辣,你所擁有的卻是誰也複製不了的美麗人生。 生命來來往往,沒有來日方長。現在的每一天其實都是餘生最美好的一天。   “放過自己”,學會允許一切發生,接納一切!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先來熱熱身
Thumbnail
日本行的最後一天,在所剩無幾的時間裡,猶豫著下一步該去哪。 在地鐵上低頭滑著手機,突然看到一個個有如奶油泡泡擠出的陶器,吸引了我的目光,這是前一天逛過的選物店,當天新開的展覽。 我將手機湊到你面前,問你有沒有興趣,你毫不猶豫地說:「我們就去這裡吧!」 「可是這裡昨天去過了耶⋯⋯去同樣的地方
Thumbnail
曾聽一位老師這麼說... 如果將修行之路稱之為"道",當開啓這條修行路時,則是入道。
Thumbnail
探討了人生中對於選擇的困惑,每個人的人生主題並未因此而改變。強調現實中需要專注於幫現在的自己加分,而人生的成就與天賦其實是累積而來,未來不會一成不變,而是取決於當下的努力。
Thumbnail
2024. TiBE臺北國際書展首日開幕講座,暢談文化特邀 輔仁大學潘小慧教授,分享繪本與真實生活之間的關聯,以「繪本x人生風景」為題,探索自己和同行者在生命旅程中的影響。講座主題繪本包括《大熊先生的旅程》及其他繪本系列作品。座談後將有抽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