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近幾年來,都有聽說過很多社會運動,那你認識的社會運動有哪些呢?
比較厲害的朋友們,可能已經反應過來囉!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社會運動,莫過於像2014年,台灣的太陽花運動,或是香港的雨傘運動,以及從2019年開始,到現在還沒落幕的香港反送中運動。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自2019年3月15日至今(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其實這些社會運動,大部分的組成方式是;由個人或是一群擁有相同理念的人,所聚集出來的組織,聽起來我好像在說廢話,但實際上就是這樣(XD)
一般來說,我們都是靠立法機構,也就是國會,為我們訂定法案跟監督政府的,但在立法院無法改變決策的情況下,他們只能透過體制外的方式,也就是抗爭、遊行、陳情等等方式,進而影響現有的體制。在這些社會運動所產生的集體政治現象中,參與者們所高呼的口號以及標語,是整個社會運動中,不可或缺的靈魂!
社會運動的參與者,透過這些標語來傳達他們的訴求、理念,並集結民眾的情感。但或許你會感到有點好奇?為什麼在社會運動中,標語這個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呢?
其實這就像是作廣告一樣,如果我們設定了讓人印象深刻的標語,就算只用簡單幾句話、或是少少的幾個字,也能精確地表達那一場社會運動的訴求,並且能夠在短時間內,感染大家的情緒,或是增加認同感。
中環抗議標語「香港大陸化,慘過被油炸」,運動中的標語能短時間感染大家的情緒(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例如「今日香港,明日台灣」這句話,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只要我們在網路上搜尋「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你就能了解到,近幾年來兩地的社會運動,以及在民主化浪潮下的發展。社會運動者也運用這短短的八個字,就讓台灣跟香港的命運,互相綁在一起了,透過這樣的標語,台灣跟香港之間,好像就慢慢變成了一個共同體,或是會讓人產生一種,大家共體時艱的感覺。
讓人警惕到,如果今天在香港發生了什麼事,那很有可能會在反映在明天的台灣。
透過設定這樣的標語,進而形成了一種論述框架,它能讓民眾在看到標語以後,迅速地理解這些抗議訴求,背後所表達的含意,或是理念等等。
然而,被這些標語所影響的民眾,他們是不是真的,會改變個人的身分或國家認同呢?又或是使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的認同觀呢?前面介紹了社會運動中的標語,那這些標語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呢?這也是學者們正在蒐集資料、討論以及分析的問題。
什麼是論述框架?(framing strategy)
前面提到這麼多社會運動,以及言簡意賅的抗議標語,那這些標語通常都是怎麼去設計的呢?
通常都是透過一些論述來延伸,並且我們會想像這些論述,是被相片框給固定在一個框架裡面,不然我們就很難有個討論的基礎,那我們要怎麼理解這些論述框架是什麼呢?
如果論述沒有框架,很容易討論個沒完、無效溝通 (圖片來源:pexels)
其實論述框架,就是透過對事件的描述和解釋來定調,並且傳達他們的訴求,或者是以策略性的論述,來影響民眾想法或觀點。從中研院政治研究所賴潤瑤老師的研究中,她藉由這些社會運動的用語,來研究社會運動中的論述,框架與發展還有變化。例如,她研究台灣跟香港這幾年的社會運動,並試著去了解這些社會運動者
如何運用這些標語來呈現他們的訴求?
他們想透過這些標語,來達到什麼目的呢?
社會運動的對立方,又會如何看待這些運動的參與者?並且從中建構出不同的論述來反擊呢?
以2014年香港的雨傘運動為例,雨傘運動,它的訴求標語就是「愛與和平佔領中環」
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運動,警方武力驅散令民憤大規模爆發,20萬市民逼爆主幹道參與佔中。2014年9月29日晚上,攝於夏慤道(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而香港社會運動者,他們是採取非暴力的方式,透過靜坐、呼口號來傳達訴求,並爭取權利。但是有些中國官方媒體,它們在形容這些社會運動者的時候,卻使用了形容天安門事件的強烈用語。
中國的官方媒體表示,這些香港年輕人只是想要引起騷動的暴亂份子,而且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受到外國勢力的影響,中國官方採取這樣的論述策略,目的就是為了替香港的雨傘運動定調,引導中國海內外人民,透過新聞來理解香港社會運動的方式。我們可能會問,中國官方媒體的定調,對中國民眾的影響力,到底會有多大呢?
其實我們從某些媒體報導,它們對海內外中國年輕人的訪談中,我們就不難發現,即便是在中國國境以外的中國人,他們在受訪時都會認為,這些香港社會運動者的行為是不理性的。由此可見,無論是一個社會運動者、一家媒體的立場、甚至是一國政府的表態,在他們對事件提出一種論述或解釋後,這些過濾過的資訊或是新聞,往往會影響民眾的看法,也因為我們身處在一個資訊自由的時代,一個論述的訴求對象,不只會局限在特定的群眾,所以中、台、港,這三方在建構起自己的論述框架時,這些論述影響到的不只是國民,而且還有可能會互相產生的交集。
台灣與香港的交集?各自的論述框架又是什麼?
中、港、台,三方的論述架構,確實時常有交集,但是這些交集,往往不是建立在彼此認知或是共識上,我們台灣與香港,這幾年因為一些事件的交集,所以慢慢地產生了情感上的連結,但其實,台港之間以前是很少有交集的哦!
在2000年之前,台灣跟香港的政治論述是分開的,那為什麼在2000年之後,台灣跟香港在政治上,卻逐漸被放在一起討論了呢?就讓我們一起回到1980及90年代吧!
在當時,尚未回歸中國之前,人稱港英時期的香港,經濟上正開始蓬勃發展,並且擁有部分民主及法治;而台灣則是威權統治,雖然已經有反對黨的出現,但仍然稱不上是一個實質民主的國家,因此在香港回歸中國管制以前,台灣跟香港在政治上是各自發展的。在香港回歸中國管制以後,香港和中國之間的關係,慢慢變得緊張了起來,例如像是羅大佑的皇后大道東,這首歌或許年輕的朋友不一定聽過!這是一首說明香港人回歸中國管制以後,對於未知的未來,感到期待以及憂慮,兩種複雜情緒交織而成的作品,最近才又在中國被列為禁歌,歡迎自由地區的朋友們可以去聽聽看,稍為感受一下在這個時代被喻為先知的這首歌。
那我們重新回到2000年後的香港,香港人民因為不滿中國的治理方式,也開始發起一系列的抗議行動;而在此同時已經解嚴的台灣,正逐漸邁向真正的民主體制,因此2000年是台、港兩邊,政治體制邊界的交集處,尤其是在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以及雨傘運動之後,台灣跟香港雙方,在民主上的政治論述才漸漸有所交集。
在透過「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或者「台灣香港,我們在一起」這樣的標語,這也讓年輕人漸漸地感受到,兩地之間的處境是何等相似啊!並且產生認同感,雙方認為如果有相同的處境、相同的理念,就應該互相支持對方。至於台灣跟香港,在論述之間的對話方式,例如:設立連儂牆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運動期間,多個地區出現張貼標語、便利貼的「連儂牆」(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當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時,台灣許多大學的學生會都一同響應,他們都會在學校內設立連儂牆,來表達支持,像是有些學生,會在牆上寫滿著「台灣加油」、「香港加油」,或者是「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等等的標語,這些標語也逐漸連接了台灣跟香港,這也會跟時代的變遷有所關連。而在支持香港或台灣時,將兩地的情況放在一起,這也會激發起參與者的情緒,就好像兩地的年輕人,要一起為自己國家,或是政府的前途來一起努力,一起守護這個民主自由的環境。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這句話,最能突顯出台灣與香港之間的連結。這句標語源自於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太陽花運動當時是在反對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兩方因為ECFA後,在貿易上過於緊密(最初訴求是政府黑箱決策),因此在強調「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時,是將香港作為一個前例,一個值得警惕的例子,希望台灣人民可以去思考,如果我們跟香港一樣的處境,並且跟中國之間有更緊密的交流。
在社會、經濟層面上會有什麼改變呢?
會不會變成香港社會現在的樣子?
而現在「今日香港,明日台灣」這句話,也因為最近中國政策,而有了詮釋上的改變,成為了反對中國,一國兩制的論述方式,希望台灣人去觀察中國對香港的統治方式,中共又是如何從一國兩制,漸漸發展到今天接近一國一制的?
如果中國同樣對台灣實行一國兩制,那台灣的命運又會如何呢?所以說「今日香港,明日台灣」,這個論述框架的影響力,它是能夠讓台灣有所警惕的,對於台灣的未來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影響?這也能讓台灣人更能理解香港處境,並支持香港的運動,透過這些訴求結合台港雙方,一同反對一國兩制,追尋民主的價值。
社運標語是否會造成快速形塑大家的認同感?
在我們透過「今日香港,明日台灣」這一句話,更了解台、港的處境後,我們就要來探討,是不是很多人都是因為這一句話,才產生出惺惺相惜的感覺呢?
在2014年後,台灣與香港的社會運動中,尤其是2019年,香港的反送中運動最為重要,它讓台灣年輕人意識到了民主自由的珍貴,例如,在太陽花運動後,2016年總統大選時,年輕人的政治表態,展現出大家想要保持台灣主體性,以及守護民主自由的決心,在這些社會運動中的論述,往往都會影響台灣人的認同意識。
一個人的認同意識,多半是在成長的不同時期所形塑出來的 (圖片來源:pexels)
但一個人的認同意識,是怎麼形塑出來的呢?假設你一直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那就不可能忽然的產生轉變,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一個人認同意識的形塑或改變,通常都是須要一段時間的。在民主國家,選舉的語言、政黨輪替、政策論述、政治事件,或者是社會運動中的標語,都有可能會影響到一個人的認同,而社會運動所產生的情緒,是否能夠讓形塑認同感的時間拉短呢?
在這邊我們以反送中運動為例,台灣人在關注反送中時,可能會透過新聞媒體關心;或是直接去香港聲援他們的行動,從關注的過程中看到社會運動的標語,甚至是直接參與連儂牆活動,將這些標語寫在連儂牆上。不論是認同,或是不認同這個社會運動,大家都會從這些行動中,去感受到這些標語和口號的情緒,進而形塑自己的認同意識。
這些消息透過網路傳遞,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社會運動,它們能夠快速地塑造出認同感的原因,在過去的威權統治時期,資訊的傳遞不像現在一樣如此流通,網路媒體也不太發達,所以接受到的資訊有限,可能要直接相關參與社會運動,才能了解他的標語訴求。而我們現在生活在資訊爆發、社群媒體發達的時代,只要打開手機上的社群網站,你或許就可以看到關於現在,正在發生社會運動的資訊,台灣和香港之間,也會運用社群媒體來組織及交流,透過轉發口號跟標語,或是利用臉書社團來組織動員、參與社會運動。因此社群媒體提供了另外一個關注,以及參與社會運動的途徑,讓組織動員更有效率、更快速,也能夠更容易的形塑台灣人,或是香港人的認同意識。
社會運動事件,所帶來的反思
資訊的進步,讓我們能夠快速且即時地接受到許多訊息,尤其是社會運動更是!那我們如何透過一些反向思考,來看這些層出不窮的社會運動呢?
現今台灣跟香港的年輕一代,他們所關注的議題面向是相似的,都是提倡民主自由,反對中國的威權統治,因此兩地年輕人透過社會運動進行交流時,也能從中了解彼此的訴求。比如說:台灣人可以理解香港年輕的一代,為什麼會去參與雨傘運動和反送中運動,並且給予支持;而香港人也會開始認為,台灣現有的民主價值,是值得被追尋且珍惜的。
有些人認為,不論是否支持,出來投票是實踐民主自決的一種方式 (圖片來源:pexels)
反觀中國的年輕人,他們則會對香港的社會運動,抱有反諷或不理解的心態,即便能夠了解社會運動訴求的用意,但還是會認為中國的威權統治,是一個一定會成功的模式,因此香港人的行動,是徒勞無功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針對同一個社會運動中,大家採取不同的論述框架,會讓不同的聽眾、觀眾產生不同的影響,進而影響台灣、香港、中國三方民眾,對同一個事件產生不同的觀點跟態度。
在台灣,也有一派立場認為「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是一個不理性的訴求哦!認為台灣和香港有著完全不同的處境,並不能被放在同一個論述來討論,然而,這句標語所傳達的訴求,卻能夠引起很多年輕人的認同情緒。這樣的認同情緒,是不理性的嗎?或許這標語本身有一些不理性的地方,但不能否認的是,「今日香港,明日台灣」這句話,確實觸發了台灣人和香港人之間,在情緒上的連結,並將這些情感,展現在參與社會運動上。
在社會運動中,論述的重要性在於,如何將訴求濃縮在短短的標語之中,並傳遞給群眾。一句「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可以讓人了解到台灣和香港的未來,可能會是什麼樣子的,進而響應這個社會運動。在台灣人眼裡,這句標語或許是一種……對現今民主發展的警惕,但在香港年輕人眼裡,卻可能是一種理想,在政治壓迫、經濟壓力的生活環境中,台灣的現況,或許是他們對明天的一個美好想像。
在香港自由開倒車的今天,台灣人一般的日常生活,已經變成部份港人的一種美好想像了 (圖片來源:pexels)
最後我們有幾個問題想要問一問大家
1.我們也可以思考新聞媒體,在社會運動中的角色,媒體藉由報導、推播,傳遞社會運動的資訊,或是以社會運動的標語,作為文章的標題,而媒體在進行報導論述時,真的是中立客觀的在傳遞訊息嗎?還是他們也有特定的立場呢?
2.你認為台、港雙方,是否真的是被相同標語,或是論述框架的命運共同體呢?還是被人為因素所產生的結果呢?也就是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樣的情況?
3.你認為大家是否能透過這些標語,能更了解社會運動的訴求,或是核心價值呢?而在聆聽與閱讀這些口號或標語時,是不是無形中被其中的論述,給「框架」了呢?
歡迎大家在底下留言,或是造訪我們的頻道「
我的學習筆記 」,看看我們將學術公眾化的結果,更希望您能加入我們的會員,每個月用一個便當的錢,協助我們持續讓每位教授及學者們的學術成果公眾化。
VIDEO
參考資料
Lai, Christina. (2020). A Case Study of Recent Social Movements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Convergence of Counter-Identities amid China's Rise. Global Taiwan Institute Policy Report.
文案撰稿人:項婕(中正大學政治系三年級)
文案原創者:賴潤瑤(中央研究院政治研究所助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