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羅馬尼亞「集體俱樂部」(Colectiv)一場演出發生火災,造成27死160傷的重大慘劇,幾個月後,又傳出37名傷者陸續死亡的消息,導演亞歷山大納瑙(Alexander Nanau)將影片聚焦在三位相關人物身上:一個是羅馬尼亞體育公報的記者卡塔林托隆坦( Catalin Tolontan),一個是「集體俱樂部」的生還者泰蒂烏蘇雷努 (Tedy Ursuleanu),另一個則是衛福部長弗拉德沃伊雷斯古( Vlad Voiculescu),在同個事件上,代表著不同的立場。一場火災延燒到醫療疏失,到揭發醫療體系的貪腐,甚至是整個國家的腐敗,十分佩服導演及受訪者的勇氣,像小蝦米對抗大鯨魚一般,力量或許不夠到推翻整個羅馬尼亞政府,但或許可以喚起一些人。
電影前半段多以體育公報記者為主要視角,挖掘出真相,成為整起事件的吹哨者。影片不時穿插受害者的畫面,不會過於煽情,讓整部紀錄片有了所謂的情感。影片後半段主要講述新上任的衛福部長的作為,雖然能理解導演的用意是為了平衡這部片的視角,讓各方對於這起事件的看法都能完整呈現在電影中。但看著看著總覺得影片儼然成為另類的個人形象廣告,或許他真的耗費許多心力在改革醫療體系上,可紀錄片的立意應在於提供客觀的素材,留給觀影者空間去思考,並得到反思及回饋。
但並非這就代表本片的所作所為是被否定的,《一場大火之後》這部片當然有其存在的意義及價值。「無訪談,無旁白。我拍攝紀錄片的過程是全然的觀察。」導演亞歷山大納瑙(Alexander Nanau)這麼說著。同時以三個不同視角去紀錄同一個事件,而電影也藉由這三個分線匯集成一個「民主」的脈絡。「集體俱樂部」的大火意外不僅描繪了羅馬尼亞的痛,也批判了羅馬尼亞社會,而諷刺的是,把這批判套到其他國家身上,竟也如此地合適,不僅僅是羅馬尼亞的經歷,更是屬於全世界的警世之作。
觀看《一場大火之後》時,不時想起2015年《驚爆焦點》(Spotlight),同為講述媒體如何挖掘出真相,戳破政府的謊言,而不同於劇情片《驚爆焦點》,《一場大火之後》是一部紀錄片,但劇情精彩程度卻一點都不輸《驚爆焦點》。越荒誕,就越精彩,或許這在電影中是稱讚,可對應到現實世界,這對羅馬尼亞來說卻是個慘痛經歷。電影片尾播放了The Alternate Routes的“Nothing More“這首歌, 歌詞提到:”We are peace, we are war; we are how we treat each other and nothing more.”二擇一的選項,我們如何選擇對待他人,或許這就是答案。
《一場大火之後》然後呢?與影片最後一樣留下了一個未知,沒有答案,也沒有結論,或許只有不斷地思考,不斷地記住,不要遺忘才能迎來真正改變的那天。可諷刺的是人們總是如此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