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訪Dopeness Art Lab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第一次離開Dopeness Art Lab[1]後,我知道我會再回來。可我沒想過第二次離開後依然會有同樣的感受。
...
  上次說去Dopeness Art Lab之前造訪他們的Instagram,除了藝術家的作品和展期,找不到其他當期展覽的相關資訊(諸如創作理念、作品淺析等)。今年三月底一次補上了(但那是去年12月中到今年1月初的展吶),不過這種作法或許是經營者悉心設計給觀眾的接近藝術的方式——以極大份量的視覺體驗激引五感之外的理智(cerebral),而在此種情形下,文字已非必要。
...
  這次被菲利克斯・崔德威爾(Felix Treadwell)的個展「Dominion」童趣卻安謐的作品吸引前來。其實一開始不怎麼喜歡他的畫風,但貼文一則、二則不請自來到我眼前,竟沒由來產生好感。
  這麼說我每次赴展的驅力皆獨一無二,也不曾有過相同的脈絡。有時懷疑自己到底為什麼逛,是否因參與藝術的同時分享了某種光環?噯,好歹我也曾經是創作者,怎麼就這樣硬生生將自己拽出那圈子⋯⋯圈子,圈子,好像一定得名目上屬於哪裡才能實質上屬於哪裡,還是,還是⋯⋯沒頭緒,毫無頭緒。
...
  正面外觀似板條箱,水泥質感地坪裡外綿延,引導參觀者在實際踏入藝術空間前由身[2]先行進到看展的狀態;一致的地板面材搭配玻璃透視的設計,展現藝廊不分你我歡迎任何人的開放及友善。
  不鏽鋼貨櫃門未經加工,上半截玻璃優雅地調適其餘的粗樸,無意呼應了恐龍的不馴與崔德威爾創造的軟萌角色及細膩的色彩處理方式的對比。
...
  空間復歸沉默,我更感「One Brief Moment」[3]在展間播放音樂的膽識及巧妙。不過,倒覺得「Dominion」呈現的視覺上的安靜與藝術展示場域整體安靜的氛圍相映成趣。特別的是,「Dominion」帶給觀眾的童趣,除了可愛、動感、色彩繽紛此類一般會與童趣產生的直接聯想外,還有種幽遠的寂寥,引人遐思。
Felix Treadwell 〈Boomer〉,2021
Felix Treadwell 〈First Contact〉,2021
  尤其喜歡噴漆上色邊際的模糊與溫柔,像舊夢的形狀,又或者,欲追念不曾經歷或因年幼而不復記憶的過去,那種無關緊要的失敗。
  莞爾自己的健忘。

[2] 指相對於心而言
[3] 見註1
avatar-img
6會員
17內容數
一位藝術門外漢四處探訪畫廊的隨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nne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出奇不意是兩次觀展經驗中都含括的元素。空氣中飄忽著透白色靈光——那是具象化的serendipity[1],走著、看著,不小心頭上便落了一絮。
——來到Dopeness Art Lab之前,我對將要面臨的一切全然未知。   第一次遇到這種非得去到現場才知道自己要看什麼的展⋯⋯縱使那種理所當然的空無讓我感到些許氣餒,全然的神秘更誘發我一探究竟的慾望。
過程是漸進的。小幅作品如序曲,賦予一個觀畫情境。   畫布側邊暴露涇渭分明的色條,新穎的打底方式令我感到驚喜,我們甚至尚未面對面相遇。當我們正視彼此,與側邊色條相呼應的筆觸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浪沖擊我的視神經,對應之抗力擴及至其他感官。
  我是從裡面拍出來的。   先看作品再拍空間,算是(我)對藝術家表達尊重的一種方式,也有意將自己與那些一看到作品就拿起手機拍的人區隔開來。   那麼頻繁地穿梭於不同建築與空間,以致理所應當地忽略了身處位置的差異也會導致心理狀態的轉變。總覺得關鍵時刻就在踏入一扇有形或無形的門的那個瞬間,若是
  一件事持續做上一段時間,便會試圖回溯伊始。   開始思索這一切是為什麼,總是因為外界言語。做一件事不會估量投入程度的多寡,也就沒有自己正熱衷於某事的意識。   一直以為去年夏天不小心步入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是起點,翻查手機相片才發現最早的紀錄是去年一月底參觀
出奇不意是兩次觀展經驗中都含括的元素。空氣中飄忽著透白色靈光——那是具象化的serendipity[1],走著、看著,不小心頭上便落了一絮。
——來到Dopeness Art Lab之前,我對將要面臨的一切全然未知。   第一次遇到這種非得去到現場才知道自己要看什麼的展⋯⋯縱使那種理所當然的空無讓我感到些許氣餒,全然的神秘更誘發我一探究竟的慾望。
過程是漸進的。小幅作品如序曲,賦予一個觀畫情境。   畫布側邊暴露涇渭分明的色條,新穎的打底方式令我感到驚喜,我們甚至尚未面對面相遇。當我們正視彼此,與側邊色條相呼應的筆觸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浪沖擊我的視神經,對應之抗力擴及至其他感官。
  我是從裡面拍出來的。   先看作品再拍空間,算是(我)對藝術家表達尊重的一種方式,也有意將自己與那些一看到作品就拿起手機拍的人區隔開來。   那麼頻繁地穿梭於不同建築與空間,以致理所應當地忽略了身處位置的差異也會導致心理狀態的轉變。總覺得關鍵時刻就在踏入一扇有形或無形的門的那個瞬間,若是
  一件事持續做上一段時間,便會試圖回溯伊始。   開始思索這一切是為什麼,總是因為外界言語。做一件事不會估量投入程度的多寡,也就沒有自己正熱衷於某事的意識。   一直以為去年夏天不小心步入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是起點,翻查手機相片才發現最早的紀錄是去年一月底參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聽朋友介紹,我今天特地來臺北市立美術館看這個聯展。一樓的展覽空間總是令人驚艷,這次的入口設計更是別具巧思。展覽名稱『威廉.肯特里奇』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肯特里奇是一位享譽國際的藝術家,他的作品風格獨特,我非常期待能透過這次展覽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創作。 威廉的作品以大尺寸著稱,全開的畫幅上,炭筆與粉彩的
Thumbnail
【美好時光・印德拉多迪個展】 印尼藝術家印德拉多迪(Indra Dodi)的個展。 2022年也曾看過該藝術家的個展,因創作技法很特別,所以記憶特別深刻。 此次作品也和上次一樣,宛如兒童的塗鴉,隨興有活力,也很有故事感。上次主題是「敬生活」,此次則是以「美好時光」為題。
Thumbnail
裝置藝術是一種獨特創作形式,追溯到法國藝術家杜尚。 「失聲畫眉之歌」探討數位時代的記憶議題,文本、水墨長卷、遮陽網、展牆,模擬社群軟體窺看私人情感的多重視角,觀者透過不同的觀賞狀態,感受作品的多維時空。 裝置藝術的魅力在於觀眾可以走進作品,當他們走出作品時,已經不一樣,這正是藝術的魔力所在。
Thumbnail
其實一開始對這個展沒興趣,因為也不知道裡面是展甚麼的,基本上不是畫作,我的興趣都會先減一半,直到我看到小孩IG後,我就有興趣啦~果然名人效應還是很強的(?)
Thumbnail
找到了約莫2年前畫的圖。我會將原圖和手機桌布一起放在花園,之後也會持續更新過往的畫。 最近想去看畫展。那是我一直很想做的事。 因為我不喜歡獨自前往任何場所,身邊的人都不喜歡藝術,所以我選擇放棄我的喜愛。但我想是時候跨出去了,趁最近我的狀況好轉,偏向亢奮狀態時去實踐它。如果你也熱愛藝術,我們不妨一
Thumbnail
這場真的是期待很久且去過以後除了抱怨人太多外都一致好評的展覽。 身為藝術門外漢的我也一度懷疑這些畫真的有這麼好看嗎?卻沒想到去過以後,有非常多的想法跟感動想要記錄下來。
Thumbnail
  今天要離開佛羅倫斯了,一早打包好行李送到櫃台寄放,再支付城市稅三晚18歐,拿出熊大與兔兔信用卡,櫃台女士很感興趣,我說我還有一張….(笑)。   佛羅倫斯必去還沒去的可多了,學院美術館看不到大衛像、烏菲茲美術館無緣親見維納斯的誕生,哎哎,星期一都休館,而且早就沒票買。旅途中總有遺憾,這樣才
Thumbnail
你逛美術館嗎?上一次走進美術館,是什麼時候?看了哪一個展?是為了什麼而走進那座美術館呢?隨著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在美術館或特定作品前拍照、打卡、上傳社群帳號的群眾,變成美術館的另一種風景。藝術的公關操作很成功,全民美術館的目標是否也成功了呢?
Thumbnail
清明連假雖然與我無關,不過我能夠放2天也算不錯了。 這次放假剛好跟男友同一天已經好久沒能跟男友一起放假了,這次當然要好好玩! 因此決定來美術館走走。 這次我第一次來到美術館。原本提議要去科博館看象魚,但是男友似乎沒興趣於是我想到我還沒去過美術館,所以想來看看這個地方。 停好車一走進來就能感受到滿滿
Thumbnail
前些年台灣常有國際級的藝術展演活動。 通常我不太去擠這些大師的展覽,因為我很不喜歡和一大群人擠著,然後花很多時間排隊,又被人群匆匆推擠著前進只能快速流覽那些作品,若我真的對那一位大師有興趣,我寧可出國時到他專屬的美術館很從容的靜靜觀賞真蹟,否則我乾脆就在家裏閱讀印製得非常精美清晰的專刊或複製畫。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聽朋友介紹,我今天特地來臺北市立美術館看這個聯展。一樓的展覽空間總是令人驚艷,這次的入口設計更是別具巧思。展覽名稱『威廉.肯特里奇』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肯特里奇是一位享譽國際的藝術家,他的作品風格獨特,我非常期待能透過這次展覽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創作。 威廉的作品以大尺寸著稱,全開的畫幅上,炭筆與粉彩的
Thumbnail
【美好時光・印德拉多迪個展】 印尼藝術家印德拉多迪(Indra Dodi)的個展。 2022年也曾看過該藝術家的個展,因創作技法很特別,所以記憶特別深刻。 此次作品也和上次一樣,宛如兒童的塗鴉,隨興有活力,也很有故事感。上次主題是「敬生活」,此次則是以「美好時光」為題。
Thumbnail
裝置藝術是一種獨特創作形式,追溯到法國藝術家杜尚。 「失聲畫眉之歌」探討數位時代的記憶議題,文本、水墨長卷、遮陽網、展牆,模擬社群軟體窺看私人情感的多重視角,觀者透過不同的觀賞狀態,感受作品的多維時空。 裝置藝術的魅力在於觀眾可以走進作品,當他們走出作品時,已經不一樣,這正是藝術的魔力所在。
Thumbnail
其實一開始對這個展沒興趣,因為也不知道裡面是展甚麼的,基本上不是畫作,我的興趣都會先減一半,直到我看到小孩IG後,我就有興趣啦~果然名人效應還是很強的(?)
Thumbnail
找到了約莫2年前畫的圖。我會將原圖和手機桌布一起放在花園,之後也會持續更新過往的畫。 最近想去看畫展。那是我一直很想做的事。 因為我不喜歡獨自前往任何場所,身邊的人都不喜歡藝術,所以我選擇放棄我的喜愛。但我想是時候跨出去了,趁最近我的狀況好轉,偏向亢奮狀態時去實踐它。如果你也熱愛藝術,我們不妨一
Thumbnail
這場真的是期待很久且去過以後除了抱怨人太多外都一致好評的展覽。 身為藝術門外漢的我也一度懷疑這些畫真的有這麼好看嗎?卻沒想到去過以後,有非常多的想法跟感動想要記錄下來。
Thumbnail
  今天要離開佛羅倫斯了,一早打包好行李送到櫃台寄放,再支付城市稅三晚18歐,拿出熊大與兔兔信用卡,櫃台女士很感興趣,我說我還有一張….(笑)。   佛羅倫斯必去還沒去的可多了,學院美術館看不到大衛像、烏菲茲美術館無緣親見維納斯的誕生,哎哎,星期一都休館,而且早就沒票買。旅途中總有遺憾,這樣才
Thumbnail
你逛美術館嗎?上一次走進美術館,是什麼時候?看了哪一個展?是為了什麼而走進那座美術館呢?隨著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在美術館或特定作品前拍照、打卡、上傳社群帳號的群眾,變成美術館的另一種風景。藝術的公關操作很成功,全民美術館的目標是否也成功了呢?
Thumbnail
清明連假雖然與我無關,不過我能夠放2天也算不錯了。 這次放假剛好跟男友同一天已經好久沒能跟男友一起放假了,這次當然要好好玩! 因此決定來美術館走走。 這次我第一次來到美術館。原本提議要去科博館看象魚,但是男友似乎沒興趣於是我想到我還沒去過美術館,所以想來看看這個地方。 停好車一走進來就能感受到滿滿
Thumbnail
前些年台灣常有國際級的藝術展演活動。 通常我不太去擠這些大師的展覽,因為我很不喜歡和一大群人擠著,然後花很多時間排隊,又被人群匆匆推擠著前進只能快速流覽那些作品,若我真的對那一位大師有興趣,我寧可出國時到他專屬的美術館很從容的靜靜觀賞真蹟,否則我乾脆就在家裏閱讀印製得非常精美清晰的專刊或複製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