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初訪Dopeness Art Lab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門後一位紳士看見玻璃牆外的我,幫我開門,然後順勢離開。
  一進門左手邊緊鄰櫃檯,坐在櫃檯的男子親切地問我是否來看展,隨後禮貌地要求配戴口罩、填寫實名制表單和酒精消毒雙手。(Dopeness Art Lab是我近來參觀的所有畫廊中唯一落實防疫政策的。)那天下雨,外頭沒有放傘的地方,他替我將傘收在櫃檯後的傘桶。
  逛了一會兒,男子雙手遞來這次Adriana Oliver個展「One Brief Moment」的特製小卡。我問是否有展覽簡介,他說牆上螢幕的文字便是(那是參觀者能獲取關於當期展覽完整資訊的唯一管道)。
  受到D*FACE個展「POOR CONNECTION」探討議題的觸發決定前往Dopeness Art Lab,但興致真來時展已結束。無論如何,我還是利用突如其來的興致出訪,出門前確認是否有展可看以免白跑一趟。令我驚訝的是,他們的Instagram完全沒有當期展覽的貼文,造訪個展藝術家Adriana Oliver的Instagram也沒提這展是在展什麼,而她的個人網站不過總括性地簡述她的背景和創作理念——來到Dopeness Art Lab之前,我對將要面臨的一切全然未知。
  第一次遇到這種非得去到現場才知道自己要看什麼的展。通常前往某個畫廊前,我已經從他們Instagram、臉書的貼文或網站獲得充足的資訊做好看展前的心理準備。Dopeness Art Lab雖然有Instagram和臉書帳號,但Instagram的最新貼文止於上個展的實況,臉書則停滯在2018年。縱使那種理所當然的空無讓我感到些許氣餒,全然的神秘更誘發我一探究竟的慾望。
  到了之後發現,這個展其實非常切合我當前的需要,也因緣份的神奇,體驗加倍深刻。裡頭盪著老英文歌,對西洋流行音樂史的了解不多,無法說出個所以然,不過正好和我近幾天聽的歌重複。樂音彷彿將多個完全不同的場域(自己的房間、 Dopeness Art Lab乃至所有與此種音樂相牽連的虛擬或真實時空)聯繫起來,我感覺自己被錯置,甚或不知身在何處。
  不過我想,音樂的揀選是配合Oliver作品早期好萊塢的視覺風格。
Adriana Olive,〈Time for words〉,2020
  順道一提,這是我參觀過第一個有背景音樂的 ______(Google商家資訊欄標明Dopeness Art Lab為藝術組織,非畫廊,雖說表面形式很像。Dopeness Art Lab則自稱「當代潮流藝術實驗空間」)。
  Oliver的東西可以看的很多,但傳達因疫情被迫久別的伴侶所經受的各種狀態和情境的部分,尤其觸動我。這次個展可說是與非常特別的2020年相應而生。畫面中的一切非常簡單,視覺所期待的在場缺席,近乎暴力的沉默厲聲詰問毫無選擇的觀者,除去雙眼的人像強將我拽入其中,拒絕自我投射的不可能。
  雖然應該從中獲得力量,我也確實因為同理而受到鼓舞,可一時帶出太多久遠壓抑的悲思,反受到精神上的重擊。
  像受傷了卻莫名麻痹的知覺,在最出奇不意之時,以極鮮明的痛感遲鈍地揭示破裂的體膚。
  一直對帶有強烈流行元素的藝術持保留態度,此展激發的共鳴使我對此種類型的作品改觀不少。
  周到的服務反使我一舉一動有所顧慮(畢竟好的服務來自入微的觀察/自我意識過剩?),不管怎樣,我在沒人的地下一樓比較能自在地看展、拍照。那裡還有個可愛的小空間供休憩、閒聊(我的猜測)。一樓展區外有販售周邊,再過去視線不可及的地方大概是員工的辦公區。
  販售周邊及飲品讓我想到不久前去的Contemporary by U,它是去年九月底才開幕的年輕藝廊。同Dopeness Art Lab,Contemporary by U旨在引介當代藝術,不分你我,作品帶有強烈流行元素。融合咖啡廳,複合式空間並不混淆作為展售藝術作品空間的定位及稀釋此性質的純度。
手拿Contemporary by U的蜂蜜燕麥拿鐵與玻璃牆內藝術品合影
  離開時櫃檯後的男子為我開門。

  想再去一回。
avatar-img
6會員
17內容數
一位藝術門外漢四處探訪畫廊的隨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nne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過程是漸進的。小幅作品如序曲,賦予一個觀畫情境。   畫布側邊暴露涇渭分明的色條,新穎的打底方式令我感到驚喜,我們甚至尚未面對面相遇。當我們正視彼此,與側邊色條相呼應的筆觸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浪沖擊我的視神經,對應之抗力擴及至其他感官。
  我是從裡面拍出來的。   先看作品再拍空間,算是(我)對藝術家表達尊重的一種方式,也有意將自己與那些一看到作品就拿起手機拍的人區隔開來。   那麼頻繁地穿梭於不同建築與空間,以致理所應當地忽略了身處位置的差異也會導致心理狀態的轉變。總覺得關鍵時刻就在踏入一扇有形或無形的門的那個瞬間,若是
  一件事持續做上一段時間,便會試圖回溯伊始。   開始思索這一切是為什麼,總是因為外界言語。做一件事不會估量投入程度的多寡,也就沒有自己正熱衷於某事的意識。   一直以為去年夏天不小心步入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是起點,翻查手機相片才發現最早的紀錄是去年一月底參觀
過程是漸進的。小幅作品如序曲,賦予一個觀畫情境。   畫布側邊暴露涇渭分明的色條,新穎的打底方式令我感到驚喜,我們甚至尚未面對面相遇。當我們正視彼此,與側邊色條相呼應的筆觸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浪沖擊我的視神經,對應之抗力擴及至其他感官。
  我是從裡面拍出來的。   先看作品再拍空間,算是(我)對藝術家表達尊重的一種方式,也有意將自己與那些一看到作品就拿起手機拍的人區隔開來。   那麼頻繁地穿梭於不同建築與空間,以致理所應當地忽略了身處位置的差異也會導致心理狀態的轉變。總覺得關鍵時刻就在踏入一扇有形或無形的門的那個瞬間,若是
  一件事持續做上一段時間,便會試圖回溯伊始。   開始思索這一切是為什麼,總是因為外界言語。做一件事不會估量投入程度的多寡,也就沒有自己正熱衷於某事的意識。   一直以為去年夏天不小心步入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是起點,翻查手機相片才發現最早的紀錄是去年一月底參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最後一天旅程!!! 對我們這種慢節奏的旅者來說真的非常不夠!Check out 之後我們來到離住宿最近的咖啡店,前提是不可錯過K最愛的早餐時光,一定要享用之後才能退房,哈哈!
Thumbnail
避開台北的雨水 卻迎上白沙屯狂勁的九降風 從車站往拱天宮的路上 堪比日本襟裳岬風之館25米風速的狂風 將我們吹得東倒西歪 風雨無阻的小旅行就是讚
Thumbnail
利用假日享受悠閒用餐的時光-6:35 Brunch
Thumbnail
中午吃完午餐後,經過池上穀倉藝術館,裡頭剛好有場展覽,趁著午休去瞧瞧。沒想到竟然遇見音樂人王榆鈞所策的展覽「如果你_先我一步_聽見」。對我而言,此展覽是地方聲音與展品的相互交錯作品,也是「看得見」與「看不見」聲音的相互對話。
Thumbnail
終於在這個夏天來到了峇里島,這裡一直是我夢寐以求的地方。這次的旅程有許多與想像中相符的地方,也有一些意外的收穫和感想,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看完慕夏展後,又心心念念達利展,所以揪了平日有時間的朋友,趕快去看,不然假日我怕人太多...甚麼都會看不到.. 裡面雖然可以拍照,但是禁止使用閃光燈、腳架及自拍棒喔~以下照片皆為自己拍攝(つ´ω`)つ
Thumbnail
其實一開始對這個展沒興趣,因為也不知道裡面是展甚麼的,基本上不是畫作,我的興趣都會先減一半,直到我看到小孩IG後,我就有興趣啦~果然名人效應還是很強的(?)
Thumbnail
前幾天跟朋友去大稻埕的一家快閃藝廊,平常我不會特別去藝廊,剛好朋友想去,我就跟著去一探究竟,沒想到牆上一排似顏繪作品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仔細看它的文宣,主打用藝術交朋友,參與方式是現場由藝術家為我繪製一張似顏繪,完成之後用自己被畫的似顏繪交換牆上的一張似顏繪帶回,並留下自己的聯絡方式,也取得我挑選的
Thumbnail
最近因為工作的關係停更了好一陣子,目前正在準備今年的第一場科摩多船宿,對很多潛水老手而言 Liveaboard 是公認最佳的潛水方式
Thumbnail
這場真的是期待很久且去過以後除了抱怨人太多外都一致好評的展覽。 身為藝術門外漢的我也一度懷疑這些畫真的有這麼好看嗎?卻沒想到去過以後,有非常多的想法跟感動想要記錄下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最後一天旅程!!! 對我們這種慢節奏的旅者來說真的非常不夠!Check out 之後我們來到離住宿最近的咖啡店,前提是不可錯過K最愛的早餐時光,一定要享用之後才能退房,哈哈!
Thumbnail
避開台北的雨水 卻迎上白沙屯狂勁的九降風 從車站往拱天宮的路上 堪比日本襟裳岬風之館25米風速的狂風 將我們吹得東倒西歪 風雨無阻的小旅行就是讚
Thumbnail
利用假日享受悠閒用餐的時光-6:35 Brunch
Thumbnail
中午吃完午餐後,經過池上穀倉藝術館,裡頭剛好有場展覽,趁著午休去瞧瞧。沒想到竟然遇見音樂人王榆鈞所策的展覽「如果你_先我一步_聽見」。對我而言,此展覽是地方聲音與展品的相互交錯作品,也是「看得見」與「看不見」聲音的相互對話。
Thumbnail
終於在這個夏天來到了峇里島,這裡一直是我夢寐以求的地方。這次的旅程有許多與想像中相符的地方,也有一些意外的收穫和感想,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看完慕夏展後,又心心念念達利展,所以揪了平日有時間的朋友,趕快去看,不然假日我怕人太多...甚麼都會看不到.. 裡面雖然可以拍照,但是禁止使用閃光燈、腳架及自拍棒喔~以下照片皆為自己拍攝(つ´ω`)つ
Thumbnail
其實一開始對這個展沒興趣,因為也不知道裡面是展甚麼的,基本上不是畫作,我的興趣都會先減一半,直到我看到小孩IG後,我就有興趣啦~果然名人效應還是很強的(?)
Thumbnail
前幾天跟朋友去大稻埕的一家快閃藝廊,平常我不會特別去藝廊,剛好朋友想去,我就跟著去一探究竟,沒想到牆上一排似顏繪作品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仔細看它的文宣,主打用藝術交朋友,參與方式是現場由藝術家為我繪製一張似顏繪,完成之後用自己被畫的似顏繪交換牆上的一張似顏繪帶回,並留下自己的聯絡方式,也取得我挑選的
Thumbnail
最近因為工作的關係停更了好一陣子,目前正在準備今年的第一場科摩多船宿,對很多潛水老手而言 Liveaboard 是公認最佳的潛水方式
Thumbnail
這場真的是期待很久且去過以後除了抱怨人太多外都一致好評的展覽。 身為藝術門外漢的我也一度懷疑這些畫真的有這麼好看嗎?卻沒想到去過以後,有非常多的想法跟感動想要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