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治與法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治與法治 差別在哪裡呢?
制度的設計嗎?
也許是。
但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個關鍵卻是人——該社會裡多數公民的觀念。
人們的觀念裡面是否有法的價值的共識,
決定了社會是否能運作出法治。
如果社會大眾無法培養出對於法的價值的共識
那麼,執法的畢竟是人
詮釋法條的也是人
可以操作的空間太大。
最後,仍然變成是法以外的力量——人情、壓力、勢力、利害關係等
在左右著社會的運作,
也就是人治。
我們嚮往法治、讚揚法治,
因為希望人人在法律之前都能平等。
不因為犯罪的人是有權有錢有勢的家庭,
就能施壓仲裁者,而使判決結果有利於有權有錢有勢的家庭。
這是法治的精神。
但是,我們也不希望法治的社會變成鐵條、鐵律
像機器一樣,不論三七二十一,只要有觸犯法律的行為便給出相對應的懲處。
因為我們同時也理解到人的複雜性,
法律所規定的不只是字面上的規則
更重要的是背後的精神——為什麼要有這條法規。
有彈性的法治社會,才能讓人民既得到平等的對待
同時又能得到難處的理解與體諒,
而創造出大家真的想活在當中的溫暖的安全的社會。
這個彈性的拿捏,便需要很深厚的理解能力。
一個只是拿著法條開關大閘機械的工人——看到1就開;看到2就關——是無法勝任的。
這樣看來,法治社會的成立,大量地依賴生活於其中的公民的內涵與思維能力
要有足夠理解能力的執法者
要有有本事理解法治的價值、共同讚賞平等之可貴的多數民眾
共同支持這樣的執法者。
少了大眾的內涵、理解能力與成熟的態度,法治的社會很難成立。
這樣的前提,真的很高。
avatar-img
4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書蠹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忽然理解到,道歉有兩種。 有一種道歉其實背後是索討, 索討對方的寬恕。 因此重點還是在自己——以道歉的手段減少自己心中的不舒服。 這種方式的道歉,會讓人覺得很不舒服。 表面上是在道歉, 其實骨子裡變成是被道歉的人要反過來安慰道歉者。 更惡劣的話, 另外一種道歉。 這種傳遞了解的道歉,
今天我終於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溫柔 真正的溫柔並不是軟綿綿的溫柔,那樣的溫柔其實只是無能為力的自保或是討好。真正的溫柔背後必然奠基著強大的力量。心態力量,能夠承接的力量,以及通透的洞察,因此不會隨著人的情緒起伏有所顛簸,總是能夠從容地指引、接納。 以前我不懂小說裡面說到,蒙古人在馴汗血寶馬,要能夠在牠身
日本教育似乎一直以來有這樣的教育傾向,冠上看似科學、亮麗的名稱「食糧教育」,便把錯亂的情感和價值觀包裝成高尚的教育。 這無關乎是否殺動物很殘忍或是應不應該知道食物特別是肉類的來源。而在於,我們對待殺害適切的態度。 之所以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是情感錯亂,因為它把正向情感跟殺害做了一個連結。一開始,以友善
第一天:屯原登山口 -> 天池山莊 一路平坦緩上好走,天氣晴朗但寒冷。一個好的開始。 第二天:天池山莊 -> 卡賀山 -> 能高主峰 -> 大陸池營地 大霧大風,不見天日。寒冷。植被上覆蓋了一層雙白,卻也別有一番景緻。 從光被八表轉上去的山路,箭竹林茂密到有點誇張,用雙手免強播開通行,播到雙臂會痠痛
封面 易讀程度:3顆星 這本書的內容十分豐富,從它近500頁的厚度,可見其紮實。由於內容的豐富厚實,並且牽涉到比較多議題以及名字、組織,我自己在看的時候,有點頭昏眼花,可能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對外國名字比較不敏感,以致於看到一個名字的時候,總需要花一點力氣往回翻才能知道這是誰、是什麼組織。因此,
全球化運輸系統的發達,以及各種目的的生物引進,難免就會有逃逸的或者被刻意棄養的個體到野外,形成外來種對當地生態的危機。近年來,環保觀念也已經非常普及,大眾普遍都對於外來種威脅原生生態有一定的認知,因此,協力清除外來種成為全民共識。然而,在這件事中,我看到了一些值得再反思的部分。 可以在新聞上或者網路
忽然理解到,道歉有兩種。 有一種道歉其實背後是索討, 索討對方的寬恕。 因此重點還是在自己——以道歉的手段減少自己心中的不舒服。 這種方式的道歉,會讓人覺得很不舒服。 表面上是在道歉, 其實骨子裡變成是被道歉的人要反過來安慰道歉者。 更惡劣的話, 另外一種道歉。 這種傳遞了解的道歉,
今天我終於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溫柔 真正的溫柔並不是軟綿綿的溫柔,那樣的溫柔其實只是無能為力的自保或是討好。真正的溫柔背後必然奠基著強大的力量。心態力量,能夠承接的力量,以及通透的洞察,因此不會隨著人的情緒起伏有所顛簸,總是能夠從容地指引、接納。 以前我不懂小說裡面說到,蒙古人在馴汗血寶馬,要能夠在牠身
日本教育似乎一直以來有這樣的教育傾向,冠上看似科學、亮麗的名稱「食糧教育」,便把錯亂的情感和價值觀包裝成高尚的教育。 這無關乎是否殺動物很殘忍或是應不應該知道食物特別是肉類的來源。而在於,我們對待殺害適切的態度。 之所以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是情感錯亂,因為它把正向情感跟殺害做了一個連結。一開始,以友善
第一天:屯原登山口 -> 天池山莊 一路平坦緩上好走,天氣晴朗但寒冷。一個好的開始。 第二天:天池山莊 -> 卡賀山 -> 能高主峰 -> 大陸池營地 大霧大風,不見天日。寒冷。植被上覆蓋了一層雙白,卻也別有一番景緻。 從光被八表轉上去的山路,箭竹林茂密到有點誇張,用雙手免強播開通行,播到雙臂會痠痛
封面 易讀程度:3顆星 這本書的內容十分豐富,從它近500頁的厚度,可見其紮實。由於內容的豐富厚實,並且牽涉到比較多議題以及名字、組織,我自己在看的時候,有點頭昏眼花,可能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對外國名字比較不敏感,以致於看到一個名字的時候,總需要花一點力氣往回翻才能知道這是誰、是什麼組織。因此,
全球化運輸系統的發達,以及各種目的的生物引進,難免就會有逃逸的或者被刻意棄養的個體到野外,形成外來種對當地生態的危機。近年來,環保觀念也已經非常普及,大眾普遍都對於外來種威脅原生生態有一定的認知,因此,協力清除外來種成為全民共識。然而,在這件事中,我看到了一些值得再反思的部分。 可以在新聞上或者網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篇文章探討了世界觀的定義及其與價值觀之間的關係,指出自由與幸福是人類基本的渴望。從歷史和人類社會的發展看,個體遵循的抽象原則如何推動整體文明的進步。此外,文章也提及了存在於人類思維之外的神祕力量,並對受唯物主義影響的思想狀態進行了簡單分析。
Thumbnail
在Yuval Noah Harari的新書中,他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什麼是信息?」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實際上揭示了人類對信息本質的誤解。Harari在這裡挑戰了我們對於信息的傳統理解,並且引入了一個更廣泛的視角,重新思考信息的價值與功能。
Thumbnail
命運是生命的運轉軌跡,人生的決定受外部刺激及內部思想影響。文章探討命運是否可以改變,或只是幻想逃避失敗。命運控制一切,讀者的命運早已註定——給我錢。文章引人深思,值得一讀。
Thumbnail
經由追溯「法」的來源是「意」,而發現當最好的「意」被實現後,感受到具體為社會帶來的福祉時,而被眾人所效法時,此時法律與法規就會出現。
Thumbnail
法治,是代表政府要遵守法律,而不能恣意妄為。法治,是在限制政府的權力,讓政府不能「濫權」去侵害到人民的權益。當政府、尤其是執法人員的做為皆符合人民所制定出之法律所要求的規範時,我們才能夠說,這是一個民主且法治的國家。
Thumbnail
列出下列兩者的抵觸,憲法是根本大法,人民身體自由應予保障,要經過法院才能動作,現在不用立法院來函就可調查。誰同意誰負責。這是違憲。 真通過,就沒有人身自由了。有沒有讀法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 條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
Thumbnail
各領域的頂尖人物,當他們陳述自己成功的歷程時,常將一切的成就,都歸給神。他們的真聰明,是將天啟與人智兼容並蓄。
Thumbnail
社會差距只能基於共同福祉而存在。《人權及公民權利宣言》 第一句話是: 人類生而自由,權利平等,接下來得第二句補充了不平等確實存在。 一旦資本報酬率長期高於產出及所得成長率,資本主義便會自動產生許多令人無法接受的人為分配不均,從而徹底瓦解民主社會依照個人才能與努力決定報酬的基本價值。 每個人
Thumbnail
說實在的...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一時之間、也想不出有啥好段子來做開頭? 只曉得、真的有好一陣子,沒有從這裡找素材來做料理了說 --- 沒有意外地,做為例湯、又是眼前的這碗《 南瓜濃湯 》 或許、從這裡就能看出;接下來、今天晚上的飯,自然就是洋食沒跑了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篇文章探討了世界觀的定義及其與價值觀之間的關係,指出自由與幸福是人類基本的渴望。從歷史和人類社會的發展看,個體遵循的抽象原則如何推動整體文明的進步。此外,文章也提及了存在於人類思維之外的神祕力量,並對受唯物主義影響的思想狀態進行了簡單分析。
Thumbnail
在Yuval Noah Harari的新書中,他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什麼是信息?」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實際上揭示了人類對信息本質的誤解。Harari在這裡挑戰了我們對於信息的傳統理解,並且引入了一個更廣泛的視角,重新思考信息的價值與功能。
Thumbnail
命運是生命的運轉軌跡,人生的決定受外部刺激及內部思想影響。文章探討命運是否可以改變,或只是幻想逃避失敗。命運控制一切,讀者的命運早已註定——給我錢。文章引人深思,值得一讀。
Thumbnail
經由追溯「法」的來源是「意」,而發現當最好的「意」被實現後,感受到具體為社會帶來的福祉時,而被眾人所效法時,此時法律與法規就會出現。
Thumbnail
法治,是代表政府要遵守法律,而不能恣意妄為。法治,是在限制政府的權力,讓政府不能「濫權」去侵害到人民的權益。當政府、尤其是執法人員的做為皆符合人民所制定出之法律所要求的規範時,我們才能夠說,這是一個民主且法治的國家。
Thumbnail
列出下列兩者的抵觸,憲法是根本大法,人民身體自由應予保障,要經過法院才能動作,現在不用立法院來函就可調查。誰同意誰負責。這是違憲。 真通過,就沒有人身自由了。有沒有讀法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 條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
Thumbnail
各領域的頂尖人物,當他們陳述自己成功的歷程時,常將一切的成就,都歸給神。他們的真聰明,是將天啟與人智兼容並蓄。
Thumbnail
社會差距只能基於共同福祉而存在。《人權及公民權利宣言》 第一句話是: 人類生而自由,權利平等,接下來得第二句補充了不平等確實存在。 一旦資本報酬率長期高於產出及所得成長率,資本主義便會自動產生許多令人無法接受的人為分配不均,從而徹底瓦解民主社會依照個人才能與努力決定報酬的基本價值。 每個人
Thumbnail
說實在的...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一時之間、也想不出有啥好段子來做開頭? 只曉得、真的有好一陣子,沒有從這裡找素材來做料理了說 --- 沒有意外地,做為例湯、又是眼前的這碗《 南瓜濃湯 》 或許、從這裡就能看出;接下來、今天晚上的飯,自然就是洋食沒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