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黑暗處仍有光 推薦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的前半輩子,一直在找尋生命的出路。總感覺像是被困在這個世界,物質世界與社會結構宛如銅牆鐵壁。我無意於循規蹈矩地跟隨社會既定的步伐,完成讀書–工作–結婚–生子–老去–死亡的生命軌道。對於如此的生命型態感到巨大的沮喪與窒息,迫切想找尋有別於此的、更高超的生命意義與出路。終於,一步一步走到哲學的殿堂,甚至是佛教哲學的領域,一個可以提供無限廣闊的世界以及究竟的生命道路的領域。研讀佛典當中的智慧,給了我極大的寬慰和滿足,讓我知道生命並非只能褊狹地生老病死。然而,受限於學術的運作,佛教哲學的研究終是只能停留在比較表層的文字與思維。經過約七八年學術生涯之後,以知識的方式吸收佛經的智慧,已經臨界飽和,我再次感覺到困頓。我發現佛法當中許多讓我嚮往的境界,卻如同空中樓閣,我找不到上樓的梯子,我只能站在地面向上乾望。
想要進一步落實實踐的迫切感,讓我開始到學術殿堂以外的地方聽課學習。千迴百轉,素珍老師與宗燁老師的教學,讓我終於找到梯子。我一直都被很深的焦慮和恐懼綁架,而這深層的焦慮和恐懼,在生命中以各種面貌呈現。大如遇事躊躇不前、害怕承擔、夜寐難安;小至上臺報告發表,都會讓我倍於常人地焦慮恐慌,而如此的情緒綑綁,也大大限制了人生的發展。個性上完美主義的自己,又以極高標準把自己逼迫得無處可逃。我想盡辦法、用盡力氣去解決這些問題,但是這些焦慮和恐懼,仍然如影隨形揮之不去。到後來,我漸漸感覺到筋疲力竭,而這筋疲力盡的感覺讓我加倍驚恐,害怕自己終將被淹沒。經過素珍老師與宗燁老師的教導,我才明白,這些努力都只是逃避,唯有正面直視了解焦慮和恐懼的根源,理解它、流動它,才能融化它。在老師們的陪伴下,我終於有勇氣直面心底的焦慮和恐懼,過程當中的能量流動、伴隨而來的體悟和洞察,是頭腦作夢都想不到的體驗。
我終於第一次確確實實地明白,所謂的禪修、觀心或者靜心到底應該怎麼做;也讓我終於清楚,如此地靜觀,如何能夠融化內心的各種痛苦與障礙。甚至讓我認識到,我為了解決這些痛苦所做的各種反應,只是從痛苦中生出更多痛苦。遠塵離垢…捨世貪憂…無有恐怖…,佛經裡面的教學,從文字概念變成立體鮮明地躍然於前。過去只能用頭腦思考推敲的理解,化為了如實的探索與體會。過去的學習,非常仰賴頭腦意識層次,透過學習靜心,打開了我以前從來沒有注意過的更廣大的領域。原來頭腦意識的層次是如此地狹隘,而痛苦的根扎得如此之深,用頭腦想是找不到答案的。於是終於了解,人們何以會困在某些痛苦重複再三,卻左衝右突,想破頭都找不到方法解決,益發挫折絕望。原來當頭腦意識安靜下來之後,有更廣大的世界等待探索挖掘,靜下來覺察更深的部分,才有出路可言。
素珍老師所教導的方法,帶我們直面痛苦和障礙,不逃開。只是如此地注視與面對自身以及障礙,甚麼都不做,也認識到面對痛苦甚麼都做不了,只能安靜地傾聽和了解,從根本讓障礙自然流動與融化。如此地溫和,卻蘊含無比巨大的力量,難以言喻。靜心覺察,是一趟重新認識自己的旅程,一層一層把自己剝開,直到剝到連所謂的自己都不復存在。坦然面對自身的諸多障礙,竟讓人感到如此地踏實,而真正安頓了心。我想,這就是過去以努力的方式在逃避與確實面對自身痛苦的最大不同。
為了寫這篇推薦序,我翻出了以前的日記和筆記來找尋一些下筆的靈感。沒想到翻出來看的時候,有一種幾乎不認得自己的感覺。過去那個爆裂、壓抑、倔強、彆扭又沉重的自己,已在能量逐漸清理與流動的過程,成為了目前安適而輕鬆的狀態。雖然清理始終是一個進行式而非完成式,但前後的對比,從過去處在痛苦滿溢的狀態,到目前已經有些空間可以檢視內心的痛苦,不至於完全被淹沒滅頂,已然感覺恍如隔世。
清理是個進行式,障礙痛苦也許很多、很深、很難跨越,但是再難也不比求出無門、走投無路的絕望更難。很慶幸自己能接觸到如此的法門,有機會學習切身面對自身的方法,還能夠有親身走過的老師指導當中的智慧,著實難能可貴,感謝這一切的因緣際會。但願更多有緣人也能從中獲益,一起從痛苦的泥淖中拔出,走向越來越輕盈的道路。
avatar-img
4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書蠹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治與法治 差別在哪裡呢? 制度的設計嗎? 也許是。 但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個關鍵卻是人——該社會裡多數公民的觀念。 人們的觀念裡面是否有法的價值的共識, 決定了社會是否能運作出法治。 如果社會大眾無法培養出對於法的價值的共識 那麼,執法的畢竟是人 詮釋法條的也是人 可以操作的空間太大。
忽然理解到,道歉有兩種。 有一種道歉其實背後是索討, 索討對方的寬恕。 因此重點還是在自己——以道歉的手段減少自己心中的不舒服。 這種方式的道歉,會讓人覺得很不舒服。 表面上是在道歉, 其實骨子裡變成是被道歉的人要反過來安慰道歉者。 更惡劣的話, 另外一種道歉。 這種傳遞了解的道歉,
今天我終於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溫柔 真正的溫柔並不是軟綿綿的溫柔,那樣的溫柔其實只是無能為力的自保或是討好。真正的溫柔背後必然奠基著強大的力量。心態力量,能夠承接的力量,以及通透的洞察,因此不會隨著人的情緒起伏有所顛簸,總是能夠從容地指引、接納。 以前我不懂小說裡面說到,蒙古人在馴汗血寶馬,要能夠在牠身
日本教育似乎一直以來有這樣的教育傾向,冠上看似科學、亮麗的名稱「食糧教育」,便把錯亂的情感和價值觀包裝成高尚的教育。 這無關乎是否殺動物很殘忍或是應不應該知道食物特別是肉類的來源。而在於,我們對待殺害適切的態度。 之所以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是情感錯亂,因為它把正向情感跟殺害做了一個連結。一開始,以友善
第一天:屯原登山口 -> 天池山莊 一路平坦緩上好走,天氣晴朗但寒冷。一個好的開始。 第二天:天池山莊 -> 卡賀山 -> 能高主峰 -> 大陸池營地 大霧大風,不見天日。寒冷。植被上覆蓋了一層雙白,卻也別有一番景緻。 從光被八表轉上去的山路,箭竹林茂密到有點誇張,用雙手免強播開通行,播到雙臂會痠痛
封面 易讀程度:3顆星 這本書的內容十分豐富,從它近500頁的厚度,可見其紮實。由於內容的豐富厚實,並且牽涉到比較多議題以及名字、組織,我自己在看的時候,有點頭昏眼花,可能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對外國名字比較不敏感,以致於看到一個名字的時候,總需要花一點力氣往回翻才能知道這是誰、是什麼組織。因此,
人治與法治 差別在哪裡呢? 制度的設計嗎? 也許是。 但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個關鍵卻是人——該社會裡多數公民的觀念。 人們的觀念裡面是否有法的價值的共識, 決定了社會是否能運作出法治。 如果社會大眾無法培養出對於法的價值的共識 那麼,執法的畢竟是人 詮釋法條的也是人 可以操作的空間太大。
忽然理解到,道歉有兩種。 有一種道歉其實背後是索討, 索討對方的寬恕。 因此重點還是在自己——以道歉的手段減少自己心中的不舒服。 這種方式的道歉,會讓人覺得很不舒服。 表面上是在道歉, 其實骨子裡變成是被道歉的人要反過來安慰道歉者。 更惡劣的話, 另外一種道歉。 這種傳遞了解的道歉,
今天我終於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溫柔 真正的溫柔並不是軟綿綿的溫柔,那樣的溫柔其實只是無能為力的自保或是討好。真正的溫柔背後必然奠基著強大的力量。心態力量,能夠承接的力量,以及通透的洞察,因此不會隨著人的情緒起伏有所顛簸,總是能夠從容地指引、接納。 以前我不懂小說裡面說到,蒙古人在馴汗血寶馬,要能夠在牠身
日本教育似乎一直以來有這樣的教育傾向,冠上看似科學、亮麗的名稱「食糧教育」,便把錯亂的情感和價值觀包裝成高尚的教育。 這無關乎是否殺動物很殘忍或是應不應該知道食物特別是肉類的來源。而在於,我們對待殺害適切的態度。 之所以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是情感錯亂,因為它把正向情感跟殺害做了一個連結。一開始,以友善
第一天:屯原登山口 -> 天池山莊 一路平坦緩上好走,天氣晴朗但寒冷。一個好的開始。 第二天:天池山莊 -> 卡賀山 -> 能高主峰 -> 大陸池營地 大霧大風,不見天日。寒冷。植被上覆蓋了一層雙白,卻也別有一番景緻。 從光被八表轉上去的山路,箭竹林茂密到有點誇張,用雙手免強播開通行,播到雙臂會痠痛
封面 易讀程度:3顆星 這本書的內容十分豐富,從它近500頁的厚度,可見其紮實。由於內容的豐富厚實,並且牽涉到比較多議題以及名字、組織,我自己在看的時候,有點頭昏眼花,可能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對外國名字比較不敏感,以致於看到一個名字的時候,總需要花一點力氣往回翻才能知道這是誰、是什麼組織。因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2023年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與挫折,我逐漸學會放下負面情緒並重新梳理自我。在這段自我發現的旅程中,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和人生的意義,最終邁向成為我想要的自己。這段經歷雖然艱辛,但卻也讓我發現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並在過程中遇見愛與希望。
Thumbnail
這幾天有幾個人都分別問我靈魂的生命藍圖,以及生命怎麼這麼苦,還有業力因果等。 他們因為生活經歷了很多辛苦,所以即使受困在無限循環的痛苦之中卻不願意接納一個能跳脫出來的方法。寧可相信限制住他們的,是安全的,卻認為順應內在聲音順應高我是危險的,驅使我寫了這篇。
Thumbnail
為了找尋生命的真相,此生願意付出多少呢? 那年,剛從傳統的佛教團體離開,是因為發現將近十年的打坐冥想跟幾本佛學的書,無法使我從一次情傷的苦海裡解脫,那樣的盲點使我開始對外尋找,一條不同的修練道路。
有時我會想 這世界還缺少什麼 我在尋覓的過程中 焦急緊張興奮的這些情緒才未停止過 我認為行走在人生道路上需要一份勇氣 我更認為人生這條路是門自我修行課 需要不斷精進與修改 才能更上一層樓 在所有從我人生階段經過的過客中 我看過不少各種不同的面孔與個性 他們有些人只是匆匆與我談天幾句 便從此與我擦
Thumbnail
真正帶我好好面對自己,想帶我走出泥沼,讓我在日常也能慢慢累積克服自己、改變自己的能量是我開始學習心經啟示後。 心經啟示,就像一艘方舟,是觀自在菩薩親手所造,裏頭有祂的愛、有祂的法,更日夜看顧所有惜祂的法的孩子的心,手拉把手的牽著走。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
Thumbnail
這本書已陪伴我多年了,但還是不時從書架中拿出來讀一讀,那是一個叮嚀,也是一個祝福。在生命最晦澀的時候,它就像一盞精神生活明燈,引領我越過無數的障礙,逐漸認清生命的本質,及坦然面對真實的生活。
Thumbnail
出塵--超出世俗,脫離煩惱的塵垢或牽絆,亦指出家。在紅塵俗世中我們往往不能自己,繁華世界的生活,人很容易就迷失了。紛擾的人世間,充滿誘惑的陷阱,總是讓人輕而易舉地迷茫了,然而,卻也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道場,因為,最高的修行道場其實就在這個五光十色的紅塵俗世裡。我們所經歷的每一件事,我們所遇
Thumbnail
我不要再相信我的寂寞感了,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
Thumbnail
這幾年正確來說,是這一年,開始反省反思內心之事情,與自己的對話增加後,有在想一件事情,出家?會是最終的路程嗎。 世間法就是佛法,那放下一切出家是不是正確的?還是說其實現在就是在修行的狀態? 讀了弘一法師的經歷,從紅塵到出家的過程,對自己來說,驚訝?還是感覺,都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雖然平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2023年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與挫折,我逐漸學會放下負面情緒並重新梳理自我。在這段自我發現的旅程中,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和人生的意義,最終邁向成為我想要的自己。這段經歷雖然艱辛,但卻也讓我發現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並在過程中遇見愛與希望。
Thumbnail
這幾天有幾個人都分別問我靈魂的生命藍圖,以及生命怎麼這麼苦,還有業力因果等。 他們因為生活經歷了很多辛苦,所以即使受困在無限循環的痛苦之中卻不願意接納一個能跳脫出來的方法。寧可相信限制住他們的,是安全的,卻認為順應內在聲音順應高我是危險的,驅使我寫了這篇。
Thumbnail
為了找尋生命的真相,此生願意付出多少呢? 那年,剛從傳統的佛教團體離開,是因為發現將近十年的打坐冥想跟幾本佛學的書,無法使我從一次情傷的苦海裡解脫,那樣的盲點使我開始對外尋找,一條不同的修練道路。
有時我會想 這世界還缺少什麼 我在尋覓的過程中 焦急緊張興奮的這些情緒才未停止過 我認為行走在人生道路上需要一份勇氣 我更認為人生這條路是門自我修行課 需要不斷精進與修改 才能更上一層樓 在所有從我人生階段經過的過客中 我看過不少各種不同的面孔與個性 他們有些人只是匆匆與我談天幾句 便從此與我擦
Thumbnail
真正帶我好好面對自己,想帶我走出泥沼,讓我在日常也能慢慢累積克服自己、改變自己的能量是我開始學習心經啟示後。 心經啟示,就像一艘方舟,是觀自在菩薩親手所造,裏頭有祂的愛、有祂的法,更日夜看顧所有惜祂的法的孩子的心,手拉把手的牽著走。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
Thumbnail
這本書已陪伴我多年了,但還是不時從書架中拿出來讀一讀,那是一個叮嚀,也是一個祝福。在生命最晦澀的時候,它就像一盞精神生活明燈,引領我越過無數的障礙,逐漸認清生命的本質,及坦然面對真實的生活。
Thumbnail
出塵--超出世俗,脫離煩惱的塵垢或牽絆,亦指出家。在紅塵俗世中我們往往不能自己,繁華世界的生活,人很容易就迷失了。紛擾的人世間,充滿誘惑的陷阱,總是讓人輕而易舉地迷茫了,然而,卻也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道場,因為,最高的修行道場其實就在這個五光十色的紅塵俗世裡。我們所經歷的每一件事,我們所遇
Thumbnail
我不要再相信我的寂寞感了,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
Thumbnail
這幾年正確來說,是這一年,開始反省反思內心之事情,與自己的對話增加後,有在想一件事情,出家?會是最終的路程嗎。 世間法就是佛法,那放下一切出家是不是正確的?還是說其實現在就是在修行的狀態? 讀了弘一法師的經歷,從紅塵到出家的過程,對自己來說,驚訝?還是感覺,都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雖然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