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筆記】世界是座大舞台,眾人皆為演員:《莎翁情史》

更新於 2022/10/17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莎翁情史》,1996年
本文於2021/03/24在探路客發表
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They have their exits and their entrances; And one man in his time plays many parts. 世界是座舞台,所有男女都只是演員;各有其出場和入場;每個人皆扮演許多角色.... ──《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
1996年由葛妮絲派特羅、喬瑟夫范恩斯、班艾佛列克、柯林佛斯、傑佛瑞洛許、湯姆威爾金森、伊美黛史道頓,以及茱蒂丹契女爵士主演的《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劇本為1968年改編自「哈姆雷特」的衍生荒誕劇:《君臣人子小命嗚呼》(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的劇作家 湯姆·斯托帕德 撰寫,敘述兩個奉命護送王子卻丟了性命的小人物,曾獲得美國劇場界的最高榮譽的東尼獎。現在這部戲劇已經和《等待果陀》、《禿頭歌女》等齊名,成了荒誕派的代表作。該劇和 斯托帕德 的其它作品讓他成了"莎士比亞、王爾德的傳人"。1990年改編成同名電影,由蓋瑞歐德曼、提姆羅斯主演,
《莎翁情史》則榮獲1996年奧斯卡的「最佳電影、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原創配樂」等七項大獎。

精采的開場

故事敘述了1593年,一座位於倫敦泰晤士河南邊的玫瑰劇院(The Rose)因為瘟疫被關閉了約12個星期後才重開,它的老闆 漢斯樂 為此失去演出的收入,並欠下金主 菲尼曼 一筆債項。為了還債不再受酷刑,漢斯樂 提議 菲尼曼 投資一齣由 莎士比亞 創作的喜劇,匆忙名為《羅密歐與海盜之女阿絲》,收益作還債之用,引起金主的興趣,卻隱瞞了根本沒有劇本的事實。

販夫走卒的生活

死裡逃生的 漢斯樂 立即上街尋找 莎士比亞,而 莎士比亞 卻在這個時候失去了創作靈感。他為此到占卜師那裡求助,而那占卜師告訴他,只有愛情才能激發他的創作靈感......
莎士比亞 因此去找與他一直有關係的 洛斯琳,她是 漢斯樂 的競爭對手── 波貝 的情婦。向她示愛後,莎士比亞 就回去完成他的那部喜劇作品,希望得到 波貝 對劇本的投資,怎料,他卻在 波貝 的居所發現 洛斯琳 正與其他人偷情。在路上,莎士比亞 一怒之下把劇本扔在火堆中,並瞞著 漢斯樂 說劇本已完成,可以招募演員。
在招募演員的過程中,其中一位應徵者──肯特 的才華被 莎士比亞 發現,當 莎士比亞 要他脫下帽子時,肯特 便嚇得逃走了。莎士比亞 追到河的對岸,一間爵士的大宅時便失去了他的蹤影,屋裏的奶娘說 肯特 是她的侄子。他沒有放棄,在門外等候。
到了晚上,莎士比亞 碰到了在樂團的朋友,並混入了爵士舉辦的舞會。在舞會裡,他遇上了 薇奧拉 ──爵士的女兒,兩人一見鍾情,但 莎士比亞 被看中她的 魏瑟爵士 趕走。雖然如此,薇奧拉 卻帶給 莎士比亞 靈感的泉源,再加上同樣是劇作家的好友 馬羅 給他的創作方向,令他在一個晚上便完成了新劇第一場景的劇本。
第二日,莎士比亞 在劇場排戲時,肯特 突然出現,並答應演出 羅密歐 的角色。排練完畢後,莎士比亞 希望 肯特 能夠將他對 薇奧拉 示愛的信帶回給她。薇奧拉 雖明白 莎士比亞 的愛意,但她也要面對將嫁給 魏瑟爵士 的現實。
「藉著我的雙唇,妳的吻洗淨了我的罪。」「但這麼一來,那罪孽豈非沾染到我的唇上了?」 「噢!那可不妙,快將它溫柔地交還給我…」 ──《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
肯特 將 薇奧拉 的回信給 莎士比亞 看後,他接受不了這個殘酷的結果,並向 肯特 表示為求 薇奧拉 的愛,他將不惜一切,當 肯特 聽到他這番說話後,突然吻向他。此時,莎士比亞 才醒悟 肯特 原來是 薇奧拉 扮成的。薇奧拉 這樣做是因為她夢想成為一名演員,但當時法例禁止女子擔任演員。
其後,莎士比亞 與 薇奧拉 陷入熱戀當中,而他所寫的劇本亦不再是一齣喜劇,是一部講述兩大仇家兒女的愛情悲劇,聽取劇場知名演員 尼德 的意見,將此劇改名為《羅密歐與茱麗葉》。可是,好景不常,薇奧拉 的婚期將近,而她女扮男裝的身份也被地方官員發現,玫瑰劇院因此被勒令關閉……
「大人啊!請您善待這班戲子伶人,不可怠慢!因為他們是這個時代的縮影!」 ──《哈姆雷特》(Prince Hamlet)
全片最後的高潮戲,就是首演當天後台的狀況連連;明明即將要開場了,但是在後台,莎士比亞 注意到準備要上場說開場白的演員,一個從未演過戲的外行人,有著嚴重的口吃。他很緊張,反覆叨唸著台詞:「Two Households, both alike in dignity…(兩個家族,同等尊貴……) 他結巴得那麼厲害,莎士比亞 的擔心幾乎轉變成絕望了。他跟 漢斯樂 說完蛋了,但經驗老道的 漢斯樂 卻叫他安心,船到橋頭自然直。莎士比亞不解,看著這連一句話都說不好的演員問:「怎麼可能?」漢斯樂 回答:

「我不知道,這是個謎!」 (I don’t know, it’s a mystery.)

開場時間到了,漢斯樂立即抓住這位口吃的演員,把他推了出去。一下子,錯愕的他驚恐地面對滿場盯著他看的觀眾。
他緩步走到舞台正中,全場鴉雀無聲,他環顧劇場上下四方的觀眾,力圖鎮定,努力地想吐出第一個字:T……T……。突然,像是打破了第一個字母帶來的魔咒,他開始說話了。他說得那麼好,流利又有自信,縈繞在他心頭的台詞自動從他嘴中,承載著他的聲音,一個詞接著一個詞,飛入現場每一個人的耳朵裡。莎士比亞 很驚訝,但他不得不承認,這是個謎
Love is a smoke made with the fume of sighs; Being purg`d, a fire sparkling in lovers` eyes; Being vex`d, a sea nourish`d with lovers` tears; What is it else? A madness most discreet, A choking gall, and a preserving sweet. 愛是如迷霧般的嘆息;被澆滅時,愛是情人眼中閃耀的火花;被折磨時,愛是情人淚水滋聚的海洋;愛又是什麼?是謹言愼行的狂熱,是哽咽的苦膽,也是長存的甜蜜。 ──《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
無獨有偶的,1999年也出了部KUSO「星際大戰系列」喬治盧卡斯的短片《盧翁情史》(George Lucas in Love),來向前輩《莎翁情史》與盧導致敬!

喜歡看戲劇嗎?

享受劇場裡純粹看戲的感官刺激?還是希望能從中獲取新知呢?有人曾簡單歸納出,戲院裡看戲的觀眾大致可以分成3種類型:
  1. 純看戲的觀眾:大多為社會中的販夫走卒,買的是最便宜的站票,情緒隨著戲中的情節起伏,劇中人哭就跟著流淚,劇中人笑就起立鼓掌。
  2. 給別人看的觀眾:他們將劇場視為打響知名度的社交場合,彼此爭奇鬥艷,個個都是時尚教主,深怕風頭被人壓過去。也有不少人在此相看,尋找合意的未來親家。這群人大多都會選擇靠近舞臺,打光比較明亮的前端包廂。
  3. 劇作家真正想打動的目標觀眾:通常選擇在劇院後方正對著舞臺的包廂裡,這群人是掌握國家重大政治與經濟命脈等資源的精英份子,非常難以討好,也是真正懂戲劇內涵的目標受眾。

你 / 妳選擇當哪種觀眾呢?

「我不知道,這是個謎!」 (I don’t know, it’s a mystery.)
相信任何人都無法否認,威廉·莎士比亞(1564 - 1616年)是一切英國文學的開端,他上承 傑弗里喬叟 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下開 約翰米爾頓 的「失樂園」,是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文學的集大成者。
他將許多耳熟能詳的佚名傳說與斷簡殘篇作品,重新整理成雅俗共賞的劇本,搬上舞台以慰藉需要娛樂的廣大觀眾們,除了滿足我們的感官享受以外,也開啟通往新世界的窗口,賦予我們更多的想像力。
也不得不提到與莎士比亞同時期的真實歷史人物:
  • 「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 - 1603年),在她近半個世紀的統治下,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和最富有的國家之一,英格蘭文化也在此期間達到了一個頂峰,亦被稱之為「黃金時代」。
  • 克里斯多福馬羅 ( Christopher Marlowe,1564 - 1593年 ),生前就比莎士比亞 名氣大的馬羅,以寫作無韻詩及悲劇而聞名,其最著名的戲劇為「浮士德博士」。傳聞馬羅是女王的密探,長年遊走在英法兩國之間傳遞情報,後來被英國樞密院通緝調查,不久後在酒館爭執中遇刺身亡,至今仍沒人知道是否為政治謀殺。
  • 菲利浦漢斯樂 ( Philip Henslowe,亦譯為:亨斯勒,約1550 - 1616年),玫瑰劇院的老闆,他整理的帳目詳列了伊莉莎白時期許多戲劇的劇名、演出時間、與演員的借款和薪資等等,為後人留下豐富的戲劇資料。
電影也還原了16世紀的倫敦街頭,人們走在髒亂泥濘不堪的街頭,不時得留神頭上有人將家中廢水往街上傾倒,或者踩到家畜殘留的排泄物;而貴族富人們則住在泰晤士河另一岸,河上的小船早晚來回不停地穿梭著。
感謝大家觀看我的第一篇文章!最後讓我以《莎翁情史》電影原聲帶的片尾曲:「The End」來作為本篇的結尾吧!咱們下次再敘~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8會員
94內容數
「電影沒有好壞的區別,只有導演才有好壞的區別。」─ 楚浮(Francois Truffaut),1932 -1986年,法國『新浪潮』導演。有時我們寧可挑選好導演的壞電影看,也不看壞導演所製作表面上看起來是好的電影;而且,只有好導演才可能產生好電影。本系列將淺談我個人覺得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導演們。敬請追蹤期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這個周末和家人一起看了 Netflix 最新上架的影集《馴鹿寶貝》( Baby Reindeer ),這部影集改編自喜劇演員 Richard Gadd 自身的真實經歷,內容講述一名叫 Donny 的喜劇演員被自稱是律師的女子 Martha 瘋狂跟蹤騷擾。
Thumbnail
最近在 Netflix 上看了這部《奇蹟俱樂部》,是一部溫馨可愛的家庭喜劇,劇情講述跨越三個不同世代的女人一同踏上朝聖之路,每個人都渴望奇蹟發生,過程中揭開了一段沉重的過往,最終化解四十年來的仇恨、欺瞞和傷痛,奇蹟似乎真的發生了?
Thumbnail
阿爾卑斯的雪地是相比對法國法庭的荒謬更為冷冽的批判,妳必須顯得悲傷,否則妳就是有罪的。以致於即使在只有她一個人的場景裡,觀眾始終無法放心相信女主角,因為鏡頭始終是不可信的,是主觀、片面的,就像男女主角只能用非母語的英文對話,丹尼爾要將東西拿得很近才能看見
Thumbnail
最深刻的皮克斯動畫,給了我一記當頭棒喝。 一切都是過程。
Thumbnail
在一吸一吐之間,用一口氣下到黑暗深處,再重返光明。自由潛水不帶任何呼吸裝備,憑著一口全呼吸暢遊海底,捨棄負擔的同時也在極限邊緣徘徊,每一次的深潛都是生死搏鬥的挑戰。潛客享受浪漫的海底遨遊,嚮往大海懷抱,也敬畏生態本身的力量。水平靜而洶湧,海容納而未知,下潛是一種與海共生,更是接近吞噬的
Thumbnail
《可可夜總會》中亡靈世界是靠記憶在運作,人生走到盡頭並非真正的死亡,被遺忘才是死亡的終點。幾年後再看這部電影時,我想思索的是:「什麼是真正的離開和消逝?什麼是真正的流傳和記得?」
Thumbnail
在電影中,「1900」沒有被世俗污染的真摯眼神,最為令我感動,看著每一位旅客沒有任何批判的眼光,他用自己獨有的內心世界感知一切,他以音樂的形式傳遞,抒發。他的樂曲是天籟,一如他的靈魂般的純淨,體現他內心的安靜與清明。
Thumbnail
這是一次(多半)基於哀悼的記憶重構,是一個女兒老去之後對於她當時三十歲不到的父親的試圖理解。躁鬱的父親為什麼不快樂到最後對觀眾仍是一個謎,可是對於女兒來說,那更是永恆的疑問。唯一擁有的線索是我們那次的旅行:我在那次的旅行中知道了自己可能會成為什麼樣的大人,可是我的父親呢?
Thumbnail
-釋放無限光明的是人心,製造無邊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織著,廝殺著,這就是我們為之眷戀而又萬般無奈的人世間-悲慘世界 電影《俘虜》,也有人翻「《戰場上的聖誕快樂》。這讓我想起一戰時期,德英的聖誕節停火日。 那一年戰場上的平安夜,德英雙方的前線士兵,放下干戈,唱起聖誕頌歌,在戰壕擺上蠟燭,互道祝
Thumbnail
寫於2015年,台北電影節短片類—《悄悄》 最能勾起回憶的往往是生活那些瑣碎小事。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這個周末和家人一起看了 Netflix 最新上架的影集《馴鹿寶貝》( Baby Reindeer ),這部影集改編自喜劇演員 Richard Gadd 自身的真實經歷,內容講述一名叫 Donny 的喜劇演員被自稱是律師的女子 Martha 瘋狂跟蹤騷擾。
Thumbnail
最近在 Netflix 上看了這部《奇蹟俱樂部》,是一部溫馨可愛的家庭喜劇,劇情講述跨越三個不同世代的女人一同踏上朝聖之路,每個人都渴望奇蹟發生,過程中揭開了一段沉重的過往,最終化解四十年來的仇恨、欺瞞和傷痛,奇蹟似乎真的發生了?
Thumbnail
阿爾卑斯的雪地是相比對法國法庭的荒謬更為冷冽的批判,妳必須顯得悲傷,否則妳就是有罪的。以致於即使在只有她一個人的場景裡,觀眾始終無法放心相信女主角,因為鏡頭始終是不可信的,是主觀、片面的,就像男女主角只能用非母語的英文對話,丹尼爾要將東西拿得很近才能看見
Thumbnail
最深刻的皮克斯動畫,給了我一記當頭棒喝。 一切都是過程。
Thumbnail
在一吸一吐之間,用一口氣下到黑暗深處,再重返光明。自由潛水不帶任何呼吸裝備,憑著一口全呼吸暢遊海底,捨棄負擔的同時也在極限邊緣徘徊,每一次的深潛都是生死搏鬥的挑戰。潛客享受浪漫的海底遨遊,嚮往大海懷抱,也敬畏生態本身的力量。水平靜而洶湧,海容納而未知,下潛是一種與海共生,更是接近吞噬的
Thumbnail
《可可夜總會》中亡靈世界是靠記憶在運作,人生走到盡頭並非真正的死亡,被遺忘才是死亡的終點。幾年後再看這部電影時,我想思索的是:「什麼是真正的離開和消逝?什麼是真正的流傳和記得?」
Thumbnail
在電影中,「1900」沒有被世俗污染的真摯眼神,最為令我感動,看著每一位旅客沒有任何批判的眼光,他用自己獨有的內心世界感知一切,他以音樂的形式傳遞,抒發。他的樂曲是天籟,一如他的靈魂般的純淨,體現他內心的安靜與清明。
Thumbnail
這是一次(多半)基於哀悼的記憶重構,是一個女兒老去之後對於她當時三十歲不到的父親的試圖理解。躁鬱的父親為什麼不快樂到最後對觀眾仍是一個謎,可是對於女兒來說,那更是永恆的疑問。唯一擁有的線索是我們那次的旅行:我在那次的旅行中知道了自己可能會成為什麼樣的大人,可是我的父親呢?
Thumbnail
-釋放無限光明的是人心,製造無邊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織著,廝殺著,這就是我們為之眷戀而又萬般無奈的人世間-悲慘世界 電影《俘虜》,也有人翻「《戰場上的聖誕快樂》。這讓我想起一戰時期,德英的聖誕節停火日。 那一年戰場上的平安夜,德英雙方的前線士兵,放下干戈,唱起聖誕頌歌,在戰壕擺上蠟燭,互道祝
Thumbnail
寫於2015年,台北電影節短片類—《悄悄》 最能勾起回憶的往往是生活那些瑣碎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