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接寺-如同首級落地的普賢象櫻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引接寺 2021.4.12攝影
引接寺是高野山真言宗,平安時代化野、鳥辺野、蓮台野三大風葬場,蓮台野位於朱雀大路(現在的千本通),小野篁(おのの たかむら)在入口附近建祠供奉閻魔,引渡亡靈前往幽冥。
相傳小野篁能來去陰陽兩界
小野篁(802-853年)是平安時代宮中歌人及學者,最早以塔婆供養亡靈形成儀式,後世與盂蘭盆節發展出「お精霊(おしょうれい)供養」民俗信仰,人物傳奇性不亞於晴明,相傳小野篁能來去陰陽兩界,白天上朝應付同僚、晚上還被閻王叫去地府加班,往下電梯是位於六道珍皇寺「穿梭冥府之井(冥途通いの井戸)」。
寺內供奉衣袖飄然的小野篁像,下朝後還要去地府打卡,神頭鬼臉的打工人始祖,我在佩服傳說不可思議之前,直觀心酸太爆肝。
1017年(寬仁元)源信弟子定覺開山,本尊供奉的閻魔像是小野篁親手雕製,在應仁之亂中被戰火燒毀,1488年(長享2)佛師定勢重塑,至今深受人們信仰。
閻魔像(高2.4公尺),左為司命(檢事)打開制裁的點名簿,右為司錄(書記)手持筆及木簡紀錄。本堂有不少隱藏看點,抬頭極色彩的天井,上方有閻魔使用的「萬倍碗」賽錢投進去可以得到萬倍保佑。
閻魔外貌威嚴猙獰,大人正好告誡孩子不可以說謊否則下地獄會被拔舌頭。

鐘樓
「迎鐘」,迎接祖靈返鄉的習俗。
「梵鐘」(京都市指定文化財)高148cm、口徑82cm,南北朝1379年(康歷元)大工藤井國安製作,民間習俗將死者的亡靈送往黃泉後,建造塔婆供養,每年8月7日~16日盂蘭盆節「お精霊供養」地區住民前來敲響「迎鐘」,迎接祖靈返鄉的習俗。
翻拍寺內資料
水塔婆(經木塔婆)主要在關西常見,外型是小型薄長木片
塔婆也稱卒塔婆(そとば)用於供養死者亡魂,墳墓上也會看到墓碑後立有扁平長木牌,塔婆又分不同種類,水塔婆(經木塔婆)主要在關西常見,外型是小型薄長木片,佛教認為是代表通往淨土的船筏。
「地藏供養池」
本殿旁的「地藏供養池」供養從朱雀大路挖出的數尊地藏,常年噴水柱,人們將水塔婆放在出面上漂流,迎接祖先亡靈返鄉,15日傍晚或16日再去送行。
「子安地藏」抱著孩子是守護孕婦及孩童
地藏石佛是因為小野篁認為進行土葬後、魂魄依然飄蕩,為此安置石頭供養,逐漸演變地藏,佛教中地藏也是閻魔化身。
平安時期淨土信仰中,堅信無法前往淨土的人必定墜入地獄,拯救地獄中受苦受難眾生的地藏信仰普及,地藏多是出家僧侶、手持錫杖的模樣,在墓地祭祀的「水子地藏」是為供養流產、夭折或死產的嬰孩,抱著孩子是守護孕婦及孩童的「子安地藏」,常見的紅巾代表除魔。
地藏又與「道祖神」結合,古時交通不便無法常去寺院,於是供奉地藏方便參拜,日本馬路上常見的石像數量龐大,在各地衍伸不同特色的地藏,非常貼近生活的佛像。

供養紫氏部的十重石塔
另外還有供養紫氏部的十重石塔(重要文化財),花崗岩製高6公尺、寬185公分,1386年(至德3)所建,普通都是十一或十三重的奇數,十重塔很罕見。
塔上有圓阿(えんあ)上人寄進的銘刻,相傳紫氏部因寫『源氏物語』敘述情愛色慾而墮入地獄,身為後代圓阿上人請小野篁向閻魔求情,在引接寺為她建塔供養。
有了這段傳說由來,就算是相差一世紀的兩人也能湊和上,加上同為百人一首收錄的歌人,引接寺附近有小野篁及紫氏部墓所。
紫式部笑容可掬的手持卷軸
塔前的紫式部塑像是在平成20年、源氏物語千年紀所建,笑容可掬的手持卷軸,旁邊還有七福神惠比壽及大黑天的討喜相伴,櫻花盛開之中猶如夢回平安王朝。

粉紫絕配
「童觀音」
順著庭園參道走,同樣是平成年間建造、圓嘟嘟的「童觀音」,手持蓮花保佑孩童,想來是信徒多是在地居民及孩童,寺中塑像也做得特別討喜可愛。
「普賢象櫻」
「普賢象櫻」花蕊有對葉化,像極了普賢菩薩座騎象牙得名
4月下旬晚開的「普賢象櫻」,八重櫻的花蕊有對葉化,像極了普賢菩薩座騎象牙而得名,原本是發祥船岡山刑場的品種,特色是並非片片凋零,而是像椿整朵落下,猶如處刑犯人的首級,中世的所司代用此景告誡牢內犯人,願他們心生懺悔。
1409年(応永15)後小松天皇在前往北山山莊時途經引接寺,讚嘆欣賞漫天櫻花,推薦給將軍足利義滿,義滿前來欣賞後也驚艷不已,賞賜贊助寺中奉納狂言。
每年節分和5月1日到4日上演「ゑんま堂狂言」,織田信長贈上杉謙信的「洛中洛外圖(狩野永德筆)」也有畫出引接寺上演狂言、歷史追溯到室町時代的悠久。
狂言通常沒有台詞,引接寺是三大狂言中唯一有念白,淺顯好懂受到各個年齡層的歡迎,1964年由於後繼無人一時中止,1974年寺內疑似遭到縱火,狂言堂和衣裝燒成灰燼,幸好隔年地區成立「千本ゑんま堂狂言保存会」及募集捐款,搭建臨時建築狂言堂,每年重新上演狂言。
與壬生寺及清涼寺列為京都三大念佛狂言之一,登錄京都市無形民俗文化財。

引接寺內
引接寺給我很道地民俗的親近感,建築在那場火災中明顯留下燙傷的痕跡,鐵皮屋頂門牆、鋪上水泥地磚,狹窄通道貼滿牆的陳年照片報導,凌亂不整的寺內,東轉西繞的參拜路線,找到地藏供養池,經過庭院直達迎接祖靈的送鐘,除了對閻魔本尊的敬畏,又有點像是探險鬧著玩。
室內像是古老民家,堆積紙箱雜物,通道上方斜蓋塑膠採光板、掛滿風鈴,不時幽微傳來細絲斷裂的高昂,聽覺彷彿剛捕抓到又沿著耳緣溜走,隨風牽動著黃泉的音色。
沿著通道返回人間,迎面而來的粉色櫻花,晚開櫻花除了仁和寺,引接寺的「普賢象櫻」前者正經規模的皇室淵源寺院,後者就完全是庶民自家庭院的風格。

在陽光照耀中接近光線的透白
陰影下時是淺粉
在陽光照耀中接近光線的透白,陰影下時是淺粉,櫻花開花時暖和地區色素不容易被分解而花色偏紅,寒冷地區偏白。很多人會指著無辜剛開的染井吉野問,為什麼不是粉紅色,染井吉野剛開時花心偏綠,轉紅時代表即將凋零、花瓣也會跟著由白轉粉,掉下時就是粉色了。
關於櫻花逐漸變色的說法,變因有品種、溫度、早開、酸雨、土壤、樹齡,甚至有推斷昆蟲傳粉吸蜜多寡,總之不能一蓋而論。
最喜歡紫藤及櫻花淺紅淡紫的組合,有如塗鴉春色馬卡龍的少女心,我一早在這空曠的包場空間,來回徐行、讚嘆極致柔美的色彩,值得再三欣賞細品的清勁景緻。八重花瓣華美飽滿、枝椏低矮將人包圍其中,墊起腳尖近距離仔細看花蕊,真的有兩根葉化的是象牙。
庭園參道
每年八月的盂蘭盆節敲響迎鐘,旁邊有個側門,平日能進出在鐘樓內看個仔細,天井寫滿梵文,旁邊的參道擺設石桌椅,幾十步距離綻放普賢象櫻、紫藤、一初,五顏六色向可愛的童觀音合掌。
寺內外迷你石像Q版化,緩和閻魔肅殺氛圍,門外多年始終如一放置的拍照立繪,腳下地藏小石像對人間上演陰錯陽差的悲喜劇,眼角凝固幾滴眼淚。
相關延伸閱讀:千本閻魔堂-來自幽冥的風鈴響動
千本ゑんま堂(引接寺)官網:
參考資料:
千本ゑんま堂(引接寺)
http://kyoto.wakasa.jp/detail/25/430/
https://kyotofukoh.jp/report286.html
https://plaza.rakuten.co.jp/fujiwara13/diary
【你們的支持鼓勵,是我前行的動力】https://liker.land/riverbankflo/civic
*寺院神社莊嚴之地,務必遵守參拜禮儀,嚴禁喧嘩及飲食,卡位以及拉扯摘取花木*
*照片文章皆是筆者攝影、翻譯撰寫及統整所學,如要轉載請註明出處及連結*
60會員
385內容數
京都的底蘊不只是有文化美學,更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以文人視角走訪神社寺院,在歷史、文學、小說中與古都的靈魂問答。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