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花學運Ⅰ】人民&抵抗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七年前的太陽花學運。

參與學運的學生和民眾在2014/3/18佔領了立法院,但政府始終無正面回應,隨後在同年3/23凌晨又佔領了鄰近的行政院。國家分別起訴了這兩次佔領事件中的參與者,較有名的像是林飛帆、陳為廷、魏揚、賴品妤、黃守達等人,所謂的「學運英雄」,還有很多被起訴的是默默無名的勇敢參與者。他們主要被起訴的罪名是「煽惑他人犯罪」以及「無正當理由攻佔住居」等罪名。

這場運動就像1990年的野百合運動一樣,學生集結民間的力量,再次將台灣推向下一個民主化的過程。這篇文章重點不會談論服貿本身,而是人民發現服貿未經正確民主程序通過,且可能對台灣造成侵害後,對政府行使「抵抗權」的行為,到底合不合法?


#台灣人能否抵抗政府

在台灣的法律中,並未明文台灣人有抵抗權,我們只能透過民主程序(如:投票)或是非民主程序(如:集會)向政府反映我們的心聲。也就是說,政治授予台灣公民的政治權利,並不包含抵抗權,因此審理太陽花學運的案件時,最大的爭點就是「台灣人民有無抵抗政府的權力?」

很多人擔心若法院承認了被告(學運參與者)有抵抗權,是不是人民只要不爽政府,就可以隨意上街佔領行政機關?他們擔心這會成為社會亂象的法源。

但一切真如他們所預測?

為了不讓這樣的情況發生,其實抵抗權有它行使的要件:一、憲政秩序遭到破壞。二、無其他救援手段。三、有社會相當性(社會大多數贊同其行動)。


#抵抗權不是亂源

我們以太陽花學運為例,來看看行使抵抗權的三個條件所帶出的爭議:

一、憲政秩序遭到破壞

國民黨立法委員王慶忠,在一群立委的推擠之下站上了院會裡的桌子,花不到三十秒的時間,草草宣布服貿可依法視為「已審查」(跳過審查程序)。王立委違反民主程序通過的法案,是否代表台灣的憲政秩序已受到侵害?這項標準沒有明確的要件,只有模糊的文字,那麼該由誰來判斷?

二、當下有無其他救援手段?

318佔領立院與324佔領政院的法官對於當下國家有無需要使用最後手段,也就是使用抵抗權來救濟,有不一樣的看法:一邊認為那時並不須使用最後手段,因為還有聲請釋憲的救濟方式可以擋下服貿;另一個看法是,聲請釋憲的期間臺灣很有可能會遭到更加嚴重的,從中國來的侵害,因此才使用抵抗權。任何人都很難斷言,對於憲政秩序是否遭到破壞的判斷是對還是錯。

三、當下的行動有無社會相當性?

以事件過後的角度來看,可以確定多數台灣人都同意佔領行動,但當下該由誰來判斷是否獲得多數台灣人的贊同呢?

抵抗權的三個要件其實都在談同一件事:當下的判斷。判斷是危險的,它可能讓人民誤以為自行為合理。檢討人民當下的判斷,只能交給時間以及情勢走向,這也是抵抗權讓人詬病的地方:成王敗寇。若抵抗成功,就代表行為是正當的。相反地,若抵抗失敗,行為就是不正當的。

所以抵抗權到底是不是亂源?簡單舉個例子就清楚明白了:

若有人主張統一而攻佔立院,且社會大多數的人民都贊同,這時他們能主張是行使抵抗權嗎?是不行的喔!就算他們的行為符合抵抗權的第三個要件,但沒有符合第一和第二項。由此可見,抵抗權無法合法化所有的抵抗行為。


#為何要討論抵抗權?

國家與人民的關係除了透過憲法做到保障,抵抗權也是必要的基本權利。民主也是會出錯的,我們可能會投錯候選人、在公投案上站錯立場。台灣,以民主為傲的國家,更應該保留抵抗權給人民,在必要時可使用最後手段,向政府反映我們的心聲。

太陽花學運中,還有很多細節可以仔細談談,像是參與運動者被起訴的罪名、有正當理由而破壞的行為能否視為合法、警察違法使用警械、象徵性言論的限度...等。太陽花學運不只是一場學運,它激起了台灣人對民主的意識,間接地影響了2016的選舉──它使台灣的政治氣象風雲變色。


小記:

在離我們這麼近的七年前,仍有國家暴力的存在,至今找不到任何加害者,只剩下頭破血流的人民。在知悉當時的檢方全體「癱瘓」,不起訴指揮鏈的長官及下屬,反過來起訴人民時,真的非常的心痛。

在淚水之下,我們能夠反思甚麼?若七年前的國家暴力無法做到轉型正義,那我們還能處理七十餘年的白色恐怖嗎?若未來還有台灣人必須上街抗議的危機出現,國家會不會又搬出同樣的手段來對付我們?我想這不是不可能。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讀者記起,七年前還有這麼一件勇敢抵抗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專業臺灣公民的沙龍
1會員
11內容數
含台灣的政治、法律議題,主題隨我高興挑選,沒有預設或限制!
2021/11/14
原先我對於這個事件可以說是一無所知。我只記得國小六年級,看著電視上靜坐抗議的民眾情緒非常激烈。當我看見警察用水砲車將水柱打在民眾身上、用警棍打民眾的頭、用盾牌剁民眾的腿時,我的心冷了。
2021/11/14
原先我對於這個事件可以說是一無所知。我只記得國小六年級,看著電視上靜坐抗議的民眾情緒非常激烈。當我看見警察用水砲車將水柱打在民眾身上、用警棍打民眾的頭、用盾牌剁民眾的腿時,我的心冷了。
2021/11/14
臺北市市議員吳沛憶提到,現在的年輕人好像覺得已經沒有學運可以參加了,好像一切都已經改革成功,但其實民主的改革不曾停止過,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盡一份心力監督政府。 我曾覺得自己只是18歲的女孩,除了長大後可以投票以外,我還能做到甚麼?但我現在知道了...
2021/11/14
臺北市市議員吳沛憶提到,現在的年輕人好像覺得已經沒有學運可以參加了,好像一切都已經改革成功,但其實民主的改革不曾停止過,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盡一份心力監督政府。 我曾覺得自己只是18歲的女孩,除了長大後可以投票以外,我還能做到甚麼?但我現在知道了...
2021/11/14
  陳亭妃委員說,人民若有意願要修憲,可由民間來推動。重點在於所有人民都積極的關注修憲這項大工程,如何達到這件事情才是最困難的。   身為台灣人就要知道的修憲議題在這裡!文章會談到:臺灣的修憲歷程、修憲門檻,以及修憲與制憲的政治意義。   不用擔心看不懂,我會用簡單輕鬆的方式給你滿滿乾糧!
2021/11/14
  陳亭妃委員說,人民若有意願要修憲,可由民間來推動。重點在於所有人民都積極的關注修憲這項大工程,如何達到這件事情才是最困難的。   身為台灣人就要知道的修憲議題在這裡!文章會談到:臺灣的修憲歷程、修憲門檻,以及修憲與制憲的政治意義。   不用擔心看不懂,我會用簡單輕鬆的方式給你滿滿乾糧!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六、「鑑往知來─趨鶩」 「鑑往時空:白花花的陽光下,我看見一片無窮無盡,黃澄澄的向日葵花海。仔細看卻是眼前一片人山人海。一棟白色頗為雄偉的"ㄇ字型"建築,方方正正建築正面的"ㄇ字型"上,大大的掛"議場"二字。卻不正是電視新聞上看過的,台灣立法院的國會殿堂。果然,正是立法院國會殿堂外的廣場,坐著
Thumbnail
六、「鑑往知來─趨鶩」 「鑑往時空:白花花的陽光下,我看見一片無窮無盡,黃澄澄的向日葵花海。仔細看卻是眼前一片人山人海。一棟白色頗為雄偉的"ㄇ字型"建築,方方正正建築正面的"ㄇ字型"上,大大的掛"議場"二字。卻不正是電視新聞上看過的,台灣立法院的國會殿堂。果然,正是立法院國會殿堂外的廣場,坐著
Thumbnail
先前的文章,都是討論教育理念、政策、設計。但今天這個值得紀念的時刻,我想談談我是如何「被教育」的。如果多年前不曾發生過這件事,或許我到現在還是一個活在自己世界的人。2014年,我還是一個大學四年級的學生,一個自以為把書唸好就叫做盡本份的大學生,習慣於在課堂、社團和考試之間忙碌地度日。
Thumbnail
先前的文章,都是討論教育理念、政策、設計。但今天這個值得紀念的時刻,我想談談我是如何「被教育」的。如果多年前不曾發生過這件事,或許我到現在還是一個活在自己世界的人。2014年,我還是一個大學四年級的學生,一個自以為把書唸好就叫做盡本份的大學生,習慣於在課堂、社團和考試之間忙碌地度日。
Thumbnail
生活在一個有眾多公民不服從倡議的世代,不管對任何一個社會運動的看法如何,無可諱言的是,少不了有學生的參與。對於經歷過野草莓運動、反媒體壟斷運動、太陽花運動的台中市議員黃守達來說,我們能夠擁有足以講出自己想法及倡議的現今,是過去那些學生運動堆砌而成的。
Thumbnail
生活在一個有眾多公民不服從倡議的世代,不管對任何一個社會運動的看法如何,無可諱言的是,少不了有學生的參與。對於經歷過野草莓運動、反媒體壟斷運動、太陽花運動的台中市議員黃守達來說,我們能夠擁有足以講出自己想法及倡議的現今,是過去那些學生運動堆砌而成的。
Thumbnail
2014年太陽花學運,是我少數幾次走上街頭甚至去靜坐抗議,那時總覺得這些學生很猛,也對於國家的事很有想法,該堅持的事可以採取如此激烈的手段,老實說,我很佩服。 事件之後的一個聚會,一位年紀相仿的劇場友人突然提起,「我羨慕他們的勇氣,我覺得自己是那個默言的一代。」在座還有我的指導教授,馬上對這所謂「
Thumbnail
2014年太陽花學運,是我少數幾次走上街頭甚至去靜坐抗議,那時總覺得這些學生很猛,也對於國家的事很有想法,該堅持的事可以採取如此激烈的手段,老實說,我很佩服。 事件之後的一個聚會,一位年紀相仿的劇場友人突然提起,「我羨慕他們的勇氣,我覺得自己是那個默言的一代。」在座還有我的指導教授,馬上對這所謂「
Thumbnail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 7 年過去了, 2014 年的 3 月 18 日,台灣因為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的爭議,最終促成了台灣學生發起佔領立法院的行動,隨之也越來越多的學生和民眾在立法院附近聚集抗議,這也就是近代台灣史上的 "太陽花學運"。 而這場為了反對政府黑箱作業的學運
Thumbnail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 7 年過去了, 2014 年的 3 月 18 日,台灣因為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的爭議,最終促成了台灣學生發起佔領立法院的行動,隨之也越來越多的學生和民眾在立法院附近聚集抗議,這也就是近代台灣史上的 "太陽花學運"。 而這場為了反對政府黑箱作業的學運
Thumbnail
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七年前的太陽花學運。 這場運動就像1990年的野百合運動一樣,學生集結民間的力量,再次將台灣推向下一個民主化的過程。這篇文章重點不會談論服貿本身,而是人民發現服貿未經正確民主程序通過,且可能對台灣造成侵害後,對政府行使「抵抗權」的行為,到底合不合法?
Thumbnail
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七年前的太陽花學運。 這場運動就像1990年的野百合運動一樣,學生集結民間的力量,再次將台灣推向下一個民主化的過程。這篇文章重點不會談論服貿本身,而是人民發現服貿未經正確民主程序通過,且可能對台灣造成侵害後,對政府行使「抵抗權」的行為,到底合不合法?
Thumbnail
如果你仔細去觀察的話,會發現經歷了那麼多年的民主轉型,台灣社會的威權陰影還是相當深。在去年總統大選的時候,曾經橫掃一切的「韓流」讓我們再次看到了這樣的陰影,以及陰影的龐大。關鍵的問題是: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民主轉型之後的台灣,還有這麼多人對威權時代如此懷念?
Thumbnail
如果你仔細去觀察的話,會發現經歷了那麼多年的民主轉型,台灣社會的威權陰影還是相當深。在去年總統大選的時候,曾經橫掃一切的「韓流」讓我們再次看到了這樣的陰影,以及陰影的龐大。關鍵的問題是: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民主轉型之後的台灣,還有這麼多人對威權時代如此懷念?
Thumbnail
「929台港大遊行:撐港.反極權」的活動,今天下午在包含台北在內的幾個主要城市舉行。 ​ 這場遊行,主要是要聲援持續三個多月的香港反送中運動,透過國際力量,支持香港民眾,向中共政權施壓。 今天下午到晚上,我們到台北遊行的現場參與觀察。以下是我們對這場遊行的重點報導。 ​ 1. 深度訪談紀要(之後
Thumbnail
「929台港大遊行:撐港.反極權」的活動,今天下午在包含台北在內的幾個主要城市舉行。 ​ 這場遊行,主要是要聲援持續三個多月的香港反送中運動,透過國際力量,支持香港民眾,向中共政權施壓。 今天下午到晚上,我們到台北遊行的現場參與觀察。以下是我們對這場遊行的重點報導。 ​ 1. 深度訪談紀要(之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