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再翻新
2017 年 3 月,人生第一篇不需要被打成績的長文落腳在臉書。按每月 1 至 3 篇的成文速度,中途再轉換至 Instagram、Medium、方格子撰文,總共約 50 篇的長文散落在各處。
教授喜歡怎樣的你?一文在方格子有接近 5000 的瀏覽量,就讓我掛上熱門作家的稱號,實在是始料未及;畢竟還是個普通學生,這使我漸漸放下自我懷疑的態度,計畫將曾經寫過的作品一一翻新再上架。
2021 年 7 月起每週四晚上 7 點,我都會定時發佈一篇文章在我的專欄,讓這些舊文有機會發揮它的影響力,並集合到一個定點供人取閱,正是舊文重寫計畫的核心。
7 月份,寫什麼?
本月份的幾個主題,寫自我休學工作期間,也是最早期的幾篇創作;在當時影響我比較多的幾個主題,包括:年輕人不婚不生的緣由、新舊世代之間的代溝,以及林育聖老師創辦的「每天來點負能量」粉絲專頁。
在當時剛上任沒多久的總統蔡英文,由於在勞權上沒辦法很好地滿足年輕人的需求,又正值我遇上第一次人生岔路之時,原文的風格顯得比較晦暗;而這也是促成舊文翻新的理由:時代背景不同,人的思考量亦會改變。這些更新的元素,都將成為本月份文章內容的主軸。
7 月 01 日:意義與結果
做事情細究人人都認可的意義是很累的,特別是像我這樣每天心靈流動空間很有限的人,不可能永遠花時間心力周全與我並不相干的人、事、物。
7 月 08 日:我的快樂與 money 之間的曖昧
心理學者指出:情感上的匱乏會轉為對物質的需求。時常聽人說:如果有錢的話,我也可以很快樂,然而兩個層級不同的需求並不是互補關係,或許我們最該修復、愛護的是自己。
7 月 15 日:就是要發肺紋
我並不喜歡人的生活只能允許一種狀態:正能量,近年來我更喜歡追求平靜,但平靜並非生活無波,而是在跌宕起伏的正、負能量之間取得平衡,希望自己可以做一個率性、能自由揮灑情緒的人。
7 月 22 日:有些事就是很無聊啊
李家同曾經在金門大學畢業典禮上,嚴正指出學生離席相當不尊重講者。所謂的時空背景不同,就是現在不比以往、畢業典禮更不是你的個人表演場,為學生好是你的選擇,別人卻未必要虛心收下你的好意。
7 月 29 日:留著花園種花吧
蔡康永說:別隨興的把興趣變成職業。想當年的我十分認同,也覺得擁有自己興趣的一方天地著實令人愉悅;現在的我更認為,把興趣轉職了,也許下一個興趣就會自己冒出來了。
如何能收到文章發佈的訊息呢?
在你使用的網頁上方,尋找「追蹤專題」的按鈕,文章就會準時送到你的信箱囉!
每個人每天都很忙,沒有時間一直查看我的專頁沒關係,你只需要:
- 一鍵登入 Google 並選擇常用的電子信箱
- 回到文章頁面上,點選「追蹤專題」,同系列文章篇篇準時送到你的信箱
- 如果是追蹤我的話,只要一有文章發佈,通通都能收到訊息
- 愛心或收藏,讓我知道你肯定過我的內容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