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生活|閱讀席慕蓉〈槭樹下的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5月15日雙北宣布三級警戒以來,非自願居家生活已經來到第9周。起初還滿新鮮的,去年也曾居家辦公過,當時僅是公司超前部署的措施(反正是方便遠端工作的產業),現在則是百無聊賴地待在家裡,遠端連線、遠距開會、行動辦公。

大家都說,防疫居家改變了生活的樣貌,無論是學習、工作、採購習慣、家人(同住人)的距離,甚至是寒暄內容(欸最近怎麼樣?你打疫苗了嗎?)。面對面的人際交往少了,因此閒話家常的話題也就越來越侷限,好像只能聊聊新聞、關注防疫政策、整理居家aka辦公環境、晚飯後散步去全聯採買日常用品……,居家辦公的頭一個月,我一邊趁機重整工作方式和搬家,一邊破碎凌亂地思考如何開發生活的新意。

Tik Tok,轉眼間全臺已經封鎖二個月,我搬完家,在新住的套房工作已經成為日常,為自己簡單的下廚成為發展中的興趣;在悶熱的暑假中試圖掙扎著自律,趁hahow打折時購入課程,希望能精進專案管理的能力;餘下的時間需要重拾閱讀的專注力(異常困難),有input才有output,持續攝取作者濃縮過的精彩文字,才能支持寫作的渴望;生活步調雖暫且慢了一點,但種種習慣無形中已經改變,疫情前的生活樣貌漸漸遠去。

近日在讀席慕蓉1980年代出版的散文集《有一首歌》,首篇〈槭樹下的家〉以母親的視角寫出對於家、對孩子、對丈夫的愛:除了內容,席慕蓉的文字淡雅溫潤,讀著讀著,似乎能撫慰內心的躁動不安,我特別喜歡這一段:

到冬天的時候,滿樹的葉子都落了,屋子裡就會變得出奇的明亮,而那些小綠鳥留下的窩巢就會很醒目地在枝枒之間出現了。孩子們爬上樹去拿了下來,當作寶貝一樣地獻給我,小小的鳥窩編織得又圓又溫暖,拿在手上雖然沒有一點重量,卻能給人一份很紮實的快樂。
對我來說,我的這一個槭樹下的家,和她的小小窩巢也沒有甚麼不一樣啊!

對於原鄉在蒙古、從小又常常搬家的席慕蓉來說,「家」的面貌一直模糊不清,年少時候聽父母述說廣袤塞外的美麗故事,長大後負笈歐洲後,才發現:「我只想回到這個對自己是那樣熟悉和那樣親切的環境裡,在和自己極為相似的人群裡停留下來,才能夠安心地去生活,安心地去愛與被愛。」於是完成學業後,偕同丈夫回臺定居。

槭樹提供庇蔭讓鳥兒得以安居,槭樹下,是席慕蓉一家,是她養育孩子、種植花木,度過一個又一個平凡的日子的地方,是她時時刻刻的心之所向。

和席慕蓉不同,我前些日子才搬過第二次家。自從學齡前被父母帶到台北生活後,就一直與家人同住,撇除國外旅行之類的經驗,從未感受過「獨立」,當第一晚躺在新家的新床上時,竟看著過高的天花板,久久無法成眠。因為不需請搬家公司,憑一己之力一趟趟運送家當,冗長、彷彿沒有盡頭的過程,這樣來來回回大約費時一月,才安頓好這個小小的窩,雖然沒有一點重量,卻承載著家人的祝福和對自己的期許,也是一份紮實的快樂。

ps: 槭,讀音「ㄘㄨˋ」,今天打字時注音輸入找不到字,查了字典才知道=)
pps:槭樹外觀近似楓樹,在自然中常常被搞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雅昕的書櫃像聚寶盆
7會員
14內容數
無論是否更新,期許自己每天看書。
2022/09/09
《一個瑜珈士的內在喜悅工程》是我今年上半年最有感的收穫。 如果對於冥想或印度瑜珈有興趣,薩古魯應該是大家很熟悉的名字。看了這本書才知道,原來「古魯」(guru)是「驅除黑暗者」之意,而「薩古魯」(Sadhguru)意思是「未受教育的古魯」。
Thumbnail
2022/09/09
《一個瑜珈士的內在喜悅工程》是我今年上半年最有感的收穫。 如果對於冥想或印度瑜珈有興趣,薩古魯應該是大家很熟悉的名字。看了這本書才知道,原來「古魯」(guru)是「驅除黑暗者」之意,而「薩古魯」(Sadhguru)意思是「未受教育的古魯」。
Thumbnail
2022/09/09
我是一個很喜歡旅行的人,自己有能力安排行程、支付旅費之後,就三不五時想離開長住的城市,到外頭透透氣。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旅行,就是從自己活膩了的地方,到別人活膩的地方去。」以克雷格·史托提這本《旅行的意義》的觀點而言,似乎有異曲同工的意思。
Thumbnail
2022/09/09
我是一個很喜歡旅行的人,自己有能力安排行程、支付旅費之後,就三不五時想離開長住的城市,到外頭透透氣。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旅行,就是從自己活膩了的地方,到別人活膩的地方去。」以克雷格·史托提這本《旅行的意義》的觀點而言,似乎有異曲同工的意思。
Thumbnail
2022/09/09
前幾天,我和心理諮商師晤談時,談到我近期的一個重要決定,與內心的超我聲音是截然不同的。
Thumbnail
2022/09/09
前幾天,我和心理諮商師晤談時,談到我近期的一個重要決定,與內心的超我聲音是截然不同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幸好時光不倒流》作者:徐玫怡(獨立出版) ⁡我喜歡玫怡的地方,是她的文字總能夠非常恰當又合適的指出許多人不以為意但很在意的眉眉角角,她總是能夠把彆扭的我、內向的我,無法說出口的事情表達出來。
Thumbnail
《幸好時光不倒流》作者:徐玫怡(獨立出版) ⁡我喜歡玫怡的地方,是她的文字總能夠非常恰當又合適的指出許多人不以為意但很在意的眉眉角角,她總是能夠把彆扭的我、內向的我,無法說出口的事情表達出來。
Thumbnail
首先要謝謝一直以來陪伴我的作家讀者們,沒有你們一直以來的支持與愛心推進,這段孤獨創作的天路歷程真的是寸步難行,如今的我近"百"情怯,以這篇自己早期的作品,替代原來想要給你們的 "九十九朵玫瑰"其一--不歸的路 人生是一條不歸的路......
Thumbnail
首先要謝謝一直以來陪伴我的作家讀者們,沒有你們一直以來的支持與愛心推進,這段孤獨創作的天路歷程真的是寸步難行,如今的我近"百"情怯,以這篇自己早期的作品,替代原來想要給你們的 "九十九朵玫瑰"其一--不歸的路 人生是一條不歸的路......
Thumbnail
我又不是要當飽讀詩書的人,就固執於我所喜愛的作者有何不可。 基於這樣的心念,我又重新讀起席慕蓉的散文。
Thumbnail
我又不是要當飽讀詩書的人,就固執於我所喜愛的作者有何不可。 基於這樣的心念,我又重新讀起席慕蓉的散文。
Thumbnail
https://photos.app.goo.gl/zdWF3oz4jjZN4Sdu9 最後分享“湖濱散記”書本中我喜歡的一句話: 「一個人若是跟不上同伴的步伐,或許是因為他聽到不一樣的鼓聲,就讓他跟著耳朵裡聽到的音樂前進吧!」
Thumbnail
https://photos.app.goo.gl/zdWF3oz4jjZN4Sdu9 最後分享“湖濱散記”書本中我喜歡的一句話: 「一個人若是跟不上同伴的步伐,或許是因為他聽到不一樣的鼓聲,就讓他跟著耳朵裡聽到的音樂前進吧!」
Thumbnail
關於詩,關於文章,關於寫書的人, 你一定不知道,我其實恐懼馬奎斯的魔幻寫實, 如同沈溺在《一百年孤寂》的黑水潭裡,暗無天日; 你哪裡會曉得,我害怕待在吳爾芙的《自己的房間》裡, 被《時時刻刻》的憂鬱絕望牢牢緊箍,動彈不得。
Thumbnail
關於詩,關於文章,關於寫書的人, 你一定不知道,我其實恐懼馬奎斯的魔幻寫實, 如同沈溺在《一百年孤寂》的黑水潭裡,暗無天日; 你哪裡會曉得,我害怕待在吳爾芙的《自己的房間》裡, 被《時時刻刻》的憂鬱絕望牢牢緊箍,動彈不得。
Thumbnail
如何讓生活每天都被療癒呢?有時不想踏出門,但又想呼吸大自然的氣息,決定好好善用前陽台的空間,來佈置綠意盎然的景觀。
Thumbnail
如何讓生活每天都被療癒呢?有時不想踏出門,但又想呼吸大自然的氣息,決定好好善用前陽台的空間,來佈置綠意盎然的景觀。
Thumbnail
自從奶奶過世以後,這個鄉下老家就沒有人回去過年了,隨著隨身版都各自成家立業,再也沒有在過年團聚過。 十幾年來只有我爸會上山整理、種一些果樹,很隨性的種一些菜(真的完全是自然農法自生自滅)。最近父母不知為什麼終於考慮要整修屋頂,而聽到這個決定的我開始心中出現無限家園的想像!
Thumbnail
自從奶奶過世以後,這個鄉下老家就沒有人回去過年了,隨著隨身版都各自成家立業,再也沒有在過年團聚過。 十幾年來只有我爸會上山整理、種一些果樹,很隨性的種一些菜(真的完全是自然農法自生自滅)。最近父母不知為什麼終於考慮要整修屋頂,而聽到這個決定的我開始心中出現無限家園的想像!
Thumbnail
對你來說,家是什麼呢?是穩定的居所?是習慣的城鎮?還是無可取代的家人們呢?蒲公英為今天的你說一則故事,一起回想家帶給我們的感受⋯⋯ 
Thumbnail
對你來說,家是什麼呢?是穩定的居所?是習慣的城鎮?還是無可取代的家人們呢?蒲公英為今天的你說一則故事,一起回想家帶給我們的感受⋯⋯ 
Thumbnail
近日在讀席慕蓉1980年代出版的散文集《有一首歌》,首篇〈槭樹下的家〉以母親的視角寫出對於家、對孩子、對丈夫的愛:除了內容,席慕蓉的文字淡雅溫潤,讀著讀著,似乎能撫慰內心的躁動不安,我特別喜歡這一段:
Thumbnail
近日在讀席慕蓉1980年代出版的散文集《有一首歌》,首篇〈槭樹下的家〉以母親的視角寫出對於家、對孩子、對丈夫的愛:除了內容,席慕蓉的文字淡雅溫潤,讀著讀著,似乎能撫慰內心的躁動不安,我特別喜歡這一段:
Thumbnail
每每把頭靠近香草的枝葉之間,可以嗅到生命的新鮮氣息,那是一件能讓人感到無比快樂的事。但也並非一開始就是如此。適者生存這樣的演化,也曾在這個三角形區域裡上演了一段時間,包括溫度的差異、栽種環境的不同、還有水質、陽光的方向等等的考驗,真正的喜悅是來自於他們經歷重重難關之後的成長。。。
Thumbnail
每每把頭靠近香草的枝葉之間,可以嗅到生命的新鮮氣息,那是一件能讓人感到無比快樂的事。但也並非一開始就是如此。適者生存這樣的演化,也曾在這個三角形區域裡上演了一段時間,包括溫度的差異、栽種環境的不同、還有水質、陽光的方向等等的考驗,真正的喜悅是來自於他們經歷重重難關之後的成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