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生活|閱讀席慕蓉〈槭樹下的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5月15日雙北宣布三級警戒以來,非自願居家生活已經來到第9周。起初還滿新鮮的,去年也曾居家辦公過,當時僅是公司超前部署的措施(反正是方便遠端工作的產業),現在則是百無聊賴地待在家裡,遠端連線、遠距開會、行動辦公。
大家都說,防疫居家改變了生活的樣貌,無論是學習、工作、採購習慣、家人(同住人)的距離,甚至是寒暄內容(欸最近怎麼樣?你打疫苗了嗎?)。面對面的人際交往少了,因此閒話家常的話題也就越來越侷限,好像只能聊聊新聞、關注防疫政策、整理居家aka辦公環境、晚飯後散步去全聯採買日常用品……,居家辦公的頭一個月,我一邊趁機重整工作方式和搬家,一邊破碎凌亂地思考如何開發生活的新意。
Tik Tok,轉眼間全臺已經封鎖二個月,我搬完家,在新住的套房工作已經成為日常,為自己簡單的下廚成為發展中的興趣;在悶熱的暑假中試圖掙扎著自律,趁hahow打折時購入課程,希望能精進專案管理的能力;餘下的時間需要重拾閱讀的專注力(異常困難),有input才有output,持續攝取作者濃縮過的精彩文字,才能支持寫作的渴望;生活步調雖暫且慢了一點,但種種習慣無形中已經改變,疫情前的生活樣貌漸漸遠去。
近日在讀席慕蓉1980年代出版的散文集《有一首歌》,首篇〈槭樹下的家〉以母親的視角寫出對於家、對孩子、對丈夫的愛:除了內容,席慕蓉的文字淡雅溫潤,讀著讀著,似乎能撫慰內心的躁動不安,我特別喜歡這一段:
到冬天的時候,滿樹的葉子都落了,屋子裡就會變得出奇的明亮,而那些小綠鳥留下的窩巢就會很醒目地在枝枒之間出現了。孩子們爬上樹去拿了下來,當作寶貝一樣地獻給我,小小的鳥窩編織得又圓又溫暖,拿在手上雖然沒有一點重量,卻能給人一份很紮實的快樂。
對我來說,我的這一個槭樹下的家,和她的小小窩巢也沒有甚麼不一樣啊!
對於原鄉在蒙古、從小又常常搬家的席慕蓉來說,「家」的面貌一直模糊不清,年少時候聽父母述說廣袤塞外的美麗故事,長大後負笈歐洲後,才發現:「我只想回到這個對自己是那樣熟悉和那樣親切的環境裡,在和自己極為相似的人群裡停留下來,才能夠安心地去生活,安心地去愛與被愛。」於是完成學業後,偕同丈夫回臺定居。
槭樹提供庇蔭讓鳥兒得以安居,槭樹下,是席慕蓉一家,是她養育孩子、種植花木,度過一個又一個平凡的日子的地方,是她時時刻刻的心之所向。
和席慕蓉不同,我前些日子才搬過第二次家。自從學齡前被父母帶到台北生活後,就一直與家人同住,撇除國外旅行之類的經驗,從未感受過「獨立」,當第一晚躺在新家的新床上時,竟看著過高的天花板,久久無法成眠。因為不需請搬家公司,憑一己之力一趟趟運送家當,冗長、彷彿沒有盡頭的過程,這樣來來回回大約費時一月,才安頓好這個小小的窩,雖然沒有一點重量,卻承載著家人的祝福和對自己的期許,也是一份紮實的快樂。
ps: 槭,讀音「ㄘㄨˋ」,今天打字時注音輸入找不到字,查了字典才知道=)
pps:槭樹外觀近似楓樹,在自然中常常被搞混...
無論是否更新,期許自己每天看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立於書架上沒有十年也有八年了,卻連一次都不曾打開過——我想不少人應該都曾有這種經驗——一旦擁有,閱讀欲望就瞬間歸零。不過還有另一個原因,使我無法專心把書讀完……
Google 地圖「確診者足跡」分布(非官方統整) 5月14日本土病例增多,台灣進入社區感染階段,一日之後,生活方式有了無聲巨響般的改變: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是我過去非常喜歡,重讀後更為之驚嘆的一本書。作者 Elizabeth Gilbert在34歲時失婚又失戀,感情挫折使她食不下嚥、夜不能寐、披頭散髮……
寫作,即是坐下來判斷自己。      ---易卜生 就職以來,一直在探尋工作與生活其餘部分的關聯性。看多了下班回家已累到只想追劇耍廢的社畜,自己也曾是其中一員(估計以後仍會是),但追劇總是空虛,還是得多開發其他生活樂趣才是,讓下班後也能動動腦。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立於書架上沒有十年也有八年了,卻連一次都不曾打開過——我想不少人應該都曾有這種經驗——一旦擁有,閱讀欲望就瞬間歸零。不過還有另一個原因,使我無法專心把書讀完……
Google 地圖「確診者足跡」分布(非官方統整) 5月14日本土病例增多,台灣進入社區感染階段,一日之後,生活方式有了無聲巨響般的改變: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是我過去非常喜歡,重讀後更為之驚嘆的一本書。作者 Elizabeth Gilbert在34歲時失婚又失戀,感情挫折使她食不下嚥、夜不能寐、披頭散髮……
寫作,即是坐下來判斷自己。      ---易卜生 就職以來,一直在探尋工作與生活其餘部分的關聯性。看多了下班回家已累到只想追劇耍廢的社畜,自己也曾是其中一員(估計以後仍會是),但追劇總是空虛,還是得多開發其他生活樂趣才是,讓下班後也能動動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這個家都沒有溫度,沒有互動,都像是行屍走肉。」氣氛還算融洽的晚餐時間因為他的一句話又瞬間急凍。 「不是啊,人要進步嘛,不是我每天這樣盯大家才要做,self disciplined,OK?每個人把該完成的事情好好做好,這叫負責任......這個家要不是我辛辛苦苦撐著,無微不至地打理......
Thumbnail
如果你需要一部沉浸式放鬆的戲劇,真心推薦《去有風的地方》!許紅豆因為閨蜜的離世,工作與生活陷入低谷,毅然決然辭去工作,隻身一人從北京來到雲南雲苗村,有風小院所發生的一切,讓整個村像極了一個大家庭,無論是民情,還是鄉村風土,無法親臨的我們,依然能深受,在你觀賞同時,你的世界也不自覺地「慢」了下來。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她在回老家時的一系列思考和感受。提到了對生活、存在和意義的思考,並且分享了她在遇到一位藝術家後重新找回存在感的感受。文章以觀察天空和飛鳥的描寫作為結尾,傳達了對生活和現實的感懷和思考。作者的情感和自我認知是文章的重點。
Thumbnail
《搬家》談的是父母分離造就的成長痛,女主角小蓮從樂觀吃魚笑稱是溫馨一家的三角桌邊,帶著無法接受與不理解的心情潛逃到另一個角落,使她對自身存在感到困惑,再透過一趟久違的旅行,小蓮獨自闖入森林與海洋,重新接納了這不完美的自然循環,最終她回到了祝賀著自己的世界,完整了成長的生命迴圈。電影從「搬家」的這一結
Thumbnail
有那麼一天,我在一處山上遇見滿樹的翅果,我聽見她說:帶我回家吧。於是,我拿出背包裡的夾鏈袋,裝了一小袋回家。我把她種在窗前的小花盆裡,一天天得等她發芽。一天早上我聽見小小的聲音說話,她說:你好啊,這是我的新家嗎?
Thumbnail
會搬到山上住,很大的原因跟梭羅有關。     也或許這些年不斷重新閱讀「湖濱散記」的緣故吧,我自己的真實生活,好像也愈來愈像他了。像我住在台北近郊的山上,就如同他的湖邊小屋雖然說是在森林,其實離城鎮不遠;也如同他常常讚頌獨處一般,我也需要大量獨處時間,但我家裏也像他的小木屋,常常高朋滿座。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這個家都沒有溫度,沒有互動,都像是行屍走肉。」氣氛還算融洽的晚餐時間因為他的一句話又瞬間急凍。 「不是啊,人要進步嘛,不是我每天這樣盯大家才要做,self disciplined,OK?每個人把該完成的事情好好做好,這叫負責任......這個家要不是我辛辛苦苦撐著,無微不至地打理......
Thumbnail
如果你需要一部沉浸式放鬆的戲劇,真心推薦《去有風的地方》!許紅豆因為閨蜜的離世,工作與生活陷入低谷,毅然決然辭去工作,隻身一人從北京來到雲南雲苗村,有風小院所發生的一切,讓整個村像極了一個大家庭,無論是民情,還是鄉村風土,無法親臨的我們,依然能深受,在你觀賞同時,你的世界也不自覺地「慢」了下來。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她在回老家時的一系列思考和感受。提到了對生活、存在和意義的思考,並且分享了她在遇到一位藝術家後重新找回存在感的感受。文章以觀察天空和飛鳥的描寫作為結尾,傳達了對生活和現實的感懷和思考。作者的情感和自我認知是文章的重點。
Thumbnail
《搬家》談的是父母分離造就的成長痛,女主角小蓮從樂觀吃魚笑稱是溫馨一家的三角桌邊,帶著無法接受與不理解的心情潛逃到另一個角落,使她對自身存在感到困惑,再透過一趟久違的旅行,小蓮獨自闖入森林與海洋,重新接納了這不完美的自然循環,最終她回到了祝賀著自己的世界,完整了成長的生命迴圈。電影從「搬家」的這一結
Thumbnail
有那麼一天,我在一處山上遇見滿樹的翅果,我聽見她說:帶我回家吧。於是,我拿出背包裡的夾鏈袋,裝了一小袋回家。我把她種在窗前的小花盆裡,一天天得等她發芽。一天早上我聽見小小的聲音說話,她說:你好啊,這是我的新家嗎?
Thumbnail
會搬到山上住,很大的原因跟梭羅有關。     也或許這些年不斷重新閱讀「湖濱散記」的緣故吧,我自己的真實生活,好像也愈來愈像他了。像我住在台北近郊的山上,就如同他的湖邊小屋雖然說是在森林,其實離城鎮不遠;也如同他常常讚頌獨處一般,我也需要大量獨處時間,但我家裏也像他的小木屋,常常高朋滿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