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們的故事,重視島嶼的價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策展最有趣的地方是「如何鋪陳一個主題,設計一場體驗」

如果空間本身就具有靈魂,我們需要做的只是觀察它能傳遞什麼訊息,然後把在空間體驗的層次感做出來,跟建築設計所做的事情其實是一樣的,唯一的差別是展覽需要組織及呈現「資訊」,再透過「活動」的體驗設計,來誘發觀展者思考或意識展覽所定義的事情。

展覽的主題說明了什麼?

其實「覓乃」這個題目因為下得足夠精確,所以展覽所做得每一件事、發起的每個活動都能輕鬆且直截地扣合泰埕所起的這個主題。
因為這也是金門人心中的OS「汝咧密待?!」「你們來這裡幹嘛?你們在這裡衝蝦?」;也很可能是家長心中OS「怎麼三更半夜還不睡覺,你在幹嘛?」「為什麼連假不能回家,你留在學校幹嘛?」;也可能是女朋友心中的OS「為什麼這週又沒空,你們系到底在幹嗎?」;其他科目的教授也在想「建築三甲XXX怎麼又沒來上課,他到底都在幹嘛?」;或是昨天上設計課的時候老師指著你的平面說道「所以你的敷地計劃勒?都已經第三週了,你這兩週都在幹嘛?」

所以畢展是個自圓其說的好機會!

讀個建築一天到晚被問「你在幹嘛?」,問到最後自己也跟著懷疑人生。 趁著大四實習剛好出去秤秤自己到底幾兩重,思考建築之於自己到底是什麼?消化自己在金門閱覽的世界。然後再次回到這座島嶼,在這一年裡把握機會好好地向金門介紹「我們是誰」、解釋「我們在幹嘛」、視覺化「我們的專業」。

分享我們的故事,重視島嶼的價值!

我想,畢業設計與籌備展覽的點點滴滴,在每位建築系友的海馬迴中都佔有一定比例的記憶,不論好的、壞的;我們永遠都記得,金門曾教導我們如何尊重這片土地,如何重視自己的文化,以及它如何開拓我們別於本島意識的思維與態度。

在這座島嶼的最後一年,麥克風終於遞到了我們面前,

短短的兩週裡,要如何跟大家分享及述說,

我們向聚落習得的文化素養,

與我們在金門生活的那五個春秋,

因此我們將一切的成果歸功於它,

島嶼 – 金門

其存在的價值!

用設計陪島嶼說故事
誠摯感謝仙姑厚德的邀稿!
2020.05.30
142會員
684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獻給島嶼的情書–讀《我們的島-臺灣 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從中獲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             ——瑞秋.卡森《寂靜的春天》
Thumbnail
avatar
滂滂
2021-08-09
從樹洞計畫中,我看到那些沒有被治癒的童年陰影如何影響我們的人生。2個真實故事的分享不管你的童年是否經歷創傷, 我都誠心邀請你一起將這篇文章看完。 因為或許你非常幸運,在孩童時期沒有經歷太多傷痛,或是長大以後與過去的傷痛和解; 但有許多人(其實是大多數的人)都被童年所產生的陰影而困擾。 如果你非常幸運,擁有健全的心靈,或許你也有能力將這份幸運延續到其他人的生命當中。
Thumbnail
avatar
馬賊
2021-01-15
禮物怎麼挑?哪種禮物能換來對方重視我們的關係? 無論是平日或特殊節日,一提到「禮物」,人們直覺就會聯想到「歡樂、幸福」。尤其是在生日、紀念日、耶誕節的時候,更是充滿送禮物與交換禮物的活動。究竟,該怎麼挑禮物呢?  在大約二十年前,美國學者研究禮物的意涵發現,在當時的社會中,禮物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為了利益而交換、互惠彼此的工具。然而經由研究探討美國
Thumbnail
avatar
雞湯來了
2020-12-25
內向的人較容易得憂鬱症,這問題我們應該重視早在二十年前,歐美國家就完成一連串的研究,認為內向的人較容易得憂鬱症;在得到憂鬱症的人裡面,外向的人會比內向的人容易復原,而內向的人會更容易走向自殺。台灣對精神疾病的接受程度比西方國家慢,現在對「什麼是憂鬱症」、「我們應該重視憂鬱症」以及對憂鬱症的去污名化,已經有足夠的認知。
Thumbnail
avatar
陳豐偉
2020-09-23
從現在看到未來,我們需重視的不再只是「競爭力」; 更需重視的是「共榮力」 從工業革命到世界大戰再到現在2020瘟疫大爆發,三個影響世界的重大事件,分別創造出三個不一樣的普世價值,人類的精神層次都做了轉換。 一. 工業革命之後的普世價值: 戰爭 工業革命之後很多西方國家及日本紛紛快速的發展工業,各國軍力快速提升,倚強欺弱的戰爭不斷發生,舉凡你能想到的: 英法戰爭、鴉片戰爭、
Thumbnail
avatar
喃喃字嶼
2020-09-14
【在島嶼扎根】當我們一起長大:江口健太郎和孩子們的成長之途推開半腰高的木門,來到Ivy's house life親子空間,庭院中的滑梯旁還停著一匹木馬,猶如孩子的樂園,屋內鋪貼著木地板,桌椅也採用木頭材質,包裹在家居厚實的溫度之中。上午九點鐘,老師們拿起掃具各自就位,為一天的課程準備適宜的環境,整理教室層架上的教具等待孩子們的到來─這裡是蒙特梭利教育的體驗
Thumbnail
avatar
紙飛機生活誌
20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