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設計劃(書) - 畢設週記01(開學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一篇的畢設週記,最後提出了四個好像沒什麼關係的畢設方向。但我一直還是處於一個很焦慮的狀態,會擔心這些東西不是我最後想要的。有時通過觀察到的一些實事問題與現象,或是從議題出發,到最後實際提出你要操作到的建築類型,好像不見得是你想要或是喜歡的?(可能是我功力不夠,不太會圓謊?)那會不會先去想一想在這建築系的最後一年,自己還想要操作一些什麼樣的建築類型反而比較重要?

那從這個思路下去想,目前有兩個方向是我想要嘗試的。

  1. 海陸之間的紀念性 - 金門戰爭紀念( ),這在我的上一篇週記最後有提到。目前我不確定它會是一個館,還是別的什麼樣的空間。
  2. 現代人的冥想空間,想操作這個空間的契機是,金門位處台灣海峽,在福建與台灣之間,其特有的步調與節奏也是不同於台廈兩地的。那關於冥想的來源也是眾說紛紜,有一種說法是:它最早起源於古印度,隨後傳入中國。在佛教裡冥想這樣的行為又被成為打坐坐禪,它是通過這樣的修行方式達到一種終極的狀態(我們因而可以變得更專注、超越自我?)。其實在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有類似的修行方式。且這樣的行為已被證實,可以降低患心臟病和其它疾病的風險,那對於現代人而言(他可能無門無派),這樣的行為逐漸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并學習後,會需要一個什麼樣的空間呢?

為了更快的確定自己的方向,決定來做一個這禮拜的To do list:

  1. 找上述兩類的相關案例 與 之前類似的畢設設計作為參考
  2. 擬定書單
  3. 明確自己的操作方向(讓天秤座來做決定真的好殘忍

呃呃...沒了...

對於11/7的第一次評題,也擬出一個時間表來安排自己的進度:

  • - 2020.09.30:提出明確的計劃書,內容包含:1. 案例分析 2. 議題探討與資料收集 3. 基地提出 4. 空間需求(program) 5. 預期成果
  • 2020.10.01 - 2020.10.31 :依老師要求,深化建築計劃的各項內容,且有明確的操作基地(具體會依與老師討論有所調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大建築全體
154會員
697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金大建築全體的其他內容
2025/05/06
榜林圓環是我在金門大學時最早學習車行圓環的路口,不論是通往租屋處、看電影、回台灣都是很常使用的節點,在理解圓環運作以後也以金門擁有這種方便的設施為榮。
Thumbnail
2025/05/06
榜林圓環是我在金門大學時最早學習車行圓環的路口,不論是通往租屋處、看電影、回台灣都是很常使用的節點,在理解圓環運作以後也以金門擁有這種方便的設施為榮。
Thumbnail
2025/05/06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參與規劃史學會成立的過程,以及在組織動員中遇到的挑戰與心得。作者結合自身經驗,探討了性別平等、參與式規劃、批判實在論等議題在學會中的推動,並反思了組織動員的策略與意義。
Thumbnail
2025/05/06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參與規劃史學會成立的過程,以及在組織動員中遇到的挑戰與心得。作者結合自身經驗,探討了性別平等、參與式規劃、批判實在論等議題在學會中的推動,並反思了組織動員的策略與意義。
Thumbnail
2025/05/06
(從臉書個版轉回來) 實習和新鮮人的季節即將到來,我因故很久沒有發相關文章,趁著五一節前的空檔,看到很多嶄新的招募文,正好能夠嘗試做出提醒。 我會以個人在空間規劃設計產業工會的所見所聞作為建議的基底,請具有完善制度、給薪、充分思考的公司行號參考就好,以下建議中的批評案例未必與貴公司有關,請更加有
Thumbnail
2025/05/06
(從臉書個版轉回來) 實習和新鮮人的季節即將到來,我因故很久沒有發相關文章,趁著五一節前的空檔,看到很多嶄新的招募文,正好能夠嘗試做出提醒。 我會以個人在空間規劃設計產業工會的所見所聞作為建議的基底,請具有完善制度、給薪、充分思考的公司行號參考就好,以下建議中的批評案例未必與貴公司有關,請更加有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