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劍:記《金門設計教學筆記》新書發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教學是個耗時耗神的工作,18週很長,但常一回過神來又是寒暑假了。不只學期間完全無法分出時間來的工作如田野調查必須儘快組織人力與時間進行,也必須趕緊趁這段教學與研究銜接的時間裡反省這學期的授課成果並再次規畫下學期的課程內容。然後又是下一輪的18週。

若要將教學經驗整理成書除了必須在此前累積足夠的經驗(再耗時),更要濃縮寒暑假期間的教學反思與學期間的授課經驗,小心翼翼地組織語氣與內容(再耗神)。書毅老師在發表後的對談中對寫書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舉了這一個例子:如何平衡設計題目的呈現(畢竟已經寫出來了),還要說明設計題目的設計出發點(那還需要再說一次嗎)。

嗯,的確挺難。常常覺得題目都寫了,有必要在設計開始操作前解題嗎?這是新書發表會中,從書毅老師那邊所傳遞來最深刻的體認。

raw-image
raw-image

書毅老師大學畢業設計在金門珠山,在1998年9月(更正:1997年1月即到訪)應該就拜訪金門了,隨後不下數十次的田野調查。2004以研究助理的身分落腳金門,不僅目睹了金門解除戰地政務至今的變遷,也參與了2006年甫成立的金大建築至今的一切。這本書是他從1998年到今,與金門難清的緣份。

今天,建築系的學生、從金門四個角落而來的朋友,因這數年間的情緣讓發表場地在這初春仍寒的時節溫暖許多。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發表會從書毅老師簡介新書內容開始,在「我在二手書店」的樓上,約略半個小時的教學與見學經驗回憶。隨後移到樓下座談與簽書。發問的問題,比如說何時又要帶畢業設計,比如說書寫過程中的困難矛盾之處外,金門現時所面臨的,關於大量的傳統建築(文化資產)應該如何「發展」也是這類書籍發表時常需要回答的問題。

在(書毅)簽書(大家)閒聊的過程中,一直想起了有次在綜合大樓一樓電梯門口與金門朋友擦身時提出來的疑問:為什麼金大建築學生的設計作品都不具金門的特質/特色/元素,這類的疑問。

真是困難的問題,書毅、秀秀老師在對談中也試著勾勒出他們對此的看法與做法。

raw-image

這問題不僅沒有答案,更應該改問著:什麼是金門建築的特質?提出這疑問的朋友今天也到場了,不知道自這疑問後過了3年以上,這位朋友是否仍認為金大建築的設計作品「不金門」?或者,對於「金門的建築該是如何」的問題有什麼新的想法?

順道一提,雖然已經撤展了,但是書毅跟秀秀老師對此的理想也在這展覽裡展出過。一樣在我在二手書店。

raw-image

這天除了《金門設計教學筆記》之外,書店老闆也端出了因縣府行政能力不足而絕版的窖藏(!)《金門閩南傳統建築圖鑑:合院》促銷。都簽都簽,都買都買。

未來,也問了,還會出《金門合院》的續集。請期待。

接著就是要趕回學校討論畢業設計了,所以記錄到此為此。

心得:即使在現在,出書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玩相機:除了第一張照片是手機拍的之外,其餘照片都是fujifilm X-T1轉接75mm/f1.4的鏡頭拍的(換算過來大約是120mm了)。大光圈就是有fu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YC-avatar-img
2019/03/02
系圖有打算購入幾本嗎?
黃金六一-avatar-img
發文者
2019/03/02
會的。我再問問什麼時候編碼上架。
avatar-img
金大建築全體
154會員
695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金大建築全體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又名:讓我爸媽花得錢有點水花
Thumbnail
2025/04/16
又名:讓我爸媽花得錢有點水花
Thumbnail
2025/04/06
2022年10月中為了觀賞同屆同學製作的音樂劇,特地回趟金門。那不是我第一次進劇場,也不是我第一次欣賞音樂劇,它不是經典大作卻讓台下的我感受到一種與在地連結,身歷其境在某段集體記憶下的感動,這個感動促使我後來關注、欣賞台灣本土音樂劇,尤其是歷史類型的題材。最近覺得累積了許多,似乎可以寫一篇綜合分享。
Thumbnail
2025/04/06
2022年10月中為了觀賞同屆同學製作的音樂劇,特地回趟金門。那不是我第一次進劇場,也不是我第一次欣賞音樂劇,它不是經典大作卻讓台下的我感受到一種與在地連結,身歷其境在某段集體記憶下的感動,這個感動促使我後來關注、欣賞台灣本土音樂劇,尤其是歷史類型的題材。最近覺得累積了許多,似乎可以寫一篇綜合分享。
Thumbnail
2025/01/04
紀錄一下自我提問,我一直在思索,建築已然成為我生活的部分,然而卻很難分享,什麼是建築,什麼又空間。
2025/01/04
紀錄一下自我提問,我一直在思索,建築已然成為我生活的部分,然而卻很難分享,什麼是建築,什麼又空間。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現在寫這篇心得的時間點是升碩二,其實推甄結果出來後就該寫了,不過想說隔一段時間好像比較可以反省當時哪些事情做得好或不好(肯定不是因為拖延症)。下面會先介紹我的個人背景,接著分別分享審查資料的準備和口試筆試的情形,最後再附上在城鄉所第一年的一些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現在寫這篇心得的時間點是升碩二,其實推甄結果出來後就該寫了,不過想說隔一段時間好像比較可以反省當時哪些事情做得好或不好(肯定不是因為拖延症)。下面會先介紹我的個人背景,接著分別分享審查資料的準備和口試筆試的情形,最後再附上在城鄉所第一年的一些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一、前言 有考過教甄的人都知道準備過程的煎熬,筆試的內容幾乎是沒有範圍,考的層面很廣;而準備複試的過程中,更是需要在期限內極限挑戰,完成多課的教案設計、課程安排,甚至是教具製作,若今天是一人單打獨鬥,面對這樣的歷練時,更容易心力交瘁、內心徬徨,頓時迷失了方向。
Thumbnail
一、前言 有考過教甄的人都知道準備過程的煎熬,筆試的內容幾乎是沒有範圍,考的層面很廣;而準備複試的過程中,更是需要在期限內極限挑戰,完成多課的教案設計、課程安排,甚至是教具製作,若今天是一人單打獨鬥,面對這樣的歷練時,更容易心力交瘁、內心徬徨,頓時迷失了方向。
Thumbnail
  對於大學念建築的人來說,建築的哪個階段最讓人覺得有趣呢?概念發想?基的分析?空間配置?還是畫圖、做模型?我認為是設計的過程,將概念建築化的過程,更精確的說,是在苦思已久的某個時刻突然蹦出靈感的一瞬間。那種出其不意的感覺比想出數學答案還要爽;數學的答案是神說了算,建築設計的答案則是我說了算
Thumbnail
  對於大學念建築的人來說,建築的哪個階段最讓人覺得有趣呢?概念發想?基的分析?空間配置?還是畫圖、做模型?我認為是設計的過程,將概念建築化的過程,更精確的說,是在苦思已久的某個時刻突然蹦出靈感的一瞬間。那種出其不意的感覺比想出數學答案還要爽;數學的答案是神說了算,建築設計的答案則是我說了算
Thumbnail
「如果不能有邏輯地以清楚的文章組織說明一個觀念,包括設計觀念,即代表著不能清楚地構思自己的設計作品;也因為國外的建築碩士同樣如此要求」。5年前如此回答,至今也仍如此相信著。
Thumbnail
「如果不能有邏輯地以清楚的文章組織說明一個觀念,包括設計觀念,即代表著不能清楚地構思自己的設計作品;也因為國外的建築碩士同樣如此要求」。5年前如此回答,至今也仍如此相信著。
Thumbnail
寒假還沒開始
Thumbnail
寒假還沒開始
Thumbnail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一位學霸朋友就說:證明不就是記好定義就會寫的東西嗎。你坐在那雖然都聽得懂,可是聽的懂跟考試會不會寫是兩件事啊。請注意,他說的是:記好定義。
Thumbnail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一位學霸朋友就說:證明不就是記好定義就會寫的東西嗎。你坐在那雖然都聽得懂,可是聽的懂跟考試會不會寫是兩件事啊。請注意,他說的是:記好定義。
Thumbnail
四年的建築師考試在自律的準備與強大的考運,在學長姐與同才的指教與切磋下,終於畫下句點。回首準備考試的時光,也是很努力把握每一個到面前的契機努力地吸收,非常感謝生命中的每一個貴人。這邊就依照當初準備和通過的年份分享當初準備的過程與方式,歡迎大家討論與補充。
Thumbnail
四年的建築師考試在自律的準備與強大的考運,在學長姐與同才的指教與切磋下,終於畫下句點。回首準備考試的時光,也是很努力把握每一個到面前的契機努力地吸收,非常感謝生命中的每一個貴人。這邊就依照當初準備和通過的年份分享當初準備的過程與方式,歡迎大家討論與補充。
Thumbnail
暑假到下學期開學共有11週,開學後直到畢業總評則有上學期18週,寒假5週,以及下學期5月1、2、3前10週。總共畢業設計操作時間有33週。 最晚開始時間為7月28日當週(開學前6週),更新頻率為至少每二週一次。關鍵字欄位,除自己設計與該週週記內容相關的字詞外,亦必須加上「畢設週記」這個詞。
Thumbnail
暑假到下學期開學共有11週,開學後直到畢業總評則有上學期18週,寒假5週,以及下學期5月1、2、3前10週。總共畢業設計操作時間有33週。 最晚開始時間為7月28日當週(開學前6週),更新頻率為至少每二週一次。關鍵字欄位,除自己設計與該週週記內容相關的字詞外,亦必須加上「畢設週記」這個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