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的思考

第一週的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寫在前面的話

歷史建築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保護歷史建築?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每個專業領域也有不同的解答,但是對我們建築人來說究竟是為什麼呢?也許我們從剛入學的時候便開始學習建築史,接觸歷史建築。但對那時的我們來說,也許這只是一門課程,我們並不清楚課程設置的意義所在,只是為上課而上課。不過隨著課程的深入,隨著生活體驗的豐富,隨著建築熱情的加深,我們可能開始慢慢體會到歷史建築的價值,開始自發的用自己的能力來為歷史建築做一些事。只是那種體會,可能只是虛無縹緲的感覺或是血液裡本能的反射,我們很難用清晰的文字完整表達保護歷史建築的意義。


於我而言

對我來說,歷史建築就是歷史的一部分,他就像活化石那樣,記錄著那個時代的故事,保存到現在,等我們慢慢去發掘。就像《建築的七盞明燈》裡所表達的,每一個建築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可替代。每一個建築在建造的時候都要以保存百年為目標,盡最大的努力將建築完工。建築就是那個時代的象徵。即便是修復,也不能遮蓋住歷史的痕跡。每一個建築在設計到建造的過程中,都花費了人們的很大心血,每一棟建築都有他本身的價值和他值得被研究的價值。就像我們在做設計的時候需要做基地分析一樣,完工的建築也應該能回推出當時建造時所做出的分析,能夠反映當時的環境背景,經濟水平,施工水平......甚至是當時的價值觀,空間觀,生活方式......並與其他的史實史料相互佐證。

而且歷史建築的價值並不僅僅體現在單一的建築體中,這是片面的研究。整個價值應該包括建築及其周邊的建築和空間和人,包括建築和他周圍的所有的實體的和虛無的一切。盡可能的還原出一個完整的歷史,才能更好的以史為鑒。


我的想法

金門是一個特殊的地方,夾雜著兩岸的歷史,經歷過很多重大的歷史事件,每一個事件都對金門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從明清至今,金門史在兩岸的歷史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由於政府政策及地緣的因素,金門到現在還保留著大量的傳統建築及傳統聚落,這些都是研究或佐證金門歷史的第一手史料。金門有163個傳統聚落,雖然相隔不遠,但每個聚落都因為很多因素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想要劃定一個聚落範圍,去探究歷史事件對聚落發展的影響,也從聚落現存的建築,空間關係,景觀家具等去驗證那一段歷史。


預計操作

文獻回顧:通過歷史文獻整理出金門所發生的重大事件,繪製圖表,觀察哪些聚落是變化最多的,並藉此劃定研究範圍。歸納出歷史事件可能對聚落內建築及空間的影響。

田野調查:現場實地考察,通過觀察,攝影,測繪等手段紀錄建築及空間特徵;通過對當地居民的訪問,紀錄建築及空間變化。

分析歸納:將文獻總結的現象與實地觀察的現象結合一起,相互對比,相互印證。

預計成果

通過本實驗,可以看到其他史料所反映的歷史與建築及空間所反映的歷史是吻合的。除了證明保護和研究歷史建築的意思所在,也從側面反映了建築是有記憶的,教導當代人在設計建造時,應持嚴謹的態度對待建築。

如今在其他的地方尚未被保護研究的歷史建築還有很多,也可借用此研究方法,通過其他史料反映的歷史研究建築,或反之。

不過歷史也是一門科學,是不斷被推翻重建的。不能輕信目前研究出來的歷史,要持辯證的思想辨別真偽,可以通過手邊實物資料及畢生所學,大膽推測。


本週閱讀書目

沈奕彤(2020)《神聖空間的轉化—以金門湖下雙忠廟貢王儀式為例》研究計畫書

陳澤榕(2018)《福州琴江聚落空間變遷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

許芸崢(2015)《父權與規訓—金門女性的生活空間經驗》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

李蘋蕾(2016)《金門傳統民居外部牆體材料及砌築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

詹佳穎(2015)《金門聚落空間建構與變遷之研究—以后沙聚落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

葉光武(2019)《金門西園聚落發展及空間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


規劃閱讀書目

《滄海紀遺》(1568)洪受

《金門誌》(1882)林焜熿 林豪

吳培暉(1992)《金門聚落的變遷與空間意義的再界定》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

湯文昊(1991)《金門地景空間變遷之歷史社會分析》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

內政部營建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2007)《金門傳統祠廟建築之比較研究 》

及圖書館其他論文

avatar-img
金大建築全體
153會員
692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金大建築全體 的其他內容
我認為基地挑選需要先做的事: 1. 空間定性定量 2. 基地區位性質 3. 基地的發展可能性? 4. 基地周圍與議題連結? 5. ...... 6....... 第一點正在生產中... 最讓我困惑的是2.3.4.點,挑選基地究竟該先思考甚麼?
這集的建築新舊聞,我們要來預告一個新的系列節目「打開台北-口袋名單」! 2020年,臺灣終於等到了!!!Open House Taipei即將在11/28-11/29舉行,有興趣的老闆或槍手們請儘早查詢每個打開空間的開放時間喔!
/還在低年級徘徊,對媒材仍一知半解嗎? /或是你已經升上高年級,卻不清楚畢業班在搞甚麼神秘? /一年一度的建築工作坊,報名上線!
我們邀請了真黃以及煜穎,來聊聊楊双子所著作的《台灣漫遊錄》,書裡的內容包含了日治時期日本文化和台灣文化的歧視與差異以及百合的內容, 注意!!!本集有大量的劇透,建議先閱讀此書再聆聽這集。 倘若你忙得毫無空,不妨就直接跟著我們進入《台灣漫遊錄》的世界吧! 準備好了嗎??來囉!!!
這集楊双子《臺灣漫遊錄》的書評因為資訊密度太高,我們不小心就錄超過一小時~ 其中醬汁與真黃的這段對話蠻有趣的,或許身為男性的你們,內心是否也藏著這樣的疑問?
我認為基地挑選需要先做的事: 1. 空間定性定量 2. 基地區位性質 3. 基地的發展可能性? 4. 基地周圍與議題連結? 5. ...... 6....... 第一點正在生產中... 最讓我困惑的是2.3.4.點,挑選基地究竟該先思考甚麼?
這集的建築新舊聞,我們要來預告一個新的系列節目「打開台北-口袋名單」! 2020年,臺灣終於等到了!!!Open House Taipei即將在11/28-11/29舉行,有興趣的老闆或槍手們請儘早查詢每個打開空間的開放時間喔!
/還在低年級徘徊,對媒材仍一知半解嗎? /或是你已經升上高年級,卻不清楚畢業班在搞甚麼神秘? /一年一度的建築工作坊,報名上線!
我們邀請了真黃以及煜穎,來聊聊楊双子所著作的《台灣漫遊錄》,書裡的內容包含了日治時期日本文化和台灣文化的歧視與差異以及百合的內容, 注意!!!本集有大量的劇透,建議先閱讀此書再聆聽這集。 倘若你忙得毫無空,不妨就直接跟著我們進入《台灣漫遊錄》的世界吧! 準備好了嗎??來囉!!!
這集楊双子《臺灣漫遊錄》的書評因為資訊密度太高,我們不小心就錄超過一小時~ 其中醬汁與真黃的這段對話蠻有趣的,或許身為男性的你們,內心是否也藏著這樣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