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風卷盡..洗出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過去」是「未來」之鑰,「現在」則能開啟「過去」


文本

大凡人類文化都有一套歷史之敘事工法,嘗試從年代的間距中,建構社會之共識、檢視普羅大眾共生之信念與價值、探究平易且熟悉之記憶概念等等,如此集成為社會學運作之重要內涵,居於如此之大社會的廣域中,有階級、家庭、協會、媒體、政府、軍隊及各宗教團體等,其皆盤踞著所屬成員之獨特記憶,並藉由個體或眾人所經驗之故事流轉交織,期望能賦予同儕成員之間的「記憶與共」之感,肇因它能使個體產出共性,所以能建構出群體之間某種特定共有之意識基模,故乎為集體回憶(Collective memory)。

一個社會就是一個「記憶的空間」,記憶不拘乎是物質或非物質,記憶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反動或逆轉之事件,隨著時序之遞移,亦可再現其文本(即文字、圖片、影音等)以製作連續性之記憶素材,這就是所謂某些「記憶狀態之過程」(passage of memory) , 如彈珠汽水、鐵路便當、雲州大儒俠、五燈獎、家庭代工等之個體記憶遺產中標誌性的元素,不僅可以理解台灣社會變遷的取逕,亦可勾勒出群體緬懷古早叫賣社會之集體情感回憶,諸此集體回憶之「浮現、再現」之特性,可關係到個體延續的以記憶形塑過去到現在或未來,「過去」可制約「現在」之記憶,「過去」亦可更新「現在」到新的意義架構下,所以「改變」是記憶之進形式,而這個過程常被用來維持「當下」之存在,正如Pennebaker & Banasik之言:「過去」是「未來」之鑰,「現在」則能開啟「過去」。

集體記憶之回廊,有著半落風妝,亦有登臨之愁,集體記憶經驗與社會之儀式或事件或歷史之連續有著共業之凝結,如台灣隨著改朝換代、朝野互換權力資源,現今社會對「二二八事件」之紀念意義與國民黨當權時代所塑造之事變有著絕然不同之詮釋,再如「太陽花運動」則是在感染、集聚眾人之奮進情緒而匯流成社會之共同行動,營造了群體歸屬,因而創造出成功之社會集體記憶。集體記憶可以騎劫個體之記憶嗎?由於集體記憶可以是對過去集體經驗之社會認知所創造而出,所以掌權者在凝聚社會共識,再造社會秩序,競逐權力,奪取利益之際,可以針對「集體記憶」有選擇權、杜撰權,甚或扭曲個體逐漸殘像之記憶,重新賦予某種「集體記憶」之新義,再現社會共識,是故掌權者能夠輕易攫取了個體記憶建構之主導權,成為社會「集體記憶」中唯一之發聲者。

「集體記憶」之門前,有眾生長憶,也不乏個體獨嘆,許多歷史之延續,不同之社會,去和來之世代,都想爭說自己之過去,都想翻新蜀志,用盡機關,都想撰寫他人之記憶,獨尊為己成為當代之社會記憶,惜乎! 奔騰之歷史流變,或予以罪廢之,或列之鐘銘褒之,皆非「過去」能左右「現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間有乘除的沙龍
3會員
37內容數
人間有乘除,生死有流轉,生命四有次第循環:生有,本有,死有,中有.. 是謂無始無終..觸筆何須罣礙..
2024/08/19
從來自有的“所思所能”捕捉到的, 是看似住在景點中的那一剎時光陰… 目光拂過色彩, 也為自然生有的情感賦予了不斷出發的動力… 漫行Mount Rainer’s Sunrise Trails, 面對高聳的雪山,浮雲一拜… 釋放的生命加減, 有何糾解?有何怨嘆? 都已過太虛…  
Thumbnail
2024/08/19
從來自有的“所思所能”捕捉到的, 是看似住在景點中的那一剎時光陰… 目光拂過色彩, 也為自然生有的情感賦予了不斷出發的動力… 漫行Mount Rainer’s Sunrise Trails, 面對高聳的雪山,浮雲一拜… 釋放的生命加減, 有何糾解?有何怨嘆? 都已過太虛…  
Thumbnail
2024/06/22
只為當下..趁風顛揚起…   那時一日..卷身在柔絲雲波中… 回首見著..你呢喃中的初影…   那時一月..長是人向千里無休… 不為成淚..只為輕觸你的妝樣…   那時一年..問院落春暮如何… 不為孤眠..只為寫著你的流景…   那時一世..我細算浮生千萬縷… 不為幾多時..
2024/06/22
只為當下..趁風顛揚起…   那時一日..卷身在柔絲雲波中… 回首見著..你呢喃中的初影…   那時一月..長是人向千里無休… 不為成淚..只為輕觸你的妝樣…   那時一年..問院落春暮如何… 不為孤眠..只為寫著你的流景…   那時一世..我細算浮生千萬縷… 不為幾多時..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太陽從東邊升起」是一種地球觀的論點,因為太陽一直都在那裡,並沒有升起。
Thumbnail
「太陽從東邊升起」是一種地球觀的論點,因為太陽一直都在那裡,並沒有升起。
Thumbnail
時間過去久了 記憶就不再真確
Thumbnail
時間過去久了 記憶就不再真確
Thumbnail
  說起來,文字作為劃分人類從史前時代進入石器時代的指標,作為紀錄事件的媒介便是文字重要意義,當知識能夠不再世代更迭中被世界洪流所淹沒之時,子子孫孫們便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現在,許多事情在這日月如梭的城市步調中如過眼雲煙,轉瞬即逝。   
Thumbnail
  說起來,文字作為劃分人類從史前時代進入石器時代的指標,作為紀錄事件的媒介便是文字重要意義,當知識能夠不再世代更迭中被世界洪流所淹沒之時,子子孫孫們便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現在,許多事情在這日月如梭的城市步調中如過眼雲煙,轉瞬即逝。   
Thumbnail
因為新作的關係,我開始去接觸關於台灣歷史的書籍。 在這個過程之中,我更加體認到何為「歷史」。 原來所謂的歷史,不是指一群人很遠的故事,而是泛指在一段時間與空間交織的時光中,一代代的人們活在其中的大小事,以及所有的人事地物──小到一個人的自白,大到一整座城市,甚至是一個國家的故事。
Thumbnail
因為新作的關係,我開始去接觸關於台灣歷史的書籍。 在這個過程之中,我更加體認到何為「歷史」。 原來所謂的歷史,不是指一群人很遠的故事,而是泛指在一段時間與空間交織的時光中,一代代的人們活在其中的大小事,以及所有的人事地物──小到一個人的自白,大到一整座城市,甚至是一個國家的故事。
Thumbnail
歷史意識是由認知主體對現實世界的過往具有延續性的想像,這樣的想像會使得個體認為在超越自身能夠直接感官的當下時空之外,尚有一個由過去連接至認知當下的巨大世界存在。
Thumbnail
歷史意識是由認知主體對現實世界的過往具有延續性的想像,這樣的想像會使得個體認為在超越自身能夠直接感官的當下時空之外,尚有一個由過去連接至認知當下的巨大世界存在。
Thumbnail
社會往往被認為是一群具有連帶感的人所形成的共同體,這樣的共同體小至一個家庭,大至國家、文明與全世界,這種將人群關聯起來的思維模式也同樣適用在文化認知上,文化是每個人日常大大小小選擇的聯繫,其所聯繫起來的群體可以說既是文化也是社會。
Thumbnail
社會往往被認為是一群具有連帶感的人所形成的共同體,這樣的共同體小至一個家庭,大至國家、文明與全世界,這種將人群關聯起來的思維模式也同樣適用在文化認知上,文化是每個人日常大大小小選擇的聯繫,其所聯繫起來的群體可以說既是文化也是社會。
Thumbnail
如果真有心讓二二八成為全民有感(且非休閒感)的一個符號,就必須超越以「單一真相」為主要訴求。
Thumbnail
如果真有心讓二二八成為全民有感(且非休閒感)的一個符號,就必須超越以「單一真相」為主要訴求。
Thumbnail
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作為一種「社會記憶」,所呈現的「過去」並非是「全部的過去」,而是選擇性的過去,不是所有人的過去,而是部分人的過去。
Thumbnail
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作為一種「社會記憶」,所呈現的「過去」並非是「全部的過去」,而是選擇性的過去,不是所有人的過去,而是部分人的過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