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

含有「海德格」共 5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作者分享自身MBTI類型為P人,討厭循規蹈矩、照表操課的生活,並以此延伸至教學及人生哲學的反思。作者認為,J人(計劃型)的人生觀無法適用於所有情況,過度依賴SOP反而限制了生命的可能性與活力,並以莊子、海德格哲學佐證其觀點。
  一但有了時間、有了歷史,一段路的距離便有了方向。在「時間」概念尚不存在的時候,生物身體面向的方向永遠都是前方。只要是能夠免於立即死亡的路,就是活下去的路。但對於擁有時間、記得時間的人類而言,「後方」意味著我們曾經走來的那個方向。我們記得那裡有過什麼令人不忍直視的苦難,所以會知道「不要走回頭路」。
  海德格認為,語言是存有的家。在後期著作《走向語言之途》中海德格說到,語言能夠召喚存在,並且安放存在。這讓我們不禁想接著問什麼是存在?和語言的關係為何?對海德格來說,語言分為自然的語言和人類的語言,它們就像大地和世界那樣進行著永恆的鬥爭。
謝謝您的分享❤️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把「操心」(Sorge)當成人類存在的普遍现象。操心源於「畏」(Angst),畏不同於怕,怕有懼怕的對象,而畏是一種存在狀態。所謂「畏之所畏者就是在世本身」,意味活著就是一種令人生畏之事。 「操心」另譯為「煩」,其拉丁字源 “cura”,一般解釋為關心或關照;但如果我們將其對應到它
贊成「消遣者活在當下,不活在過去與未來,也不願追求永恆。」但不贊成「消遣者恣意沉淪,似乎無所畏懼,但只畏懼時間」。我認為,並不是所有消遣者都是畏懼時間的,對某些消遣者來說,消遣打發時間是令人愉快的事,甚至還會上癮呢!
《默示錄》的題材極為有趣:電影以「窺看」為主題,帶出「觀看/被觀看」、「看見/沒看見」、「存在/不存在」等旨趣,在概念上相當吸引人。不過,相較於豐富的內涵,整部電影的戲劇呈現在我看來是相對貧乏的。這篇文章表達我的觀點,並從楊修華導演的映後座談來重新反思這部電影的內涵。
Thumbnail
3/5默視錄
avatar-avatar
我們希望「被看見」往往是我們美好的一面-是我們篩選剪輯的影像,而躲在監視器背後的眼睛,卻希望看見我們「不願被看見」的那一面。
  在我們的生命週期裡面,我們甚至開始會經歷更多的復活。年幼時的流行會再一次席捲,兒時喜歡的電影、動畫、遊戲會被已這個時代與下一個時代的喜好與科技再次翻新。我們會認識到更多金字塔的內在結構、世界會公開更多--自然的與社會的--長時間封禁的秘密。
本文探討臺灣社會中理工科與文科之間的對立與優劣評價,分析了背後的文化與歷史脈絡,特別是在啟蒙運動與工業革命後,數字主義如何影響社會對學科的價值判斷。作者以自身經歷探討人文社會科學在當前社會中的地位,以及對於個人意義與價值的思考,並鼓勵讀者反思自己在這個數字化世界中的存在與價值。
Thumbnail
  對列維納斯來說,動物的臉是不夠純粹的。他沉思到:是因為牠那圓圓的鼻子?還是那長長尖尖的耳朵?成為狗的臉之所以模糊的原因?顯然都不是。上一次我們討論到臉的純粹性,所依據的是--對人而言的--可溝通性。但為何可溝通的程度較低呢?這是我們要進一步追問的。
  海德格凝視他那沒有世界的貓,區隔出人和動物的差別,認為前者相較於後者,擁有所謂的世界。那世界是豐富的,人不僅僅「活在當下」,更具有過去和未來,比如我們鑑古知今、會籌畫並把自己投向某個想像力所展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