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天威-飛將軍,李廣崛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盧綸《塞下曲》

你聽過「李廣射石」的故事嗎?

司馬遷的李廣傳,在史記中算是少見的詳細,大約是劉邦項羽那種程度。
畢竟,害司馬遷受宮刑的主角李陵,就是李廣的孫子。

雙方要是沒點交情才奇怪。

據說,李廣是秦代大將李信的後代。

李信本來是咸陽(長安)周邊人士,大概是新北市等級。
但李信之後,你其實找不到他們家族在秦朝為官的記錄。
而李廣的時候,他們家已經搬到天水去當麒麟兒了。

只要對三國,對姜維諸葛亮有點了解的人,應該都可以看懂。

李信家族跟被流放差不了多少。
所以《王者天下》的結局,李信應該會遇到不少慘事。

但爛船也有三寸釘。
李信雖然沒有留下榮華富貴,可他們家,世世代代傳承著「射法」。
射法是中國歷史上真正被記載最古老的武功了吧。
「射」在戰國之前,是一種「禮」。

禮,有一定的次序,跟注意事項。
古中國人不是為了「禮貌」而制定這些次序及注意事項。

而是為了「天人合一」。

禮的本身,是天道的公式。
……不是我在寫武俠小說,而是西周跟之前的想法,所留下的記錄去表現出來的。

關於射擊的源起,古不可考。
比較明顯的記錄是,至少在春秋時代,弓箭就已經不是中國人在戰場上常用的武器了。
弩箭才是武裝配備……使用者不太需要什麼技術的。

射法,作為一種禮,一種專門的武功。
主要流傳於貴族世家,不賣牛排。

跟知識學問一樣,屬於道不輕傳的東西。

秦朝在徵募義務役士兵時,就有騎士跟材官(弓箭手)兩種特殊兵種。
家裡沒點錢的,不可能養馬。
祖上不是知識分子的,不可能會射箭。

所謂的特殊專長兵種,也是很階級的。
而李廣這個人,一上戰場,就是又會騎馬又會射箭的龍傲天主角型。

漢文帝十四年,匈奴從蕭關這個地方大舉入侵。
就在李廣家鄉北方。

文帝派出了他最信任的將軍柴武,率領十萬大軍迎擊。
來到前線的柴武,徵召當地百姓為士兵民伕。
做為當地的良家子,李廣當仁不讓,就此展開他傳奇的一生。

李廣身材高大,雙臂如猿。
家傳的射法,沒有其他人能像他施展的如此靈活。

憑著一身不下於遊牧民族的騎射本領,李廣在戰場上大放異彩。

柴武很是欣賞李廣。
這個時候,柴武的正官職是主管皇宮的郎中令,出征則是領了車騎將軍的軍銜。
柴武馬上就想把李廣跟他的堂弟李蔡收入麾下。

剛好,漢文帝聽聞前線大捷,親自前來勞軍。
柴武就把這兩兄弟推薦給皇上,作為皇帝身邊的「武騎常侍」。

這可是八百石的高級衛官。

有了李廣兄弟的護衛,漢文帝在蕭關巡視移動,像在逛自家廚房一樣。
誰也攔不住手上有弓箭的李廣!

漢文帝的心情,真是前所未有的好,隨即下令:「朕要御駕親征,消滅匈奴!」

「皇上萬萬不可啊~~~」
前線軍官紛紛勸阻,漢文帝仍是一意孤行。

還好有人及時通知了薄太后,才成功阻止了漢文帝的大長征計畫。
漢文帝劉恆嘆了一口氣,對身旁的李廣說:「可惜你生錯了時代,要是跟著高祖皇帝,你必定是萬戶侯等級啊。」

漢代只有一個萬戶侯,叫做蕭何。
文帝劉恆的意思比較是,你這個是頂尖大將的水準。
可惜我不能帶你飛。

後來,終漢文帝一生,武功蓋世的李廣始終沒有得到發揮的餘地。

漢景帝即位後,李廣被提拔為隴西都尉。
隴西就是李廣的故鄉。
文帝末年時,周亞夫鎮守的細柳營,也是長安西面。

基本上,李廣應該一度跟隨漢文帝回到長安,在周亞夫升任將軍的時候,結下了緣份。
所以景帝朝廷,認為李廣堪當西面重任。

但當國內發生叛亂時,周亞夫也沒忘記李廣這名可用之將。
李廣擔任隴西都尉不久,就被調回中央,更在七國之亂中,作為騎兵統帥,隨從太尉周亞夫出戰。

當時周亞夫兵分二路,李廣應該就是其中一路的主將。
既是騎兵將,李廣想必是負責絕吳糧道的那邊。(周亞夫本人鎮守北路)

以至於被吳軍圍困的梁王得救後,直接想要拉攏李廣加入梁國。
但李廣拒絕了。

如此善戰的李廣,緊接著被調動前往北地。
當時趙國仍未平定,匈奴更是蠢蠢欲動。

這是個合理的分派,可李廣到底得罪了梁王。
得罪了梁王,就是得罪了太后。

漢景帝的後宮鬥爭何其激烈,忠心勇猛的李廣就這麼不慎捲入。
時而在陜西,時而在河北。
李廣在前線地區東西奔波不已。

但不論怎麼調動,只要有匈奴來犯,李廣都是來一個殺一個。

卻說李廣在上郡擔任太守時,漢景帝派了一個使者,要來率兵攻打匈奴,路上碰見三個匈奴人。
漢朝使者仗著自己人多,打算擊殺匈奴。
沒想到被反咬了一口。

僅僅三個匈奴人,就殺光了使者身邊的數十騎兵。
使者本人中箭奔逃,好不容易到了李廣的治下。

聽聞使者說了戰況,李廣知道對手不是一般人。
其箭法高超,怕在匈奴之中也是難見。
這種人,匈奴稱之為「射雕者」。

李廣帶了一百騎兵,出動搜尋這三名匈奴人。
一找到,李廣立刻下令部隊列陣舉盾包圍,不可上前。

而李廣自己取來弓箭上馬,跟匈奴三英展開了一對三的「單挑」。
一番纏鬥,李廣順利射殺兩人,並生擒最後一名射雕者。

才將敵手捕獲,突然遠處一片沙塵揚起,卻是匈奴大軍到來。
人數怕有數千之眾,以李廣當前的百人兵馬,根本無法對抗。

匈奴大軍遠遠發現李廣單騎,以為是誘餌,隨即上山列陣,停止前進。
李廣看到敵軍停下,約略猜得到匈奴也是有所忌憚,一舉手:「全軍上前。」

百人部隊跟著李廣,走到匈奴弓箭的射程最外緣停住。
李廣跟著下令:「所有人下馬解鞍,就地休息!」

騎兵中有不少人反對:「情況隨時有變,應該要全力警戒才是。」
李廣說:「你越緊張,他們越知道我們沒有後援……就是要裝得沒事一樣,匈奴才不敢來犯。」

真的不敢來犯?你三國演義看太少。

匈奴人不可能光看不動,隨即派出了一支試探部隊。
李廣更不打話,立刻上馬發箭,擊殺來人後,又回到原地休息。

匈奴人越看越怪,不明白這支部隊到底想幹嘛。
隨著天色漸黑,匈奴最終決定趁夜撤退,以免漢人夜襲。

天亮後,李廣才順利回到大營。
由於他出動太過迅速,其實營裡沒人知道他們去了哪。

所以也沒人出來找他們。

李廣經歷了八年的漢文帝時代,又漢景帝十六年。
如果算他二十歲出道,那到了漢武帝即位,大概是四十四歲,正當壯年的時候。

李廣當年得罪了梁王,但最後繼承皇位的人,到底不是梁王。
等到竇太皇太后也過世,李廣的機會就回來了。

在朝廷大臣的推薦下,李廣再次回到中央,擔任未央宮的衛尉。
之前提過,西漢是雙元首制,未央是皇帝的皇宮。
衛尉就是皇宮警衛長。

另外一個,太后的皇宮,則是長樂宮。
長樂宮的衛尉,名叫程不識。

這兩個人擔任衛尉的時間不長,嚴格說起來,漢武帝應該是找他們來面試兼實習。
確定二人並非浪得虛名,漢武帝就任命李廣為驍騎將軍、程不識為車騎將軍,分別前往雲中跟雁門屯兵。

這種大將軍名號,在三國時代已經是常駐官位。
但這個西漢武帝的時期,將軍仍是屬於「戰時官位」。

也就是說,隨著竇太皇太后過世,漢武帝準備要開戰了。
但千萬不要以為這個年輕人好大喜功,事實上,元光前四年,漢武帝仍是個「吉祥物天子」。
真正的權力,主要掌握在武安侯田蚡的手裡。

李廣跟程不識,基本上都屬於田蚡的派系。

誰比較厲害?連程不識自己都承認,李廣比較厲害。
程不識原本是太中大夫,算是比較學究派的將軍,用了很多規則跟兵法來帶軍。

而李廣長年與匈奴征戰,他的知識,則是已經內化了。
大道至簡,李廣帶軍簡單明快,當時前線的士兵,都比較願意為李廣賣命。

但程不識想不通的是,匈奴對於李廣那邊的侵襲,是比較頻繁的。
反而一般不太會攻打程不識這一方。

光看李將軍列傳,可以有很多推測。
不過其實李廣的駐紮地,就是內蒙古地區。而程不識在山西。
原本匈奴對於東邊的侵攻就比較容易啊……

然而,隨著魏其武安侯的兩敗俱傷,大漢朝廷出現了變化。

一個名叫衛青的青年,因為姐姐衛子夫懷了龍種,捲入了漢武帝的後宮之爭。
憑藉著好友們的兵力,衛青幸獲不死,並且成為這場戰爭得得益者。

衛青當上了太中大夫,程不識則消失在歷史上。
不管程將軍去了哪,怎麼去的,雁門總是少了一個將軍。

這時候漢武帝怎麼處理呢?
把李廣調去雁門,封衛青為車騎將軍,跟他的小夥伴們,一起接任了雲中方向的防務。

這一次的調動,是漢武帝打算對匈奴用兵。
是真真正正,漢武帝劉徹以自己的意志,發起的大漢天威之戰。

衛青,小夥伴公孫敖、公孫賀,再加上李廣,一共四路同時出擊。
誰想得到,李廣給他丟臉了。
大軍覆沒,李廣被生擒。

李廣傳要結束了嗎?那可不。
李將軍施展了詐死之術,趁著匈奴不備,搶了弓馬,一路殺出重圍,更糾集殘餘漢軍,退回漢朝領土。

然而,大漢朝廷並沒有特別嘉獎李廣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只是要他負起敗戰責任。
論罪當斬。

其實當時除了衛青圍城砍了幾百個匈奴頭,其他三路是完敗。
公孫敖跟李廣一樣,是等著要被處死的。

這個時候,漢武帝還沒公布「五十萬錢免死」的公道價。
李廣跟公孫敖,很可能就此開啟了「交錢免死」的潛規則。

逃過一死,被貶為庶人的李廣,還是居住在長安。
等待著再次崛起的機會……

李廣如何回到沙場?
且讓我們看看漢武帝手下的另一名愛將。

叫韓什麼國什麼來著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3會員
928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16
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儒就是讀書人,俠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1/16
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儒就是讀書人,俠是什麼?
Thumbnail
2024/04/02
經歷了各種大風大浪,司馬相如再次回到漢武帝身邊。 真的就是身邊而已。 他本身有消渴症,經常請病假。 由於卓文君已經分到父親的家產,他們在長安也是數一數二的富豪。司馬相如對於當大官封高爵沒有興趣,也從不參與政務國事的討論。 沒,他沒有轉性。他的人生目標仍然是藺相如。
Thumbnail
2024/04/02
經歷了各種大風大浪,司馬相如再次回到漢武帝身邊。 真的就是身邊而已。 他本身有消渴症,經常請病假。 由於卓文君已經分到父親的家產,他們在長安也是數一數二的富豪。司馬相如對於當大官封高爵沒有興趣,也從不參與政務國事的討論。 沒,他沒有轉性。他的人生目標仍然是藺相如。
Thumbnail
2024/03/30
司馬相如領了中郎將一職,要往西南置縣。司馬相如蜀郡出身,又滿腹智計,可不會就這樣傻傻的去。他先派了副使者前去通傳,收了禮金。進而讓人前去西南邛莋,向各部落展現大漢朝的誠意。 此行既順利,也不順利,但無論如何都是漢武帝天威中重要的一筆。
Thumbnail
2024/03/30
司馬相如領了中郎將一職,要往西南置縣。司馬相如蜀郡出身,又滿腹智計,可不會就這樣傻傻的去。他先派了副使者前去通傳,收了禮金。進而讓人前去西南邛莋,向各部落展現大漢朝的誠意。 此行既順利,也不順利,但無論如何都是漢武帝天威中重要的一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 在王昌齡《出塞》的這首詩裏讓我認識了李廣。一位不是死在在戰場上的將軍,臨死的時候是想什麽的呢?李廣是西漢著名的將軍,在漢景帝的時候就常駐邊境,抵禦匈奴的侵入,他的箭法奇準,比起善於騎射的草原民族,一點也不遜色,甚至讓匈奴們聞名喪
Thumbnail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 在王昌齡《出塞》的這首詩裏讓我認識了李廣。一位不是死在在戰場上的將軍,臨死的時候是想什麽的呢?李廣是西漢著名的將軍,在漢景帝的時候就常駐邊境,抵禦匈奴的侵入,他的箭法奇準,比起善於騎射的草原民族,一點也不遜色,甚至讓匈奴們聞名喪
Thumbnail
本文描述史書中「李陵事件」的經過,並分析此事件對司馬遷撰作《史記》的具體影響。
Thumbnail
本文描述史書中「李陵事件」的經過,並分析此事件對司馬遷撰作《史記》的具體影響。
Thumbnail
武帝看到了霍去病的戰果,特別有種本打算讓你做小買賣,沒想到卻讓你幹上了市的感覺,大喜過望,不僅一路突擼了全部小部落,還大敗匈奴主力順便殺了兩個王,而且搶回來了匈奴祭天的「小金人」。 武帝拿著「小金人」發表獲獎感言,下詔頌揚霍去病的戰功,又加封霍去病2200戶,並徹底對霍去病放了心。 好小子,是塊材料
Thumbnail
武帝看到了霍去病的戰果,特別有種本打算讓你做小買賣,沒想到卻讓你幹上了市的感覺,大喜過望,不僅一路突擼了全部小部落,還大敗匈奴主力順便殺了兩個王,而且搶回來了匈奴祭天的「小金人」。 武帝拿著「小金人」發表獲獎感言,下詔頌揚霍去病的戰功,又加封霍去病2200戶,並徹底對霍去病放了心。 好小子,是塊材料
Thumbnail
李廣擔任上郡太守時,匈奴有一次前來偷襲,恰逢景帝派過來一個比較寵信的宦官也跟著在那督軍,這個宦官有一次帶著幾十個騎兵出去打獵遇到了三個匈奴人,幾十個人殺過去,結果就剩下受傷的那個太監高手自己跑了回來報信。 看來太監會武功這事在西漢就出現了。 李廣壓根就沒想為啥那幾十個騎兵被殺而這個太監卻能跑回來,而
Thumbnail
李廣擔任上郡太守時,匈奴有一次前來偷襲,恰逢景帝派過來一個比較寵信的宦官也跟著在那督軍,這個宦官有一次帶著幾十個騎兵出去打獵遇到了三個匈奴人,幾十個人殺過去,結果就剩下受傷的那個太監高手自己跑了回來報信。 看來太監會武功這事在西漢就出現了。 李廣壓根就沒想為啥那幾十個騎兵被殺而這個太監卻能跑回來,而
Thumbnail
飛將軍是李廣的渾號,不是官名。 是匈奴人送給李廣的威名。 年紀比李廣小得多的趙充國,出生於漢武帝建元年間。 趙充國的威名成於西羌,所以其實是沒有人叫他飛將軍的。 但他跟李廣之間,卻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相似。 而真要論起功勞,趙充國平定西羌成功,所造成的後果,也是無可估計的……
Thumbnail
飛將軍是李廣的渾號,不是官名。 是匈奴人送給李廣的威名。 年紀比李廣小得多的趙充國,出生於漢武帝建元年間。 趙充國的威名成於西羌,所以其實是沒有人叫他飛將軍的。 但他跟李廣之間,卻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相似。 而真要論起功勞,趙充國平定西羌成功,所造成的後果,也是無可估計的……
Thumbnail
漢武帝跟匈奴打了一輩子的仗。 有很多匈奴人,就此成為了漢人;也有很多漢人,就此成為了匈奴人。 這裡有三個流落匈奴,同一時期的漢人。 也是最有名的三個。 蘇武,李陵,跟李廣利。 什麼是忠君?什麼是愛國?這三個人與漢武帝之間的關係,決定了西漢王朝下半場的走向……
Thumbnail
漢武帝跟匈奴打了一輩子的仗。 有很多匈奴人,就此成為了漢人;也有很多漢人,就此成為了匈奴人。 這裡有三個流落匈奴,同一時期的漢人。 也是最有名的三個。 蘇武,李陵,跟李廣利。 什麼是忠君?什麼是愛國?這三個人與漢武帝之間的關係,決定了西漢王朝下半場的走向……
Thumbnail
李陵,飛將軍李廣的孫子。 整個漢武帝一朝中最核心的人物。 串起了蘇武。 串起了李廣利。 串起了衛青霍去病。 也串起了司馬遷。 從李陵出發,可以延伸出漢武帝時代對匈奴的大致樣貌。 反過來說,當我們對這個時代的「英雄」們有所了解之後,來看李陵就省事得多。
Thumbnail
李陵,飛將軍李廣的孫子。 整個漢武帝一朝中最核心的人物。 串起了蘇武。 串起了李廣利。 串起了衛青霍去病。 也串起了司馬遷。 從李陵出發,可以延伸出漢武帝時代對匈奴的大致樣貌。 反過來說,當我們對這個時代的「英雄」們有所了解之後,來看李陵就省事得多。
Thumbnail
李廣跟李廣利有什麼差別? 這兩個人,名字只差一個字,同樣是漢武帝的將軍,同樣在對匈奴的戰役中十分重要。 也同樣跟司馬遷關係匪淺。 其實最明顯的區別,就是他們分屬於不同的漢武帝。 李廣是天子漢武帝的將軍。 李廣利則是天帝漢武帝。 什麼是兩個漢武帝?為什麼會有兩個漢武帝?
Thumbnail
李廣跟李廣利有什麼差別? 這兩個人,名字只差一個字,同樣是漢武帝的將軍,同樣在對匈奴的戰役中十分重要。 也同樣跟司馬遷關係匪淺。 其實最明顯的區別,就是他們分屬於不同的漢武帝。 李廣是天子漢武帝的將軍。 李廣利則是天帝漢武帝。 什麼是兩個漢武帝?為什麼會有兩個漢武帝?
Thumbnail
有沒有一種人,在敵人的眼中,他強大無雙。 但在自己人眼裡,就是個可有可無的廢渣? 李廣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將軍。 在漢文帝、漢景帝的年代,這個人戰無不勝。 但對漢武帝來說,就有點覺得他名過其實了。 在漢武帝手下的李廣,從來沒有領過軍功。 為什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有沒有一種人,在敵人的眼中,他強大無雙。 但在自己人眼裡,就是個可有可無的廢渣? 李廣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將軍。 在漢文帝、漢景帝的年代,這個人戰無不勝。 但對漢武帝來說,就有點覺得他名過其實了。 在漢武帝手下的李廣,從來沒有領過軍功。 為什麼會這樣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