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天威-續蘇武李陵……還有李廣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漢代的士人貴族,基本上還是文武雙修為主。
在匈奴待了二十幾年的蘇武跟李陵,本身都是武官,但要說他們有良好的文學造詣,也沒什麼人會反對。

蘇武跟李陵留下了一些詩篇,不過也難證明那真的是本人所做,這裡就暫不討論。
可信度最高的,還是《漢書》中,李陵的別歌。

徑萬里兮度沙幕,
為君將兮奮匈奴。
路窮絕兮矢刃摧,
士眾滅兮名已隤。

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

李陵跟蘇武原本就熟識,他們是同一時期,漢武帝的侍中。
可說都是權貴富二代。

不成想,兩人竟在匈奴重逢。

李陵是難得一見的勇士,投降匈奴後,單于就要李陵去勸降蘇武。

卻說蘇武寧死不降後,沒有被匈奴送去北海。
什麼北海牧羊的根本是文……文學修辭這樣。

「徙武北海上無人處」
「武既至海上」
「單于使陵至海上」

這樣截應該很清楚?蘇武是去「北邊」的「海上」。

蘇武一開始的任務,是在海上牧羊。
但沒有提供食物,所以過得挺困苦。

不過「渴飲雪,飢吞氈」也是他還在單于王庭時的遭遇。
在海上,他是抓野鼠來吃。

蘇武是太初四年左右出發的,大約是隔年才碰上衛律事件被捕,送往海上
跟之前的六年一元不同,太初就只有四年。
接下來便是天漢,天漢二年李陵就戰敗投降匈奴了。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這句話什麼意思?我們先繼續看。

過了五六年,單于的弟弟去海上打獵,碰到了蘇武。
蘇武施展了上古三皇的本事,結網架弩,讓單于弟不費什麼力氣就得到大量獵物。

單于弟很高興,就私自供給蘇武衣食。
但好景不常,三年後,單于弟病重,不知多久後過世。
於是蘇武的奴僕跟資源就被撤收了。

基本上這八年,蘇武的生活過得都不算太差。

但當年冬天,「丁零」來盜取蘇武的牛羊,於是蘇武又變回窮光蛋了。
「丁零」是《史記》的說法,《漢書》認為是「丁令」。

不過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丁靈王」衛律的部族。
畢竟匈奴是沒有文字的部族,同音的可能性更高。

而當蘇武的生活變差之後,又過了幾年,李陵才來拜訪他。

李陵前往海上,擺酒席加歌舞團。

然後李陵跟蘇武說他在漢朝家人的事情。
可以看出時間點的是這兩句:
「來時,大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陽陵。子卿婦年少,聞已更嫁矣。獨有女弟二人,兩女一男,今復十餘年,存亡不可知。」

子卿是蘇武的字,他老婆改嫁至今,已有十幾年。
李陵主要的表述,就是告訴蘇武他在漢朝的家已破,人事全非,何需再對漢盡忠?

那我們倒帶一下。
李陵投降匈奴一年多的時候,漢武帝又對匈奴發動了一次戰爭。
但無功而還。

領軍的公孫敖跟漢武帝報告:「是李陵告訴匈奴如何防備我們,所以我失敗了。」
漢武帝一氣之下,將李陵的母親弟弟妻兒都殺了個乾淨。

溫馨提示,李陵還有一個堂弟李禹,是沒有被牽連的。
後來有人舉發李禹打算前往匈奴投靠李陵,他才被殺。

後來,漢朝使者前往匈奴,李陵就去詢問,為何漢武帝要下此毒手。
使者說:「漢聞李少卿教匈奴為兵。」

李陵說,「幹,那是李緒,又不是我。」
當時表字大概就跟現在一樣是找算命先生號的(誤),所以大家來來去去就那幾個,重複性挺高。

這個李緒比李陵更早投降匈奴,在單于面前的地位較高,又得當時匈奴太后的喜愛。
李陵知道自己家人是被李緒連累,一怒之下就派人刺殺了李緒。

匈奴太后隨即下令要抓捕李陵,但單于立刻安排李陵去北方躲藏。

後來匈奴太后過世,李陵才回返單于王庭。
單于任命李陵為右校王,又把女兒嫁給他,讓他跟丁靈王衛律並列。

李陵雖然得到單于重用,但他不像衛律那麼巴結,只有逢大事召見,他才會去見單于。

這邊要注意的是,當年李陵投降跟蘇武被抓,都是鞮侯單于。
天漢年間結束後,鞮侯單于就掛了,狐鹿姑單于立。

鞮侯單于有兩個兒子,長子立為太子左賢王,另一個為左大將。
原本鞮侯單于過世後,左賢王應立,但匈奴貴族突然決議擁立左大將。

但左大將即位後,仍是把哥哥找來說,你才應該當單于。
左賢王說自己體弱多病,不適合,左大將說:「你如果病死,我再接任。」

於是最終還是左賢王即位,也就是狐鹿姑單于。

狐鹿姑跟弟弟既有承諾,就讓弟弟接任左賢王,弟弟的兒子則為低一等的日逐王。
但不料,弟弟比較早死。

其實你可以發現,狐鹿姑兄弟相當的「兄友弟恭」。
而他們的父親鞮侯單于,就是稱「漢武帝是我岳父」的那位。

簡單說,狐鹿姑兄弟有受相對大量的漢人教育,親近漢人的程度比父親還高的可能性很大。

也因此,被流放北方的李陵被找了回來,擔當重任。
狐鹿姑單于正在計劃進攻漢朝,為此,他需要更多的漢人來隨軍出謀劃策。

對應回去,你就可以明白,為什麼李陵會在蘇武被流放十餘年後,前往海上拜訪蘇武。
但李陵的勸說,以失敗告終。

李陵自己因為親人死在漢武帝手中,而決心為匈奴效力。
而蘇武認為,自己家族成也武帝,敗也武帝。皇上給的命,什麼時候收回去都可以。

當然,蘇建是漢武帝提拔起來的。
但李廣可是文景之時就已經大富大貴。

李陵長嘆一聲,「蘇武才是真正的義士,我跟衛律不過是天下的罪人啊。」

這邊提醒一下,兩人的會面記錄,基本上由蘇武提供,並無對證。
兩個人總共有三次見面,這只是第一次而已。

接下來,李陵加入了南征軍,討伐漢朝。
毫不意外的,李廣利帶兵迎戰。

漢軍兵分三路,除了李廣利的七萬大軍,還有御史大夫商丘成率三萬兵,以及重合侯莽通的四萬兵。
商丘成被狐鹿姑自己帶兵引誘,失去敵蹤後只能撤退。

但撤退的路上,就被李陵襲擊了。
李陵帶領三萬匈奴騎兵窮追猛打,沒想到再次來到浚稽山,莽通的四萬兵便在此處。

漢軍合兵之後進行反攻,鏖戰九日,李陵決定撤退。

另方面,李廣利則是遭遇了丁靈王衛律的突襲。
衛律的部隊一觸即潰,不緊不慢的拉著李廣利繼續北上……

漢書當然寫得一片李廣利英勇威武。
但你認真想,衛律的戰術,不就是當年李陵跟鞮侯單于對戰的計策?

當時李廣利也覺得似乎有些詭異,但後方傳來消息,自己的家人因巫蠱之禍遭到收押。
這一年,是大漢征和三年。這場大戰則是前一年就開始的。
而征和二年,也就是漢武帝時代最大也是最後的巫蠱之禍。

李廣利一咬牙:「只有取下大功,才能回去請皇上開恩!」

漢軍持續深入殺敵,但李廣利的副將跟監軍認為李廣利現在根本不顧大家死活,只求立功建業,一定會出事情。
於是密謀要將李廣利擒下。

李廣利打大宛的時候,也許不聰明。
但經歷十多年的大小戰役跟朝廷打滾,他恐怕也不是當年的戲子伶人,只會照劇本辦事。

李廣利搶先一步擒殺了監軍,要大軍繼續開進。

接連幾場勝仗,李廣利正是志得意滿。
然而,狐鹿姑出現了。

先是一次正面交鋒,原本這次一直以來可以輕易擊退的匈奴,突然堅強了起來。
到了夜間,李廣利大軍正要歇息,突然後方出現敵襲。

李廣利心想,不如將計就計,往前衝破匈奴大營。
哪料一往前衝,士兵們紛紛跌落坑中。

原來匈奴事先在前方挖了壕溝!
夜襲,壕溝,在在都是漢人兵法的手筆。

漢軍大敗,李廣利也被抓住,投降。

狐鹿姑知道李廣利尊貴,以禮相待,地位更在衛律之上。
想當然,後來李廣利就被衛律弄死了……蘇武篇就說過這種匈奴漢人的傾軋了。

大戰之後又過了三年,漢武帝駕崩了。
這段期間,李陵仍是做為匈奴的前線大將,有事沒事打草榖。

從漢人俘虜口中,李陵得知了漢武帝的死訊,就再次前往海上告知蘇武。
蘇武朝著南方大哭,哭到吐血昏死過去。

年僅八歲的漢昭帝即位,大臣霍光奉命輔政,與左將軍上官桀共治。
幾個月後,漢朝的使者來到匈奴。

其中有一個名叫任立政的,是李陵的老朋友。

雙方重談和約,並決定送還扣押的使者後,衛律跟李陵私下接待了使節團。
任立政說:「現在換皇帝了,大赦天下,霍光跟上官桀主政。」

李陵愣了一下,微微一動,隨即面無表情的說:「我已經是胡人了。」
任立政想,怕是衛律在旁,遂不多言。

等到衛律離席去更衣,任立政又說:「霍光跟上官桀希望您能回去。」
李陵還是一臉漠然的閒話家常,果然,衛律馬上就回來了……又不是漢武帝,更衣還順便打一砲。

聽到任立政在勸李陵,衛律冷笑一聲:「很好啊,李陵這麼棒,在各國之間效力也是剛好而已。」
說完便離席而去。

李陵最後也表示:「不要再羞辱我了。」拒絕返回漢朝。

之後,李陵就前往通知蘇武,並擺下離別宴。
宴上,李陵跟蘇武說了真心話:「陵雖駑怯,令漢且貰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為世大戮,陵尚復何顧乎?」

曹柯之盟是春秋時,齊魯作戰,魯敗,割地求和,與齊相會於柯,盟誓時,魯將曹沬持匕首脅迫齊桓公歸還失地而立下大功的故事。

坦白說我覺得這句很難解。
一般的角度,就是說一開始李陵投降時,漢武帝沒有對他的母親下手,所以李陵原本打算刺殺單于。
這應該也是普遍認為,李陵初始為詐降的根據。

李陵認為是大恩,日夜不忘……結果漢武帝又抄了他的家,那李陵就覺得一切都是空了。

但其實這些事情,都沒有任何相關記事。
漢書只記了漢武帝當初想要李陵死戰,所以找了他媽來看看有沒有死相。

前面說過了,蘇李會的記錄,全部都是蘇武一個人提供的。
但其他李陵在匈奴活動的記錄,則是各次漢使分別帶回的資訊拼湊。

其實你說,李陵恨漢武帝嗎?
他知道自己被抄家,第一件事是去刺殺匈奴大官李緒。

如果他真的把矛頭指向漢武帝,以他的智謀跟武功,能做的事情可多。
不應該是先得罪單于家族,期待十年後重討漢朝。

再說到李廣利,普遍相信他是個廢將,但他的最後一戰……關於他被衛律跟李陵設計那是我說的。
漢書可沒這麼說。

光戰績也沒比衛青霍去病差到哪去。

最後一戰,漢書更表示李廣利連戰連勝,甚至擊殺左大將,最後中計。
而李廣利降後,漢朝再也拿不出有效將領來北伐。

最後是蘇武,其實他的北方海上日子過得並沒有那麼差。
甚至那是他自己回來就這麼說:表示匈奴很重視他。

只是後代解讀為蘇武被苦毒還氣節不改。

以下僅供參考。

是的,我認為蘇武的經歷,除了單于弟對他友好之外,可能全部都是唬爛的。
他的高節大義,幾乎全部來自跟衛律和李陵兩大漢奸的對話。

李陵以至孝聞名,說他因為母親被殺而願意為匈奴終生效力,幾乎沒有人不會相信。
但其實任立政的報告指出:
陵字立政曰:「少公,歸易耳,恐再辱,柰何!」
陵曰:「丈夫不能再辱。」

君子的辱,不是被人欺壓謾罵,主要是指自己做了違反倫理的行為。
李陵的辱,基本上應該指的就是「叛君」。

他叛了一次,不願意再叛第二次。
這是李陵的知過能改。

李陵為漢朝殺了上萬匈奴,也為匈奴殺了上萬漢人。

什麼是對?什麼又是錯?
李陵、蘇武、李廣利三人之間的恩怨是非,怎麼說也說不完的。

就到此為止吧。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7會員
910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李陵,飛將軍李廣的孫子。 整個漢武帝一朝中最核心的人物。 串起了蘇武。 串起了李廣利。 串起了衛青霍去病。 也串起了司馬遷。 從李陵出發,可以延伸出漢武帝時代對匈奴的大致樣貌。 反過來說,當我們對這個時代的「英雄」們有所了解之後,來看李陵就省事得多。
說到漢朝出使匈奴的使者,有誰比蘇武更知名? 還有歌曲人人會唱呢。 (現在應該不是小學必修了?) 蘇武究竟何許人也? 為什麼會流落貝加爾湖(傳說中的北海)? 讓我們稍稍把時間回到漢武帝封禪的時候。
李廣跟李廣利有什麼差別? 這兩個人,名字只差一個字,同樣是漢武帝的將軍,同樣在對匈奴的戰役中十分重要。 也同樣跟司馬遷關係匪淺。 其實最明顯的區別,就是他們分屬於不同的漢武帝。 李廣是天子漢武帝的將軍。 李廣利則是天帝漢武帝。 什麼是兩個漢武帝?為什麼會有兩個漢武帝?
漢武帝劉徹是不是一個好的皇帝?很難說。 但他絕對是個聰明的人。 當劉徹還是太子的時候,他就一直在思考著,天,到底是什麼? 到底想要什麼? 順應上天的意思,得到上天的庇佑,在漢武帝前三十年的執政中,是最重要的課題。 只有完成這份課題的天子,才能夠進行封禪。
史記中有酷吏列傳,也有循吏列傳。 循吏傳就一百分是用來婊「酷吏」們的。 司馬遷表示,遵循每個職務跟律法的為所當為,又何必做到像酷吏那麼絕? 有趣的是,循吏都是司馬遷當代的「古人」。 也就是在司馬遷的眼中,漢武帝一朝,已經沒有這種事行中庸,順乎大道的好官員了。 在這時代交替的浪潮中,一定要認識汲黯。
漢武帝是不是一個殘暴的皇帝? 大體上來說,一般我們都認為,漢武帝是一個相當難相處的皇帝。 打敗仗死罪,不勝不敗也死罪。 有事沒事就把藩王列侯抓起來殺掉,根本心理變態的。 帝制≠獨裁 少年劉徹身邊的學者大臣,一點一點,一步一步,打造出漢武大帝。 最不能錯過的,自然是給予漢武帝執法態度的--張湯。
李陵,飛將軍李廣的孫子。 整個漢武帝一朝中最核心的人物。 串起了蘇武。 串起了李廣利。 串起了衛青霍去病。 也串起了司馬遷。 從李陵出發,可以延伸出漢武帝時代對匈奴的大致樣貌。 反過來說,當我們對這個時代的「英雄」們有所了解之後,來看李陵就省事得多。
說到漢朝出使匈奴的使者,有誰比蘇武更知名? 還有歌曲人人會唱呢。 (現在應該不是小學必修了?) 蘇武究竟何許人也? 為什麼會流落貝加爾湖(傳說中的北海)? 讓我們稍稍把時間回到漢武帝封禪的時候。
李廣跟李廣利有什麼差別? 這兩個人,名字只差一個字,同樣是漢武帝的將軍,同樣在對匈奴的戰役中十分重要。 也同樣跟司馬遷關係匪淺。 其實最明顯的區別,就是他們分屬於不同的漢武帝。 李廣是天子漢武帝的將軍。 李廣利則是天帝漢武帝。 什麼是兩個漢武帝?為什麼會有兩個漢武帝?
漢武帝劉徹是不是一個好的皇帝?很難說。 但他絕對是個聰明的人。 當劉徹還是太子的時候,他就一直在思考著,天,到底是什麼? 到底想要什麼? 順應上天的意思,得到上天的庇佑,在漢武帝前三十年的執政中,是最重要的課題。 只有完成這份課題的天子,才能夠進行封禪。
史記中有酷吏列傳,也有循吏列傳。 循吏傳就一百分是用來婊「酷吏」們的。 司馬遷表示,遵循每個職務跟律法的為所當為,又何必做到像酷吏那麼絕? 有趣的是,循吏都是司馬遷當代的「古人」。 也就是在司馬遷的眼中,漢武帝一朝,已經沒有這種事行中庸,順乎大道的好官員了。 在這時代交替的浪潮中,一定要認識汲黯。
漢武帝是不是一個殘暴的皇帝? 大體上來說,一般我們都認為,漢武帝是一個相當難相處的皇帝。 打敗仗死罪,不勝不敗也死罪。 有事沒事就把藩王列侯抓起來殺掉,根本心理變態的。 帝制≠獨裁 少年劉徹身邊的學者大臣,一點一點,一步一步,打造出漢武大帝。 最不能錯過的,自然是給予漢武帝執法態度的--張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戰國風雲人物蘇秦(約西元前340 -前254)不僅是戰國縱橫家的代表人物,也是古代中原大地上的偉大謀略家和外交家。 據《史記·蘇秦列傳》記載,“蘇秦為縱約長,並相六國”,以抑強秦。 然而,因蘇秦的書信和遊說辭或不署名,或姓名多被後人塗改,再加上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依據縱橫家後學擬作的長篇遊說
漢朝的司馬遷所著作的史記在提到蘇秦的死有這麼一段奇特又奈人尋味的說法:《蘇秦列傳》對蘇秦之死在當時無法找到其他的縱橫家書來對照的情形下只能以民間口傳的版本提出更加客觀的解釋: 太史公曰:蘇秦兄弟三人,皆游說諸侯以顯名,其術長於權變。而蘇秦被反間以死,天下共笑之,諱學其術。然世言蘇秦多異,異時事有類
Thumbnail
宋英宗治平年間(1064-1067)蘇軾經歷了兩次打擊:先是髮妻王弗去世,而後是父親蘇洵去世。 宋英宗素來仰慕蘇軾之才,特予禮遇,同意以官船載運蘇軾一家返回蜀地。蘇軾一定想不到,日後政敵竟以此事攻擊他。 蘇軾與弟弟在蜀地守孝,度過平靜的三年,卻在熙寧二年(1069)返回汴京時,直接撞進了「王安石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今天這篇文章過後,匈奴人最終讓出了塞北草原的這片高光T台,在匈奴人江河日下的大背景下,遙遠的西域上演了大漢個人英雄主義的巔峰之作,也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的個人英雄主義巔峰。 開篇,還是要最後夸劉秀一次。 這位大神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把東漢的血槽頂到了頭。 他不僅僅是給那個時代兜底的,還給整個東漢
Thumbnail
在劉秀隗囂手寫情書兩年後,28年冬,馬援作為革命信使來到了洛陽,第一次見到了劉秀。 劉秀並沒有像公孫述那樣擺足了譜,而是親切握手交談,對馬援說:你遨遊於兩個皇帝之間辛苦了,今天見到你,真好。 馬援在此時說出了那句光武開國時代逼王之王的一句話:「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 我去公孫述
Thumbnail
武帝回到長安後下達諭旨:收回皇后的印璽和綬帶,衛子夫自殺。 事後清算,誰也沒幫的北軍護軍使者司令任安被武帝認為是騎牆派,腰斬;太子的眾門客,一律處死;凡是跟隨劉據發兵謀反的,一律滅族;各級官吏和兵卒凡非出於本心,而被劉據挾迫的,一律放逐到敦煌郡。 總之只要是摻和太子兵變的,全都沒跑了。 至此,
Thumbnail
歷史長河中,會有極少數的一種人,在自己的領域中,憑一己之力完成了震古爍今的拯救大戲。 他們在極其有限的能量下,超越了天命的打壓與束縛。 憑一己之力改變、拯救、定調了後面千年的歷史規則。 沒有他,歷史將真的變得不再一樣。 尤其今天的這位。 上一戰中,惹出巨大爭議的搶戲小將,叫李陵,漢匈第一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戰國風雲人物蘇秦(約西元前340 -前254)不僅是戰國縱橫家的代表人物,也是古代中原大地上的偉大謀略家和外交家。 據《史記·蘇秦列傳》記載,“蘇秦為縱約長,並相六國”,以抑強秦。 然而,因蘇秦的書信和遊說辭或不署名,或姓名多被後人塗改,再加上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依據縱橫家後學擬作的長篇遊說
漢朝的司馬遷所著作的史記在提到蘇秦的死有這麼一段奇特又奈人尋味的說法:《蘇秦列傳》對蘇秦之死在當時無法找到其他的縱橫家書來對照的情形下只能以民間口傳的版本提出更加客觀的解釋: 太史公曰:蘇秦兄弟三人,皆游說諸侯以顯名,其術長於權變。而蘇秦被反間以死,天下共笑之,諱學其術。然世言蘇秦多異,異時事有類
Thumbnail
宋英宗治平年間(1064-1067)蘇軾經歷了兩次打擊:先是髮妻王弗去世,而後是父親蘇洵去世。 宋英宗素來仰慕蘇軾之才,特予禮遇,同意以官船載運蘇軾一家返回蜀地。蘇軾一定想不到,日後政敵竟以此事攻擊他。 蘇軾與弟弟在蜀地守孝,度過平靜的三年,卻在熙寧二年(1069)返回汴京時,直接撞進了「王安石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今天這篇文章過後,匈奴人最終讓出了塞北草原的這片高光T台,在匈奴人江河日下的大背景下,遙遠的西域上演了大漢個人英雄主義的巔峰之作,也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的個人英雄主義巔峰。 開篇,還是要最後夸劉秀一次。 這位大神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把東漢的血槽頂到了頭。 他不僅僅是給那個時代兜底的,還給整個東漢
Thumbnail
在劉秀隗囂手寫情書兩年後,28年冬,馬援作為革命信使來到了洛陽,第一次見到了劉秀。 劉秀並沒有像公孫述那樣擺足了譜,而是親切握手交談,對馬援說:你遨遊於兩個皇帝之間辛苦了,今天見到你,真好。 馬援在此時說出了那句光武開國時代逼王之王的一句話:「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 我去公孫述
Thumbnail
武帝回到長安後下達諭旨:收回皇后的印璽和綬帶,衛子夫自殺。 事後清算,誰也沒幫的北軍護軍使者司令任安被武帝認為是騎牆派,腰斬;太子的眾門客,一律處死;凡是跟隨劉據發兵謀反的,一律滅族;各級官吏和兵卒凡非出於本心,而被劉據挾迫的,一律放逐到敦煌郡。 總之只要是摻和太子兵變的,全都沒跑了。 至此,
Thumbnail
歷史長河中,會有極少數的一種人,在自己的領域中,憑一己之力完成了震古爍今的拯救大戲。 他們在極其有限的能量下,超越了天命的打壓與束縛。 憑一己之力改變、拯救、定調了後面千年的歷史規則。 沒有他,歷史將真的變得不再一樣。 尤其今天的這位。 上一戰中,惹出巨大爭議的搶戲小將,叫李陵,漢匈第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