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藥生活|失眠、焦慮、過敏、三高…「亞健康」悄悄來敲門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一般大眾對於健康的認知,普遍處於「健康」、「生病」的二分法狀態,以往主流醫學的研究,也多半著重在急性病症的處理——在這樣的架構之下,病症解除,似乎就意味著「健康」。在《Measuring Health》一書中提到,若從臨床指標來衡量健康,也往往是這種「疾病模式」(disease model)切入,認為「沒有疾病」即是健康的狀態。

隨著時代的演進以及科技的高度發展,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和物質環境也產生了巨幅的改變。為了因應現代社會的快速步調,現代醫療體系更是出現了許多「治病」的速成療法,卻與此同時,衍生出另一種更複雜難解、處在健康與患病之間的慢性疾病型態,稱之為「亞健康」狀態

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僅佔 5%,75% 的人都處於健康與疾病之間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所訂定的健康概念,人的健康狀態可大致分為三種:健康(第一狀態)、患病(第二狀態)、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生理不適症狀表現(第三狀態),也就是所謂的「亞健康」狀態。2014 年 WHO 發布了一項全球性調查,分析結果也顯示,有大約 20% 的人口實際患有病症,真正健康的人僅占 5%;其餘約 75% 的人口則是介於這種健康與疾病之間的過渡狀態

雖然「亞健康」一詞並非正式的醫學診斷,臨床上也無法明確定義出一個標準,但近年來已成為醫學界關注的焦點,因為諸多臨床案例的結果發現,現今社會上有一大族群,正是處於這種似病而未病的狀態——明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身體不適,生理、心理上卻無明確可判定為「病症」的症狀,就醫檢驗也查不出任何明顯的異常狀況。

慢性發炎、不易入睡、腸胃不適…都是身體給自己的警訊

亞健康所呈現出來的症狀多種多樣且不固定,最常見的症狀包括:慢性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過敏、自律神經失調、失眠、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

而這些亞健康症狀,若是能及早處理妥當,身體則可向健康轉化;反之,這些身體不適的狀況若是一直忽略不處理,長期下來則有可能演變為實際的病症。因此,亞健康狀態的分析與轉化,儼然已成為這個世代生命科學研究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項目。

面對亞健康,從日常調整體質做起

根據彰化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研究醫師沈容宇及張軒睿整理,造成慢性病症及亞健康問題的根源,絕大多數來自生活型態,包含飲食營養、睡眠休息、運動活動、壓力、心理情緒等各方面。因此改善亞健康的方法,不外乎從平時養一身好體質做起——正確的保健知識觀念、講求科學的養生方法,對於現代人們的健康水平,才是真正能夠有效提升的解決之道。

以上是目前醫療體系應更加重視並致力於推廣的。儘管醫療科技越來越發達,現代文明病反而日趨普遍——身體不舒服就看病吃藥,已成為現代人面對健康問題時,下意識做出的行為反應。最終導致人們心態不再是為自己健康負責,而是期待看醫生、拿藥吃就能夠解決自己身體所有的疑難雜症——這個本末倒置的現象,成為了現今醫療負荷沈重的一大主因。

西方主流醫學所強調「治病而非治人」的基本概念,顯然已無法有效解決現今社會大眾面臨的諸多健康困擾。「預防勝於治療」,想要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除了尋求專業醫療建議、定期健康檢查作為參考之外,平時的生活習慣、搭配適當的營養補給和健康輔助方法,有效調整體質才是從亞健康邁向真健康的根本方法!

參考資料

彰化基督教醫院》提早應對亞健康,預防疾病找上身
聯新國際醫院》何謂亞健康
國立成功大學》到底多健康?健康光譜的意涵與演化
醫藥人健康雜誌》亞健康找上了我!

(首圖來源:Photo by Brittany Colette on Unsplash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本住人的沙龍
25會員
112內容數
本住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9/13
最新研究發現,空氣污染會減少全球數十億人好幾年的壽命,而且超越抽菸、愛滋病、戰爭等原因成為最恐怖的殺手。在空氣品質低於世界衛生組織 WHO 設定標準的國家,人們平均壽命減少了 2.2 年。 芝加哥大學 Michael Greenstone 教授指出,「空氣污染是地球上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嚴重的來源,然
Thumbnail
2021/09/13
最新研究發現,空氣污染會減少全球數十億人好幾年的壽命,而且超越抽菸、愛滋病、戰爭等原因成為最恐怖的殺手。在空氣品質低於世界衛生組織 WHO 設定標準的國家,人們平均壽命減少了 2.2 年。 芝加哥大學 Michael Greenstone 教授指出,「空氣污染是地球上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嚴重的來源,然
Thumbnail
2021/09/11
鋼鐵,是建築的基本架構,是支撐起現代社會的重要材料。鋼鐵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然而鋼鐵的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是導致氣候變遷的一大原因。 佔全球碳排放 9%,專家預測:鋼鐵業需在 2050 年前減碳 90% 根據非政府組織 ​​Global Energy Monitor 的調查,全球的鋼鐵產
Thumbnail
2021/09/11
鋼鐵,是建築的基本架構,是支撐起現代社會的重要材料。鋼鐵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然而鋼鐵的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是導致氣候變遷的一大原因。 佔全球碳排放 9%,專家預測:鋼鐵業需在 2050 年前減碳 90% 根據非政府組織 ​​Global Energy Monitor 的調查,全球的鋼鐵產
Thumbnail
2021/09/11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於今年 8 月底宣布,在聯合國的「乾淨燃料與車輛行動(Partnership for Clean Fuels and Vehicles, PCFV)」推動近 20 年的努力下,全球正式停售含鉛汽油,含鉛汽油時代走入歷史,人類與地球的健康少了一大威脅。 使用近一世紀走入歷
Thumbnail
2021/09/11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於今年 8 月底宣布,在聯合國的「乾淨燃料與車輛行動(Partnership for Clean Fuels and Vehicles, PCFV)」推動近 20 年的努力下,全球正式停售含鉛汽油,含鉛汽油時代走入歷史,人類與地球的健康少了一大威脅。 使用近一世紀走入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台灣在醫療健康領域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媒體,康健雜誌今年滿25周年,我是從創刊號一直看到今天的忠實讀者,昨天在廣播節目裡訪問了康健雜誌的梁曉華總經理,一方面回顧康健25年,另一方面好奇,他們如何紀念25周年慶。 他們提出了「真健康」的訴求,希望每個民眾都能夠讓健康成為生活,並且以「真」REAL這四個字
Thumbnail
台灣在醫療健康領域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媒體,康健雜誌今年滿25周年,我是從創刊號一直看到今天的忠實讀者,昨天在廣播節目裡訪問了康健雜誌的梁曉華總經理,一方面回顧康健25年,另一方面好奇,他們如何紀念25周年慶。 他們提出了「真健康」的訴求,希望每個民眾都能夠讓健康成為生活,並且以「真」REAL這四個字
Thumbnail
或許是因為前陣子熬夜成習,導致近期睡眠品質都不大好,還經常肚子痛,自律神經方面的問題,對我而言,並不是新鮮事,我從大學起,就開始看這方面的書,看著看著,最後反而,看去那些靈性書籍 對於“健康”,我有一套自己的定義,但,這種東西,畢竟非專業,不適合講死,就純粹當成我個人的經驗感想就好,關於自律神經
Thumbnail
或許是因為前陣子熬夜成習,導致近期睡眠品質都不大好,還經常肚子痛,自律神經方面的問題,對我而言,並不是新鮮事,我從大學起,就開始看這方面的書,看著看著,最後反而,看去那些靈性書籍 對於“健康”,我有一套自己的定義,但,這種東西,畢竟非專業,不適合講死,就純粹當成我個人的經驗感想就好,關於自律神經
Thumbnail
吃藥、吃保健食品之後,這些日子我們得到了什麼?是真正的健康嗎?還是我們人類只是半遮半掩地假裝健康。如果能好起來,說真的,那麼我們吃藥、吃保健食品幹嘛。
Thumbnail
吃藥、吃保健食品之後,這些日子我們得到了什麼?是真正的健康嗎?還是我們人類只是半遮半掩地假裝健康。如果能好起來,說真的,那麼我們吃藥、吃保健食品幹嘛。
Thumbnail
“預防”的觀念早見於《周易·下經》,『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豫通 “預”,預先之意。 《管子·牧民》云:『惟有道者,能避患於未形,故禍不萌』。這種避禍防患的觀念影響到醫學界,被引申、發展成為預防疾病的思想基礎。 老子道德經中亦云: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白話: 事情況安定
Thumbnail
“預防”的觀念早見於《周易·下經》,『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豫通 “預”,預先之意。 《管子·牧民》云:『惟有道者,能避患於未形,故禍不萌』。這種避禍防患的觀念影響到醫學界,被引申、發展成為預防疾病的思想基礎。 老子道德經中亦云: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白話: 事情況安定
Thumbnail
疾病,往往在不知不覺中纏上身,先前一篇探討了亞健康狀態以及忽視它對人們的生活品質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我們認知到:預防總是勝過治療——改善體質、良好生活型態都是邁向真健康的首要條件。 參考閱讀:失眠、焦慮、過敏、三高…「亞健康」悄悄來敲門了嗎?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一直以來不停向大眾呼籲,健康是人生最重
Thumbnail
疾病,往往在不知不覺中纏上身,先前一篇探討了亞健康狀態以及忽視它對人們的生活品質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我們認知到:預防總是勝過治療——改善體質、良好生活型態都是邁向真健康的首要條件。 參考閱讀:失眠、焦慮、過敏、三高…「亞健康」悄悄來敲門了嗎?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一直以來不停向大眾呼籲,健康是人生最重
Thumbnail
一般大眾對於健康的認知,普遍處於「健康」、「生病」的二分法狀態,以往主流醫學的研究,也多半著重在急性病症的處理——在這樣的架構之下,病症解除,似乎就意味著「健康」。在《Measuring Health》一書中提到,若從臨床指標來衡量健康,也往往是這種「疾病模式」(disease model)切入,
Thumbnail
一般大眾對於健康的認知,普遍處於「健康」、「生病」的二分法狀態,以往主流醫學的研究,也多半著重在急性病症的處理——在這樣的架構之下,病症解除,似乎就意味著「健康」。在《Measuring Health》一書中提到,若從臨床指標來衡量健康,也往往是這種「疾病模式」(disease model)切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